登陆注册
3959700000005

第5章 引言(2)

二是疾病隐喻功能的探索。品特的疾病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隐喻功能。在品特的剧作中,疾病之苦难往往垂青于少数族裔人群,他们失明、失聪、失语,甚至还遭受肢体伤残或是灭顶之灾,这当然可追根溯源至品特的少数族裔身份,也与当代泛滥的种族歧视现象密切相关,疾病隐喻着少数族裔在当代社会的苦难生活。在尼采看来,上帝已经死亡,而存在主义先哲海德格尔则对人的生存目的深感困惑,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失常才是现代人的正常状态,在这些特定认识的影响下,品特在他的戏剧中,展现出众多心理变态的畸形人,他们扭曲了传统的爱情观、亲情观,扭曲了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们信仰缺失、精神颓废,这是一个极端异化的世界,传统的仁爱宗教观念被消解了。疾病产生于身体,是身体的不正常现象,因而疾病政治其实也是一种身体政治。在宏观政治中,疾病被统治者所利用,在品特的戏剧中发挥了控制、规训、惩罚等功能,持异见者被视为他者,受到迫害、肢体损伤甚至死亡,弱者在国家权力的施行中致病、致死,遭受无情的践踏,疾病展现了不相和谐的国家权力关系。在微观政治中,疾病作为一种话语策略,被患者和非患者双方所利用,或是为了隐藏真实的目的,或是为了结成同盟以争夺生活中的种种利益,演绎出了一场场看不见硝烟却也惊心动魄的微观政治斗争,疾病展现了病态的社会个人关系。在女性政治中,疾病只是作为一种表象存在,病与不病其实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在女性看似喜欢受虐待的变态心理背后,其实映射出品特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品特在他的剧作中还塑造出满目疮痍、肢体横陈的景象,这是残酷战争的威力与杰作,背后隐藏着剧作家品特对战争的谴责与痛恨。

三是疾病在构建荒诞诗学方面的功用分析。“不确定性”以及“胁迫性”是品特戏剧的两个明显特征,是品特戏剧的核心风格。品特在他的戏剧中不仅仅追求对白的韵律,还往往像诗歌一样只呈现意象,而不解释意象产生的原因。疾病强化了品特的“不确定性”这一戏剧特点,增加了文本的阐释可能。而疾病与生俱来的苦痛感觉,以及它存在的普遍性,再加上品特剧作中的疾病与暴力联姻,往往形成于暴力,同时又因为疾病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强化了品特戏剧的胁迫性。审丑就是审美,对丑的张扬产生了嘲讽的效果,疾病是人的非正常状态,而荒诞则是社会的不正常状态,对于作为“丑”的疾病的张扬展现了社会的荒诞,助力于品特实现讽刺社会现实的目的。疾病在达成品特的戏剧性、形成戏剧张力上功不可没,戏剧性的生成宣泄了观众的情感,也是剧作家品特对他者地位的自我宣泄。

通过研究发现,疾病是剧作家品特对于生活的强烈心理体验,在构建品特的戏剧诗学方面作用显著,是品特戏剧中表现形式最为丰富、象征意义最为广泛、表达力最强、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而疾病的丰富性、暴力性、政治隐喻性等因素又使得品特的疾病应用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独树一帜。“如果说早期的传统剧作家认为戏剧能够进行道德教化,那么现代剧作家们则认为戏剧能够探寻或是指出人类的复杂性进而治疗自身或观众的心灵疾病”,[9]因而,疾病叙述在助力品特抒发自身情感体验的同时,客观上还起到了“揭示病痛、疗救众生”的效用,反映了剧作家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品特和他的文学成就

2005年10月3日,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宣布,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获得者为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因为他的戏剧“揭开了日常闲谈之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被压抑者紧闭的房门”,并且“让戏剧回归它的最基本元素: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可预测的对话,人物相互之间都可能被对方击败,虚饰土崩瓦解”。[10]从 1950 年在《伦敦诗歌》( Poetry London)发表第一首诗作开始,品特已在文学领域辛勤耕耘了五十多年,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回报,而他的文学才能也终为世人所认知。今天,品特在世界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普遍认为他是自萧伯纳以来,迄今为止英国最著名的、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20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对于品特与他的戏剧,赞誉的声音不绝于耳。评论家皮科克( D. Keith Peacock)指出:“1956年是20世纪英国戏剧的一个分水岭,品特与奥斯本( John Osborne )、威斯克( Arnold Wesker )等人代表着英国新一波戏剧潮流。品特是这些剧作家当中最成功的、具有领导地位的英国戏剧家,虽然他与这些剧作家通常一道被认知,然而,品特的戏剧成就远在他们之上。”[11]另一位学者罗易斯·高登( Lois Gordon )也指出:“品特是他的时代的莎士比亚,是新一波浪潮的核心人物。”[12]英国著名演员迈克尔·刚邦( Michael Gambon)更是一语道出了品特在英国戏剧界的地位与作用:“哈罗德·品特不只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他是最好的。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巨大的缺口。我认为他是英国戏剧的坚强支柱,没有他,我们会虚弱无比。”[13]另一位演员林赛·邓肯( Linsa Lincoln )也指出:“品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一位世界级的独一无二的作家;他的作品永垂不朽。”[14]陈宏薇,国内较早专注于品特研究的学者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品特的戏剧革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戏剧的创作形式,“在英国战后的戏剧大潮中如闲云野鹤一般出众而独特,是战后英国戏剧主流中孤独的中心”。[15]

品特193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东区哈克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杰克·品特,母亲弗莱西斯·迈恩,全家人主要依靠以裁缝为业的父亲生活。伦敦东区是个移民聚居的地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大都是处于中下层的外来移民,周围的环境纷乱复杂。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纳粹专权的时期,犹太人四处遭到迫害。1939 至1942 年期间,为了躲避战火,年幼的品特与一些同龄人被送到了距离伦敦400 公里的乡下,因而早在幼年时期,品特便体会到了外来移民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人间的冷漠无情。这一时期代表着品特童年的记忆,对品特未来的生活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2 年,品特进入了哈克尼文法中学学习,这一时期开始表现出他对文学的爱好,艾略特、海明威、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萨特等作家的作品最受他的青睐。在此就读期间,品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戏剧演出,并在演出中扮演“麦克白”的角色,他的戏剧表演才能在演出中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激发了他对戏剧表演及创作的兴趣。1948年,品特进入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继续深造戏剧艺术,并在学院的多次演出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健康等方面原因,他未能完成在该学院的学业,中途辍学。1949年,品特以独白的形式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首小诗《英国中部的新年》,并发表在诗歌杂志《伦敦诗歌》上,在这些诗歌中,已经包含了未来品特戏剧的某些成分,品特作为一位戏剧家的潜力初步显现。1950年,品特开始了他的戏剧表演生涯,跟随剧团在爱尔兰巡回表演,艺名“大卫·巴隆( David Barron)”。“我当演员的经历影响了我的剧作,肯定是的,虽然我无法指出这种影响是什么。”[16]显然,这一时期的经历不但激发了品特对戏剧的兴趣,也加深了他对戏剧的理解,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应朋友的请求,品特以4天的时间完成了他的首部戏剧《房间》,标志着他作为剧作家生涯的开始,品特正式选择了戏剧创作的人生之路,并从此义无反顾,直到他74岁宣布封笔。品特可以称得上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当中创作了29 部戏剧,主要作品包括《房间》《生日晚会》《看管人》《哑巴侍应》《微痛》《归家》《山地语言》《送行酒》《归于尘土》《茶会》《背叛》《昔日》等。然而,品特不仅仅在戏剧写作上成果丰厚,还在戏剧导演上有所建树。他成功导演了27 部戏剧,包括乔伊斯( James Joyce)的《流亡》( Exiles ) ,马麦特( David Mamet ) 的《奥莉安娜》( Oleanna) ,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一系列戏剧,包括他的首部戏剧《房间》,以及最后一部戏剧《庆祝》。与此同时,品特还将一些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同样成绩斐然,这些改编例如罗宾·毛姆的《仆人》、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个巨头》、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为表彰品特在戏剧和影视方面的贡献,2004年,品特获得了意大利米兰戏剧电影艺术荣誉证书。

品特不仅仅在戏剧创作上令人刮目相看,在诗歌创作上也卓有建树。相比“剧作家”的称号,品特更愿意被称为诗人:在一次与作家高索( Mel Gussow)的谈话中,品特坦承:“比起剧作家,诗人的生活更加吸引我。”[17]评论家皮科克( D. Keith Peacock)非常赞同给予品特诗人身份,认为品特的戏剧秉承了他早年诗歌的“常常产生于强烈的情感,大多数晦涩难懂,甚至难以诠释”的特点,他指出:“品特戏剧中出现的重复、沉默等语言现象在他早年的诗歌早已呈现,是他的诗歌常用的韵律结构。”[18]品特一生当中创作了一百多首诗歌,从1950年在《伦敦诗歌》上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开始,从未间断过诗歌的写作,他的诗歌结集出版的有1971年的《诗集》、1977年的《我知道那地方》、1978 年的《诗文集1949—1977》、1990 年的《早期诗》、1995 年的《诗文集》和2002 年的《“消失者”及其他》,以及2003年出版的《战争》。2006年,品特获得了威尔弗莱德·欧文诗歌奖,这是对他诗歌创作才能的高度肯定。

由于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品特一生获奖甚多,他获得过莎士比亚戏剧奖、欧洲文学奖、皮兰德罗奖、卡夫卡奖等十多项奖项,并于1966 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爵”、1998年获得了“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勋爵”的称号,这是对他在文学尤其是戏剧领域创造能力的承认。2005年,世界更证明了剧作家品特的卓越才能,他被瑞典皇家学院评定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品特获得了每个作家都孜孜以求的最高荣誉,他的戏剧艺术享誉世界,逐渐为世人所认知,越发获得世人的喜爱。对此,与品特合作多年的戏剧导演金伯尔·金( Kimball King)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英国的戏剧历史上,我们决不能忽略品特的领导作用。不管贝克特的戏剧多么精确的呈现出诗意,也不管奥斯本的戏剧作为里程碑在舞台表现上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品特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从此完全改变了人们对英国当代戏剧的期待和情感,自他出现以后,戏剧表演的语言、动作和意义必然都要以他的成就来衡量。[19]

在戏剧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品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创造了一种自己的风格———品特式风格( Pintersque)。如今,品特式风格已经作为一个词条被收入牛津文学词典。德莱伯( Margaret Drabble )将其风格总结为:“通过对日常对话的天才描绘,品特发现了日常语言的细微差别、交流的困难、语义的多层、沉默与停顿。”[20]艾斯林则认为品特戏剧的主要风格特色是:“体现日常生活语言的抑扬变化和散漫无聊时的令人惊叹的精确严密;逐渐充满危险、恐惧和神秘的平淡处境、行为动机的故意省略。”[21]部分学者按照戏剧风格及其主题内容将品特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

期:早期的威胁喜剧、中期的记忆戏剧以及后期的政治剧。虽然实际上品特的戏剧创作并不存在着这么明显的界线,在三个时期中,他的戏剧风格多有交叉现象,例如在他的创作早期,也有政治的因素存在,在政治剧中,胁迫的气氛也并未消失,而在记忆剧中,政治与胁迫也仍然部分存在。然而,这样的划分有利于人们对品特戏剧的认知,因而被广泛采纳。

同类推荐
  • 陌生的朋友

    陌生的朋友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陌生的朋友、抠字眼的小女孩、顺手帮一把、千年古参、上边有人、考验爱情、我的群主,我的“群”、你追我涨、年度最佳慈善家、笔记本上的秘密等。
  • 法兰西散文精选

    法兰西散文精选

    《法兰西散文精选》精选了蒙田、卢梭、夏多勃里昂等25位名家约200篇散文。本书始终贯穿法国散文的人文主义精神。作者关心的是人的感情和人的命运。其中的米什莱即使在那些把鸟类、昆虫、山岳、海洋当作描写对象的精美散文中,他也表现了对人类的脉脉温情。圣埃克絮佩里在他的作品中对普通人的关心和他对美好理想的追究是令人感动的。法兰西散文一方面对现实生活采取审视和批评的态度,一方面志存高远,视追求自由和美好理想为己任。拉布吕耶尔对社会的批判是直接的。
  • 沂水东皋诗词精品选编

    沂水东皋诗词精品选编

    沂水县文广新局诗词学会主编,精选沂水县诗词学会作品选集。主要编选的是各个诗词分会的代表性诗词。诗词反映了当地特有的民风文化,展现了时代风貌,讴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抒发了中国梦的情怀。
  •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人生中这四样必须要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之年先生耗时数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对祖国山川之美和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并以诗词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期盼祖国繁荣强盛的心愿。同时,之年先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也作了独特的细致的描绘。
热门推荐
  • 伊泽瑞尔的成神之路

    伊泽瑞尔的成神之路

    《伊泽瑞尔的成神之路》是一部史诗级英雄联盟背景玄幻题材小说
  • 深宫锁妃:鸾凤还巢斗中宫

    深宫锁妃:鸾凤还巢斗中宫

    明明无心成宫囚,却要被皇后误会勾引,赶尽杀绝,命悬一线。皇上霸爱,本想给她保护,却将她推向风口浪尖!两年后,她强势回宫,拔掉所有势力,朝堂后宫,维她一人!皇后举着三尺白领,追悔莫及,却看见她含笑走来,额上的凤钗,身上的凤服,一颦一笑,艳绝天下。这是她的新身份——崇文皇后!“皇后娘娘,你输了……”她从她身边走过,含笑依在万人至尊的帝王身边,风华绝代。从善良天真到狠辣无情,她是踩着尖刀在皇宫舞蹈……从姐妹情深到众叛亲离,她为的不过是保命而已!形势所逼,不独领风骚,就独埋沟壑,她并非无情,却终究无情……
  • 骊华

    骊华

    医女陆妩穿越到殉情的千金陆芜身上,痴情皇子纠缠不休她被囚禁在深沉的庭帷之内。当白梅零落,不争后廷高位,还能守住那一份真情?
  •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人的足部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其中密布着经络和穴位,并隐藏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反射区,长期坚持对足部经络及相应脏腑反射区进行良性刺激,不仅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还可以对某些常见疾病起到明显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观察足部的变化可以为自己做个体检,及早发现身体脏腑的病变,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为了方便读者从速对照学习,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足部与健康的关系,教读者怎样通过观察足部进行疾病自查,并针对常见不适症状推荐了按摩、刮痧、拔罐、足浴、艾灸、药敷、保健操等对足部施术的特效疗法。
  • 罗布,要做自己的王

    罗布,要做自己的王

    罗布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熊猫,它与丛林里的其他动物都不同。它不信任何神,不群居,不盲从,它抢别人的食物、地盘,它是恶劣的匪徒;但是当丛林遇到危险时,只有它愿意挺身而出去战斗,哪怕遍体鳞伤绝不认输,它又是勇敢的英雄。从前,所有动物都是勇敢的,自由的,它们想追逐风,想上天入地,想无所不能。然而,世界丢了一颗自由的种子,于是它们成了奴才和信徒,失去了“我”,无条件听“王”的话,哪怕去送死。直到有一天,罗布来到丛林,它告诉别的动物,你是自己的王。
  • 传奇老奶奶姜淑梅: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套装3册)

    传奇老奶奶姜淑梅: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套装3册)

    《乱时候,穷时候》是六十岁才开始识字、摆脱文盲身份,七十岁开始学习写作的传奇老奶奶姜淑梅,历经一生写就的传奇之作,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平民史,是第一部草根小民、老百姓亲笔书写的乱穷中国史!文本的不可再生性,使本书注定会引起强烈关注。讲述了近百年来作者亲身与闻的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乱穷时代”。《苦菜花,甘蔗芽》是姜淑梅的第二部作品,是《乱时候,穷时候》的姊妹篇,延续了第一部的写作风格,语言通俗凝练,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记录了作者亲身与闻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
  • 龙飞录

    龙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上最贪的穿越:财迷小女人发家史

    史上最贪的穿越:财迷小女人发家史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br/>要房子?行,拿钱来,卖了;<br/>要地契?行,只要有钱,卖了。<br/>要老公?呃……用租的行不行?<br/>左右算盘,右手美男,看财迷小女子玩转古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双面狂女

    双面狂女

    他是骄躁蛮横,说一不二的尹氏总裁,因一次可疑的意外双目失明,她只不过是公立医院一名小小的护士,却在贴身护理他的时候,比他更恶魔更专制。他对她几近羞辱,费尽心机的想要把她赶走,她大度能容,微微一笑,却在笑过之后冷面相向让他乖乖听话。原本是他最讨厌的人,却是他在眼睛治好之后第一个最想见的人,然而满屋的惊喜与祝贺却独独不见她的身影。他的那次意外,真的是意外吗?为什么一直有人在暗中想要他的命?为什么总有人无形的阻止他和她再次遇见?而当他心急如焚,想挖开整个地球,只为找到她的时候,当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偿所愿的时候,再次寻回的她,真的是她吗?“如果你敢再离开我,我便亲手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让你再也不忍心丢下我,让你一辈子做我的眼…”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