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1200000006

第6章 昨夜闲潭梦落花(6)

志士的亡国之痛更是遭遇着整整一个南宋的煎熬,如果像其他朝代更替一样,结束了就结束,人们照样可以开扉看桃李迎接新的时代到来,而一个南宋的出现,让这些文人遥望那河对岸的精神家园,一望就望了近两百余年。所以从南宋出现的那一刻起,整个朝代都是寒冷的。那些桃花樱花杏花梨花都经不起这般的寒,只有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所以才能在整个宋朝尤其是南宋占尽风情向小园。

那北宋的苏轼给秦太虚和诗的时候,还只是因为梅的几分孤独恰被人看做了隐士——秦太虚大概就是这个曾经写过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的秦太虚,最后这对联被挂在了《红楼梦》秦可卿的卧房里。苏轼说:

西湖居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阑,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归。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

那个时候,天下尚为太平,所以可以多情立马待黄昏,所以还可以见着梅的美恰在这一枝上。

而当匆匆南渡,多情的心思化为爱国的情操,梅也就被这历史事件推到了文人壮志未酬的心里,他们的收复失地的坚定一如梅花的坚定,所以陆游要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一个自愧不能与梅做友的人,一生都在努力做着梅的品质:“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说的是梅,其实是他自己。

陆游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二十岁那年就定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二十九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

不过也从此走上不得志的仕途。

就在这灰蒙蒙的前景里,陆游万般地喜欢着梅。

常常携一壶酒去赏梅,听凭梅花的香露浸透头上的乌巾。而回来的路上,更是迫不及待地就在马上做了诗:《看梅归马上戏作》——

一点不杂桃李春,一水隔断车马尘。

恨不来为清夜饮,月中香露湿乌巾。

月下想去赏梅,可陆游又怕踩乱了月光下的梅影而犹豫着:

山月皓中庭,幽人酒初醒。

不是怯清寒,愁蹋梅花影。

赏梅陆游只恨自己不能分身,好让自己都能观赏到每一棵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插瓶直欲连全树”,折梅插瓶,不过数枝,而陆游却恨不得把全树梅花都插到瓶里。

因爱花而落人把柄,这就是诗人写诗的最大悲剧。陆游的一首《饮张功父园戏题扇上》:

寒食清明数日中,西园春事又匆匆。

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

也逼得他撤职罢官。所以,让后人看见这桩桩花诗狱,仿若这花也是剑,自当有杀人于无形的剑气。是剑,可以被人用,也可以被自己用,所以陆游,也把梅当剑,披荆斩棘地为自己的志向和爱情开道。

陆游爱梅,也将妻爱成了梅。因为他心里有爱的坚定,所以连他的爱情也需要一种爱梅的心志,于寒冷之中,依然能有那爱情的暗香相送。

他的爱情故事,是人间的一出孔雀东南飞,虽然双双没有殉情,但彼此对那短暂的感情的祭奠却将他们的爱情推成让人扼腕的经典。

他与之恩爱的妻叫唐琬,只因婆媳不和,被迫分手。

后来,就在他考试被除名,他抑郁地回到家乡,有一次在逛绍兴沈园的时候,竟然遇见了这再嫁的爱人正与丈夫一同游沈园。

遇见的当下,相望悠悠,难掩当年和当下的深情,所以就在沈园的墙上留下了那一出爱情的经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远远离开了故乡。第二年春天,唐琬再一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也和上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用情自到过度处,已是伤心到无处安身,所以,唐琬不久后就去世了。

她留下的爱情,纠缠了陆游一生,也让中国人唏嘘叹惋了八百年。

而当陆游再回来,当年还有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娟娟。而如今,几时秋水美人来呵。

所以,陆游接二连三,连写《沈园怀旧》,只把此情赋美人。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风烛残年的陆游身不能到,梦也要到沈园,看他的梅妻,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爱的其实是那如梅般的唐琬,和如唐琬般的梅。

这样一个爱梅的诗人,只因心里有壮志,所以把志士也当作梅友。

他一生最大的志愿就是要打回北方去,“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所以他把有共同志向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也奉为了梅友。

而当他八十多岁的时候,宋宁宗召见辛弃疾,他们都以为是要策划北伐大业,所以辛弃疾积极应召而去。陆游于是兴奋得写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他们都以为,多年退隐在家,用笔磨剑,纵是“千篇昌谷诗满囊,万卷邺侯书插架”,也不及这一刻投笔从戎的快意恩仇:

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然而,即使到陆游死去,他都未曾能得到胜利的消息,万般无奈的他,留下一封遗书祭奠自己未冕的壮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也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祭奠自己如梅般的妻: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1210年,陆游去世。

宋末,元统一了中原,林景熙写《题陆放翁诗卷后》告诉了陆游这个消息,只是,这个统一却是这般的难开口: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宋,一个繁华敛尽的宋,就这样消失了,而留下的恰是那些:“千篇昌谷诗满囊,万卷邺侯书插架。”

陆游这个为中国人营造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的人,也终究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下给自己留下了一朵朵梅花般的诗。

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前三四花。

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

我宛若见到一个剑客当年拔梅而战,如今,归隐在酒家,归隐在诗里,依然磨梅待战江湖……

插花走马,我醉千钟走红尘

辛弃疾是个战士,却也是个叹花的诗客。

他可以激愤时——“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也可以刹羽退隐到:“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拔剑成诗,收剑成词,他心里的剑器北望迎风狂啸,南望却只能如英雄壮志未酬而铿然落地,落地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就是南宋要的结果,却不是中国的志士肯接受的结局。

所以辛弃疾的矛盾,让他成为了比战士更拥有斗志的诗人,比诗人更拥有激情的战士。

辛弃疾1140年诞生于济南府,而此时,已是“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后的第十三个年头。而济南府,此时已被金人铁骑蹂躏了十三年。十三年,可以长成一个少年,却不能磨灭志士的斗志。只是,要等辛弃疾长成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我们还需再等十五年。

十五岁那年,辛弃疾赴燕京应试。

名为应试,实为抵燕山,观形势,希望将来能“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1161年,济南人耿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率众起义,占领了东平府,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倾其家产,组织了一支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率众投奔了耿京领导的义军。

而后,辛弃疾南下,意欲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

宋高宗很高兴,当下派人与辛弃疾北上,意欲召归耿京。就在辛弃疾一行返回东平府的路上,传来噩耗:耿京已被叛贼杀害,二十五万义军也星散殆尽,东平府沦入金人之手!

英雄还未出手,就被自己人拔去了剑锋。

辛弃疾乃率仅有的五十骑夜闯拥兵千倍于己的金营,生擒叛将,率众渡江归来。

从这刻起,似乎历史不想要一个可以长久的南宋,而只想要一个诗人。

南归不久,辛弃疾屡屡以《美芹十论》《九议》向宋孝宗力陈北伐的战略与决心。只是,他一腔热血也无法浇醒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皇帝。

给了辛弃疾一个官职,光复的意思便不再有。

三十五岁那年,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一胸壮志无处抒发,只能写这首词来饮恨千古: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在此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刻,那英雄的气概无人能面对。

几番迁调,一年,辛弃疾途经江西造口。想起南宋初年,那金人曾在此追隆裕太后御舟,如今站在这个让他扼腕长叹的地方,上仰斑驳的古台,下俯黯然的江水,感怀今昔,不禁要引歌长啸: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

……

四十岁那年,从湖北调到湖南,临行前与老友喝酒饯行,以花说事《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天涯芳草迷归路,四十岁的辛弃疾,拔剑看花,却只能以笔作剑砍向花间。

四十二岁,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建带湖新居庄园,高处建舍,低处辟为稻田,新居叫“稼轩”,并以此做别号。

被罢官后,闲居在此。从此他的诗里总有稻花香: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他在这里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只是种出来的花里依然有剑,这个此刻只能插花走马的志士,将剑埋于花冢,而拈花等待那抽剑的时刻。

朱熹说他此时:“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

四十九岁那年,在上饶附近的斯思渡建别墅,旁有鹅湖山,山下有鹅湖寺,与好友陈亮在此纵谈十日,谈过往剑落北方的啸然气概叹今朝只能拔剑灯前一夜行的悲哀: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此十日成南宋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起起伏伏又过了十年,因为共同拔剑指北的志向而让他与朱熹“相交既久、相见亦深”。1200年,朱熹正坐整衣冠就枕而逝,朝廷下令禁止其朋友、门人去祭拜,但辛弃疾义无反顾,前往哭之:“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有一个日本学者说他们俩:“一个善于思维的人与一敢作敢为的人能结交厚谊,令人钦佩,令人深思。”其实,只是一起有拔剑看花的勇气罢了。

而南宋恰恰缺的就是这一起拔剑的气概。

六十四岁,辛弃疾被招去绍兴任职,独携孤剑的辛弃疾在此遇见了报国早已剑芒寒而将平生赋予梅的陆游,成了一起挑花看剑的志士词友。

在此再被皇帝召见,陆游兴奋地作诗相送,他们闻道烽烟动,腰间的宝剑同时在匣中鸣动。

然而终究事与愿违,朝廷的人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没有人肯如他一般,为了民族的利益决战,所以他彻底为隐。

1207年抱憾去世。

南宋灭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诗意的战士,一个拔剑看花的诗人——辛弃疾。

那年元夕,在这个“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繁花般早已不知亡国恨的南宋,我们想要寻找那仗剑行千里的英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同类推荐
  •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半个世纪以前的八月个五日,对于北南朝鲜来说都是个难忘的日子!一九四五年的“8·15”正是日本的战败日,同时在这一天朝鲜半岛正式分裂成北南两个国家。 半个世纪后的这一天——二〇〇〇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时,北朝鲜首都平壤的顺安机场上有一架大型波音客机,一跃飞上,莳蓝色的晴空。这架飞机将把一百名年事已高、与南朝鲜离散多年的北方家属送往汉城的金浦机场,他们是作为首批与南朝鲜亲人团聚的幸运者前往封闭了五十多年的韩国。不久,这架客机还要运接另外一百名韩国离散者家属由汉城金浦机场飞回平壤。
  • 圜中秋韵

    圜中秋韵

    这些诗作,穿越时空,畅游高山大川,七彩般之意境,悲欢离合之缠绵,爱恨情仇之纠结,一起涌向字里行间,无论是对“友谊”的赞美,对“爱情”的歌颂,对“人生”的顿悟,对“历史”的思考,对“怆然”的探究,还是对“五蕴皆空”的低吟,巧妙地引典入诗,借力发力,用语清新,不落俗套,语言精练,字少意丰,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宛如一幅幅如诗如歌的自然美景,使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地击案而虎啸龙吟!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家有考生

    家有考生

    没有经历过高三的学生不会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残酷。没有做过高三学生家长的人不会知道什么是忧心如焚,什么是焦虑不安,什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人将高三称为人生的“炼狱”。其实,对于高三家长来说,没有谁能置身在这个“炼狱”之外,孩子的每一次哭泣、每一串笑声、每一声叹息都紧牵着他们的心,每一位陪孩子走过高三的家长,都无异于走过一回“炼狱”。高考,不仅是考学生,同样也是考家长。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热门推荐
  • 神音少主世无双

    神音少主世无双

    千万年的光阴,千万年的传说。大陆分裂,时空崩塌一代天骄崛起的时代成为历史。时代变迁,妖孽突现。天选之子,天命之人,万年前的陨落,轮回的追寻今日的崛起。下一次危难来临之际且看他们搅乱风云。【剧情一】“你什么时候能变为人形?”墨衍似调笑“大概在你穿上女装的时候吧。”缘矢:主人被上司哄的团团转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剧情二】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墨衍对某竹马进行一番威胁。事后东方千溟“这男的不会是看上我家小酒儿了吧?”白泽:mad绝了!你还记得刚才是哪个zz怕的要死吗?好的,简介无能,没错,我改了好几遍,还是等我把文都弄清楚再说吧!画重点的是,男女双强!宠文,不虐!要虐也是虐你们这群没人爱的单身狗子!【本文更新不定,玻璃心,谢绝低分,无抄袭无融梗,不要随便bb,毕竟我也就随便写写】
  • 金圈子

    金圈子

    教授姓金,名字亮堂堂的,晃眼:金太阳。金太阳教授供职于北方音乐学院,从教四十多年,带出的学生上千人,全省历届音乐大赛、电视歌手大赛、金嗓子奖等各类比赛中均有获奖的,有的年份甚至囊括金银铜等前几个奖项,有几个在全国都出类拔萃。有一年全省一项音乐大赛,十二个评委中有一半是他的学生,还有三个曾跟他上过课。组委会的一个人开玩笑说,金教授,音乐界围绕着您老人家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圈子。您这个圈子资源丰富,是个金圈子呀!从此,金圈子在北方音乐界成了一个专用名词,就是在全国音乐界也声名显赫。
  • 出息

    出息

    《出息》是一部底层人物的奋斗史,它通过几个年轻人的故事,写出了千千万万底层打工者的无奈境遇和忍耐精神。那些令人落泪的辛酸和悲情,以及卑微的理想、撂荒的田野,都让我们不得不蹲下身子,想去探寻和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小说贵在写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历程和不屈精神,更写出了他们对幸福未来不停歇的憧憬与追求。
  • 穿越之九娘好勾人

    穿越之九娘好勾人

    一张厚重的红木床上,一男一女交叠的身影在垂帘的遮掩下,透露出一种朦胧艳色,上官九娘脸色绯红的看着那一对上演动作大片的男女,轻手轻脚的想要再接近一点,希望能看得清晰一些。“寒哥,你轻一些,伤到宝宝了……嗯。”女子柔媚婉转的音调,在结尾处还来了个抑制不住的轻哼。上官九娘生生的打了个寒颤,鼻尖一热,就发现两管鼻血轻悠悠的流淌。她真是无语问苍天,为嘛因为一个女人的一个声音,她居然没……
  • 芳菲歇

    芳菲歇

    乔纳家的门铃在晚上九点二十七分的时候突然欢唱起来。之所以说如此确切的时间,是因为门铃乍鸣的第一刻,乔纳习惯性地抬起手腕看了时间。虽然现下早已全面进入了手机时代,但乔纳还是一直保留着戴手表的习惯。当然,成熟优雅又有生活规律的男士一般都是这样。他甩掉睡衣,抓起一件T恤套上,希望铃声就此止住。不早不晚的。谁这时候来找他?物业?还是去开了门。然而,竟是——魏锦素。她微微地笑着站在门口。她不是空手,她右手提着一只篮子。一只常见的编织篮。她穿着一袭长及脚踝的白袍。
  • 王者荣耀之幻龙天罗

    王者荣耀之幻龙天罗

    王者菜鸡赵坤咒骂系统不公,结果却被王者荣耀系统强行穿越到了王者大陆上,玩了一把真人王者荣耀。但是,穿越成哪个英雄不好,非得穿越成个鲲!庄周:站住那条鲲别瞎跑,被你害的战斗力都减半了!韩信:这回鲲不是我偷的,这个锅我不背!鲁班七号(女):不管是鲲还是锅,只要有实力就能做我男人!赵坤:这王者大陆没鲲权哪!
  • 水至清则无与

    水至清则无与

    前一世,许清如最讨厌的两种职业:军人和医生。谁曾想重生一世居然落得个她是医生,她老公是军人的下场,求老天放过她!不过,她这辈子的老公怎么这么眼熟?咦!居然是前世被她退婚了的霸道兵?!某女一本正经,报告首长:救命之恩。当怎么办!某男瞥了她一眼,你说该怎么办?某女继续装傻充愣:当……当以身相许!
  • 剑侠儿女志

    剑侠儿女志

    一个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还被仇家废掉了下身,该如何在这个举目无亲的陌生世界生存?谨以此文,怀念回不去的剑三80年代。Ps:变嫁文。
  • 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无数的智慧,一些生活中的小妙招,小窍门就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它们会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健康。《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一书中包括的小妙招包括“正确洗涤节水的方式”、“土豆的妙用”、“空调省电技巧”等节水、节电、妙用方面的妙招,低碳生活,从家庭开始。
  • 企业家与中国社会

    企业家与中国社会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在中国,“商人”历代都有,但“企业家”却是一个崭新的阶层。长期被边缘化的企业家如何崛起?他们要如何与中国社会达成和解?本书中,吴晓波系统的介绍了隐藏在企业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矛盾,并努力探求企业家与中国社会的平衡。这是吴晓波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话题,也是他下一本新书的主题,“这里谈的是我的心里话。”吴晓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