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5500000001

第1章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六万。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所成辩才而无挂碍。颁宣经道常无二言。神足变化不可思议。众行备悉普无不入。其名曰无损进菩萨。度响雷震威菩萨。若夜月华菩萨。大雨电言辞菩萨。观无底度境界菩萨。起山顶菩萨。欣乐令悦菩萨。多离垢莫能当光菩萨。决众生性谊度菩萨。得坚强如金刚菩萨。于诸音响最妙菩萨。越梵威声菩萨。称自在可畏莫能犯菩萨。积诸德本如垒宝菩萨。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如是上首。六万开士。

于诸贤者舍利弗。在于独处一心禅思。从燕坐起往诣佛所。彼时世尊坐于树下。逮寂随响三昧正定。时舍利弗住远世尊。遥见大圣威仪礼节寂然和雅。寻即求草敷一面座。而结加趺。直正其身而不倾猗适坐已竟心自念言。至未曾有。如来至真威神光仪不可称载。安隐道本。由是之故群生得安。所可逮致无上正慧咨嗟功勋。皆了诸法无不通达。于时大圣静然安和。从三昧起声扬发音。时舍利弗。闻佛世尊声扬发音。善心生焉。得其本愿。前进佛所一心而住。稽首归命志怀踊跃。寻叹此偈。而赞颂曰。

若有众生不怀希望未曾著念

于诸经典游步世间平等独欢

则能常忍于斯经法众生无能

见其瑕短斯等信解如幻自然

选择诸法了如虚空不见吾我

尔乃大安其不思想一切众生

不念众生若无众生未曾逮得

一切思想不见吾我尔乃大安

从始已来不相合会不为有相

之所迷惑不令兴立亦无所住

不见寿命尔乃安隐若有明智

不猗众生则于法界而无斗诤

弃捐一切众人之想无若干念

乃为安隐其常建立于禁戒者

能仁一切不怀悭嫉而生于法

无有计数不见怯弱尔乃为安

若以忍辱安和超众彼未曾睹

诤讼之贪不得精进亦不懈怠

不想忍辱尔乃为安谛住坚固

一心禅思心无所念除其烦乱

晓了诸法而在等定其不想禅

尔乃为安若无明达亦无智慧

亦复不从无智之教不怀了了

亦无愚冥无智慧想尔乃为安

如处闲居聚落亦然于斯二事

而修平等亦不惟恶是为聚落

不思闲居是乃为安假使行索

具足分卫亦不念言吾身求食

不自咨嗟我行乞食无分卫想

是乃为安其从久远著弊坏衣

受取执持于斯身形不自叹言

我著粗服不憍慢人尔乃为安

诸佛所教安住敕示三品之衣

不离其身不自想念我不违礼

不自欣豫尔乃为安其能颁宣

微妙之法不计吾我不著众生

不自誉言我为讲法不猗音响

尔乃为安于诸德本不怀妄想

无坚固想不念居业心中所怀

不思清浊身不造行是乃为安

若以兴起无兴起想有所住立

不想其处夙夜精进经行应节

其无言辞是乃为安设不思念

作与不作常无妄想奇特之念

如来外学不以殊别不怀胜相

是乃为安其不计数安隐之想

等如虚空无所逾越心不怀念

吾我众生不见殊特尔乃为安

若了幻化如夜所梦逮得辩才

志不忽忘游于世间如水中月

无有进退尔乃为安若了善权

明见真谛其言有身无一坚固

则能觉了寂然之法不行妄想

尔乃为安

于是世尊赞舍利弗曰。善哉善哉。所知深远奉行慧义极究竟矣。以法谈言应道妙归。何其快乎。今舍利弗。诸所游止耆阇崛山。周旋学者比丘菩萨。普令会此启受道教。时舍利弗寻即白佛。我不堪任请令集会。所以者何。诸大士等。威德过龙道智无尽。非吾所及。于时世尊从身放光。照于三千大千世界。寻时佛界诸菩萨众。蒙此明曜。如一念顷皆来集会于灵鹫山。行诣佛所稽首足下。绕佛三匝还住空中。闲居比丘及诸菩萨。来诣佛所稽首于地。还坐一面。王舍大城无数人民百千之众。行诣佛所稽首足下。退坐一面。于时世尊。见无数众皆来集会。举其尊颜瞻文殊面。寻复即笑。文殊师利便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叉手问佛。向者所笑为何变应。如来至真未曾虚欣。佛告文殊。今灵鹫山有万菩萨。俱讲经典。经名喻象。于往古昔亦曾所论。贤者阿难闻佛所说。即从座起更整衣服。长跪叉手稽首自归。善哉世尊。愍伤众生令致永安。唯当颁宣此喻象经。斯法难值众所希闻。愿欲时说一切诸部。皆来云集听此经典。必当逮得深入光明幽奥玄妙。所以者何。如来至真尊无双比三界无侣。向者尊颜观文殊面。应时即笑。此不虚妄会当有意。佛言。善哉善哉。阿难。汝乃睹察珠异德本。所可识者慧不可限。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向者笑意。于是阿难与诸大众受教而听。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信乐斯法。举动进止如象游步。信此法者彼等之类如大象游。亦如龙步。爱喜此法真谛义者。为师子步。举动进止尊无。俦匹。佛告阿难。此经典要悦诸菩萨。是经法教顺菩萨众。应当咨受。本宿功德现于目前。我逝之后。此经典者归诸菩萨。令手执持。志静意定所以归空。口诵心思是菩萨藏。不归薄德闇塞菩萨。不归怀毒谄伪菩萨之身也。亦复不归多愿妄想菩萨之手也。

尔时世尊。即显瑞应感动文殊。文殊师利应时知之。即自念言。我欲启问如来至真深远之法。一切声闻及与缘觉所不能逮。诸菩萨众履迹瑞应。以为等类。文殊师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今欲启问如来至真等正觉。设见听者乃敢自陈。佛告文殊。恣汝所问。诸大众会悉来集此并当蒙恩。文殊师利即白佛言。何谓菩萨而得建立诸功勋法。普现一切诸菩萨行。开化无数不可计会众生之类。现诸佛国如水中月。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向所问者但举其要。如来当为具足分别。令致建立功勋之德。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文殊师利与诸大众。受教而听。佛告文殊。若有菩萨当行六法。亦能具足道义之教。立于一切功勋之德。何谓为六。若有菩萨。奉行施度无极。一切所有施而不吝无所贪惜。具足顺行不自见身。建立禁戒不犯众恶。不见吾我而晓了义。成就忍辱柔和安雅。心不怀恨。睹已解脱不在结滞。殷勤精进身无所行。心无所怀分别一切。一心正志于解脱门晓。了便宜。定意正受心常永安。不慕一意解畅智慧以为道业。自睹其身不离五趣。诸所生处皆令蒙度。是为六法。菩萨所行备悉此法。具足一切功德之勋。

佛告文殊师利。复有六法具足此事。建立一切功勋之法。何等为六。一曰菩萨往诣地狱。摄护拔济烧炙之患使生天上。其在畜生扰攘不安。或愤愦闹不识义理。摄取其性显以柔和微妙之法。其在下贱庶民小姓。则以开示转轮圣王势贵之位。皆以普现诸生五趣而等开度。所生之处与众超异。明晓随时入诸佛国土。而于法身无所动移。无来无去而悉遍现诸佛国土。演万亿音畅出言教。各令得闻。其心常定不偏不党志性荡荡。是为六法菩萨建立一切功勋。文殊师利复问佛言。何谓菩萨摄护地狱使生天上。佛告文殊。菩萨大士以大莲华三昧正受。将护地狱就往拔济。则令于彼一切得升天祚之安。用以众生被苦恼故。显示忉利最选之宫。见此厄难因则患厌。而得度脱诸所受恼。为地狱人而说经典。令无央数百千之众度地狱痛。是为菩萨摄护地狱令得拔济烧炙之患。已常顺法无所违失。文殊复问佛言。何谓菩萨摄护扰攘拔济畜生迷愦之厄。生于人间安乐之处。佛告文殊。菩萨大士有三昧定。名曰寂灭。以是三昧正受之时。因能摄护在畜生者。令心不乱志性和悦。则得安隐生于人间。守护三事为说经法。令无央数众生之类建立道法。是为菩萨摄护畜生迷愦之厄令生人间。文殊师利复问佛言。何谓菩萨生于下贱庶民小姓。则得更受转轮圣王安隐之德。佛告文殊。有三昧。名入于清澄定意正受。因其三昧越诸衰种。使皆清净。虽生小姓。则得更受转轮圣王安隐之德。是为菩萨生于下贱庶民小姓。而受转轮圣王安隐之德。文殊又问。何谓世尊菩萨普显生诸五趣与众生超异。佛告文殊师利。有三昧。名遣诸行照明殊特。以此定意正受。菩萨住斯定时。普现五趣导御众生。令得超异殊特之行。皆发无上正真道也。文殊师利复问佛言。何谓菩萨随时方便。普入一切诸佛国土。于本法身不动移处不来不去。普显一切诸佛国土。如月现水。佛告文殊师利。有三昧。名咸入诸音菩萨。以是定意正受立时。能现己身在于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不动移处不来不去。住彼定意。睹见十方诸佛世尊。闻所说经。是为菩萨不动移处随时方便。普现一切诸佛国土。如月现水不来不去。菩萨如是所周旋化亦无往来。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何谓菩萨演万亿音畅出言教各令得闻。佛告文殊。于是菩萨逮得无量回转总持。达知无限众生志性随其言语各畅辞声。分别无数诸响言教而称其意。达其所趣逮此总持。演一切音普令得闻。各各开演辞不错谬。是为菩萨演万亿音畅出言教各令得所。

于是文殊师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诸菩萨等善权方便。难及难及超绝无侣。是经典要诸菩萨学常所启受。当以何业至信脱门。佛告文殊。菩萨欲学斯经典者。则当信解虚空之门。又问世尊。何谓虚空。佛告文殊。其虚空者则谓虚无。无有尘污无恚害心。亦不忽忘。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污无害亦无忽忘。犹如虚空。不成布施不具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永无所及。如是文殊。一切诸法不成施戒忍进寂慧。犹如虚空。以是之故无解无除。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解无除犹如虚空。有所行者无所造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则无所行亦无造证。犹如虚空无有闇冥亦无明耀。诸法如是。无闇无明犹如虚空。旷然无际不可捉持。诸法如是。普无齐限。不可捉持犹如虚空。无有正路亦无邪径。诸法如是无路无径。亦无邪正犹如虚空。不建立身离诸漏行。不学声闻。不志缘觉。不著诸佛。无上大乘诸法如是。不学声闻缘觉大乘。犹如虚空。无有思想无所分别。诸法如是。无有妄想亦无分别。犹如虚空无举无下无进无怠。诸法如是。无进无怠犹如虚空。无应不应无双无只。诸法如是。无应不应亦无双只。犹如虚空。普照众生无能尘污令不净者。诸法如是。至于灭度永无尘污。以是之故不可灭除。无能移去犹如虚空。无所建立亦无所住。不动不摇无处所故。佛告文殊。菩萨大士解诸众生无有住处。不当观察见有处所。逮致本际。不动不摇无住无不住。佛言。如是。文殊师利。彼法自然。其欲得见如来至真。则为邪见。其邪见者求入正见。其正见者是为泥洹。非大德果无大功勋。其至泥洹非大德果。无功勋已则世众祐。其世众祐。则于众祐无所希望。其于众祐无希望已。即能具足虚静之慧。已具静慧则能速成无所从生法忍。时彼众会六十比丘。皆怀甚慢各心念言。今者如来颁宣冥路迷惑之训。诸外邪学悉有是辞。何以为行。向者世尊复演此教。亦如弗兰迦叶。摩诃离瞿耶楼。阿夷帝基耶。今离披休迦旃先。比卢持。尼揵子等。悉说此言。何因如来亦演斯辞。有何殊别。云何则之所当遵修。以何为业。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六十人等怀甚慢者心之所念。寻时即告文殊师利。佛为如来至真正觉。颁宣经典。亦与外道异学俱同等无差特又外异学不能分别如来说法义之所归。六十比丘适闻此言。益怀忧戚意不欢悦。甚不钦乐讲是经义。即从座起无何而去。文殊师利告诸比丘诸贤者等。欲何所凑。时诸比丘报文殊曰。吾等不解是法所说为何所归。时舍利弗告诸比丘诸贤者等。斯义善哉。当以此事重白其意。且待须臾。我当启问如来至真。何故说此。时诸比丘闻舍利弗宣如是教还复故座。时舍利弗则前问佛。何故如来颁宣此言。令诸比丘皆怀犹豫。唯愿世尊。加哀垂恩为决结网。彼时世尊告舍利弗。于意云何。其有比丘漏尽意解无余结缚。闻此言教。宁怀狐疑心怖懅乎。答曰不也。世尊。已见谛者奉比丘行。于一切音诸所言辞。不恐不怖亦不怀懅。何况比丘漏尽意解无余结缚怀疑恐也。佛告舍利弗。或有愚人意塞沉冥。于未曾有法。而怀妄想逮虚空行。时舍利弗复问佛言。唯愿大圣。发遣斯教章句所趣。令诸会者蠲除沉吟心中坦然。佛告舍利弗。其有梦中见如来者。为宁审见真人形乎。如来谓此梦中所睹则非真实。不为坚要。皆因思想计所思想。审无有想无合会想。无所有已。则解如来无所分别想无审谛想。不怀想想。无合会想。无所有则解一切众生万物皆为虚妄。不见真实。便能晓了诸法迷惑颠倒放逸。已能晓了诸法迷惑。是故如来具足宣畅迷惑邪见。已能分别一切诸法。皆为邪见。则不复随迷惑邪疑六十二见。是为舍利弗若有欲观如来至真则堕邪见。是故舍利弗。如来说此。若有欲观如来身者则堕邪见。除见闻想。为观如来乃无邪见。时舍利弗复问佛言。何谓世尊其邪见者令入正见。佛告舍利弗。一切愚戆凡夫之士。诸所妄想念应不应。所可发起立在处所。则于此事而不信之。无所建立精进懈怠无双无只。起自见身我人寿命。依猗计吾而贪著我。晓了分别。如此色像见闻念知。喜乐所说悉无所有。如是所有审无所有。是为所生。是为无所生。是为虚妄。是真实言皆无所有。其虚妄者则当知之。为无畴匹无像之谓。以无畴匹则成邪见。佛为舍利弗。其如是像。见诸虚妄了不以惑。是谓邪见。则与外道邪见俱同。以是之故。舍利弗。知其堕邪见缘致正见。舍利弗。复问佛言。何谓正见施与彼者。其福不大功勋不远。佛告舍利弗。假使有人如是像施。施彼众祐则成无为亲近无为。其无为者。无有少福无大功勋。无小名称亦不大称。所以者何。其无为者皆离一切功勋之报。无有处所。时舍利弗。复问佛言。如来至真云何讲说无为而无处所。本叹无为。最为奇特功勋无限。佛告舍利弗。愚騃凡夫众行茂盛。计有吾我及人寿命。如来故为咨嗟无为。功勋无量显其处所。欲令众人断终始患故叹殊特。又舍利弗。当察贤圣非贤非圣亦非众祐。当作斯观成就贤圣。离欲众祐犹如农夫。随其所种各得其类。反依谷苗。或生荆棘草秽之瑕。于舍利弗所志云何。为是农夫所报实乎。本种荆棘草秽瑕耶。舍利弗答曰。不也世尊。佛言。如是。舍利弗。设如农夫下种于地。依猗于此诞生荆棘。地之荒秽[(陋-(阿-可))-丙+茞]变为葱。如是舍利弗。施于贤圣欲立功德。不能欢悦。此非好种不成为果。将无所获。若不建立无为之田。则当知之生死果报。是故舍利弗。欲致平等。是等无为则非大福。非大功勋。

时舍利弗复问佛言。唯然世尊。何修无为。非有大福非大功勋。布施斯等其福云何在世众祐。佛告舍利弗。假使不怀小福之想。无大福想。是为种殖众祐之德。已能种殖众祐之德。明靡不曜不受果报。是则旡上世间诸类之大众祐。若舍利弗。建此施者无尽德田。不受其华不获其实。以是之故如此施者。非有大福非大功勋。是世众祐不受果报。舍利弗复问佛言。云何世尊。为施众祐入于众祐。无受果报乎。佛言。于舍利弗所志云何。所施众祐依于无为。又计其法有报应乎。舍利弗白佛。无也世尊。其以无为施于众祐。不受报应则无果证。其无为者则无所求。贤圣之士亦无所望。时佛赞曰。善哉善哉。舍利弗。诚如所云在世众祐也。假使有人施此众祐则无希望。时舍利弗复问佛言。云何世尊。有所施者而无报应具足空慧。佛告舍利弗。其能晓了一切诸法悉自然者。彼义为实为是虚耶。白世尊曰。其能晓了诸法自然。则能分别自然如幻。其能晓了诸法如幻。彼应虚无了虚无慧。所以者何。一切诸法自然如幻。是佛所说其如幻者。彼谓虚无虚无之慧。是故世尊。晓了诸法自然如幻。所以者何。计于彼法不有所成。亦无所获。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如汝所云。假使有法实有处所。有所有者念行真谛。则不复知众生灭度无为之义。用一切法虚无无谛而无真实。以是之故。开化度脱如江沙等五趣众生令得灭度。众生之类而无损减。悉由众生因虚无出也。如是舍利弗。何以故。众生所想虚无。其所思想无所逮得。是故名曰具虚无慧。因此所学用施众祐。无报应果。具虚无慧也。

时舍利弗复问佛言。云何具足虚无之慧。以是之故。能疾逮成无所从生法忍。佛言。其于虚无而不造证。是则名曰具虚无慧。又舍利弗。何谓虚无知身虚无。我人寿命亦复虚无。见于断灭而计有常。众事牵连亦复虚无。佛法圣众无为之想。疗治心意诸念思想。心所游逸皆悉虚无故。舍利弗。其能咨受如是像比。当了斯慧以至解脱。此舍利弗。具虚无慧分别若斯。则能疾逮无所从生法忍。说是语时。四万菩萨寻时皆逮无所从生法忍。时六千人发大道意。三万六千天子值遇慧时当近道迹。其六十比丘怀甚慢者。漏尽意解至无起余。异口同音而俱举声。白佛言。我等世尊。从今以往奉六师教而因出家。佛非我师不奉受法不归圣众。从今以往悉无所作亦无报应。不兴重衅亦无恶趣。一切众会闻说斯义。无央数人皆悉惊愕不知云何。各心念言。斯等比丘将求迷惑。远佛违法。舍于禁戒就外异学。所以如是今演此辞。时舍利弗。知诸众会心之所念。即时告此诸比丘言。仁等何故发于斯言。吾等之身从今以往无佛世尊。因从异学出为沙门。时诸比丘报舍利弗。吾从今始敬事六师。一切所归为一相耳。不猗六入。是以不见若干种佛。不想出家为沙门也。舍利弗复问。何故诸贤复发此言。从今日始不以佛为圣师。诸比丘报曰。从今日始自在其地不在他乡。自归于己不归他人。己为师主不用他师。是以故往不以佛为圣师。所以者何。其佛正觉不离吾我。其吾我者不离于佛。时舍利弗又复更问。诸比丘众贤者等。何故复言。从今以往不启受法不归圣众。比丘答曰。不得诸法所可归念。亦无合集故不归法众。舍利弗。复问诸比丘。何故发言。从今日往无所造业亦无所作。诸比丘曰。从今日始晓了诸法一切无作。其无作者亦非不作。以是之故。从今以往无所造业。舍利弗。应时复问。仁等何故向者说言。从今以往无有果报。诸比丘答曰。朋愚不解。故趣生死缠绵终始。吾等愚尽无缘无报。以是之故。从今以往无有果报。时舍利弗复问之曰。仁等何故复发此言。从今以往无有殃衅。诸比丘曰。吾等晓了一切诸法皆寂灭度。吾等解了一切诸法无法无报。所以诸法无有果报。因是之故而发斯言。从今已往无有殃衅。时舍利弗复问言曰。诸仁何故复发此言。从今已往无有恶趣。诸比丘曰。吾等从今晓了一切诸法所趣。永无恶趣。其无开化无不开化。无律不律。以是之故。从今已往无有恶趣。亦无不趣无律不律。时诸比丘说如是比弃自大义。时彼闻者三千六百比丘。漏尽意解至无起余。于是世尊赞诸比丘曰。善哉善哉。其于诸法无所得者乃为真得。又问世尊。何谓于法有所逮得。佛告文殊。所谓得者。谓逮无所从生法忍。文殊又问。若有菩萨。欲乐逮得无所从生法忍。当云何学如何建立。何谓奉行。佛时欲解。文殊师利。学法无上游一切智。诸通慧义。常当遵习无所从生法忍。佛尔时颂曰。

欲慕学佛慧一切学中尊

不受于诸法亦复无所舍

法者无所得亦不越成就

诸法无所有愚者欲令有

欲为除此行故为众说法

反志乐所生不信无所起

若能弃魔事佛道尊无上

若以生愚冥故不了此义

以兴若干种愚者见各异

其生无若干一切为一相

佛者世明慧为凡夫说之

用计吾我故不能奉修道

念言当久如灭尽于贪淫

远离嗔愚冥念吾无尘劳

无有而想有断灭于灭度

开化贪欲恚故说寂然空

冥尽无所生故叹于泥洹

方便赞灭尽离佛法甚远

想施奉禁戒若希望乐道

是不修佛教为慕学思想

愚者或虚妄不解虚无法

诸法一等想及怀若干念

若晓了此法诸法自然想

如人观五指得道然不难

道不离人远亦复不在近

精勤求妄相以故离人远

愚者行各异展转相求短

是人奉禁戒此者凶犯恶

善施行正法有为悉虚无

不复受神识如幻无所见

无有奉戒相亦复无犯恶

诸法因缘合彼亦无吾我

若于亿千劫布施无等双

将养上禁戒导师不受决

若以去思想所施无所望

弃捐诸希求然后见授别

说布施得福持戒生天上

其无所逮得此乃无上道

愚者猗颠倒妄想有所求

吾当致法忍无起无为业

无所从生法心不念所生

逮法忍不难不更亿千劫

假宣有法名诸法无所作

无本无所住想皆如虚空

无数亿诸佛颁宣上妙法

令除淫怒疑诸法亦无尽

诸法假使实则当归尽赐

以无所有故是以不可得

淫怒痴无量计之无崖底

设无有崖底彼则无根本

所种无有芽何因生华实

设不得叶者何缘当有花

无所从生法则无有人种

众生无众生不生亦不灭

犹如淫女人彼则无有子

以无有子者则无有子忧

明智观如是诸法无所生

彼便无恐惧周旋生死苦

愚为虚伪惑不解法如幻

受取虚空担患厌圣善教

若分别此教无量无边际

无数不可限尔乃不患厌

如佛说本际宣畅无崖底

当来际亦然中际为一相

无际想有际无底际虚无

吾已了此义则解无二分

本际虚空相人际不可议

其际譬如影斯慧不可了

因以行妄想由是退转心

当尽斯罗网何缘当成佛

正觉无所想彼则无所成

诸法无所生愚者欲令成

虚空不可捉及宿诸处所

虚空无所住无为无形像

如咨嗟虚空解道亦当然

如分别了道晓众生亦如

众生界悉等平等虚空界

其能了此等成佛道不难

不精进求度不思念随顺

不求愿诸法成佛道无难

道离诸所愿一切断要誓

心不抱求愿诸佛道最上

布施心自念所施用得道

道者无所得上道无所获

志常怀禁戒想精进有实

彼不承佛教欲求望报故

诸法无勤修而反现精进

其无所行者此上度精进

其发如是想斯法无诸漏

斯法为有漏彼心不随顺

所讲无念法赞之如虚空

不缚亦无脱是慧为无上

其希望奉戒亦想犯禁者

此二俱犯禁无二为上禁

诸法无有异无想无殊特

若解达无见此乃奉佛教

其心无所生譬之如虚空

等受如是决乃为真寂志

其无所想者一切无所念

无心无所生佛道不难得

其不受贪欲不为欲所使

贪则无所生佛道不难得

若不厌劫数不畏亿本际

不惧生死难佛道不难得

于是世尊说此颂竟。告文殊师利。若有菩萨。凡人笃信斯经典者。闻之不疑不怀犹豫。受持讽诵为他人说。具足解义。则当现致二十事功德之勋。何谓二十事。一曰诸天神明悉宿左右。二曰诸大蛟龙而来护之。三曰诸大鬼神咸共卫之。四曰心常安隐未曾见乱。五曰所生之处为众尊长。六曰世世在处常识宿命。七曰生生所处常得五通。八曰速得法忍加当复见弥勒菩萨。九曰专精修此经典之要。心捐睡寐疲极之意。十曰若以寐时常于梦中得见诸佛。亦复当得见诸菩萨。十一曰用以笃信此经典故。当疾逮得柔顺法忍。十二曰若有受此经典本者。现世得致灭除诤讼。十三曰若行蛇蚖毒害之虫。念是经典终无恐惧。十四曰思此经卷则能降伏怨仇嫌隙。十五曰若能专惟斯经典者。便即逮得普光三昧。十六曰若能晓了斯经典者。则当知之除一切罪。十七曰若讲斯经便能获致不可称计百千法门。十八曰世世所在不失道心。十九曰所生之处面见诸佛。致无量转总持之要。彼若思惟斯经典时。诸魔波旬未曾得便。所至受身常见诸佛。二十曰思此经者所愿必成。二足三足四足毒虫悉共护之。若有非人欲来恐之。王者群臣飞尸恶鬼欲来恐之。自然有护无能犯者。佛语文殊。是为二十功德之勋。法师比丘闻此经典。欣然笃信而不以疑不怀犹豫。受持讽诵抱在心怀。具足分别为他人说功德如是。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譬如药树名曰普疗。皆能除愈一切疾病。斯经如是。疗治一切淫怒痴疾众想之患。佛言文殊。如仁所言诚无有异。斯经典者。实为消除一切众生五阴六衰三毒五盖十二因缘九十六径六十二疑邪见之碍。所以者何。乃往过去久远世时。其劫无限不可计会。其数过此。时世有佛号乐师子步。会无央数无限人民。大众之中讲说经典。时乐师子步如来至真等正觉。有一菩萨名金刚幢。于其佛所闻是经典。其心不疑不怀犹豫。即时启受于斯经典功德之勋。持讽诵读笃信执玩不离其心。行入郡国县邑聚落州城大邦。见之欢欣。皆言良医当来治我众患之疾。一心相信豫怀欣然。时百千人共相聚会。皆俱往诣于金刚幢菩萨之所。各欲求护。时金刚幢。则以笃信悲哀之心。用斯经典咒于众人。取此经中神咒诸句。将护众人以德劳之。而以宿卫。文殊师利。彼为何谓神咒句耶。以辞咒曰。

无捶(一)离为(二)以律舍(三)善度(四)不有实(五)无有处(六)离迷惑(七)尊虚空(八)荒如幻(九)无所生(十)不可得(十一)慈善慈(十二)愍众生(十三)一切下(十四)求径路(十五)义精进(十六)斯无楚(十七)此神咒(十八)

是神咒章句将护众生。若得恼病至于困病。众患之苦痛不可言。若干诸疾悉得除愈。诸天龙神及与非人所见娆者。并余毒虫蟒蛇虎狼蚊虻蚑蜂。慈念此经无能触者。病疮痛癞。若得水疾悉得除愈。佛语文殊。时金刚幢菩萨。大士住此经典。为众生类皆疗众疾莫不安隐。于文殊。意志云何。时金刚幢菩萨大士为异人乎。莫作斯观。所以者何。则吾身是。吾于彼世受斯经典。笃信爱乐持讽读诵。开化饶益一切众生。是故文殊。当观此经如普药树。

文殊师利复问佛言。其有菩萨。受此神咒章句义者。持讽读诵当云何行。佛告文殊。若有菩萨受斯神咒章句义者。持讽读诵。其人发意奉行是经。不服食肉。不以香油涂薰其身。常怀慈心愍于众生。饶益一切如普药树。常当亲近于一切智。诸通普慧令无恼害得其便者。若诵此经。常当清净柔和其心无秽浊行。讽是经时。净扫除地令无尘埃见者悦豫。文殊师利复白佛言。若有菩萨读是经时。弃捐贪爱不惜身命忽如无形。尔乃随教。佛告文殊。诚如所云一无有异。彼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以用加益无数众生。斯经典者所益无量。阿难白佛。唯诺。当受如圣尊教。宣如佛说。佛言。善哉善哉。贤者阿难。若受此经奉持讽诵。为诸众生施作佛事。佛说如是。贤者舍利弗。贤者阿难。文殊师利。诸天世人阿须伦鬼神龙。闻佛所说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同类推荐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孝感天

    孝感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邺侯外传

    邺侯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拳变纪略

    拳变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

    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

    50载人生沉浮,20年创业精髓,马云首度直面过往,直抒心路。《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结合马云的传奇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成就事业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全书文笔诚恳真挚,朴实无华,往往寥寥数语就让你豁然开朗,直达成功的本质。书中涵盖马云的经营哲学、领导哲学、管理哲学、战略哲学、生活哲学等12个方面,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恍如与马云倾心面谈。翻开《我的人生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智慧课》这本书,体悟马云的成功之道;反复阅读,吸收马云的人生智慧。
  • 空壳(下)

    空壳(下)

    邹涛带着龚三海爬过了最后一道山岭,一座黑黢黢的东西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东西有着山峦的雄魄姿态和气势,却通体漆黑,不长一草一木——是一座被废弃的煤渣山。举目四望,毫无人迹。龚三海内心悄然打鼓,“0”让邹涛带他来这里,就算是宰了他,剁了煮了,过个八年十年的,也决计不会有人知道。就在龚三海发呆的时候,邹涛往他身后轻轻一推,他脚下一滑,滚下了山坡。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大家还是对国情缺乏了解。在天朝,人均月收入2000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了,如果有5000就跑赢九成的家庭。但他们往往还觉得收入太低,希望政府帮他们从富人那里分一杯羹。事实上,统计清晰的显示:他们自己就是富人。换句更简单的说法,能上围脖的很多收入已经是top10%,但其中绝大部分顶多觉得自己勉强中产。回应一下质疑:如果国人人均月收入真有5000,那么一年6万,中国13.5亿人口,总数已经有81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GDP8成水平。再加上同比例政府收入和资本利得,全国GDP将会超过150万亿。是目前水平的三倍,也超过美国50%。
  • 医路繁花

    医路繁花

    这是一个中医大夫穿越异界,想要救死扶伤,证明自我的故事。
  • 嫡女之一念成妃

    嫡女之一念成妃

    魂穿到一个空有美貌却名节不好的将军府嫡女身上也就算了,竟然还差点被杀人如麻的活阎王睿王杀人灭口,云梓念好不容易逃了出去,本想四海为家把酒言欢,却不得已搅进了夺嫡泥潭,身陷其中。既然无法全身而退,那便搅个天翻地覆吧,姨娘庶妹,统统去死,渣男皇子,直接毁了,睿王殿下…嗯,让她考虑考虑!他是权倾朝野的睿王殿下,性子清冷,嗜血好杀,本应该是人人闻风丧胆,敬而远之,可为何突然出现的这丫头不仅不怕他,还一次又一次的招惹他?简介虽简,正文不简。本文一对一,身心干净,绝对宠文,误会统统被化解,欢迎被啃。
  • 查理九世之蝴蝶吻

    查理九世之蝴蝶吻

    【私设如山】【预警:唐晓翼ooc,人物严重崩坏】【谢绝谈人生、考据党,爽文,女票男人就完事儿了。】*建议BGM:一笑倾城-汪苏泷-“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我第一次见到你时的心情,那肯定是——‘一见钟情’。”“?你拿错剧本了?”-一篇非常正经的恶役女配逆袭上位(bushi)的同人文。一部非常正经的拉郎配组cp的红娘奋斗史。当然主要出发点还是苏爽文。
  •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她欧阳雪晴,继承父业,纵横世界,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魂穿成了古代同名同姓的弱势丑胖嫡女。姨娘设计下毒,庶姐抢夫,庶兄暗杀——面对层出不穷的阴谋计俩,欧阳雪晴勾唇冷笑:呵,欠原主的,她会替她全部讨回!欺负,羞辱她的那些人,她都会狠狠的还以颜色。于是,临安城疯狂了,无论大街小巷,茶肆酒楼,所聊的话题全都离不开她。“你可听说,这欧阳家的三小姐让欧阳家的数十间商铺一月之间起死回生,欧阳老夫人已经将欧阳家的大权将到了她的手上!”“听说了,我还听说,欧阳家的三小姐不仅是个经商的天才,还是个神医,在临安城最繁华的地段开了间药馆。”“你们肯定不知道,第一风流才子秦子秋在欧阳家门前跪了一整天,求娶那丑女,并立誓只娶她一人,绝不纳妾。”“切,那算什么,我有更绝密的消息,六皇子已请皇太后下了懿旨,要娶那胖女人为妃!”“怎么会这样?那她会嫁谁?”“当然是秦子秋,这欧阳三小姐一直对他情有独钟。”“那可不一定,六皇子——”…众语纷纷,却不知,被他们议论的某女正在酝酿着她伟大而长久的擒夫计划:那个白衣披身,高贵冷漠,俊美脱俗,神秘强大,在众人眼中,如神谪一般的存在天下第一宫宫主——花满楼,在见到他第一眼开始,欧阳雪晴便认定了,他是她这辈子相伴一一生的人。本文一对一。
  • 纷纷扰扰图个啥

    纷纷扰扰图个啥

    董家与廖家的响郢之争,害苦了妖怪皮和董梅。打寿春城向南走上七八十里地,便到了一个古镇,古镇往深处走去,也就是十几里土路样子,便到了一个叫廖家郢子的村庄。廖家在隐贤镇是大户,走上十里八里地,问上三五个人,十有八九都姓廖。因此廖家郢子有一个外号叫“响郢”,意思是响亮的村庄。村庄叫“郢”很有来历,春秋战国时期它属于楚国封地,屈原《哀郢》中的“郢”字,浓稠了无法诠释的情怀,因此沿袭“春秋法”,寿春人称村庄为郢。
  • 时光让我遇见你

    时光让我遇见你

    当她明白自己已经爱他爱得深入骨髓时,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意外,一次又一次让他们分开。谁也阻止不了时间前进的脚步,但至少那些属于我们的青春,是遗忘不了的:你记得我们在那千年槐树下的悄悄话吗?你还记得我们在田里捉泥鳅时满身的泥巴吗?你还记得我们在海边玩水时全身湿漉漉的样子吗?你还记得……我相信你记得,如果今生我们有缘,那就一定会在一起,等我,我很快就会到来。
  • 恨君不似江楼月

    恨君不似江楼月

    对庄明月来说,爱情就是一个传说中的杯具。思感游戏里,他们相逢在一片桃花林,从此相互扶持一路。然而,他却不动任何声色的娶了别人。现实生活中,她习惯了追随他的脚步,然而老天实在是太爱开玩笑,没等她伸出那双友好的手,他就有了女朋友。这些还不算什么,最最杯具的是,前两句话中的男主角是两个人,小三……是一个人!这可不可以称作是明朝景德镇官窑出产的青花瓷杯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