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4800000008

第8章 老北京的天主教堂(2)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严格执行着自己的祖宗家法社会,对于婚庆、丧葬、祭祖等许多社会活动都有其固定的伦理文化基础。天主教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引进了新的伦理思想也因此受到强烈的冲击。满人入关后,顺治皇帝以满语“玛法”(即祖父)相称汤若望,但后来在大臣杨光先的眼里,西方教士兴建教堂是为了打探山川地势,刺探军情。康熙亲政后,除了为汤若望平反,又于1692年下令人民有信仰自由。此后,天主教便得以自由传教。但在康熙晚年,因礼仪问题与教廷发生冲突,乃下令驱逐传教士。

1735年,教皇下令停止耶稣会士在中国的工作,明末以来传教士辛苦争取来的工作停滞下来。初期到中国传教的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均生活朴素严谨,重视并尊重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但到了后来,一些传教士既不研究中国文化礼仪,也不注重与文人儒士之间的沟通,生活也变得奢侈起来。很多传教士衣着华贵,乘轿骑马,随从众多,俨然和传统中国文化里面的道儒之人形象相去甚远。这就引起很多社会人士的不满与不解。人们猜测他们的动机与目的,同时也猜测他们的经济来源,种种猜测渐渐汇成强大的不满。教义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君臣父子,兄弟姊妹,凡信教者皆为上帝之子民,无任何尊卑和贵贱之分,与南宋以来理学崇尚的“纲常伦理”之说相悖。天主教逐渐失去社会中坚的支持,而被人称为扰乱人心的邪教。另外,天主教崇奉唯一天主耶稣,摒弃和排斥其他信仰,教友家中任何老释经书、占卜著作、神佛供像一概毁弃,这不仅直接践踏了中国传统,而且触犯了道教和佛教。

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巴黎外方传教会的颜珰主教在他所管辖的福建代牧区内,发布了禁止中国教徒实行中国礼仪的禁令,引发天主教罗马教廷与中国清王朝的对抗,到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下谕,禁止传习天主教。以及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和庚子赔款等一系列历史重大事件,都和天主教教会传播与中国内陆民众的抗争与不满有关(其中由马神甫事件,直接导致法国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光绪二十三年,发生涉及德国天主教的曹州教案,成为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借口等等)。直到民国成立以后,中华民国临时宪法中保障了宗教自由,加上当时很多革命人士以及支持革命的人也是新教徒(例如:孙中山、宋教仁、廖德山,以至后期的蒋介石和张学良等),因而在民国以后新教的发展比清朝时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基督徒人数近七十万人。

北京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时期,来自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孟高维诺在北京修建了第一所天主教堂,此后,天主教得到元朝皇帝的宽容,在北京建立了许多教堂。元代传入中国的天主教被称为“也里可温教”,在组织形态上借鉴了佛教的一些做法,这些也里可温教堂大多被称作寺,采用中国佛教建筑常用的建筑形式,其风格与欧洲本土的教堂迥异。元代天主教在中国以社会上层为主要发展对象,因而信徒主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信教者极少。1368年元朝灭亡后,也里可温教也从中国销声匿迹,其修建的教堂大多改作他用,存留下来的极少。目前北京仅有门头沟区后桑峪村天主堂一所教堂是元代所建,该教堂也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教堂。

明万历年间,以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经由澳门再次进入中国,万历三十三年利玛窦获准在宣武门内兴建天主教堂,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南堂,宣武门天主堂也是时隔三百年后在北京出现的第一所天主教堂。

自从利玛窦之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五十年后的顺治十二年,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斯文准在王府井修建东堂,康熙三十二年在西安门内蚕池口建成北堂,雍正元年罗马教廷传信部传教士德理格在西直门修建西堂,至此,在经历了一百年时间后,北京的天主教四大教堂全部建成,至今这四所教堂仍然是北京最大的四所天主教堂。除了四大教堂之外,明末清初期间天主教会还在北京西郊阜成门外的滕公栅栏兴建了教会墓地,这里后来发展成为马尾沟教堂。

早期天主教堂在北京的建设非常低调和本土化,例如北京市区最早的天主教堂——南堂,在建设之初是一座中式四合院,仅仅在一些主要建筑上装饰有十字架等宗教标志;王府井的东堂建设之初也是由民房改建,在建筑风格上与周围的中国传统建筑别无二致。

自从清顺治年间开始,天主教会开始在北京大规模兴建教堂。顺治七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改建南堂,新建的宣武门天主堂采用当时欧洲流行的巴洛克风格,高大宏伟,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完全不同,成为北京城市中一处特异的景观。此后东堂改建为罗马穹顶风格的建筑,新建的北堂和西堂则均采用哥特式风格。此间北京兴建的教堂建筑风格上大多与欧洲同步,采用时下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其他的建筑形成极其鲜明的反差,另一方面这些教堂建筑的一些细节处理又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风格,比如北堂的建筑由一圈汉白玉石栏围绕,柱顶的石狮子与基督教圣像和谐共处,风格特异。

由于天主教禁止中国信徒祭拜孔子和祖先,自康熙年间开始,中国禁止天主教公开传教,许多教堂被官方没收,包括东堂、南堂等都被没收拆除。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国与英、法两国签订的条约,清政府发还了没收的教堂,不久各教堂获得重建,重建后的教堂大多沿袭了原有的建筑形制。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再次给北京的各教堂造成严重破坏。除了北堂之外,北京几乎所有教堂都被义和团捣毁,而发生在西什库天主堂(即北堂)长达两个月的攻防战也成为义和团运动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在此之后,天主教等基督教流派加快了进入中国的脚步,陆续建成了东交民巷天主堂、南岗子天主堂等教堂,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掀起了一个建设教堂的高潮,这一期间所建设的教堂,规模没有老四堂大,建筑风格也逐渐向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偏移,较之以前的建筑风格,这一时期的教堂建筑与天主教本身一样,都更加本土化了。

老北京天主教教堂有:西什库天主堂、宣武门天主堂、西直门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东交民巷天主堂、南岗子天主堂、马尾沟教堂、后桑峪村天主堂、延庆永宁天主堂、丰台东管头天主堂、大兴牛房耶稣圣心堂、大兴西湖林圣母圣心堂、通州嘉后疃天主堂、通州龙庄天主堂、通州牛牧屯天主堂。

这些教堂有的几经变革保留至今,有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已逐渐消失。

同类推荐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几十年来在台讲授《孙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师说孙子兵法》重在告诉读者要懂得变局,知晓为人处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取;更强调,凡事要留余地,得势时不可以赶尽杀绝。《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终的目的是使人类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类都同一尊贵,应同等对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读《孙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为自己也为家人谋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会因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无谓之争,和睦相处,社会、国家也就日趋于安宁。大家共存共荣,互不侵害,最终才能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编选集,包括我国南方各个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基若族、普米族、拉祜族、傈僳族、毛南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独龙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布依族、仫佬族和高山族等。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闲话三分

    闲话三分

    书中文章最初为专栏连载(成书经过详见《再版后记》),篇幅不长,每篇从一条线索写起,看似闲闲写来,却能独辟蹊径,以小见大。舒芜先生评之为“虽是一本小书,而文心史识,意趣笔墨,四美并具”。作者是文章大家,文字纵横自如,加以见识通达,在短小的随笔中包含着丰富的视点,耐人寻味。虽写故实,偶尔将现代的“流行语”信手拈入文中,遂穿越了历史和当下的世态人情,令读者会心一笑。
热门推荐
  • 如果时光有姓名

    如果时光有姓名

    某男:你喜欢回望从前,我接受;你喜欢逃避故人,我接受;可是你不喜欢我,我不接受。叶采薇(大脑缺氧ing):纳尼?某男(穷摇款咆哮):我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叶采薇(大惊失色状):那你是……馒头?某男(无力ing):对,我是馒头,你吃了我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世人谓我爱长安,其实只爱长安某”。所以啊,她才不会告诉别人——其实真相是,叶采薇爱的不是年少的时光,而是时光里的那个少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邪神都市纵横

    邪神都市纵横

    堂堂佣兵界的霸主,绰号‘邪神’,却被老头子一闷棍拍晕,拐到华夏给安排了相亲。相亲?这么老套?相亲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相亲的!
  •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令小想。二十八岁半。剩女。宅女。姐姐突然死亡,她踏上了追寻谜底之路。一路上,有爱。有迷惘。有快乐。有悲伤。最后也不过是这样。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已出版。出版名《我等你,永远为期》。
  • 李与他与他

    李与他与他

    怎么,你也会纠结?
  •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其中《飞鸟集》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新月集》是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创作主旨的散文体诗集。
  • 天启之门

    天启之门

    【NPC反击玩家!吊打穿越者!】我的世界我做主!哪里轮到你们这些魂淡来作威作福?!走上【史上最强救世主】的道路,注定充满了刺激!……陈小练:从今天开始,一个宗旨为抵抗那些魂淡的抵抗组织成立了!我们的团队名就叫……逗逼联盟!队员:队长,这名字,我怕说出去会被人打啊…………
  • 春秋列国志传

    春秋列国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闲话三国

    闲话三国

    《李国文文集(第11卷)?随笔2:闲话三国》为李国文随笔之一。主要内容素以直面现实,关注众生,剖析人生百态为特点;近二十年来,虽沉潜于历史,但他的目光也并未脱离当下,用嬉笑怒骂、幽默冷辣的文字,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自有一种严肃和深透。
  • 类证活人书

    类证活人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青舒醒来,发现自己魂穿了,魂穿到了架空王朝大安国落魄古府的小姐古青舒身上。爹是将军,五年前战死疆场。娘是出身名门的菟丝花,自爹死后躲在文澜院中发霉不肯迈出一步,对一双儿女不闻不问。五年来,没有爹娘疼惜的小正太瘦弱苍白,五年来没有爹娘教导的古青舒变成任性而爱幕虚荣的少女。继承古青舒记忆的青舒微笑,只因她远离了现代的爱恨,珍惜这难能可贵的重生。她是个简单而害怕麻烦的人,喜欢低调而无拘无束的生活,趟不了京城的混水,于是断了该断的关系,携家带眷地远离天子脚下,回归故里,带着一群残兵妇孺,展开一段惬意的田园生活。只是,有人看不得她好过,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轮番上阵,搅得她不得安生,气得她拿起扁担喊打喊杀。自此,她的悍名再起,名震乡里,成为古代版的剩女。只是,出现一个意外的他。花絮1:准夫家上门要验青舒女儿身,简直欺人太甚。青舒暗恨,带着府中残兵来一句“关门、打狗”,把事情闹到满京城皆知,向世人宣告:将门之女不可欺。花絮2:青舒摔下墙头,被他抱个满怀。他皱眉训斥:姑娘家的爬什么墙头,成何体统!青舒白了他一眼,脸不红气不喘地道:大叔,你才爬墙,我这是在练轻功,轻功,懂不懂?花絮3:前未婚夫上门,一脸高傲地道:“古青舒,念在故去的古将军的份儿上,我不追究你以前的过错,十日后抬你过门。”青舒先是磨牙,然后微笑,对正太小弟耳语一句。正太小弟笑得露出小虎牙,“管家伯伯,关门,放狗。”前未婚夫狼狈逃出,来不及整理情绪,便让人揪了领子进树林毒打一顿。打够了,风度翩翩的某人弹了弹衣角:我的人,不是谁都能惦记的。花絮4:某日青舒慨叹:做女人难,做古女人难,做低调的古女人更难某男闻言轻拍她的头:嫁给我,一点都不难在此,带您领略青青式的温暖穿越之旅。欢迎喜欢的读者们戳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