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7900000004

第4章 快乐——人生的主题(3)

心理医生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找乐的方法,我们不妨参考一下:

(1)读书为乐。读书可使人聪明,明白事理;读书让人年轻,富有活力;读书可调节人的情绪;读书能帮助人保持观察事物的敏锐能力,不断地更新和丰富知识。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今人也慨叹:“读一本好书胜似交一个益友。”可见,读书好处极多。

(2)书画为乐。有人研究发现,人在写字时,心跳有规律、呼吸深而长,出现增强思维和创造的脑电波。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用自己的体会告诉我们:“书画益身心,有乐无烦恼。”

(3)助人为乐。乐于助人的人,容易结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与朋友共享喜悦,欢乐倍增;可以向朋友宣泄内心痛苦,扫除忧伤,则痛苦与忧伤减半。有了知心朋友,就似有了心理保健医生。

(4)知足常乐。这是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一句成语,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的宝贵教益。知足使人变得实际,感到幸福,知足就没有抱怨,凡事满足,这样才能无忧无怨地快乐地过日子。

古人云:“不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更为甚。”

一般人的观念里,获得名誉、地位,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殊不知在这世界上,那些无名无位的人,才能体会真正的快乐;普通人都以饥寒而忧,却不知那些不愁衣食的人,担忧的程度更深。可见不求名利,才可以享受真正的快乐。

开心是人的财富,开心是健康长寿之本。我们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苦,静静地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美。人贵有自知之明,喜悦源于满足,私心常添忧愁,生活的格调靠自己把握。拥有欢乐,它能使我们正确地面对生活,更能使我们健康长寿。

感受生活之美,就会快乐不已

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生活就是选择,即使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也可以快乐地生活。你快不快乐,全由自己做主。天下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活着,这对古人今人大概都不例外。生命是一个过程,如何活着则是一种态度。佛陀说:生命只在呼吸间。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

快乐和痛苦,都是一种选择。在佛教看来,人的痛苦都是自造的。痛苦是人最不希望得到的,也是人必须品尝的,痛苦大多是人们自酿自斟自饮。不知道人的一生为什么能够为最后的幻灭积聚如此多的情感,随着生命无法承受之轻无声无息地飘向远方。

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生活就是选择,即使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也可以快乐地生活。你快不快乐,全由自己做主。

法喜充满是学佛人至高的享受,就好像人有什么喜事特别高兴的样子。只不过世间的欢喜是虚假的,是人的妄心支配的,而法喜是清静的,是人的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的佛性显现。这种感觉充满你的整个内心,让你获得智慧之光的遍照。

金牛和尚常常亲自做饭侍奉众僧。到开饭的时候,他就抬着饭桶来到当堂,跳着舞,呵呵大笑,叫道:菩萨子,吃饭来!金牛和尚快乐无忧,不把做饭送饭当作苦差,手足舞之,呵呵大笑,视众僧为“菩萨子”,真正是一位彻底摆脱了烦恼的觉者。

人生最难得的是快乐,而笑能消散人们的烦闷,让人得到安慰的乐境。绝思绝虑,任心自在,无忧无愁,坦坦荡荡,坐卧随缘,就是佛的妙用。诸佛菩萨的能量充实广大,永远不衰不竭,都是从欢喜心生的。我们世间人讲欢喜,哪个人能比得上佛菩萨那种欢喜?

佛家说:心魔即魔,心佛即佛。具有魔的心灵你就将成为魔,拥有佛的心灵你就会成为佛。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心灵决定的,是由你心灵的修炼程度决定的。

快乐是一种心境,快乐是一种觉悟。很多人感到苦恼,是因为没有明彻快乐的真谛。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一个年轻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法师寻求解脱之法。法师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年轻人照法师说的去做了,法师便到道路的另一头儿等他。

过了一会儿,年轻人走到了头,法师问他有什么感觉。年轻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法师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当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我们生活的篓子里,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年轻人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法师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年轻人不语。

法师说:我们每个人的篓子里装的不仅仅是精心从这个世界上寻找来的东西,还有责任。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国家主席,因为他的篓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注定都要背着一个篓子,在你拥有欢乐的时候,你也一定要背负沉重。那就请你不要怨天尤人,既然不愿割舍,那就把沉重变成生活给你的财富,轻松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选择痛苦,也可以选择快乐。如果你哭,你真的会伤心起来,好像你的一切都是一场悲剧。总怀抱怨之心,何处不是阴云淫雨,烦恼不尽?以感恩之心来感受生活之美,就会快乐不已。我们为什么不对自己微笑呢?

只要你想,你就能快乐

不管你拥有些什么,你是谁,你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想快乐,你就能快乐。莎士比亚曾这样说过:“好与坏无从区别,那是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使然。”林肯有一次也这样说过:“大多数人所获得的快乐,跟他意念所想到的相差不多。”

常听人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实际情况却常常相反:“心想难以事成”,“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不加以调节,让不良情绪长期左右自己,就会有损于健康,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

现代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俗话说:“吃饭欢乐,胜似吃药。”说的就是良好的情绪能促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病易生。难怪有的生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

许多医学专家认为,良好的情绪本身就是良医,人体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只要心情愉快,神经松弛,余下的15%也不全靠医生,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故而,每个人都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培养自己愉快的心情,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仁爱、平静、理智、乐观、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开,想得宽,想得远,对名利得失之类,完全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处之泰然。把什么风风雨雨、飞短流长,统统置之脑后。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要拨开迷雾,化忧为喜。因为不管你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如果整日愁眉不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损于身心健康。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用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一个人如果能乐观地对待不如意的事,自然会烦恼自消,愁肠自解。

常怀一颗欢喜心,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使好的心情与自己结伴而行,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情绪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感受和体验,是可以自己支配的。人到晚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进入洒脱通达的境界,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就能感受和体会到生命和生活中的无穷乐趣。做到这一点,生命之花一定会大放光彩。

所以,不管你拥有些什么,你是谁,你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想快乐,你就能快乐。眼前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人,他们有同样的地位,做同样的事,收入也一样,可是其中一个轻松愉快,另外那个却是整天愁眉苦脸。这是什么原因?答案很简单,他们两个所怀的心情不一样。

强迫你自己微笑,如果你单独一人的时候,吹吹口哨,唱唱歌,尽量让自己高兴起来,就好像你真的很快乐一样,那你就能真的快乐起来。

同类推荐
  •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却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做人是一门学问。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做人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学会了做人,其实也就学会了做事,就知道了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由此我们的工作交往就会快乐,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哈佛心理素质课:哈佛学子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权威版)

    哈佛心理素质课:哈佛学子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权威版)

    本书源自于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哈佛大学,以哈佛人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告诉你要去借鉴,以增强内心的素质,从此非凡。本书又从成长、气质、情商、财商、人脉、品格、内在动力、心态、自我认知、经营人生十个方面,着重剖析了心理素质的增强才是你不败的关键。你会因为这些方面跟上哈佛人的步伐,从而内心上强大,不至于被淘汰,做一个无坚不摧的人。
  • 背着智慧闯天下(上)

    背着智慧闯天下(上)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遭遇不幸,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要能活着,一切还都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问:是以单纯应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将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是守住一颗平常心,还是野心勃勃、面目全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证明,智慧与快乐并无联系,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不懂得带上智慧行走的人,就是愚蠢的可悲的人。
热门推荐
  • 晨曦的风

    晨曦的风

    说实在的,她还从来没想过会和他在一起,毕竟自己在感情方面不怎么成熟;毕竟身边人都很喜欢他;毕竟自己性格内敛……毕竟,好吧,没有毕竟了。
  •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张力中间深切体会"五四"那代人所处的历史语境、政治立场、文化趣味及学术思路,读来饶有趣味。
  • 封器之印

    封器之印

    慢慢的,那些卡片上,似乎写的依次是:“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十一个字,合起来,似乎与佛家传说中的六道相似?“这是哪里?”那个迷茫的声音继续说道,一缕乳白色的魂状物,飘飘渺渺的飞过,在飞临那天平上空的时候,忽然一股吸力吸来,那道乳白色的魂状物“啊”的发出一声尖叫,在那一瞬间,似乎“人”字闪了一下,那张纸片瞬间裂开一个微缝,那烟雾状的灵魂随即消失在空间中,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白色的光影消失,这里又恢复了以前的宁静,甚至可以说是寂静,千万年来,都再没有任何东西出现过……
  • 这是一个用刀的主角

    这是一个用刀的主角

    当你毫无防备的重生了,你发现能做的太少了
  • 前夫请滚开

    前夫请滚开

    嫁入豪门,三年不孕。在她终于治好不孕症准备为他生下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竟然高调地带着怀孕的小三登堂入室,“既然生不出来,你就滚蛋,难道你想让我们莫家绝后”。她的婆婆无比恶毒地骂她;“我已经签字了,你想通了就走吧!”,她的老公无情地将一纸离婚协书甩到她的脸上。后来听说夜城有两个男人为了抢回他们的妻子,在广场上赤手空拳、大打出手!而另外一边是两个宝宝为了争夺妈咪,在地上纠缠厮打!
  • 其实很简单

    其实很简单

    总以为自己的爱情与自己的人生一样——平平淡淡。但是一颗小小的石子也能把这份平淡打得粉碎。爱情是什么?也许真正美丽的爱情只有在童话中才能拥有。于是,我茫然游走于红尘中,却不知,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这都市的童话中,成为其中一个角色。我不是公主,也不是好运气的灰姑娘,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只是当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其实很简单。
  • 画堂姝色

    画堂姝色

    她死后,成了宋府的姑娘。又意外的收获了一只长得很美就是脾气不太好的未婚夫。她想退婚,他想拖婚。就在宋以歌退婚要成功之际,却发现自个名义上的便宜爹爹死了,府中无人主事,还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群狼环饲,她不得不忍辱负重的抱住了她未婚夫的大腿。谁知……某一日,她腰酸背痛的爬起来——宋以歌:“夫君,我们打个商量呗。”傅宴山微微一笑:“没商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妃在上:闷骚邪王,你好坏!

    龙妃在上:闷骚邪王,你好坏!

    她是将军府无颜废物嫡女,焰棺重生,睁眼,来自异世的杀手灵魂主宰了这具身体。这世,龙魂觉醒,逆天改命,神兽是跟班,毒术笑苍穹,乾坤素手间!不小心,误惹风华绝代,手段残暴,睥睨众生的神秘妖孽男,从此被缠,被宠。他陪着她,问鼎天下,翱翔九天!
  • 指间沙

    指间沙

    以高中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爱情系列,讲述女主角和颜与男主角柳哲铭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跋扈女生白雪屡屡插足,失望之余找来残疾女生张心怡,精心安排她转入和颜所在班级,但随着她与柳哲铭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柳哲铭好朋友的齐豫曾与他同时爱上和颜……
  • 苏小北的契约婚姻

    苏小北的契约婚姻

    为了消愁,苏小北选择一醉解千愁。无奈,命运捉弄,变成了借酒浇愁愁更愁。为了逃脱母亲的催婚,苏小北又选择了跟顾盛南合作成为契约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