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表里之剂
表里之剂是在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情况下,表里同治的方剂。有些情况下表邪尚未解除,又出现里证,这时仅用发汗解表的方法,将使里证因发汗而更加严重。若单纯用清里、攻里或温里的治法,不仅表邪不除,反而将会引邪入里,变症从生,产生严重后果。这时只有表里同治,使表里之邪分消。表里同治时,一定要审明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时方可运用,否则变生它症。另一方面也应分清表里同病时,何者为主要矛盾,何者为次要矛盾,权衡轻重,治疗时才不至于太过或不及。
1、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
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攘(rǎn):排除,排斥。
柴胡芒硝义亦尔,仍有桂枝大黄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枳实9克大黄6克生姜1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水煮沸,去滓,分三次服。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不止,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郁郁微热,大便秘结,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
方解:本方是小柴胡汤去掉有壅滞之嫌的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是和解少阳与泻阳明热结的方剂。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这是邪在少阳。胆木犯胃,胃失和降,故呕不止,较之小柴胡原证心烦喜呕为重。心下满痛痞硬,大便秘结,或胁热下利,苔黄,是邪已入阳明化热。少阳证本不能攻下,仅用和解之法微汗而解,今阳明里热里实已成,非攻下不能祛邪,在少阳阳明合病的情况下应表里同治。方中柴胡疏达少阳气机,祛邪外出。黄芩清泄少阳里热。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止呕吐。枳实、大黄下气导滞,助生姜、半夏降胃腑逆气。大黄通涤大便,攻实滞,清里热,泄阳明热结的大便秘结。枳实破气除满。白芍舒挛急,益阴止痛。三药合用,治热结阳明的里实,便秘腹满痛。至于挟热下利,是湿热积滞影响大肠传导。大黄、枳实泻下,荡积滞,破气结。二药使积滞去,大肠传导功能恢复,而其利自止,这是“通因通用”之法。本方现代多用治胆囊炎、胆结石等寒热往来、腹痛、便秘者。
附方:①柴胡加芒硝汤:即小柴胡汤用三分之量,加芒硝9克。小柴胡汤水煎,去滓,纳芒硝入药。主治少阳证未解,阳明燥结,日晡渐热,胸胁满而呕。这是少阳病,兼有阳明燥热。方中小柴胡和解少阳,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泻阳明邪燥结所致日晡潮热,大便干燥或协热下利。
②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加大黄6克而成。水煎服,大黄后下。主治太阳病表未解,又有阳明里实,腹痛大便不通。桂枝汤解太阳表证。大黄泄热通便下积滞。芍药益阴舒挛里,止腹痛。本方是表里双解的又一方剂。
2、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瘟毒总能消。
组成:防风荆芥麻黄连翘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栀子大黄(酒蒸)芒硝(后下)各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甘草60克滑石190克
用法:共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或作丸剂,每次6克,水冲服,或作汤剂,酌情增减药量。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隐疹等。
方解:本方为解表、清里、攻下三者并用之方,主治外感风邪,里有壅热,表里俱盛之证。恶寒壮热,咳嗽喘满为外感风邪,肺气失宣降。头目昏眩,目赤睛痛,耳鸣鼻塞,咽喉不利,鼻涕粘稠,为风热壅盛于上焦。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为风热壅盛于下于外。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为里实热结,伤耗**。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桔梗、生姜,宣肺解表发汗,(汗法)。石膏、黄芩、栀子、连翘,清热解毒(清法)。大黄、芒硝、滑石,攻下泻热,利二便(下法)。当归、川芎、芍药,养血活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补气,五药合用气血双调,扶正气。方中甘草也具清热泻火之功。诸药合用,疏风解表,清泄里热,通二便,内外分清,表里双解。本方药味较多,临床运用应灵活掌握,如无畏寒则去麻黄,大便通则去硝、黄之类。
3、五积散《和剂局方》
五积散治五般积,麻黄苍芷归芍芎;
枳桔桂姜甘茯朴,陈皮半夏加姜葱。
除桂枳陈余略炒,熟料尤增温散功;
温中解表祛寒湿,散痞调经用各充。
组成: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肉桂芍药半夏各90克陈皮枳壳麻黄各180克苍术720克干姜120克桔梗360克厚朴120克
用法:上药除枳壳、肉桂、陈皮另为粗末外,余药共为粗末,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陈、桂搅令匀。每次9克,加生姜三片,葱白三段,水煎温服。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胸腹痞闷,呕吐恶食,头身痛,肩背拘急,以及妇女血气不调,心腹疼痛等症。
方解:外感风寒,邪气束表,腠理闭塞,卫气不达故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项背拘急。内伤生冷,脾阳受损,脾不运化水湿,湿邪内停,化生为痰,痰阻气机,气血不和,故胸满纳呆,呕吐腹痛、腹胀等。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化痰。方中麻黄、白芷、生姜、葱白辛温发散表寒。干姜、肉桂温散里寒。苍术、厚朴健脾燥湿行气。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化痰健脾。川芎、当归、芍药养血活血止痛。桔梗、枳壳升降气机。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散风寒,祛湿、化痰、理气、活血之功,是治疗寒、湿、痰、气五积的方剂。由于本方有温中散寒,活血行气,除满止痛之功,故可治妇女因寒湿所伤,气血不和的心腹冷痛,月经不调等症。
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有汗去麻黄,气虚加参、芪,食滞加神曲、山楂等。
4、三黄石膏汤《伤寒六书》
三黄石膏岑柏连,栀子麻黄豆豉全;
姜枣细茶煎热服,表里三焦热盛宣。
组成:石膏30克黄连黄柏黄芩各6克栀子9克豆豉10克麻黄9克生姜三片大枣一个茶叶一撮
用法:水煎服。
主治:伤寒表证未除,里热鸱张。壮热无汗,面赤目赤,鼻干鼻衄,烦躁不眠,甚至谵语狂走,舌干燥,口渴饮,溺短赤,脉洪数。
方解:伤寒肌腠闭塞,故无汗。邪热不得随汗而泄,郁而鸱张,不得外泄,充斥三焦,故壮热面赤鼻衄。热盛伤津,故鼻干舌燥,口渴饮。热扰神明,烦躁不眠,甚或谵语狂走。脉洪大为热盛之象。此为表未解而里热已盛,当解表清里兼顾。方中麻黄、豆豉辛散发汗解表,散郁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泄肺胃之火,生津止渴。黄芩泻上焦火邪,黄连泻中焦火邪,黄柏泻下焦火邪,栀子通泄三焦火热之邪,此四味即“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解毒之力甚强,治火邪充斥三焦,使之下泻内清。且麻黄、豆豉得石膏、三黄发表热而不助里热。三黄、石膏得麻黄、豆豉清里热而不失治表。诸药合用,表里双解,使表里俱热,三焦火邪炽盛得而分消。
本方尚可治阳毒发斑,这是由于外感四时不正之气,热毒炽盛,郁而发斑。若发斑无汗可用本方。若发斑汗出,则应用大剂量清热凉血解毒的寒凉之剂,不可误用本方。
5、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
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自利保平康。
组成:葛根15克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外感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有灼热感,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主治是太阳表证未解,误用下法,导致病邪传入阳明,下利不止。由于热邪内迫,**下走,故下利发热,胸脘烦热,苔黄脉数。里热上迫于肺则喘,里热外蒸则汗出。泻利耗津,故口渴。湿热浊邪下注,故下利臭秽,**灼热。治法当解肌清热燥湿。方中葛根辛甘凉。发表解肌,清热生津,止渴,升发脾阳之气而止泻,一药多用。黄连、黄芩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止利,除喘止汗。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解表清里。本方虽为表里同治,但以清里热,止下利为主。这时邪入里已十之七八。在表者仅十之二三。本方对泻泄、痢疾属于里热者,虽无表证亦可用之。若腹痛加白芍、木香调气血止痛。虚寒泻泄则非所宜。
6、参苏饮《和剂局方》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参前若去芎柴入,饮号芎苏治不差。
香苏饮仅陈皮草,感伤内外亦堪施。
组成:人参24克苏叶24克葛根24克半夏(姜汁炒)24克茯苓24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桔梗15克枳壳15克木香15克
用法:共研粗末,每次12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或作汤剂,水煎服,药量酌情增减。
主治:虚人感冒,外受风寒,内有痰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苔白脉浮。
方解: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外邪束表,肺气不宣,故咳嗽有痰。脾虚不运,湿浊内阻,胸膈满闷而痰多。法当解表理气化痰。方中苏叶、葛根、前胡解表散邪。桔梗、半夏、前胡止咳嗽化痰浊。陈皮、枳壳、木香,醒脾行气,舒郁宽胸,止咳利膈。茯苓化痰渗湿,配人参、甘草补气健脾,扶正祛邪。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益气解表,化痰理气。
附方:①芎苏饮(《澹方》):即本方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主治四时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痰多,胸闷。
②香苏饮(《和剂局方》)香附(炒)120克紫苏120克陈皮60克炙甘草30克共为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或作汤剂,不可久煎,药量酌减。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嗳气纳呆,苔薄白,脉浮。
7、茵陈丸《外台秘要》
茵陈丸用大黄硝,鳖甲常山巴豆邀;
杏仁栀豉蜜丸服,汗吐下兼三法超;
时气毒疫及痢疾,一丸两服量病调。
组成:茵陈60克炙鳖甲60克栀子60克芒硝60克大黄150克常山90克炒杏仁90克巴豆(去皮,心炒)30克豆豉480克
用法:共研细末,炼白蜜为梧桐子大的丸药,用时先服一丸,服后或吐,或汗,或下,病可愈。若无效再服一丸,多饮热水以助药力。
主治: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疟疾、痢疾、黄疸、瘴气等。
方解:方中栀子合豆豉即是“栀子豉汤”,有涌吐顽痰作用,(见前涌吐之剂),配合善摧吐的常山,能吐疟痰以截疟疾;配合杏仁能解肌发汗。大黄、芒硝攻积滞,泻实热。巴豆辛热,能攻脏腑积寒。茵陈苦寒,清热利湿退黄,治黄疸要药。鳖甲咸平,能滋阴血,退虚热。全方具发汗、涌吐、攻下三法,可治疟疾、痢疾、黄疸、瘴气等。若是老人体虚及小儿,可酌减药量。本方力猛,孕妇忌服。
8、大羌活汤《此事难知》
大羌活汤即九味,己独知连白术暨暨(jì):音既,和,及。
散热培阴表里和,伤寒两感差差通瘥(cuó):音错,疾病。堪慰。
组成: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防己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苍术10克炙甘草10克白术10克知母30克川芎30克生地30克细辛10克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15克,水煎温服。病不解,再服三四次也可,病愈则止。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蕴里热。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酸楚。口干烦闷而渴。脉浮舌苔微薄黄。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内外两感之证。两感之证,古称难治,辛温散风寒湿则助里热,清泄里热则易碍解表散风寒湿邪。方中羌活辛苦温,入太阳膀胱经,解表散风寒祛湿,止头痛身疼,尤以上部为适用。独活辛苦温,入少阴肾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尤对风寒湿邪引起的下部肢体酸痛困重为合适。两药相合通行全身,祛风寒湿邪引起的外感疼痛。防风、川芎、苍术、细辛,助羌、独散风寒湿邪,解表,止头身痛。黄连、黄芩清泄里热。生地、知母清热养阴,生津止渴。防己利水去湿,导湿热下行。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和表里,使发散不伤正气,清热不损脾阳,滋阴而不恋湿邪,邪气去而正气不伤。甘草兼调和诸药作用。全方具外散风寒湿邪,内清里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