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43章)
↓↓
第1章 总论(1)
第2章 总论(2)
第3章 总论(3)
第4章 总论(4)
第5章 调查准备
第6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协调程序和工作步骤
第7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搜集方法(1)
第8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搜集方法(2)
第9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搜集方法(3)
第10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搜集方法(4)
第11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
第12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
第13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3)
第14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4)
第15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5)
第16章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6)
第17章 样本采集与实验室检验
第18章 样本采集与实验室检验(1)
第19章 样本采集与实验室检验(2)
第20章 样本采集与实验室检验(3)
第21章 调查结论 调查报告与控制措施(1)
第22章 调查结论 调查报告与控制措施(2)
第23章 调查结论 调查报告与控制措施(3)
第24章 调查结论 调查报告与控制措施(4)
第25章 调查终结报告撰写(1)
第26章 调查终结报告撰写(2)
第27章 调查终结报告撰写(3)
第28章 调查终结报告撰写(4)
第29章 调查终结报告撰写(5)
第30章 调查终结报告撰写(6)
第31章 附录一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第32章 附录一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
第33章 附录二关于印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第34章 附录三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的通知(1)
第35章 附录三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的通知(2)
第36章 附录三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的通知(3)
第37章 附录三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的通知(4)
第38章 附录三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的通知(5)
第39章 附录五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第40章 附录六常见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
第41章 附录六常见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
第42章 附录七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第43章 参考文献
同类推荐
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力撰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珍贵的科学遗产。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珍视,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用方遣药法圆机活,出神入化。其一方中药物或增或减,只在一味两味,而方义主治则别于天壤。尤其用一方治多病,或治一病选数方,更是该书运用方剂之显著特点。如八味肾气丸一方,既治虚劳腰痛,又治痰饮之“短气有微饮”;既治消渴,又治妇人转胞不得溺,此一方之治多病也。再如,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病痛“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此一病之用数方也。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热门推荐
掌控: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主导权
从工作中的上司、客户、同事,到家庭中的父母、情侣、亲戚,以及日常人际交往中的朋友、对手和陌生人……掌握并运用本书中的社交技巧,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你都能够巧妙逆转被动局面,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困局,快速、果断、从容不迫地取得主导权。即使你的对手比你强势得多,你也能在交锋中处于不败的境地,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化解困境。另外,本书对“人际界限”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阐述。缺乏界限感,是人际关系陷入困境的根源。人们往往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密切越好,而事实上,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矛盾正是由于与他人太过亲密而造成的。谈天说海话仙乡
蚕沙口被称作神龟背上的村庄,天妃仙驻的圣地;佛家说这里“天妃慈佑临福地,神龟背上隐仙庄”;方志说这里“滦控缰索,翼蔽畿甸,是为形胜”;帝师说这里“海外一荒村,远视如孤岛,命名曰蚕沙,谲奇费探讨”;民众说这里传说美丽,故事神奇,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游人说这里神秘的渤海湾、神圣的天妃宫、神奇的古戏楼……是看不完的圣境。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哈佛经营管理学(下)
哈佛商学院在近百年的辉煌历史中,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他们已成为世界工商界的巨头和中坚,为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哈佛的经营管理学成了人们追踪的热门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美国政经界名人、商界弄潮儿纷纷前往哈佛进修深造。以期从中了解工商管理的真谛,深刻理解哈佛经营奇迹的不解之谜。本书不但生动地描述了哈佛商学院鲜为人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且介绍了哈佛经营的特殊精神和管理的特殊方法,向人们展示了哈佛经营管理这一不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