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7900000002

第2章

郑庄公赋

春秋左氏隐元年传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郑武姜赋

春秋左氏隐元年传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羽父引周谚

春秋左氏隐十一年传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虞叔引周谚

春秋左氏桓七年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士蒍引谚

春秋左氏闵元年传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

士蒍赋

春秋左氏僖五年传

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宫之奇引谚

春秋左氏僖五年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卜偃引童谣

春秋左氏僖五年传

丙之辰。龙尾伏辰。均服振振。

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车。虢公其奔。

孔叔引谚

春秋左氏僖五年传

心则不竞。何惮于病。

晋与人诵

春秋左氏僖二十八年传

原田每每。

乐豫引谚

春秋左氏文七年传

庇焉而纵寻斧焉。

宋城者讴

春秋左氏宣二年传

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华元骖乘答讴

春秋左氏宣二年传

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

役人又讴

春秋左氏宣二年传

从其有皮。丹漆若何。

子文引谚

春秋左氏宣四年传

狼子野心。

伯宗引谚

春秋左氏宣十五年传

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羊舌职引谚

春秋左氏宣十六年传

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

声伯梦歌

春秋左氏成十七年传

济洹之水。赠我以琼瑰。归乎归乎。琼瑰盈吾怀乎。

鲁国人诵

春秋左氏襄四年传

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

使我败于邾。

宋筑者讴

春秋左氏襄十七年传

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

郑与人诵

春秋左氏襄三十年传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郑舆人又诵

春秋左氏襄三十年传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

谁其嗣之。

刘定公引谚

春秋左氏昭元年传

老将至而耄及之。

晏子引谚

春秋左氏昭三年传

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子产引谚

春秋左氏昭七年传

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

晋侯投壶词

春秋左氏昭十二年传

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

齐侯投壶词

春秋左氏昭十二年传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

南蒯乡人言

春秋左氏昭十二年传

恤恤乎。湫乎攸乎。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家臣而君图。

有人矣哉。

南蒯乡人歌

春秋左氏昭十二年传

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

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子服惠伯引谚

春秋左氏昭十三年传

臣一主二。

子产引谚

春秋左氏昭十九年传

无过乱门。

子瑕引谚

春秋左氏昭十九年传

室于怒﹑市于色。

鸲鹆谣

春秋左氏昭二十五年传

鸲之鹆之。公出辱之。鸲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

鸲鹆跦跦。公在干侯。征褰与襦。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稠父丧劳。宋父以骄。鸲鹆鸲鹆。往歌来哭。

公子光引上国言

春秋左氏昭二十七年传

不索﹑何获。

魏子引谚

春秋左氏昭二十八年传

唯食忘忧。

宋野人歌

春秋左氏定公十四年传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

戏阳速引谚

春秋左氏定公十四年传

民保于信。

莱人歌

春秋左氏哀五年传

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师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申叔仪歌

春秋左氏哀十三年传

佩玉繠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卫侯梦浑良夫噪

春秋左氏哀十七年传

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

齐人歌

春秋左氏哀二十一年传

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时人为龙门之战谣

春秋纬

五侯之斗血成江。

孔子引南人言

论语子路篇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楚狂接舆歌

论语微子篇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老游河歌

论语纬

河图将来告帝期。河图将来告帝谋。河图将来告帝书。

河图将来告帝图。河图将来告帝符。

殷末玉马谣

论语纬

殷惑妲己玉马走。

时人为孔氏兄弟语

论语纬

鲁国孔氏好读经。兄弟讲诵皆可听。

学士来者有声名。不过孔氏那得成。

泣麟歌

论语纬

唐虞之世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由。麟兮麟兮我心忧。

晏子引夏谚

孟子梁惠王篇下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孟子引齐人言

孟子公孙丑篇

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孔子听孺子歌

孟子离娄篇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赵岐引谚

孟子章指

白沙在涅。不染自黑。蓬生痲中。不扶自直。

蜀人汶山谣

河图纬

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

孔子述洞庭童谣

河图纬

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名隐居。

北上包山入灵墟。乃造洞庭窃禹书。

天帝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六百初。

今强取出丧国庐。

同类推荐
  • 思益堂词钞

    思益堂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翼诒谋录

    燕翼诒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州县须知

    州县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杂事秘辛

    汉杂事秘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蔽

    解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梦幻中的天地

    梦幻中的天地

    传说在世间,有两种生灵,可以达到修行的至高境界。一种生灵有如祖龙:资质逆天,勇往直前,镇压当代,逆天而上,俯视万古;另一种生灵有如鲲鹏:在无意间看到更高的天地,于是奋起直追,梦想成为天空的王者,在苦难中前行,于绝望中崛起,终达彼岸成为天地霸主。当上古传说涌现地球,他们看到长生的希望,可在异界的大地上,他们沦为妖族的食物,好不容易看到同族,却被当成低贱的奴隶对待…命运是什么?命运是众生对原有世界的认知,打破原有世界的认知,才能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和轮回,进而才能影响命运,改变命运。
  •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牛从来没有自己的目标,他只知道做别人现在让他做的事,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些事,做这些事的结果是什么,他更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如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而活?”,他就会迷惘地看着你。这本书正是要告诉你,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 祸水妖娆:绝色皇妃倾天下

    祸水妖娆:绝色皇妃倾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公认美女林晓晓,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意外穿越了,原本以为是一场意外,可是这竟然是命中注定的。她星辰国相府的大小姐,空有一副美貌,诗词歌赋样样不会,成为星辰国的人人嘲笑的草包。他如滴仙般的人,一生不为谁动情,直到遇见她,才发现这一生的存在只为等她到来。他流域宫的宫主,传说嗜血如狂,只要他想杀的人还从未失手过,一张妖孽般的面孔迷死骗过千万少女,却只对她一见钟情。...........他们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千万年早已注定的。他们的心只为她开启。一女n男,绝对宠文
  • 辰先生的婚然心动

    辰先生的婚然心动

    【完结】惨遭未婚夫劈腿,她被逼嫁给了一个“一穷二白”的男人。人前,他是三无人员:无车,无房,无存款;人后,他是掌握经济命脉的豪门权少,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商业帝国。.渣男小三背后说风凉:三无男配三无女,门当户对,佳偶天成。她戴着价值亿万的“廉价”戒指,把平淡的婚后生活,过得津津有味。直到有一天,他率领劳斯莱斯车队停在出租房的门口——
  •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可以没脾气不能没骨气

    无论何时,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当我们对生活的失败大发脾气的时候,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沉稳和坚毅,就容易迷失自己。脾气暴躁,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会使我们走向失败。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不轻易发怒是良好的品质,一个做事光明磊落、生气蓬勃、令人愉悦的人,到处受欢迎。自制力强、冷静沉着的人往往比焦虑万分的人更容易应付各种困难、解决各种矛盾。切记:控制脾气拿出骨气,就会改变命运!
  • 辽东行部志

    辽东行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人生中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在适当的时机,明智地掩盖自己的锋芒,转个身,退一步,你会发现,你已积聚了更多的能量。退而修行,凡事少与人争,这样,偶尔的迂回也许会让我们发现异样的精彩。
  • 华严略疏

    华严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实论

    成实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生胜于治病

    养生胜于治病

    疾病来袭是养还是治?只要你顺应自然规律;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听听民间老理儿中的养生经,就能有所收获。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防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