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0400000021

第21章 栖云山悟元子修真辩难参证(5)

〔谨按佛乘,原不以识神为心神,后代禅学不明佛旨,乃以昭昭灵灵为心,认识为真,夫岂达摩即心即佛之旨哉!《唱道真言》专以炼心为主者,盖以心即是道,而心为识神占居,故须加功炼死其识,识死,道心乃见。识心是轮回种子,道心乃金刚不坏之神。寂体《金刚》《圆觉》《华严》《楞严》,何尝以识为真哉!炼心失旨,是乃释氏后学。岂知释氏后学,并非炼心,乃是顺识而守识,故堕入妄,是犯《楞严》纯情则堕。堕入顺识,大非《唱道真言》所说之炼心。心而曰炼者,乃死其识,心乃活焉!心无识占,心亦何待炼而后明哉!学者须具只眼看书,则头头合旨矣!悟元子所示中下二乘之学,是顺识守识之学,非灭识死识之学。细体味之,言下本自分明。学者读而不辨,则必误谓《唱道真言》不足循行矣!余故识此数言,预为后学棒喝云。盖以顺识守识,乃中下二乘,灭识死识,为无上上乘。同一心学,乃有圣魔之别,学者省之〕

问曰:“元神识神之来因如何?”答曰:“元神,乃二五之精,生于混沌鸿蒙之中;非色非空,无形无象,乃天地阴阳之气结聚而成者。即人受生之始,父母精血交合杳冥之中,有一点造化氤氲之气,入乎胎胞;始而无形生形,无象生象,五官百骸,四肢五脏,不期然而然。父母亦莫知其所以然。胎中即具先天灵气,元神已藏于其中,此元神之来因也。识神者,即后天之阴神,历万劫而不坏,在轮回而不息。当婴儿出胞时,方入其窍,与元神相合,混而为一,此识神之来因也。”

问曰:“识神既与元神相合,修识神即是修元神。何以又说修识神为一己之阴乎?”答曰:“此有说也。当人生之初,识神原与元神相合。及至二八,纯阳之体一破,分而为二。先天气散,后天气发,识神用事,元神遁藏,久而纯是识神当权,元神灭迹。其不死能生者谁乎?若执一己而修,不过修此识神,纵能极往知来,奈何屋坏移居,终落空亡耳!”

问曰:“先天一散,后天用事。知其先天在于何处,而乃可复乎?”答曰:“先天虽为后天所蔽,而先天犹未尽泯于后天。古仙云‘一毫阳气不尽不死’,就于一毫不死之处下手,从无守有,何难返本还元也。”

问曰:“后天为有形有象之物,何以云无?先天为无形无象之物,何以云有?”答曰:“后天有形有象,乃阴浊之物,有其假而无其真,所以云无。先天无形无象,乃纯粹之精,有其真无其假,所以云有。丹道取坎填离,即以有而填无也。”

问曰:“先天无形无象,如何能取坎填离乎?”答曰:“气虽无形,而其理实具,特患人不知耳!果其知之,以实形虚,以有形无。天地里黄芽生长,遍满乾坤;金花开绽,以法追摄,渐采渐炼。只等水净金生,因其时而复之,何难之有?”

〔学者不从真假上考问,乃从取义上更问,故于真假,发挥未透。盖取坎填离,原即是返本还元之真义,学者不知推问,乃以取字上着脚,便又在用上讨消息。若知从坎离上究有无,以证真假,则有大门得入,大路可行。厥体不究而究用法,故以后俱在用上推寻矣!遂致先天面目,依旧不明。先天面目不明,玄关一窍从何勘入?玄关不开,个中大交大姤断难承当。元从何处返?真从何处还乎?水净金生,固有时候;真假根源,尚自茫然;真假面目从何识认哉?今古丹法难明,病在舍本究未耳!我道《道藏》,载有《先天道德经》,全部皆明道体者,无人知取究参。斯经文义渊深,幸有息斋李先生为之注解,余拟从而体注之,几人知体味焉!得而伏揣,后先了然,真假得辩。余拟取作分金炉用之。惜余学浅才疏,而年又垂迈,驻世神仙,无缘重遇。真师沈太虚存时,惜书未之遇。有疑莫问,有难莫辩,渴欲即注以体以参,窃有未敢云〕

问曰:“丹道有火候,有功运,何以云不难?”答曰:“不难者,一时之得药。所难者,火候之细微。故《悟真》云: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果火候不差,功夫细微,亦不难也。”

〔火候细微,到时有玄况。能识中和义,毫发自不差。苟昧先天立脚一诀,往往当面错过。大道根源不明,药生不知,纵识火候,徒事功运而已。余窍有心慨,故语及此〕

问曰:“既云一时得药,则火候功夫无用,何以又言功夫细微?”答曰:“所谓一时者,乃得药之效。所谓火候者,乃修持之功。还丹最易,炼己最难。圣人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于此一时之中,运动神功,采药归壶,结三百日之胎于霎时中,最为易事。然炼己不勤,火候不谨,则铅至而汞失迎,坎来而离不受,彼到而我不待,必至当面错过,得而复失。”

〔要知炼己即是炼心,功法无过《唱道真言》。《唱道真言》所以得为丹经指南针者,以有此炼己精义耳!熟揣是书,参以参悟,天仙之道备矣!先师太虚翁遗训如此〕

问曰:“如何知彼来而我待?”答曰:“不知如何能待?太上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物非凡物,乃药物;此精非浊精,乃真精;此真非凡真,乃天真;此信非常信,乃实信;此信一来,虎啸风生,龙吟云起。大修行人于此,驱龙就虎,以虎会龙,收于黄庭土釜,结而成丹。这个天机,悟之者近在咫尺;迷之者远隔千里。”

〔按此恍惚杳冥,风生云起,皆为个中之玄况。然而玄关不开,玄况不现;炼己功亏,窍开不之觉。苟不置我身心于先天之先,已亦不知炼也。欲置身心于先天之先,先自六斋始。六斋斋竣,再事斋心。于此斋心之际,功造自然。无动静,无方所,乃造乎自然玄况真境。而立关开,如亮纱幔虚空,孔孔常开,寂仍如昔,纱幔亦化。眼前已即个中,绝无出入,何有内外?功造此际,乃有种种玄况,叠现无隐。我只以不有有,不无无,但自省内,内亦如外。而惟凝虚凝寂,是即所谓玄用之用,万无错失于其间者。先师太虚翁玄论如此,足以为是答补,爰故录之〕

问曰:“黄庭土釜,即是中宫黄庭穴乎?”答曰:“此乃攒簇五行,和合四象,无形无象之真土,而非身内有形有象之黄庭可比。特丹道所言,黄庭不落于有无,不逐于方所。以采药而论,则谓黄婆;以炼药而论,则谓土釜;以结胎而论,则谓黄庭。黄婆者,调和阴阳者也。土釜者,烹炼铅汞者也。黄庭者,静养谷神者也。若以后天黄庭穴为真,如何和阴阳,炼铅汞,养谷神乎?陆子野云:‘真土无位,真意无形。’即黄庭土釜之谓欤?”

问曰:“其土既无位,真意既无形,凝结圣胎亦无位乎?”答曰:“无位,是就采药之时言之。若结胎之时,则阴阳相合,土在其中。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混然一气。丹元有象,虽无位,而实有位;但有位,非一切着空执相之位;仍是无形,不过有动静之分耳!”

问曰:“土本静,而今云动,得毋涉于假乎?”答曰:“此非寻常动静之土,乃先天真土之动静。动者属阳,为外黄婆;静者属阴,为内黄婆。外黄婆,所以通两家之和好,故无位而动;内黄婆,所以传一时之过送,故有位而静。动者,所以采药。静者,所以炼药。不动,而先天之气,如何招摄得来?不静,而先天之气,如何凝结成胎?此内外之别,动静之分也。”

问曰:“土之用,有内外。四象之用,亦有内外否?”答曰:“四象加土,即五行。外五行,所以采先天而了命。内五行,所以成后天而了性。内外俱了,性命双修之道也。”

问曰:“性属内,命属外,然则一身无命乎?”答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具。气即命,理即性。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即性不离命,命不离性,焉得有性无命?”

问曰:“人身既有命,则修一身,即全其命,何必再求他家?”答曰:“命属先天,性属后天。人自先天之气失散,于命有亏。若执一己而修,则所修者空性;若执一身而修,则所修者浊物。纵能保的现在之气而不失,焉能摄得已失之气而复还?必用他家不死之方者,所以招摄其已失之气数耳!”

问曰:“先天气,无形无象,既失则无矣!如何能招摄的来?”答曰:“祖师口传心授之秘,正在于此,万劫一传之道,亦在于此。夫物从何失,还从何来。先天之气因一阴来姤而失,今仍于一阴来姤处招摄。故物现在,不待他求,顺手可得。《易》曰‘不远复以修身’者是也。虽然,招摄先天,莫先贵乎得人。若不得人,先天不复。子野云:‘药出西南是坤位,欲寻坤位岂离人?分明说破君须记,只恐相逢认不真。’若非明师口授,此药此人,岂易识哉?”

〔先天之气,乃是先天太极之真阴真阳,相交而生之气。在天曰干元,在地曰坤元,在人曰真元,亦曰人元。三才之气曰元,所禀之理曰一。元即命也,一即性也。命曰我,性曰彼。原是一物一类一家,以其各有寄体而强名之,乃有元一、理气、性命、彼我、阴阳、龙虎等等之名,其实一道而已。自此后学,执名而辩形,纷纷执见,而心目瞇眩,邪说流行。贤者不能不惑,其源误于《天律》载有“妄传遗殃”一条耳!古之至人无不信古,是以着书立说,每多寓隐,适为邪说家引作证据。我师太虚翁悯之,爰为笔述律宗口授一则曰:“虚靖律师,夜侍长春邱祖于演钵堂,祖为述解‘失从人失,还从人求’。曰:‘此我祖正阳帝君金口口传之诀。这两人字不可混会,上句人字指人事,下句人字指人元。是言先天之气,散于人事,不可复得,惟知求元于太极,元无不复。要知世上三元,元根太极。在天曰天元,在地曰地元,在人曰人元。人元之失,不求之自,元何克复?故曰:失从人失,还从人求。且更有假幻钩玄一快,先哲名曰置种。但当置我身心于先天之先,不惟元复,一且随至。我则虚以待之,寂以凝之。是亦两句之玄用。’律师曰:‘然则何以又有坤方不死人说乎?’祖曰:‘元寓于坤,资生万物,三才赖之,故曰生门。是言元寓于坤,以坤位西南,而坤又禀资成之德耳!坤又号人门者,人为万物长,故号人门。方曰不死者,物有生灭,而元无生灭,坤亦赖以固焉!先哲以其寓有生元,因故名以不死方。复以物得坤寓而生,人亦物也,故曰坤方不死之人。则此人字,不是仙,不是佛,乃是人元之谓,不得误作凡人会也。人知如是体认,虚寂以迎,先天之元无不立复者。得复,元自凝,何藉乎炉?何藉乎鼎哉?况炉与鼎,古哲之寓言也。世人不悟,乃有等等邪会焉!”《律宗枕秘》所载如此。余以先生此答,乃有莫先贵乎得人。又曰“气因一阴来姤而失,仍于一阴来姤处招摄”,大足流作邪说家证印,故述师述以补此答所未备。况夫人元之失,岂仅专与阴姤而失?佛经载有“以手出精”之失,《戒淫编》有“外好龙阳”之失,医籍载有“梦泄”之失,而谓“必于失处求复”,又曰“所失原物,现在易复”,若如余述所说,原处原物,万无寻复之理也。惟吾先师所述,来从太极来,去归太极去,则我求复,必当迎自太极。其理至正而至真。然按先生答中“失从何失,还从何求。”必自律宗后学口授,而误以“人”字作“何”字大有关系。见者宜慎参之。先生既以“辩难”名其书,则此两字不可不辨也,见者审之。余于乾隆壬子秋,访至道于驻世神仙黄名守中。时仙年五百余岁,生于宋代,元初进中国,月支人,顺治十二年受三大戒于高士昆阳王先生者,谓人性命得从何处得,失从何处求,不得心传,何能返还?然人性命有先后。先天性命,散归无极。后天性命,散归天地。天地虽大,无极之后天也。人身无形之性命,得自无极。人身后天之性命,成自父母,是为有形之三宝。故其失守,归还地天,所谓“魂升于天,魄降于地”是也。古之至人,先后散失,统自寂求于无极者,盖以无极,气包先后故耳!寂求之法,虚寂我色身,湛寂我法身。乃以不招招,不摄摄,不凝凝,惟循之自然。盖以自然,炁融三才耳!三才而气一也,本无去来,无有无,无动静,无生灭,不可得而名,强名之曰太极。人言无极生太极,实则太极而有极无极出焉!故曰太极也。若然,无极太极,有祖孙之义,藏有以克为生之妙用,是即金丹还返作用。余闻之先律师者又如此。更有深耕置种,假幻钩玄,大作大用。此非海誓山盟,不敢口授。然亦不外“寂求”一法以成之。驻世神仙,持戒律祖,玄论皆乃尔。然此金丹至道,惟我律宗,存而循之。律外门宗,书虽充栋,求如沈、黄两律师心传,似是而已。非未之闻,殆亦不敢泄耳〕

问曰:“性命乃我之性命,修持在乎自已,他人不能代力。今言‘不离人’,得毋求于人乎?”答曰:“此人非外人,乃不死之人,即本来之真人。古仙云:‘若要人不死,须寻不死人。’名曰金公。金公原是我家之物,因走失于他家,迷而不返。我家所有,一己纯阴。若执一己而修,何能济事?故必唤回金公。与我木母配合,方能生药结丹。”

同类推荐
  • 林登州集

    林登州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枢

    道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猘狗经

    佛说猘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西均

    东西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佳城

    佳城

    在那美丽的年华 他们和她们 曾经多少往事 在无情的岁月里 匆匆流逝 夕阳西沉 黯然回首 昔日高三 潸然泪下
  • 失恋阵线联萌

    失恋阵线联萌

    都市温情剧女王蓝淋甜宠之作!都说“一入豪门深似海”,颜苗这种刚毕业就在帅气俊朗又腹黑的谢子修BOSS身边出入的小秘书,却因为要拆散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来达到自己小私欲目的,就这么跟青年才俊兼自家老板的谢子修组成了关系好不牢靠的“失恋阵线联萌”。职位不保?感情触礁?对颜苗来说,最可怕的竟然是……
  • 叶罗丽精灵梦之异战

    叶罗丽精灵梦之异战

    女王曼多拉计划失败,人类开始了保护环境。仙镜从现生机,曼多拉开始相信了人类。在仙子们任为和平之时,黑暗势力。出现了。叶罗丽战士们与仙子的契约全部解除了。上亿年仙力的仙子“月心颖”出现。世界末日降临……王默妈妈的秘密揭晓,曼多拉种族秘密揭晓。第三平行时空出现,神秘的种族降临。世界又会怎么样呢?
  • 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

    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

    睡梦中也能重生?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重生回到六岁的自己的身上,那咱就要从小励志好好学习,没事帮老爸种种瓜,帮老妈赚赚钱,帮家里托托贫,再去找到小时候的老公,从小培养。嗯,嗯,不错,一定要把他变成理想中的完美好男人,完美好老公。……片段一:刘校长终于同意让我做题看看了,于是,他很不负责的在纸上写上了“1+1=?”当时我就有种很想大笑的冲动,可是我没有笑,我很严肃的抬头看着校长说,“校长伯伯,1+1只有在算错了的情况下才不等于2。”片段二:“彤彤,你真的不和我去英国吗?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学习,难道真的比不过那小子吗?那小子他有什么好的呢?”看着东子哥略显削瘦的脸,我心有不忍,但我还是拒绝了,长痛不如短痛。“东子哥,我希望你在英国好好学习,我……我不去了,我只能和你说对不起,真的,我希望你以后的生活快乐些,不要因为我的,而忽略了其它。”我意有所指地说着。片段三:“为什么我们一同出现,你却只看得到他,我们是好朋友,所以,我要走了,去深圳了,你不是说要让我自己设计一款让别人上瘾的游戏吗,我现在已经成功了,去深圳后,我会祝福你们的,我的爱,我的朋友。”这是徐天走了之后发到我邮箱里的信。片段四:激动的二人组,你咬的耳朵我咬你的脖子,你摸我的胸部,我同样也摸你的,你扯我衣服,我拽你裤子,小样,谁怕谁啊,于是呼,两个身无遮挡物的人就这样面对了面,于是你抱住了我往床上急步走去,于是呼,我一脚踢你下床去,再于是呼男人猛地窜上来压在了我的身上,再再于是呼,我们容为一体了……本文轻松小白,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淼的古言NP文《懒情女主》◆◆◆◆
  • 卿自佳人

    卿自佳人

    卿自佳人,奈何做贼。她本是一个聪明,美丽,活泼的富家小姐,无奈因为家里连遭变故,被大火毁掉了容颜,经历坎坷,以甚至被恋人“抛弃”,为了查清真相,寻回母亲珍贵的首饰,在险境中被相似遭遇的美男救治,从此两人辗转江湖,变成了“盗贼”,有人说她是侠盗,帮助过很多人,有人说她是传奇,与两个年轻男人纠缠不断,爱恨缠绵,但最终与爱人终成良缘,从江湖全身而退。
  • 服务精神

    服务精神

    中国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水平、意识、方法,素养、品质和标准?服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着无穷的价值,而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规范和方法又是创造企业利润的价值源泉。本书的读者定位为中国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客户服务经理及其管理层;一线服务经理和一线服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与客户接触的其他服务人员或业务人员。
  • 重生之再当明星

    重生之再当明星

    莫名其妙的手上多了一枚戒指,又莫名其妙的在梦里选择了一颗名叫“湛蓝星”的星球降生后,杨瑞才发现他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了……【仙魔纪事】三部曲。第一部:《重生之再当明星》(人界篇)本书主要讲述杨瑞在“湛蓝星”的都市妖孽生活……【初步拟定本书为500万字,有可能还会更多。】【QQ群:30797488】
  • 不计辛勤一砚寒

    不计辛勤一砚寒

    回想当年填报大学志愿的那一刻,我是多么地义无反顾,提笔填下的都是师范专业。而今,十年面壁图破壁,我很怀疑,还有多少人愿意如我,去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守着芬芳的傲骨,不被周遭利益诱惑,不被功名所伤、所扰。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从不曾料想,教师这一行业,琐碎、杂乱却又敏感,是如此的难以拿捏分寸,难以诉诸笔端。但是,我固执地认为,总该有人去展现一下这个职业的日常百态,哪怕是窥斑知豹,点到为止。尤其是在这后疫情时期,它的平凡,它的心酸,它的伟大,个中滋味,更值得细细品咂。用心倾听,你会被这一职业的欢喜和无奈所打动,你会发现,所有一线的教师们都是小说人物的原型。
  • 刺裸生活

    刺裸生活

    其实我们一直在玩一种游戏,一种谁先爱上谁的游戏。或者你爱上别人,或者别人爱上你,不管谁先爱上谁,被爱的人才能永远做这场爱情的赢家。我不需要任何人怜爱,因为安朵朵从来不知道怜爱别人.
  • 罗生门

    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的杰出作家,有“鬼才”之誉。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于短篇小说,《罗生门》、《莽丛中》、《鼻子》等都是芥川龙之介最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早期作品多取历史题材,重艺术构思、审美意趣,显示一定的唯美主义倾向,后转向写实。本书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6篇中短篇小说。《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地狱变》以血淋淋的惨厉的笔墨,写出了奴隶主骄奢淫侈,和奴隶们所遭受的悲惨的命运,更使人有惊心动魄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