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7900000014

第14章

释曰。有别道理。此依他性成。分别性真实性亦尔

论曰。何者别义说名依他。从熏习种子生系属他故

释曰。此下正释三种别义。熏习有三种。一名言熏习识熏习二色识熏习识识熏习见识熏习。三烦恼熏习业熏习果报熏习。从此三种种子生。系属于因故。成依他。非余二性

论曰。复有何义此成分别。此依他性为分别因

释曰。识以能分别为性。能分别必从所分别生。依他性即是所分别。为分别生因。即是分别缘。缘依他性有两义。若谈识体从种子生。自属依他性。若谈变异为色等相貌此属分别性。色等相貌离识无别体。今言依他性为分别因。取依他变异义为分别因。不取识体从种子生义为分别因

论曰。是所分别故成分别

释曰。变异相貌是识所分别。以此义故成立所分别。为分别性

论曰。复有何义此成真实此依他性或成真实。如所分别实不如是有故

释曰。依他性变异为色等所分别尘。此尘实不如所分别是有。约依他性明尘无所有。即以依他性成真实性。为存有道故。不明依他性。是无为真实性

论曰。复有何义。由此一识成一切种种识相貌

释曰。此更问复以何道理。唯是一识或成八识。或成十一识故。言一切。于一一识中。如眼识分别青黄等差别。有种种识相貌。唯是一识复是何识。所以更为此问者前已释异义。此下释不异义。欲显依他性具有三性。一识从种子生是依他有。种种识相貌是分别。分别实无所有是真实性

论曰。本识识

释曰。一识谓一本识。本识变异为诸识故言识识。今不论变异为根尘。故但言识识

论曰。所余生起识。种种相貌故

释曰。所余即阿陀那识。生起即六识。变异为七识。即是本识相貌

论曰。复因此相貌生故

释曰。以七识熏习本识为种子。此种子复变异本识为七识。后七识即从前相貌种子生

论曰。依他性有几种

释曰。此问体类及义。并有几种

论曰。若略说有二种。一系属熏习种子

释曰。此先明依他体类。从二种熏习生。一从业烦恼熏习生。二从闻熏习生。由体类系属此二熏习。故称依他性。若果报识体类为依他性。从业烦恼熏习生。若出世间思修慧体类。从闻熏习生

论曰。二系属净品不净品性不成就。是故由此二种系属。说名依他性

释曰。此次释依他义。若识分别此性或成烦恼。或成业或成果报。则属不净品。若般若缘此性无所分别则成净品。谓境界清净道清净果清净。若有自性不依。他则应定属一品。既无定性或属净品。或属不净品。由此二分。随一分不成就故名依他

论曰。分别性亦有二种。一由分别自性

释曰。如眼等诸界中分别一界。或眼或耳等名分别自性

论曰。二由分别差别

释曰。约无常等。更分别此眼等。名分别差别

论曰。真实性亦有二种。一自性成就

释曰。谓有垢真如

论曰。二清净成就

释曰。谓无垢真如

论曰。复有分别更成四种。一分别自性。二分别差别。三有觉。四无觉。有觉者能了别名言众生分别

释曰。若众生先了别见闻等四种言说。因名言起分别故名有觉

论曰。无觉者。不能了别名言众生分别

释曰。若众生如牛羊等。先不能了别见闻等四种言说。由彼如所分别不能由言语成立。故名无觉

论曰。复次分别有五种。一依名分别义自性

释曰。义谓名所目之法。先已知此物名。后以此名分别取此物

论曰。譬如此名目此义

释曰。此名本来主此体故。得以此名。分别此体

论曰。二依义分别名自性

释曰。先识此物体。未知其名。后闻说其名。即以先所识体。分别取此名

论曰。譬如此义属此名

释曰。此体本主此名故。得将此体分别取此名

论曰。三依名分别名自性

释曰。如异国物名。始闻未解后。以常所习名。分别此名。方解此名

论曰。譬如分别未识义名

释曰。未识此名所训之义。故不解此名

论曰。四依义分别义自性

释曰。如见此物体未识其名。以此物类分别此物方识其体

论曰。譬如分别未识名义

释曰。由未识名故以义分别义

论曰。五依二分别二自性

释曰。如金银二名有金银二体。于此名体并未了。金名为目赤体为目白体。银名亦尔赤体为主金名为主。银名白体亦尔

论曰。譬如此名此义何义何名

释曰。意如向释

论曰。若摄一切分别。复有十种

释曰。如前已有具摄义但未明品类。具摄义此十种分别。更显品类摄义。又明摄一切皆尽

论曰。一根本分别谓本识

释曰。是一切分别根本自体。亦分别即是阿黎耶识

论曰。二相分别。谓色等识

释曰。此分别以相为相。即是色等尘识

论曰。三依显示分别。谓有依止眼等识识

释曰。此分别以依。及显示为相。亦是所分别亦是能分别。即是六根及六识。六根是所依止。六识是能依止

论曰。四相变异分别

释曰。相谓六尘。此分别以相变异为相

论曰。谓老等变异

释曰。是身四大前后变异名老。若识分别此老名老相变异分别。等言摄病及死

论曰。苦乐等受

释曰。身心苦乐受。前后变异。识分别此受名受相变异分别。等言摄不苦不乐受

论曰。欲等惑

释曰。心欲前后变异。识分别此欲名。欲相变异分别。等言摄嗔痴等惑

论曰。及抂时节等变异

释曰。非理逼害缚录为抂不乖候寒热丰俭为时节。抂及时节前后变异。识分别此抂及时节名抂时节相变异分别。等言摄有因缘逼害缚录。乖候寒热丰俭

论曰。地狱等

释曰。是道变异。舍此五阴受地狱道五阴。诸道前后变异故名道变异。识分别此道故。名道相变异分别等言。摄余五道

论曰。欲界等变异

释曰。谓具缚离缚生变异。受三界生有具缚及离缚前后变异。识分别此生名生相变异分别等言。摄色无色界

论曰。五依显示变异分别

释曰。谓眼等识变异。此分别以眼等识变异相为相

论曰。谓如前所说变异

释曰。如前所说老等变异。于变异位中。如眼等识变异

论曰。起变异分别

释曰。意识亦如此依显示变异而分别故。名依显示变异分别

论曰。六他引分别

释曰。此分别因他言说生

论曰。谓闻非正法类。闻正法类分别

释曰。此分别有二种。一听闻非正法为类分别。二听闻正法为类分别。谓行恶法类分别。行善法类分别思修亦尔。此分别以闻他言说为相故。名他引分别

论曰。七不如理分别

释曰。是前分别。听闻非正法为因

论曰。谓正法外人。非正法类分别

释曰。谓九十六种外道。在正闻思修法外

论曰。八如理分别

释曰。是前分别听闻正法为因

论曰。谓正法内人。闻正法类分别

释曰。谓声闻缘觉菩萨人。在正闻思修法中

论曰。九决判执分别。谓不如理思惟种类

释曰。以不正思惟为因

论曰。身见为根本。与六十二见相应分别

释曰。依止我见如梵网经所明见类。谓六十二见相应分别

论曰。十散动分别。谓菩萨十种分别

释曰。菩萨分别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悉名散动。般若波罗蜜经说十种法对治。此十种散动初二法正是般若波罗蜜事。谓显真空遣俗有即是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次有五事有三解。第一解云。遣名事物初两遣名。即是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初遣人名后遣法名。次两遣事。即是不见行不见不行。此有三义。一不见菩萨能行二乘不能行。二不见正勤助道为行。不见懒惰等所对治为不行。三不见菩萨修道未满故行。不见菩萨修道已满故不行。后一遣物此名此事。以何物为根本。以五阴为根本。亦不见五阴。即是不见色不见受想行识。第二解云。初二明不见人法。次二明不见人行法为行。不见人不行法为不行。后一明行所对治即五阴。五阴即苦集二谛。不见集可断。不见苦可离。第三解云。初二明不见能行人及所行。道次二不见助道。后一明不见所对治。此五事中一一事皆具八法

论曰。无有相散动

释曰。无有相是散动因。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是菩萨实有菩萨

释曰。由说实有显有菩萨。以真如空为体

论曰。有相散动

释曰。有相是散动因。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不见有菩萨

释曰。不见有菩萨。以分别依他为体

论曰。增益散动

释曰。以有增益无所有。此执即是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何以故。色由自性空

释曰。由分别色性色性空

论曰。损减散动

释曰。以无损减实有。此执即是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不由空空

释曰。此色不由真如空故空

论曰。一执散动

释曰。谓依他分别即是空。此执即是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是色空非色

释曰。若依他性与真实性是一真实性。是清净境界依他性亦应如此

论曰。异执散动

释曰。谓色与空异。此执即是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无色异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释曰。若色与空异。此空则不成色家法空。不成色通相此义不成。譬如有为法与无常相不异。若捉分别性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别色永无所有。此永无所有即是有即是空。此空即是色无所有。不如依他性于真实性不可说。一由清净不清净境界故

论曰。通散动

释曰。执色有通相为性。谓有碍。此执即是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何以故。舍利弗。此但有名所谓色

释曰。唯有名是色通相。何以故。若离名色实无本性

论曰。别散动

释曰。已执色有通相。又分别色有生灭染净等差别。此执即是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

释曰。此色无所有为通相。若有生即有染。若有灭即有净。由无此四义故色无别相

论曰。如名起义散动

释曰。如名执义。于义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对假立名。分别诸法

释曰。名是虚假所作。对诸名分别一切法

论曰。如义起名散动

释曰。如义于名起旧执。此执即是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由假立客名。随说诸法

释曰。名不与法同相。经言。如如随。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

释曰。随假所立名说诸法。计名与法不异。经言。如此一切名菩萨不见。若不见不生执着。释曰。为对治十种散动故。说般若波罗蜜。以此说为因无分别智生。由无分别智灭诸分别惑

论曰。为对治此十种散动分别故。于一切般若波罗蜜教中。佛世尊说无分别智。能对治此十种散动。应知具足般若波罗蜜经义。如般若波罗蜜经言。云何菩萨行于般若波罗蜜。舍利弗。是菩萨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行不见不行。不见色不见受想行识。何以故。色由自性空不由空空。是色空非色。无色异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舍利弗。此但有名。所谓色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对假立名分别诸法。由假立客名。随说诸法。如如随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如此一切名菩萨不见。若不见不生执着。如观色乃至识亦应作如此观。由此般若波罗蜜经文句。应随顺思惟十种分别义

释曰。如八种观色阴。亦应作八种观余四阴。乃至前四事亦应作八种观

论曰。若由此别意。依他性成有三性。是三性云何性有三异。不成相杂

释曰。此问先分三性异。次明依他性有别义成三性。若于依他性中明三性有三异。则三性成相杂。不可偏说为一性。云何不相杂

论曰。无相离义

释曰。道理有异故不相杂

论曰。由此道理此性成依他。不由此成分别及真实

释曰。此即此前所明。由系属种子及系属净品不净品等道理故。成依他不可以此道理。令成分别及真实性

论曰。由此道理此性成分别。不由此成依他及真实

释曰。此即前所明。由分别自性分别差别等道理故成分别性。不可以此道理。令成依他及真实

论曰。由此道理此性成真实。不由此成依他及分别

释曰。此即此前所明。由自性成就清净成就等道理。故成真实性。不可以此道理。令成依他及分别

同类推荐
  • 野客丛书

    野客丛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布施经

    佛说布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美缘全传

    五美缘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温陵集

    李温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那年夏天,栀子花开

    那年夏天,栀子花开

    一次意外,让她忘记了曾经最爱的恋人。一场失忆,让她喜欢上了不该喜欢的人。爱了谁又负了谁,该如何抉择?林越:“无论这个世界怎样变,路是近或是远,朝着你所在的那一方,永远是我的方向。”竹马男神PK冰山校草花开了!小诺你该醒醒了!
  • 轻松玩数独游戏(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轻松玩数独游戏(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八块腹肌

    八块腹肌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十岁酋长

    十岁酋长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20篇短篇小说。这些故事离奇曲折、扑朔迷离、精彩纷呈的情节尽在其中,是您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美味佳酿。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案

    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案

    薪酬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激励、留住人才,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建立全面、科学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结合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的现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薪酬设计的内涵、原则、内容、流程,穿插了大量的图示和表单,为薪酬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全新的思路、工具、模型、方案,突破薪酬设计的困境,设计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最终达到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双赢的目标。
  • 末世女尊:家有老公太嚣张

    末世女尊:家有老公太嚣张

    重生末世,云惊澜意外的发现这里居然是女尊世界,更让她不敢置信的是男人生子!而且自己也已经有了老公和儿子。只是这老公不疼,儿子不爱怎么办?!当然是宠!使劲宠!宠到让他们不能自理![小剧场]某一天,云惊澜醉酒一吐不快后:“别人家都是老婆最大,怎么到我这就反了?”“云惊澜!你给我再说一遍!”云惊澜看着虎视眈眈的老公,立马怂了:“我,我说……不宠老公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平时也只有宠宠老公,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老公~”ps:[女尊]慎入
  • 铠甲勇士之帝铠荣耀

    铠甲勇士之帝铠荣耀

    经历了数十年,由炎龙到帝皇,由帝皇到刑天,到拿瓦和捕将,到如今的猎铠,铠甲勇士的影响力似乎在日益衰弱。 光明界与幽冥界的之间的战争号角,却暗地打响。 苏雨阳,一个都市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拥有炎帝和五行村人两者的血脉,机缘巧合下,遇见自己的前世苏雨墨,得到传说中的帝皇铠甲的召唤器,不久之后,当年炎帝的将军之铠修罗也落在了他的手中。随着暗流涌动的恶势力出现,苏雨阳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召唤人,同时也成为了最强的铠甲召唤人,肩负起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而当苏雨阳身临险境之时,强烈的求生欲让他将修罗与帝皇同时召唤,却不曾想,发生了惊世异变。于是,帝修出世!本书就是个奇葩。 PS:目前正在重制章节,请从第二卷开始看起。(重制完以后会删掉第一卷)
  • 万世剑冢

    万世剑冢

    “剑开三江绝千古,冢立五湖平生台。”“我有青莲种神海,报与三世一处开!”景和十四年清明。北冥妖国高歌猖獗,蛮族的铁蹄再度踏上这片土地,庞大臃肿的大秦王朝却依旧歌舞升平,等待着昔日的辉煌被腐朽殆尽……于是浪荡痴儿走边关,傻子一朝行江湖.而双腿残废的狐裘公子一朝看尽这千里蜀绣,势要将这阴云密布的天地捅个通透!书友群:92961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