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6100000008

第8章 颠覆性创新(5)

有了工具则会不同,这使得公司很多人都可以做这件事,并不需要专门配置工程师才能实现导航、酒店搜索或者新的语言分析的需求。为此,出门问问做了一个平台,令很多人都可以操作。李志飞则经常培训大家,教他们标注数据、提交任务。“在这点上我认为我们比谷歌做得极致,我比较着迷这件事,因为我总觉得事情一定要表格化。”

现在,出门问问的每个工具就是一个大平台,这样的平台有了七八个后,内部工作效率就非常高。自然语言分析有了这套工具,别人要九个月才可能完成的项目,出门问问三个月就完成了。而且里面集成了很多复杂的组件,一旦做好,以前的所有经验可以全部借鉴过去,不需要人为实现,都是系统自动地完成。“这样,在非常短的时间,在很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就能完成任务。”

工具产生的影响是,即使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出门问问也严格控制着公司体量:六七十人规模完成的产品级别和用户体验,如果是谷歌,则差不多需要两三倍人员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如果是国内的大公司,则可能需要三四倍的人力、两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特斯拉的启示

1943年1月7日,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安静地躺在纽约客酒店的房间里,默默地离开了人世。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70年后一款风靡世界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名字正是源于这个发明了交流电机的塞尔维亚裔美国籍天才。而这位改变世界的科学巨人,晚年却过得非常落魄。去世前10年,他只能努力赚取养老金和喂养鸽子,却无力说服投资者资助他的最新构想。直到去世,他都坚信自己可以发明结束所有战争的武器,发明电能通过无线方式跨越大洋的方式,并计划从太空中收集能量。然而,现实中他却寂寞一人,负债累累。

特斯拉智商过人,会讲8种语言,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他能够在脑海中构想出完整的发明。然而在商业上,却极其糟糕。1885年,他告诉自己的老板托马斯·爱迪生,他可以改进汽车和发电机。爱迪生说:“如果你做到了,给你5万美元。”特斯拉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爱迪生却只给他加薪10美元。特斯拉愤而辞职,组建了自己的公司——特斯拉电灯生产公司。但是不久后,他就与投资者就公司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并被炒了鱿鱼。随后一年,特斯拉被迫以挖沟谋生。1900年,他说服摩根大通给另一家公司投资15万美元,但这些钱在1901年就用完了。特斯拉余生一直在给摩根大通写信,请求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但他再也没有拿到过一分钱。

特斯拉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44年,《纽约先驱导报》记者约翰·约瑟夫·奥尼尔(John Joseph O’Neill)撰写了一篇关于这位发明家的传记,题为“浪子天才: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在他生命的最后30年,见过他的数千人当中,知道他是谁的很可能不超过10个人。”“即便媒体每隔一年就会头条报道特斯拉和他最新的科学预测,但没有人将这些报道与这个高高瘦瘦、衣着过时、每天喂鸽子的人联系起来。”

这就是科学家特斯拉的故事。这篇文章发表41年后,也就是1985年,一个12岁的密歇根男孩阅读了特斯拉的传记之后哭了。他就是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佩奇的父母都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他们对于科学的专注精神也深深影响了佩奇。从小佩奇的房子里不仅有计算机和电子设备,还到处堆放着科技杂志。这些氛围都培养了佩奇的创造力和发明精神。从那一刻起,佩奇认识到,仅仅构思出创新的科技未来和重大理念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商业化。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发明家,就必须创立一家成功的公司。后来,佩奇又把这样的信念传达给了所有的谷歌人。“你需要发明一些东西,你需要把这些发明带给广大的用户,你需要完成对这些发明的商业化过程。很明显,完成这些过程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公司来进行。”

李志飞也被这件事深深打动。因此他发誓,要做一家商业成功的公司。“我特别认同拉里·佩奇。技术者的悲哀就在这里,虽然你很天才、技术很强大、很有创造性,但如果就是不能商业化、就是不愿意讲故事、就是不能说服投资者给你钱、就是不能让老板给你资源,那么你就很难成功。对我来说,从办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特别关心商业化这件事。我做的产品,是不是能够获得投资,怎样才能生存下去,怎样才能获得市场认同,这些决定了我在整个公司中做什么样的产品。”正是这样的原因,李志飞并没有选择去做无人驾驶或者谷歌眼镜这样的产品,“这些离消费者太远了,或者说在这个结点上做这件事情没有意义。因为谷歌也不是第一天做无人驾驶,如果它是另外一种方式,贸然就去做一个项目,可能早就失败了”。

谷歌给李志飞的另一个印象则是,即使其懂得如何商业化,也还是有点“不接地气”。在谷歌,以工程师为核心的公司文化,很多时候会导致工程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想象或开发产品,最终技术上技高一筹,消费者却不买单。“可能是因为谷歌公司做大了,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点异想天开。”但这给李志飞带来的启示是,做产品一定要能够影响普通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大牛。

拉里·佩奇对李志飞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一句话,他说如果你做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反而更容易成功。也就是说,如果现在设定一个目标,在别人看来难以企及,反而比设定一个小目标,在已有的系统上做一些调整、做一些微创新要容易获得成功。原因是,你的目标非常清晰,而且有一个很大的愿景。你想要改变,就没有包袱,不会受到既有系统、人员、思维方式的限制;第二,当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认为要面对一个特别艰难的问题时,就会发挥更大的力量去战胜它。

在从事语音识别系统时,李志飞也曾面临选择:是独立开发,还是利用别人现有的基础来开发——虽然前者听起来更艰难,但考虑到利用别人现有的系统就要与别人合作,可能观点、理念、迭代速度都不一样,很可能最终会发现,那并不是最初的设想。于是,李志飞硬着头皮独立开发了语音识别系统。至少到现在来看,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因为我控制了整个系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优化,跟过去完全不同。”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创新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社会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市场架构带来的创新、新知识的创新等。而新知识的创新,由于需要经历研发到落地的过程,可能比其他创新的周期都要长。这就使得创新者不得不想办法缩短这个距离。

“我完全认同,因为我也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能做,别人早就做了。但是新知识的创新,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如果你一定要献身于此,就不要放弃。一旦有创新,就会形成巨大的优势。”而在这个先发优势下,再去思考如何缩短时间——“那就是接地气,跟用户迭代。”李志飞说。或许人们说到人工智能,会觉得这是个细分的行业,产业链也非常长。而且这样一个高端的技术很难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每一次改变都需要漫长的过程。但在互联网时代,迭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能知道我的用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怎么样的收入,他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那么用户与产品一起迭代,就绝对能够缩短这个周期。”对此,在不断了解用户需求后,出门问问每个星期都会迭代一个版本。

人工智能推手

李志飞认为,两方面原因加速了人工智能的成熟。一是移动市场的迅速发展。过去,人工智能本身没有实际意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都停留在空泛的概念阶段。但在移动互联网框架下,这些都产生了更高级的应用。人们在真实的移动环境下,每天使用手机,产生了各种需求,数据量也极大提高。“无论是用户,还是投资者、大公司,都能看到这个趋势,不会有人否认这个大趋势。”第二是在移动趋势的前提下,大公司起到了教育大众的作用。尤其是谷歌、微软用深度学习提高语音识别,在过去十几年有了重大突破。美国各种主流媒体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在中国,百度和腾讯也做了很多创新和跟进。此外,过去人们提起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更多的是那些B2B公司发布的,但现在则是Google、Facebook、亚马逊这样一些面向消费领域的互联网公司进行的。“互联网公司把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推进到产品和投资领域中,确实是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李志飞也成为人工智能在中国的重要推手。为此,他做了很多普及工作:在会议上对媒体宣讲,公司也积极参加各种人工智能沙龙,他还活跃在微博、微信中,热心地与公众进行互动。令他深有感触的是,刚刚回国时,对别人提起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他还要从定义说起;现在,无论是媒体还是消费者,都可以说出一些专有概念了。

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顶级人才加入人工智能大军。出生在香港的华裔美国科学家吴恩达,曾因在谷歌负责Google大脑项目而广为人知。2014年,他加盟百度出任首席科学家。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则是国际知名机器学习专家,在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出门问问,李志飞的昔日伙伴、语音识别科学家雷鑫也加入公司担任CTO。虽然在出门问问创业之初,李志飞就曾力邀其一起创业,但相对保守的雷鑫还是观望了一阵子。后来,他发现李志飞说的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慢慢地在成为现实,终于加入了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

李志飞也依然游走在北京和美国硅谷之间。他发现,硅谷华人的创业热情正在不断高涨。2014年7月,他在硅谷分享自己的项目和创业经验,现场来了150多人——这在硅谷的华人圈子中可不算少数,其中有很多斯坦福的学生,还有Google、Facebook的工程师。他们有的利用业余时间创业,有的则对新技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李志飞和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商业模式、如何面对投资者、中国的用户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想到,自己讲了十几分钟,最后大家热烈讨论了两个多小时。“过去大家都认为,特别牛的技术人才应该留在硅谷创业,但是现在大家都相信,来到中国市场有更大的机会,也有更大的挑战。”李志飞感触颇深。

同类推荐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

    张国良、赵素萍老师所著的《商务谈判》的九章内容主要包括谈判的起源及其作用;商务谈判的原则要领及其程序;商务谈判心理及作用;商务谈判沟通从说、听、问、答四个方面阐述了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创新生态密码:硅谷进化史

    创新生态密码:硅谷进化史

    在《创新生态密码:硅谷进化史:》一书里,巴里·M.卡茨教授充分地研究了硅谷设计的历史,他认为硅谷的成功是60年不可复制的独特历程所孕育的。经过原始调研及深入剖析硅谷的发展史,巴里·M.卡茨教授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在硅谷设计的变迁以及设计在硅谷“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本书是作者对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系列探讨的又一本著作,本书提出的平台模式,则从更广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和市场如何合力,资源如何整合,社会如何维护小企业融资权,从而达到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本书较好地体现了作为集市场性和公共性于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发挥市场和公共性两种力量的合力,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的思想。
  •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并不容易,它需要承担义务、做出决策和努力工作。即使你具备这些素质,创业仍然不是毫不费力的!企业家们经常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成功的企业家是那些不管有多少困难仍继续前进的人。
  • 不一样的25年

    不一样的25年

    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拥有着强大的市场能力。它为200多个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住宅市场提供方案,致力于为客户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自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建立起令对手望而生畏的产业地位,施耐德面临了很多挑战,实现了很多跨越。作为一家成功进军中国市场并取得全球性认可的跨国企业,施耐德电气的成功经验值得探讨与学习。
热门推荐
  • 不二大道

    不二大道

    新书《大唐妖怪图鉴》正式发售。虐秀狂魔在此,有没有人敢去看一看。魏不二以为进了云隐宗就能修行大道,却发现先得从杂役开始干。而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宗门里,砸块儿石头就能碰到一大堆身怀金手指的师兄师姐们。修道界的姑娘们个个好看,魏不二以为自己总会找到一个好姑娘,却发现姑娘们真的很可怕。说正经的:【大型·仙侠·言情小说】,欢迎来到起点隐藏最深的白学家基地和最刚猛的打死白学家战场。欢迎来到惨绝人寰的修罗场和喜闻乐见的白学现场。就算是死了被钉在棺材里魏不二也要用那腐朽的声带喊出——
  •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华人第一富商60年商战不败的经商哲学!精确解读“超人”的经商理念,深刻剖析“商神”的管理模式。李嘉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他在商海中用心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值得有志于在商场上大展宏图的人细细品味,学习领悟它的经商经验,处事风格,做人魅力……
  • 别人的天堂

    别人的天堂

    为第二天跟妈妈到腥草湖干校的事,我几乎一夜没睡好。妈妈把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包括要带给爸爸的红塑料烟嘴和马列选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柳条箱、一个白被单打成的包袱和一个大帆布包里。另外,还有一个两床被子捆成的大背包,它们十分臃肿地堆在堂屋的一角,像一个大土堆。妈妈早上说过,今天是立春日,这一天,也是我刘如康的生日,我十一岁了。这一夜,我睡着睡着总是醒,就算睡着了,也是迷迷糊糊的,做着一些古怪的梦。听到有人喊,小四子,起来喽,起来喽。我睁开眼,原来是妈妈。我不愿意起来,妈妈哄着我说,小四子,你不是想上干校去吗?
  • 相府庶女:废妃不好惹

    相府庶女:废妃不好惹

    家族覆灭,含怨重生!她成为仇人的庶女。渣父妄图利用?将计就计拔其爪牙。夫人为治病剥她皮?那就毁掉嫡姐那张脸!腹黑世子主动求合作?照单全收!诶诶诶,怎么转眼被合作对象吃干抹净,还听他振振有词:“这不过是利息!”
  • 百草媚

    百草媚

    作品以南北朝时期徐、陶两医药世家的经历,表现了乱世中医药世家儿女的跌宕人生,充分展示了古代医者的智慧与坚韧。既有中医知识的弘扬,也有南北朝时期历史的乱象。作品注重情节跌宕和人物命运的起伏,故事引人入胜。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Michael Strogoff

    Michael Strogof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品魔妃太逆天

    医品魔妃太逆天

    某女方了,赶上了穿越潮流的她深深的感受到贼老天的不公平。金戒指就是一摆设,看看隔壁老王都靠着金节奏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了!她还在升级打怪兽,找妈!打怪就算了偏偏还要解锁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哎哎哎哪位老爷爷别乱认妈,我还没两万岁,摸挨我!啥你是我上上上上上上世的儿子明白了。某女对着一个自称是她前不知道多少世的儿子鞠了个躬,“你好爷爷,还记得去精神病院的路怎么走不?”
  •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拿他没办法!”……如果你正在为孩子的拖延为题而苦恼,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到你!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动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李山人还玉溪

    送李山人还玉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