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3000000013

第13章

辟字训释有二义遂为古今诸儒不决之讼今案朱子手书与仲黙一段议从避居东都之说手书的非传说蔡传训觧皆用手书中语从郑氏说至诗传释鸱鸮诗又不从郑说则朱子于此尚未决况在诸儒今以书文考之言居东二年又似有避居之事下言罪人斯得又似致辟而得其渠魁又蔡仲之命本序云惟周公位冡宰正百工羣叔流言乃致辟于管叔囚蔡叔降霍叔则分明流言之后即有致辟之事蔡传言流言后周公避居东为诗贻王成王既悟迎周公归三叔惧挟武庚以叛周公始请命成王东征徃还又自三年此乃蔡传臆说以文避居之旨考之经文殊不然也又以诗考之狼跋言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又似有避居之事观鸱鸮之诗其志切其怀哀多是已诛管蔡后作史记记载既不可考诗书之文只如此未免诸儒议论不决然以一时事理推之恐致辟之说为长避居之说恐不然也何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商徳之在人心旧矣一旦殷民苦纣之虐懐周之仁故殷亡而周兴然革命之后殷民汹汹未已向微周公继之未易靖也武王崩成王幼周公位冡宰正百工虽未践天子之位而实摄行天子之事三叔流言语侵成王周公此诚国家重事周公不即遏絶祸萌而乃避嫌疑退居散地万一三叔乗殷民之未靖挟武庚以叛设或张皇则天下安危之寄宁忍优游坐视而托之他人乎恐一时事理亦有不然者为避居之说者议曰三叔方流言周公岂宜遽兴兵以诛之成王方疑周公若请命成王未必见从若不请而自行亦非所以为周公矣此等议论在君臣兄弟之大伦而言则甚正大若以一时事理而推则有不待辨者何也成王幼天下安危之寄皆系于周公周公亦以身任之而不疑上自成王下及公卿百执事惟周公之言是训是行凡国家所系轻重缓急有当行者则必请命于成王而成王必见从岂有违拂之理况流言之祸所系尤重周公尤不当有所避嫌而次且也若伊尹之于太甲百官总已以听于冡宰则伊尹亦摄行天子之事也再三训太甲而未变则曰予弗狎于弗顺营桐宫而置太甲非放而何或者亦议曰桐宫既营而太甲不肯行则伊尹当若何此亦与议周公致辟管叔请命成王未必见从之意同殊未合一时事理也盖太甲成王之时天下之大权皆属伊周使伊周之心欲行莽操之行则岂太甲成王之所能制惟其所行之事以迹而论似若擅天子之权以心而推正所以忠爱太甲成王之至此乃圣人之所为避嫌有不足论者不如此何以为伊周且谓之为任也且如放太甲诛管蔡伊周今日尽其在已之诚而行之及至事寜之后还政复辟之时伊周不害其为师傅之尊而君臣大节凛然无一毫玷缺亦何嫌之足避何疑之可释哉又如武王克商牧野之师一朝而清明周公举六师之众埽除区区之武庚何至二年乃罪人斯得盖发难之原事由三叔周公举兵东征亦惟镇靖东土以安反仄为急至于武庚新造之邦岂有拒敌之理又况事连三叔乃人伦之变实周室之不幸固不容逼之以兵直以文告之辞讯问情实名为伐叛实则鞫囚缓而不逼务在得实然后加刑当时事体自合如此是以动涉年月然后随其罪之轻重以致罚杀武庚辟管叔囚蔡叔降霍叔不僭不滥罪及四人而已所谓二年亦举大约而言见东征在是年而罪人斯得则明年是也若是则东征之时谓之居东自是实语及罪已定而周公痛心于管蔡之刑而惭徳之懐戚戚然终未能恝然遽释于衷于是作诗以贻王以述其悲痛之情王亦未敢诮公诮让也人有不足于其人之所为辄以语侵之谓之让详味此一语可见武王崩成王立周公为人小心慎宻勤劳王家成王敬事周公惟其言是训是行曷敢有违但管蔡之诛周公之身正涉嫌疑之地成王之资困而知之者也未免有芥蒂之疑然至贻诗之时终不敢形于辞色而诮公也以此推之可见东征必请命于王王必见从无疑也及至感风雷之变启金縢之书成王始大感悟昌言责已而昔日纎芥之嫌固有不足论者书文始末若此语脉自可推寻愚故曰辟字作致辟说于一时事理为长者此也虽然辟字虽主致辟之说而朱子与仲黙手书一段议论实光明正大之论乃天地常经君臣大义所以存天下之大防杜万世之口实自当为一编不可废也(五经蠡测)

甞观蜀先主临终谓诸葛孔明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兴复汉室嗣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公宜自取孔明泣曰臣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如济陛下之徳也如不济请以死继之先主呼子禅拜床下命之曰我死尔事丞相如事我也先主既没国事一听孔明总裁后主画可而已然而君臣体统朝廷法制不敢有毫髪僭踰汉业之兴得尺得寸皆归之君孔明何私焉窃意太田成王时伊尹周公行事亦是如此刘禅闇弱不足言孔明之言实无愧于伊尹周公盖善学伊尹周公而肖焉者也又若刘备不过一时之雄耳临终尚能戒其子令事丞相如事我况武王圣人为后世虑至深逺岂无一言戒成王使之服周公之训乎盖必有之而记传不能载耳故论周公东征请命成王未必见从之说与当时事理不合也书之为经大要讲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相传之道大要论二帝三王之心此虽一字之义系周公之心故不得不详辨孟子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叛则流言之祸起自管叔蔡霍亦由煽惑而从耳周公致辟管叔于商与蔡霍不同想东征时皆拱手待问未尝有阻兵拒敌之理(五经蠡测)

顽民

或曰迁殷顽民于洛邑何与曰以顽民为商俗靡靡之民者先儒觧误也盖古先王之用兵也不杀而待人也仁东征之役其诛者事主一人武庚而已谋主一人管叔而已下此而囚下此而降下此而迁而所谓顽民者皆叛逆之徒也无连坐并诛之法而又不可以复置之殷都是不得不迁而又原其心不忍弃之四裔故于雒邑又不忍斥言其叛故止曰殷顽民其与乎畔而迁者大抵皆商之世臣大族而其不与乎畔而留于殷者如祝佗所谓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是也非尽一国而迁之也或曰何以知其为畔党也曰以召公之言雠民知之不畔何以言雠非敌百姓也古圣王无与一国为雠者也(日知録)

商民

商之泽深矣周既翦商歴三纪而民思商不衰考之周书梓材谓之迷民召诰谓之雠民不敢有忿疾之心焉盖皆商之忠臣义士也至毕命始谓之顽民然犹曰邦之安危惟兹殷士兢兢不敢忽也孔子删诗存囗〈比阝〉墉于风系商于颂吁商之泽深矣(困学纪闻)

君子去留

君子之去留国之存亡系焉故夏书终于汝鸠汝方商书终于微子(困学纪闻)

微子之命

微子之于周盖受国而不受爵受国以存先王之祀不受爵以示不为臣之节故终身称微子也微子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衍之继其兄继宋非继微也而称微仲者何犹微子之心也至于衍之子稽则逺矣于是始称宋公呜呼吾于洪范之书言十有三祀微子之命以其旧爵名篇而知武王周公之仁不夺人之所守也后之经生不知此义而抱器之臣倒戈之士接迹于天下矣(日知録)

元子

微子之命则断是伪书召诰曰有王虽小元子哉顾命用敬保元子钊元子者太子也微子纣庶兄而曰殷王元子非伪而何史微子世家云微子开者帝乙之首子首子元子也古元首通称左传狄人归先轸之元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首即元也是以微子父师若曰王子孔传直云微子是帝乙元子故称王子则元子只是首子长子之称与称王子并同盖微子本纣母兄与他长庶稍别按吕氏春秋仲冬纪云纣之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其时犹尚为妾也及改为妻后始生纣故纣父欲立微子启为太子而太史据法争之曰有妻之子则不可立妾之子因立纣郑康成所云微子启为纣同母兄是也是纣与微子原无适庶祇有长幼故当时原以元子称之此非后人可伪作者不观左传乎哀九年宋公伐郑晋欲救郑而筮之遇泰之需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若帝乙之元子而有吉我安得吉则微子本称元子况三代称名并无一定曲礼备载天子王后之所称自君天下曰天子以下并无元子之称即召诰称元子亦但作大子觧曰大为天所子无非意拟之词况尚书难明即金縢康诰皆今文也金縢称武王为元孙正义谓武王于太王当称曽孙今曰元孙是长孙之称然而武不居长檀弓谓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并非长孙而康诰称康叔为孟侯夫康叔叔也叔则何以为孟故孔氏谓孟侯者诸侯之长如方伯之谓然而康叔年幼未能长众且据春秋卫灵公与晋争长又未尝有五侯九伯卫实征之之语至无可觧说郑氏遂造为曲释谓古者太子十八为孟侯周公因以此呼成王则以臣呼君为孟侯大无礼矣是以金縢有丕子之责于天孔传作大子之责史记作负子之责大诰宁王遗我大寳龟汉儒谓是文王宋儒皆谓是武王凡经文名称有何一定而独于古文疑之(古文尚书寃词)

康诰

同类推荐
  • 古文龙虎上经注

    古文龙虎上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门锻炼说

    禅门锻炼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ow Tell a Story and Others

    How Tell a Story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初见那年是少年

    初见那年是少年

    还在国外留学的叶柏茶本打算毕业后同男友结婚,得知男友背叛了自己,她极度伤心,于是去了酒吧,就在那短暂的一夜之后,命运就已经再也由不得她自己了……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绝色残后

    绝色残后

    幼年时,云幻影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姐姐们住金屋穿华服,自己却只能窝在柴房里和母亲自生自灭。长大了,她才明白,原来,她是人们眼中祸国殃民的妖孽。她云幻影,云家第四女,貌不出众,才不惊人,站在那三个国色天香、才华横溢的姐姐身后,平凡渺小得像一粒尘埃。她与世无争,淡然恬静,却奈何天不由人,沦为他人的棋子……硝烟过后,凤凰涅槃。唯有她,站在高高的朝堂上,傲睨群雄。唯有她,深入虎穴,协助心爱之人一统天下。终究,谁才是真正站在帝王身边凤凰朝日的女子?片段一:皇上赐婚,一切已成定局,接完圣旨的那一刻,景殇转身,定定的看着云幻影,那眼神冰冷的如冰魄寒刀,声音冷冽,让人寒彻心扉,“云幻影,本王还真是小看了,那日你和本王一起进宫……”景殇笑了,笑的阴寒而森冷,“明修栈道,陈仓暗度,你,云幻影连海上飘都能征服的女子,你从来都是个高手,是本王太小看你了?”片段二:云幻影的双眼落在风偏云放在自己肩上的手掌上,目光冷冽,一字一字的吐出几个字,“幻影明白了,请太子殿下自重。”风偏云有短暂的呆滞,是他看错了,云幻影的眼神里居然有微微的杀意,他讪讪的缩回手,复而又暧昧的笑了,似乎越来越有意思了,云幻影,等着吧。片段三:云幻影和风偏云共乘着一匹马,风偏云把弓塞进云幻影手中,从背后帮云幻影拉起了弓,然后指着对面的阵营中景殇说道,“幻儿,射了他……”云幻影缓缓的拉起弓,瞄准了景殇……景殇一双俊目深深的看着云幻影,仿佛要把她揉刻进自己的生命里……那一刻,云幻影在景殇的眼中看懂了景殇至死不渝的爱。本文过程小虐,走的一贯虐中带着温馨的路线……——————————————————————————推荐自己的新文:《庶女棋后》魔幻生死棋,两大棋王家族各执一半棋谱,白玉象棋,杀机无限,王侯将相,无不谈之色变,谁能拥有整本棋谱,谁能号令天下,天下无敌……她们本没有任何交集她,人称草包美人,天下两大棋王世家之一洛家庶女,在棋艺精湛的棋王世家中,是个标准的草包,亦是个标准的受气包。她,二十一世纪的巨富之女,本应该衣食无忧,尽享荣华,不料亲姐姐心生异心,一夜之间,公主变乞丐,以在街头摆残局为生,人称残局皇后。当残局皇后穿越时空进入草包美人的身体,她们的互补达到了极致,她棋艺精湛却满脸刀疤,她倾国倾城却腹中空空。
  • 最强外挂系统

    最强外挂系统

    现代青年楚枫穿越到异界,开启最强外挂,狂虐百族天骄,风骚,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什么,你个皇族太子居然敢看不起我?靠!老子有跃阶杀人系统,碾压你只是秒秒钟的事情。什么,你说你炼丹牛B?靠!你连仙丹都不会炼,还敢说自己牛B?操!我代表人民鄙视你!什么,你说你是炼器大师?哦,不好意思,老子有炼器外挂,轻轻松松吊打你。
  • 当爱情只剩残骸:婚战

    当爱情只剩残骸:婚战

    “我们结婚吧,你娶我吧,我都跟你三年多了,你得对我负责。你要是不跟我结婚那我就做饭投毒,毒死你们全家,要是你娶了我,我妈还会给你二十万块钱呢,娶吧,我们结婚吧。”<br/>??这是丁香在自己二十二岁生日的晚上对丁子高说的话,在丁香的威逼利诱下这婚总算是结了,丁香以为她最终赢得了这同居三年抗战的最终胜利,战胜了那个嫌弃她是农村户口势利眼的婆婆,可是当她真正走进婚姻后不但丢失了她最珍视的爱情,还陷入了无休止的婚姻战争中,她迷失了...<br/>??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婚姻丁香隐忍承受......????
  • 老子是天尊

    老子是天尊

    盘坐在一条蓝白相间怪鱼身上的人大喊:“杀魔种,夺荣耀,拯救大陆苍生!”少年羽尘目光淡漠,犹如看草芥一般扫视所有围攻他的人:“老子是天尊,不是魔种,尔等要杀便一起上,我小女友甄姬还等着回家吃饭呢!”庄周疑惑:“你真名叫老子?天尊又是什么?”羽尘深吸一口气,随即咧嘴一笑:“老子是我,天尊也是我,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手持刻满怪异符文的金色棍子的孙悟空伸手捂脸:“完了,师父又在装逼了!”手持蛇矛的张飞满脸胡子抖了抖:“老大一直在装逼,从没被超越~”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