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4300000028

第28章

疏二偈頌二一標舉。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鈔自下第二爾時普賢下後彰頌偈於中初言重宣者重頌之意總有其四一為後來不聞欲令得聞故二為未悟之者重聞令悟解故三為長行文略以偈廣之令易曉會故四為結句受持文稍易故有斯四意故重頌之。

疏二正頌三一頌正示普因二一別頌前十門文但有七後三合故文八一頌禮敬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徧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徧禮剎塵佛。

鈔初二句頌所禮次一句頌能禮次句明周徧次句辯徧因後三句別顯禮相謂一一佛所各有多身一一己身能起多禮故晉經云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

疏二頌稱讚如來。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鈔稱讚二偈中前偈明所讚唯深信二字屬能讚因後偈全顯能讚於中前半偈明讚相次一句明讚時末後一句正明稱讚。

疏三頌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鬘妓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徧供養諸如來。

疏此中唯說本行供養不頌校量法供養勝豈得唯舉劣供養耶明知長行校量本行。

鈔供養中三偈初二偈前三句標所供具後一句正申供養後偈中除一切三世佛五字是所供境末後一句正申供養餘皆能供因。

疏四頌懺除業障。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鈔四懺悔偈中初句標所懺業次句明造業因次句指造業具末後句正申懺悔。

疏五頌隨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鈔次隨喜偈中前三句餘四字明所隨喜後三字明能隨喜前中初句有情次句二乘後句大乘就初句中前四字通標一切後三字正顯有情。

疏六頌請轉法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鈔次請轉法輪偈中前二句標所勸請次一句正明勸請後一句明所請事。

疏七頌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鈔請佛住世偈中初句標所請次句正明勸請下二句申勸請意於中初句明住所經時下句述所為事。

疏八合頌後三。

以後三行皆回向故八九但是回向別義。

八隨佛學是向菩提通於二利九順眾生是向眾生一向利他。

故此三門不相捨離。

文二一合頌三門二頌願生淨土初中三一總標回向二別頌三門三結歸回向彌顯三門皆回向也。

今初以該八九故不依前次。

疏文三一總標回向。

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

疏牒前所回善根也八九二門屬回向故但牒前七。

回向眾生及佛道。

疏正明迴向也。

略舉二處實際離相徧該於二在無盡中。

疏二別頌三門即分為三雖同回向長行既開故略標別義。

文三一頌隨如來學。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鈔頌隨佛學中初句標示次四句正明隨學次一句示隨學所因次一句結成隨學後一句隨學意言天人師者天者名晝天上晝長夜短是故名天又天者名無愁惱常受快樂是故名天又天者名為燈明能破黑暗而為大明是故名天亦以能破惡業黑暗得於善業而生天上是故名天又天者名吉以吉祥故得名為天又天者名日日有光明故名曰為天以是義故名為天也人者名曰能多思慮又人者身口柔軟又人者名有慢又人者能破慢善男子諸佛雖為一切眾生無上大師然經中說為天人師何以故善男子諸眾生中唯天與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修十善業道能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故號佛為天人師也。

疏二頌恒順眾生。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疏以順眾生即順諸佛故先舉諸佛。

鈔頌順生行中先經文後疏釋前中初偈標能益之尊後偈顯為生啟願前中初二句標所依淨剎下二句顯能依眾會後偈中初句所順生下三句申願意於中初句離憂常安次句獲深法利後句滅除煩惱也。

疏又佛坐樹下為化眾生。

故晉譯云如來坐道場菩薩眾充滿令十方眾生除滅諸煩惱明知不相違。

鈔疏文有二先釋通外難後結歸本意前中先釋通後引證前中以有外難云本明順生何先舉佛故疏釋云以順眾生即順諸佛等。

疏三頌前回向前略今廣。

此下大願亦是伽陀。

回向與願大同小異異者謂回向要有所回善根發願無善亦可要誓言大同者十回向位大願為體總願別願皆回向故。

今此即是回向大願。

鈔三頌前回向者即我為菩提修行時下三十偈於中三一會通長行二會通初地三解釋本文今初疏亦是伽陀者梵云祇夜此云重頌謂頌長行也如前偈等梵云伽陀此云諷誦謂孤起諷讚非頌前文然此十願若以頌前回向則是祇夜若以長行文中無別十大願之文即是伽陀故云亦也亦者非全一向疏總願別願者如願成就佛菩提為總願也於中自利利他不同為別願也是回向大願者十回向既是大願之回向故知大願是回向之大願。

疏文有十願全同初地但次不同彼中次者一供養願二受持願三轉法輪願四修行二利五成熟眾生六承事七淨土八不離九利益十成正覺今次如經。

鈔文有十願下二會通初地也即初地中金剛藏菩薩為解脫月菩薩說初地十願第四校量勝德分三門之第一勝願也今依彼疏文前以五對十門釋之一名體對名者是總云願者是希求義別有十名依經依梁攝論列與此名同但次第異今依彼次標列後釋即依當文瑜伽及諸攝論名雖小異義亦全同體者剋性即以信欲勝解三為自性若取所依悲智相導即後得智為體二修證對修者初七修始次二修熟後一修成也證者地前引發初地齊證三行位對行者初二自利次五利他八自利滿九利他滿十二利果若約通論十皆二利位者通論即初地所得也彼是初地之文故作此配若就此中十願即初後圓融不局定位四因果對前九求因後一求果五立意圓融對立意者所以但說十者以攝二嚴二利因果行位無不周故又表無盡故故云一一皆攝阿僧祇願圓融者以稱性故一願之中具一切願即入重重如常所辨六相圓融正在此文也故世親菩薩言六相者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者是根本法以初一法無不攝故別者餘九法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者斯法同名法故異者增相故諸法漸增故成者略說故攬九緣以成一略也壞者廣說故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此九因緣各住自相不相成也猶如梁柱等共成一舍總則一舍別則諸緣同則互不相違異則諸緣不同成則諸緣辦果壞則各住自法凡舉一法皆六相圓融又華嚴第三祖康藏國師為則天皇帝指金師子說六相圓融如彼金師子章也彼經文有二別一正顯十願彰自勤行二明十盡句與眾生共初中四一總標二別列三總結四攝眷屬初中地經云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釋曰能成就言該下三句初句始起要期次句方便起行謂成彼一一願中所作方便皆勇猛故後句願道行成謂如供養佛便能供故餘九例知此願亦即行稱願行故非如凡夫空有要期是以總言能成就也以總該別十願皆有此三也二別列十願者一一願中文各有四皆初四字總標起願云又發大願此四字九願皆有唯初供養一願以近標文故無也二顯願行相十願各別然與此經文異義同下隨文引之會釋三彰願德能十願皆云廣大徧法界究竟如虗空四明願分齊十願皆云一切劫數無有休息此段雖十願文同而所作各異應云供養無有休息等不似第三段文義皆同也就初後二段文通義局第三德能文義俱通十願皆有廣大等德故三總結云佛子住此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等三句全同標文也四攝眷屬云以此十願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然此經但有第二別願中之行相文義無餘三段以此須知彼經中願與此大同小異之意故略標釋勿厭異端疏今次如經者依此經次第解釋本文也但隨義便會於彼經。

疏文二一別發大願十一受持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疏亦名護法願故十地經云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

今文初句攝菩提。

次句持佛法。

次二句護佛教修行戒行為護行故。

破穿之義已見上文妙住章中。

鈔第一我為下二偈明受持願即彼第二願也疏故十地云至一切諸佛法者此四句全寫彼行相之文也彼釋云但言釋云即彼疏引論釋也下皆準此四句皆通二利然若約能受持等說受謂領受攝謂攝屬護謂防護持謂住持故勝鬘經云攝受正法護持正法若約所受持等即一教二果三行四理三云護教判為行法者論云謂修行教法於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濟故能受等文雖互舉義實皆通言常得出家修淨戒者家謂家宅以拘繫為義離煩惱縛名曰出家又在家迫窄猶如牢獄出家寬曠猶如虗空又智度論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在家雖有五欲樂不如出家功德深又如心地觀經佛為智光長者說出家在家二種勝劣佛言出家菩薩勝於在家無量無邊不可為比何以故出家菩薩以正慧力微細觀察在家所有種種過失所謂世間一切舍宅積聚其中不知滿足猶如大海容受一切大小河水不知滿足又云在家之人心恒起妄想執著外境不能了真無明昏醉顛倒觸境亦常不住惡覺易起善心難生由妄想緣起諸煩惱因眾煩惱造善惡業依善惡業感五趣果如是如是生死不斷出家菩薩能如是觀厭離世間名真出家偈云出家菩薩勝在家筭分喻分莫能比在家迫窄如牢獄欲求解脫甚為難出家閉曠若虗空自在無為離繫著等又云若有男子女人一日一夜出家受戒二百萬劫不隨惡道以是因緣故願常得也疏破穿之義至妙住章中者即善財第四善友妙住比丘大經則名善住也此善友寄第三修行住也此章中說二十種戒彼疏將配回向品二十梵行於中第十二名不缺漏戒配第二不缺梵行又第二十無垢戒配第一不破梵行彼釋云若破四重十重猶如破器無所復用最麤重故今經云無垢即無垢戒又云無破即不破梵行無穿漏即不缺漏戒雖加穿字無缺字而穿與缺義亦不殊故指彼釋此意亦同涅槃經愛見羅剎乞浮囊之喻也。

疏後偈願受一切佛法輪即是如來以一切音而說諸法令能徧受持。

故上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

疏二修行二利願。

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疏於中一切妙行皆成就者此是總句謂廣大無量世出世間種種行故亦行方便。

鈔第二勤修下二偈修行二利願即彼第四也疏此是總句者文云一切故是總也以隨義便故不依次釋之下多倣此地謂廣大無量至種種行故者彼經云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論釋云廣大無量是世間行意明俗智之行廣從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無量者八地已上不壞不雜是出世間行不雜世間有漏法故不壞者冥同真性故疏亦行方便者彼經行中有四位行相行體行業行方便行方便中以六相圓融令一行具一切行為方便經云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今云一切妙行皆成就者文含彼意故指云行方便也餘三此配之在疏可見。

疏餘句為別初句行體即十波羅蜜除蔽清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龙先生别来无恙

    龙先生别来无恙

    他是商业奇才帝国集团总裁。她问他:“你到底有多强大。”他轻轻的开博唇道:“你可以去试一试。”某人就真的就去试了,有一天保镖来报:“少爷,不好啦,夏小姐把蓝氏集团的大小姐给打了。”他只是轻轻笑了笑的说:“你问她打得过瘾吗?不过瘾的话给她一把刀,让她怎么开心怎么玩,不过千万给,我记住不要伤了她。”保镖又来报:“少爷,夏小姐和萧家少爷一起去看电影啦!”她只是浅浅地说:“把电给我停三天三夜。”保镖又来报:“少爷,不好拉夏小姐她…她…她留信说不想再面对,你………你这个活阎王了,要出去另寻新欢。”某人脸色一沉着脸说道:“那你去把她给我抓回来。”某人又一想,他的小东西他最清楚了又道:“算了,还是我亲自去。”某人被抓回来以后,道:“呜呜呜呜,我不就是开个玩笑吗,你至于让我*******吗?呜呜呜呜!”你给我等着,我总有一天会还回去的。你以为想抓我,就那么好抓吗?如果不是我故意让你抓到,你真以为我有那么好抓吗?
  • 第十三个礼物

    第十三个礼物

    这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作者乔安妮用细腻的文字把它书写出来,用以纪念曾度过的那段艰难日子,以及伸出援手帮助他们的神秘人。结婚多年的丈夫突然病逝,乔安妮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完全不知所措,终日消沉、无法振作。圣诞节即将来临,周围都是欢乐的节日气氛,触景生情,她总会想起,昔日与深爱的丈夫及三个可爱的孩子一起欢度圣诞节。但如今,她只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怪事发生了,从圣诞节前的第十三天起,乔跟孩子每天都会收到一份神秘的礼物,和一张署名为“真心朋友”的卡片。起初,乔安妮对这些礼物极为抗拒。渐渐地,礼物对她和孩子们产生了神奇的作用。神秘人是谁?下一个礼物何时会送到?如何偷偷发现神秘人的庐山真面目?一家人在神秘人的善意中,渐渐走出悲伤的阴霾,对生活重新充满了热爱。
  •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她曾以为,他会是她一生的眷恋与依靠。不曾想过,他最后却变为了没入她心口的那把利剑。时光流转中,经年的约定慢慢演变为一场错位的爱情。她所爱的是他,还是心中的那抹影子?他对她又有几许真心?他们的故事,在那些逃不开的爱恨情仇里,会幻灭?会存活?还是,会变成一段戛然而止的忧伤与遗憾?
  • 松开

    松开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煞气逼人

    煞气逼人

    世逢大变,百年沧海桑田。煞星出世,十载翻江倒海...~~~~~~~~~~~~~~~~~猪猪出品,必是精品!!!
  •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还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 道德真经口义

    道德真经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综漫之妹妹至上

    综漫之妹妹至上

    东方月,十六岁,男。身份,资深宅男一枚,重度妹控(可惜的是没有妹)。偶然得到了综漫系统,从此迎来了他所希望的新生活。本书小白文,不喜勿入,有逗比,有热血有战斗。世界进程:干物妹小埋~尸鬼~漆黑子弹
  • 孙子大讲堂

    孙子大讲堂

    《孙子兵法》一书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著作,其军事思想至今仍然光芒万丈,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作为军事著作的《孙子兵法》,不仅对当今世界军事学起着弥足珍贵的启迪意义,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现代商业竞争中,它的作用已被愈来愈多的商界人士所重视。一部论语可治天下,一部《孙子兵法》亦足以称霸商场。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曾经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商界,《孙子兵法》几乎人手一册,更有甚者,号称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竟把《孙子兵法》列为松下公司全部管理人员的必读书。
  • 扶桑馆

    扶桑馆

    狸被我踹了一脚,扁脸抵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嘴里发出呜呜的声响,那块顶着红玫瑰花的蛋糕被压在身底下,成了模糊的一团。我们哈哈地笑,苏惠抓了一把土撒在狸身上,使狸的面目更加不清爽。苏惠是个安静平和的孩子,不似我,属于“淘得没边儿的”(我妈的评价),苏惠对狸这样做,已经超出了她的行为规范。狸是杂种,他妈是日本人,带着他妹妹住在横滨。横滨离北京有多远,我们不关注,我们关注的是狸的奇怪长相和傻乎乎的性情,以及他手里常常变换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