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145

第145章

化所发言至起表心故者。释第六句。若依化人所发语言通由自.下。谓若身生欲界.初定。若身生二定已上。但起欲界.初定化所发言。此言必由自地之中通果心起。有寻.伺故。若生二定已上。若生欲界.初定。但作第二定已上化人起语。由初定中通果心发。上地自无起表之心。无寻.伺故。应知通果心宽。变化心狭。离化心外别有一类通果心能发表业。化心但能变化诸事非能发表。如身在初定作欲界化发欲界语。还以欲界通果心发。故知身在二定已上。化所发言但起初定通果心发。不起下地威仪心发。如化发言。化身亦尔。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答如生初静虑以发起表心。令化身转作往来等用。如是生上诸静虑。亦以初静虑发起表心。令所化身起往来等用。如眼识等。有余师说。诸所化身无往来等种种作用。但默然住。由化主力令彼似有往来等事。如帝网戏非有现有(前师为正) 若一化主至亦容有别者。释第七.第八句。余二乘.异生定非自在。而不能令一语一默。要语皆同。佛定自在。或时皆同。或复能令一语一默。准婆沙文。乃至诸佛化主。及所化能发语心。前后各别。于中迅速谓语俱时。理实前后言一心发。谓一相续心

发语心起至化如何语者。释第九.第十句。问。发语通果心起。变化通果心既无。应无化身。化如何发语

由先愿力至亦得发语者。答。由先愿力留所化身。后起余通果心发语表业故。虽变化通果心.发语通果心。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发语。应知通果心宽。化心.发语心皆名通果。以此故知。发语心非是化心。别有一类通果心。能发语业。以化心不能化声处故 又空法师云。化心不能发业。然别有发业心。如身生欲界.初定。化作欲界.初定身已。还却入定。从定出已。起自地善.无记发业心。令化主语化人方语。若生上三定。虽无发业心。以初定发业心发自地语。令下欲界及上三定化人言语 此解不然。检寻诸论未见有文以初定发业心令其欲界化人语言。故说非理 又泰法师云。自古诸师。皆依俱舍。发语心起化心既无。故知化心不能发语。又前论云。若欲界化外四处除声。故知化心不化声处者。不然。依旧十四卷鞞婆沙云。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故知化心亦化声处。又今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生初静虑成就欲界一。谓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总缘色等为境起故 有说。彼成就三。谓色.声.法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缘所起身表。即有缘色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起语表。即有缘声舍意近行。此心若缘所发化事。以总缘故。即有缘法舍意近行 有说。彼成就六。谓六舍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总别缘故 又依婆沙。梵王请佛转法轮时。评家云。以欲界不隐没无记心语。故作梵福。由此多证故知。化心亦能发语。然此论云。发语心起化心既无者。此中问意。化心.发语名发语心。化心依化身立化心名。欲明二心不并起。如何身语并。故化语心别立发语心名。若发语心亦立化心名者。不成问答。欲彰二心别故。此中别说发语心名。能变化心实能发语。故与前引文不相违。然论云。唯化四处除声者。声不常有。四相.及得.名.句.文等非是色法。故略不论。若通据声.及非色法即化六处。如前所引 今解不然。别有通果心发语。化心不能发语。宽狭如前说。法师未委通果心宽。变化心狭。谓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释。检寻婆沙.及诸论文。皆言欲界化四除声。色界化二谓色触。不言化声处。亦不言化法处。又婆沙上下论文皆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但言发不言化 问旧鞞婆沙云。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者。云何释通 解云未审。此论定是何部。引来为证。设是当部。从多分说。如品类足言。通云何谓善慧。或相从说。或非正义。违诸论故 问若语声非可化者。何故集异门足论第五。解三欲生中。云谓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长如是类业。彼由此业。与诸他化自在天。虽同一类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进趣。而有高.下胜.劣差别。诸下劣天子化作种种色.声.香.味.触.法诸妙欲境。令高胜天子于中受用 解云彼由业力令他化作。非由化心。不可为例 或可。从多分说。以实而言。声由击发。不可言化。以间断故。或声不离所化色.香.味.触四种。相从说故亦名为化 复有古德云。梵王请佛转法轮。以欲界威仪.工巧心语者 此不成释。如二十心中色界六心。必不能生欲界威仪.工巧心。又欲界通果心。亦不能生欲界威仪.工巧心。梵王如何得起欲界威仪.工巧语

非唯化主至持令久住者。释第十一.第十二句。初解化骨琐身令久时住。既言留化身。明非本身骨。第二解可知 迦叶波。此云饮光。前解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有说有留化事。有说无留化事。如是说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叶波已入涅槃

初习业者至多少化事者。释第十三.十四句。可知。又正理云。初习业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习成满者。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众多化事(解云所依谓木石等)

如是十四至亦无有失者。释第十五.十六句。十四修得。无记性摄。余生得等能变心通三性摄。如天龙等能变化心。彼亦能为自.他身化。于十色处化九除声。理实无能化为根者。然所化境改转本形。不离根故言化九处。亦无有失。若修得化不转本形但化四处。以离根故不说化根。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修得化。若欲界系四处摄。若色界系二处摄。生得化若欲界九处摄。若色界系七处摄 问由如是法成化身故。化当有心。无心耶 答当言无心。然化有二种。一修得此无心。二生得此有心。此中说修得化。非心依故 又有二种。一化他身此无心。二化自身此有心。此中说他身化非心依故。若变化他有情身者如自身说

天眼耳言至取障细远等者。此即第五别明眼.耳。问及颂答

论曰至名天眼耳者。释上两句

如是眼.耳何故名天者。问 体即是天至及中有等者。答。生得谓生欲.色天中。余文可知

修得眼耳至能见闻故者。释恒同分。以天眼.耳识必俱故。恒名同分

处所必具至一切有情者。释无缺。左右二眼处所。必具无翳无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

能随所应至天眼见无遗者。释下一句。天眼.天耳依四静虑。能随所应取自.下地。被障隔等诸方色.声。引证可知

前说化心至各有异耶者。此下第六明五通种类。问。前说化心修得与余生得等异。神境等五各有异耶

亦有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地狱初能知者。就颂答中。初五句明五通类。次一句三性分别。后两句约趣通局

论曰至是业成摄者。释初两句。总以六义明五通异。神境智类总有五种。一修得。由修定得故。二生得。生彼处得故。三咒成。由咒力成故。四药成。由药力成故。五业成。由业力成故。曼驮多王.及中有等诸神境智是业成摄。随难别解。不由占相得飞行等故无占相 曼驮多。此云我养。如前具说

他心智类至加占相成者。释第三.第四句。他心智类总有四种。前三如上。谓修.生.咒。又加占相。占谓占卜。相谓睹相能知他心。夫他心智知他心上一别相用。行相微细难可知故。非药.业成

余三各三谓修生业者。释第五句。谓余天眼.天耳.宿住三类各三。谓修.生.业以难成故。非咒.药.占。谓眼.耳钝故非咒.药成。占相唯意亦非眼.耳。身虽是色以相显故。神咒.涂药可以飞行。不同眼.耳。知过去难所以宿住非咒.药.占 问知现在易。他心如何非由业耶。解云他心虽知现在。知一用故。行相微细。难可知故。非由业成。宿住知过去多体故。虽缘过去。对彼他心总易知故。可由业成 问他心知一用难如何咒知他心。不知过去 解云咒力唯及现在。故在他心。不及过去故不通宿住

除修所得至不得通名者。释第六句。三性分别。于六类中除修所得。余生得等皆通善等三性。咒.药据心说故。非定果故。虽类相似不得通名。若据修得。三善二无记

人中都无至业所成摄者。释第七句。此约趣通局。于前六类。人中都无生所得者。以占相智所覆损故。有他心智及愿智等所映蔽故。余五皆容有随其所应。本性生念业所成摄。故正理云。人由先业能忆过去 此文应言本性生念智。故婆沙一百一释名云。问何故名本性念生智。本性念生智是何义耶。答生谓前生诸有漏法。智谓此生能知彼智。念谓此智俱生胜念。言本性念生者。简别修得。即本性智由胜念力。知过去生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 复次住本性心由胜念力发起此智。知过去生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本性心者。谓善.染污.无覆无记。不由修得故名本性 复次本性者。谓诸法自性。即过去生诸有漏法自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 复次本性者。谓前际法性。即过去生有漏法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问此智俱生法有多种。何故但说念耶。答念力增故。如四念住等。此亦如是虽体是慧而念增故。名本性念生智 又云。唯欲界人趣中能造殊胜业。引得此智 又云。人趣中。智慧猛利胜余趣故

于地狱趣至更无知义者。释第八句。于地狱趣。初受生时唯以生得他心知他心等。唯以生得宿住智知过去生。苦受逼已。更无知义

若生余趣如应当知者。总指余趣。若生天.鬼.傍生趣中辨其通局如应当知 问六类对五趣通局云何 解云。修得唯人.天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余四趣。咒.药.占三唯人趣。以无生得故。三唯人 或可。咒.药亦通人.天.鬼.傍生。业通五趣。以中有是业。通五趣故 又解天有修.生.咒.药.业无占相。或可。亦无咒.药。人除生得有余五种。鬼及傍生有生.咒.药.业。无修.占相。或可。亦无咒.药。地狱有生.业。无修.咒.药.占相。虽作两解仍更勘文。婆沙一百一说。人趣有占相。有本性念生智。无生得。又说。天.鬼.傍生.地狱。有生得他心宿住。余不别释。此文与前两解亦不相违

同类推荐
  • 贞陵遗事

    贞陵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风论

    中风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

    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解略

    老子解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飞碟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飞碟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读穿越系列第二部,群号:12964387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衰,走路都被花盆砸中……再醒来时,我竟然成了将受千刀万剐之刑的女囚。KAO,就这样让我穿了,谁这么害人呀。我才刚死没多久,又让我死,而且是最残忍的死。MD,想我死是吧,我非不死,看我如何自救,死囚也照样走出刑场做女猪,且看女主安若曦如何驯服暴君男猪,调教柔弱美男。
  • 佛说旧城喻经

    佛说旧城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自1949年在英国出版,迄今在全世界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是反乌托邦文学乃至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不容忽视的经典。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悦经典”系列秉承“作家中的作家,经典中的经典”的选书原则,收入本书,特邀著名翻译家苏福忠先生重新翻译,装帧精良,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超级败家学生

    超级败家学生

    每天都在花钱,每天都要花很多的钱,花不完还要受到惩罚。好烦,钱太多,不知道怎么花,谁来给我出出主意?新书:读者爸爸真香,连载中...
  • 零售业92个创意促销方案

    零售业92个创意促销方案

    性别决定消费偏好、刺激不同群体的需求、众目聚焦的攒金吉日、榜样的成功经验等内容。“欲取之,先予之”,经商也一样,要想从顾客口袋中钱,先要给顾客一些实惠。只要经营得当,学会从“赔钱”中赚钱不失为一条取胜的妙招。促销方式千变万化,大家都喜欢小投入、大产出的促销段,其实只需要稍微地动下脑筋,另类的做法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收获。视觉形象所传达的信息不再是“这是一些商品,请您来选购吧!”而应该是:“这是一种生活,请您来体验吧!”这样,视觉营销所起到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把商品推向市场,让顾客被动地接受,而是变成了把顾客请进市场,让顾客在时尚生活的体验中,自发地产生消费的需要,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 叩拜沂蒙(中)

    叩拜沂蒙(中)

    红哥,被淡忘的团队今天,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提起红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红嫂已经成了一个享誉神州的称号。提及沂蒙红嫂,大家无不肃然起敬,而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称呼——红哥,却很少提及。其实在战争年代,红哥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泛指那些支前,救护伤病员,为军队做事的的男性农民。红嫂拥军,红哥支前,构成了八百沂蒙山最感人的历史画面。也许是红嫂的名声过于响亮,也许是历史给女性过多的偏爱吧,那些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红哥们站在红嫂们高大的背影里,默默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都市最强狂帝

    都市最强狂帝

    一代仙帝傲古绝今,却不想被最喜爱的孽徒偷袭,身死魂不灭,穿越地球。虽在都市,可问道之心不减,虽从头开始,但依旧自信有我无敌!登天路,踏九霄,吾身在处即是道场,犯吾道场者杀,闯吾道场者死!
  • 官扎营的马子妮

    官扎营的马子妮

    晓梅的电话号码我没有存入手机,她来电话的时候我问,你是谁?晓梅很不高兴,说卫国你“揍式”(济南方言:装腔)么?我是晓梅。我赶忙道歉,最近忙晕了头,没有听出你的声音。晓梅就说,开始办理官扎营拆迁手续了。我问,什么时候?晓梅说,你明天来就知道了,说完电话就扣了。晓梅急忙扣电话并不是我没有听出她的声音得罪了她,是因为她要节省电话费,要不是为了我,她不会打这个电话。我和晓梅是同学,小学到中学始终一个班,小学还是同桌。更重要的,我们是邻居。在我们家没有搬走前,曾和晓梅的家在官扎营相邻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