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400000178

第178章 人物志【流寓】

论曰:贤哲之士,到处流芳。然足迹偶经,而百世犹低徊而凭吊之,非以人为足贵哉。晋邑滨海,而自典午南渡以来,避地来归者代不乏人。志乘所载,班班可考。或有迹非飘泊而寄托之,间有所表著以自显者,均足尚也?后之览者,能勿慕古而兴歌欤!

李宽囗囗 罗隐

徐寅囗囗 杜袭礼

李邴囗囗 赵思诚

王秬

陈旅囗囗 马速忽

王彙囗囗 王翰

方应元囗囗杨郎铁

顾黑子囗囗夏秦

陈文七囗囗路振飞

韩登相

李宽 初名珏。尝随父贩粜,航海抵泉,平粜赈饥,泉人德之。后闻宽仙去,立庙于东街头祀焉。

罗隐 字昭谏,余杭人。工诗,长于咏物。自号江东生。尝游晋江罗裳山五髻石壁及惠安螺山,所至多灵异。光启中,归钱缪为从事,后表授给事中。年八十余卒。

徐寅 莆田人。乾宁中进士。王延彬刺泉州,寅每同游赏。及陈倓,倪曙等,赋诗酣酒为乐,凡十余年。

杜袭礼 昭宗时为水部员外郎。朱全忠篡唐,避乱来泉,依刺史王审邽。与常侍李洵、承旨韩偓诸公同宾礼于招贤院。

李邴 钜野人。崇宁五年进士,累官参知政事,后除资政殿学士。寓泉州几二十年,遂家焉。与黄冠、张读等友善。好游山水,以诗自娱,著有《草堂前后集》一百卷。号云龛先生。累赠太师,谥文敏,改谥文肃。子缜维、纪纶,孙訦。

赵思诚 高密进士,崇宁中宰相挺之之子。建炎南渡,兄存诚帅广东,与思诚移家泉州。后思诚以宝文阁待制守泉,从弟濬、涣皆登进士。涣任御史,以亲党皆在泉,亦徙居焉。

王秬 父辟章,为泉太守。母丞相赵挺之孙女也。建炎南渡,秬从诸赵卜居晋江。少负才,以荫补官。稍迁枢密院编修,历刑部侍郎。在官抗疏,言论切直。后乞祠归泉南,寓僧寺,其诗有“投老归来乏一钱”之句。

陈旅 莆田人,尝至泉州从傅古直游,声名日著。以荐为儒学教官。游京师,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其所为文,慨叹曰:“吾老将休,付子斯文矣。”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荐之,除国子助教,终监丞,有《安雅堂集》。

马速忽 色目人。登进士第,历官福建行中书省员外郎,奉使广东。其妻留福州,为悍卒所逼,尽节以死。速忽感其义,不再娶。寓居晋江沙堤,惟一子从。志操高洁,崇尚名节,元季士风委靡,鲜有其伦。

王彙 邵阳人。至正庚辰进士,历贵州行省参政。顺帝时天下群盗蠭起,直谏内廷之非,谴谪入泉,遂家焉。与学者讲解经义。明初朝野交荐,固辞不赴。

王翰 庐州人。袭祖千户爵,有能声,以省宪荐除庐州路治中,政誉日隆。迁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诸县。参政陈复代领州事,翰还道经晋江,寓居沙堤。其地有西山岩,石刻“海天一色”,翰书也。元亡,移居永福山中十年,号友石山人。著有《友石山人稿》。洪武中,有荐之者。命下,翰叹曰:“婺可更适人哉?”乃为诗以别其友,遂自引决。

方应元 莆田人,隋泉州长史叔达后。家贫,为吏郡推官。乌古孙良桢器之,使典刑曹。凡有乖法典,辄白改之。寻为南安芦溪司椽,弃归。

杨郎铁 右丞舍人儿也。右丞分治泉州,明汤和取福州,郎奔告右丞,曰:“官人累世蒙国恩,郎亦累世蒙官人恩,今国运已去,愿从官人赴新桥死耳。”右丞曰:“汝言诚是。”遂俱至新桥,凭栏良久,曰:“且归,我有家事,尚欠处治。”翌日,郎又促之,右丞复同往,如前言。郎叹曰:“吾不忍复见官人矣。”投桥而死。

顾黑子 扬州人,顾圭养子也。圭以戎籍隶泉州,居晋江。洪武初,以事系狱,累岁,黑子采薪鬻直,给其衣食。后圭释归,死。子闰童当补役,黑子请偕。闰童不事生产,窘窭日甚。黑子乃为酒家佣给之,积其余为闰童娶妻。士类咸叹服之。旧志以杨郎黑子另载附传,新志径入寓贤,今从之。

夏秦 元季进士,不知何许人。避乱来晋江,初居涵江,后居青阳山下,以列经教授乡里。郡守胡器与部使者每造庐咨访。洪武中,召至京,力陈年老,乞归。箪瓢屡空,处之晏如。有《送胡郡守诗》云:“离筵对芳草,去路遶青山。日暮双旌远,邦人拭泪看。”时称为二十四颗明珠。

陈文七 福清人,梓匠于泉,无父母,祖父病,割肝以疗,胸迹成疤。人称为疤孝孙。及祖终,为泉人携贩吕宋。吕宋闻其孝,厚赍之,数年间大获计然之富。

路振飞 曲周人。天启五年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淮阳。唐王聿键待罪凤阳,振飞周恤甚厚,又疏请加恩罪宗,王甚德之。及聿键立于福州,起振飞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顺治三年,大兵进仙霞关,聿键走汀州,追赴不及。寓居泉州海岛,后归,卒于途。

韩登相 四川资阳人。在提标中营效力。有周姓遗银五十两,登相拾藏之。周去三十里,奔觅,登相诘问符合,遂还之,不受其谢。

同类推荐
  • 七破论

    七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不自守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护法论

    护法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犍陀国王经

    犍陀国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法集名数经

    佛说法集名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五丝

    五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天机1

    天机1

    “由泰北清迈前往兰那王陵的途中,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辗转间误入歧途,迷失在一座群山围绕的现代城市。城内设施一应俱全,但却了无人迹,城内的时间,无情地定格在一年之前。本是一次幸福的旅行,未料等待旅行团的却是叵测的噩运。无法与外界联系,唯一的逃生道路被封死。在探寻出路的过程中,奇异事件接连发生——山魈报复,恶犬突袭;导游惨死天台,司机被炸成碎片……困境重重,危机四伏,远离人间的人们各怀心事。沉睡之城究竟埋藏着多少秘密?十九个原本命运各异的人,在这一坐标点相遇。是落入人为布设的陷阱,抑或是身遭不可违忤的天谴?对未知的恐惧攫取了每一个人的心。”
  •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本书共八章,内容有: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概述、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分类改革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配套制度改革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与政府监管研究等。
  • 灵魂殇(上)

    灵魂殇(上)

    这个故事的名字暗示了它的结局,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是的,在故事的结尾,总有一样东西会死去,也许是肉体,也许,是灵魂。清晨的冬天总是那么萧瑟,连带着人的心情一起往下坠。法医吕鸿的情绪毫无原因地被天气感染,觉得有些难以名状的沮丧。冬风一路摇动着接近干枯的树枝,也将她的心摇动得十分不安。终于到家了,她疲惫地掏出家门钥匙,刚打开门,惊奇出现了。
  • 我们说好的幸福

    我们说好的幸福

    我们都希望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一个人,可事实往往是,我们遇见了一个人,才迎来了最好的年华。从小是孤儿的林思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袁妈妈收养并带往意大利,长大后,她为了报恩回国帮妈妈寻找多年前遗失在国内的儿子袁靖宸。当她一步一步按计划接近靖宸时,才发现耀眼如王子的靖宸却从小被心脏病折磨,让她痛心不已。随后两人在日渐的相处中产生了深刻的爱意。正当思楠鼓起勇气想要冲破尴尬身份的障碍来争取这份爱情时,却意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而此时,靖宸也同样被困在病房危在旦夕。上天真的这样绝情吗?连一点幸福的权利都不舍得施舍?那些爱过的感觉都太深刻,我都还记得。你等不了,我们说好的幸福呢?
  • 爱之名

    爱之名

    百草在跆拳道美少女挑战赛上登场了。几年的磨练与等待,戚百草终于大放光芒,成为了世界级的跆拳道选手。这个夏天,百草将会迎来从未经历的艰难和困惑,以及从未经历的荣耀与幸福。当初朦胧的爱情和暗生的情愫也都开始愈发地明朗化,三个男生的追求和爱意,让百草体会到爱情的魔力,也体会到了青春年纪酸楚的心事。若白的生病让整本故事弥漫了悲伤的情绪。以爱之名,止爱之殇!
  •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精心撷选2008年全国高考考场满分100多篇有多年高考实战经验的一线教师透彻点评得分要点引领你揣摩成功心得,掌握满分门径,轻松胜出。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