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6200000084

第84章

初中四无量义略作四门。一释名。二体性。三建立。四种类。初释名者。缘无量境起无量行名四无量。则带数释也。二体性者。杂集论第十四以定慧为体。又慈能与乐无嗔为体。悲能拔苦即不害为性。喜庆他乐不嫉为性。舍令他舍惑即善舍为体。三建立者。依庄严论及瑜伽第十二有四种作意。立四无量。谓缘求乐众生起与乐作意立慈无量。缘有苦众生起拔苦作意立悲无量。缘有喜众生起随喜作意立喜无量。缘有烦恼众生起不染污作意立舍无量。此约初教。又依大集经第九云。知诸众生心性本净是名为慈。观于一切等如虚空是名为悲。断一切喜是名为喜心远一切行故名为舍。此约终教。顿圆准之。四种类者。诸经论中多说三种。一缘众生。二缘法。三无缘。智论中二释。一约能起。初一是凡夫慈等。次是二乘法执。三是菩萨称真。二约所益。初一令得人天益。二令得二乘益。三令得菩提。佛地论中诸佛菩萨缘众生假者。亦缘彼五蕴假法及缘二空真理而教化故。今十地论中众生念等者念则缘念也。若依圆教如下离世间品。各有十种。具如彼说。余义如别章。释文中二。先释于慈。后三类显。初中三。初众生念中四。先与乐。广者与欲界乐。大者与初二禅乐。以共喜故名同也。无量者与三禅乐。不共喜俱名不同也。以此三乐与众生时。无简彼此故云不二者亦是等也。第二言无嗔恨者。是二障对治。远云于怨加损名与不爱。于亲与乐名为与爱。此二是障如经无嗔。治初无恨对治后。又释于不爱者授与可爱。翻己嗔嫌名为对治。三清净谓离五盖令慈定净。此经略无。四无恼害者是摄果。谓慈定起于色界中受正果。慈行余势力后于欲界受于习果。故云于欲色界受正果习果。无苦恼事故。二信解力遍者明法念。涅槃中缘利生之法。瑜伽菩萨地缘诸众生五蕴等法。地论具二。先知凡圣众生法。二及众生下知众生心所起分别诸法。用以化生也。三满十方者明无念。论中亦二。初当体无念。二分齐无尽。如论应知。余三类慈故云亦复如是也

第二明五通果中作四门。一释名。二出体。三诸门。四释文。初中先释通名转变无壅名曰神通。五者是数。通者是义彰数义名即带数释也。别名中一名神足通。难测曰神。履涉称足。从用就喻为名。又释神是通用。足是所依之定。定与通为足故。定用从喻为名。亦名如意通。出没随心故。亦名身通。通慧依身故。亦名神境通。是通慧所变境故。二天耳通。三天眼通。光明义是天义。闻声是耳义。照导是眼义。并从根及趣以立其名。四他心通。能了他心。从境为名。五宿命通。亦名宿住通。往谢名宿。宿时色心相续名命。亦名为住。通慧照彼。亦从境为名。此五并是依主立名。谓宿住之通等准之。第二出体者。依萨婆多。凡夫五通若总出体。以通大地中慧数为体。若别即以等智为性。若经部宗。凡夫五通总以想智想定为体。若别即以十智中名字智为性。若圣人得同以名。用无流智为性。若大乘宗。总以别境中慧数为性。若别凡夫五通世俗智为性。圣人五通后得智为性。若杂集论定慧为性。第三诸门分别者略有五门。一辨所依定者。依小乘唯依四根本定。以依胜地发胜通故。未来中间慧多定少。诸无色定定多慧少。复无有支相助不能发通。经部亦同。大乘瑜伽显扬亦同前。若杂集论通依四定。多依第四。以功德胜故。二约三业者依地论。初一身业清净。天耳他心二通口业清净。宿命生死智二通意业清净。解云初即转变色形名身业净。天耳他心能起言说名口业净。后二以过未隔世难知。唯意能了名意业净。五通是智。理实皆意。但随用相故。作此分矣。三约业用者。地论约菩萨业用。初身通能到众生所。次二为其说法。谓天耳闻他言音不同随方为说他心知他心器所乐。要由此二方得说法。谓言声及义也。后二尽知众生过去未来所应受化故。解云宿命知其过去所习因以授法。天眼见其未来根熟方能受化。四约智见者。地论中前四通明智。第五明见。解云理实五通体皆是智。但为天眼照瞩分明废体从根说名为见。若尔天耳何不从根名闻。释理实应齐。但为智是见性。眼亦是见。见义顺智偏就眼说。五约所知分齐者。若凡夫五通但知一四天下。若小乘人依智论第六云。若小乘阿罗汉小用心。天眼见一千世界。大用心见二千世界。若大阿罗汉小用心见二千世界大用心见三千世界。义准菩萨。随位渐增。若佛总无限量。余通准之。第四释文者。五通则为五段。初神足通中论得三种胜自在。一初句动世界自在。约依报。二一句自身自在。一散。二合。三隐显。谓现没还出也。三约身作业自在有八种。略无注水。余如论辨。若依智论第六。如意通有三种。一能到。二转变。三圣如意。能到有四。一身能飞行。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此没彼出。四一念能到。转变者。大能作小。一作多等。外道力转事极久不过七日佛及弟子久近如意。圣如意者于六尘中不爱不净。观令爱净等准之。是自在法。唯佛得之。乃至广说。二天耳通中以天耳过天人故。若苦若乐若粗若细若近若远等。声无不闻知。余如论辨。三他心通中。先总。后别。别中十句分三。初四知烦恼心。次二知报心。余四知作业心。论分为八。如论应知。初中前三知三毒有无。论名随烦恼。此是随缘现起故非是小惑名随。二垢等知其细惑性。成名为使故。次知报心。是无记心。人是小。欲天广。色天大。无色二。解脱名无量。此中名狭以定力多故。余知作业。前三净后一染。前中乱等约学定心未得故。或散或非散二定等约得定。得定后。或入定或出定或在定。三缚解等约慧。于缚得脱故。后一知染心。此中略无求不求心。有上等约慢。谓有上处起得想。是粗。于无上处起得想。为细故。论云粗细习行故。四宿命中。先总。次别。后结。论中分三。初谁能念。谓智。此释总句。别中一念何等事念一世界等二我生下。云何念因名字等念。此中种族者是家差别。谓生家等。姓者贵贱等姓。三知本某名。四知所食。五知苦乐。六知寿命。如经如是久住故。七知死此生彼。余如论辨。五天眼中。先总。后别。论中先释能见为总。初见众生死此生彼故名死生智通。审见委细故云清净。远见他方故云过人。二见何等事下总释所见。三云何见下明其见相。即别释所见。即是诸众生等。明善恶因果。指同二地说可知

第三是菩萨下明总结自在。论中具四。一禅结四禅。二解脱结四无色者。以八解脱中四无色是后四解脱故也。三三昧是四无量定也。四三摩拔提是五通者。此云等引。谓引起五通业用也。能入能出者。谓起心欲入起心欲出名生心时。即能入出名用现前不随生者。不为定等所缚故。前十种深念中淳厚心此处成就故也。虽入禅等。而以愿力生彼。增长菩提分处即与佛菩萨共生处也。此约自利释。瑜伽住品约利他释可知。行果竟

二是菩萨住于明地下明位果。于中三果即为三。初调柔果中四。初调柔行体。二忍行德。三别地行。四结说相。初中三。先法。次喻。后合法中言观一切法不生灭众缘而有者。此中论云于清净法中不见增。烦恼妄想中不见减。因缘集生故者。此故字有二义。一由缘集故无增无减故云不生灭也。二由缘集故有增有减故云有生灭也。此一缘集之因成此二义。是故常起因缘对治。离染成行而恒不见有生灭相也。欲有无明缚皆微薄者。断一切修道欲色无色界所有烦恼及彼因同无明习气。皆悉微薄远离故。解云此是贪等烦恼障现行并种故云及彼因。与当地所断所知障种同此位灭故云同无明习气皆微薄。以未尽故但云薄也。地经中诸见缚。先于初地已断故也。不复集断三毒者。以断细不断粗故。二是菩萨忍下明忍行德中有十心。他人加恶名辱。心能忍受名忍。善护他心释安乐也。以此二心分别已下诸心故云分别示现。言作恶怀疑者。谓有众生曾损恼菩萨自恃已恶疑菩萨嗔故云也。然菩萨将护身与彼同爱语诱诲。故云现同伴侣爱语等也。此释同和心柔软心。此中美妙心具彼二心也。不坏心者被身加恶不嗔故。不动心者口恶骂不报故。不浊心者忍时心不忧恼故。不高下心者过去久行不憍慢故。是故今能下就与其善言。谓于己不高。于他不下也。地经有二句。一以道化他不求他敬。二施恩及人不望他报。若有悕敬望报时。少不称意即便生嗔。今由无此故成忍因。此中初施恩不念。后小恩大报。不谄曲者非不实释不谄。及无偏心释不曲也。以菩萨谦下随物相同谄曲故。今明实等也。不染心者。微细隐覆垢染心。皆悉离故显净也。余文可知

二偈颂中三十五颂分五。初二颂起厌行分。二有二十四颂厌行。分三。初四颂护烦恼行。次六颂护小乘行。次十四颂方便摄行。三有二颂厌分及行果。四有六颂位果。五末后一颂结说

第四焰地中亦七门。同前初释名者。唯识第九云。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名焰慧地。摄论云。由诸菩提分法焚烧一切障故。无性释云。此地中有焰慧故名为焰地。世亲释云。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名焰慧地。庄严论云。以菩提分慧为焰自性。以惑智二障云薪自性此地菩萨能起焰慧烧二障薪名焰慧地。金光明云。能烧烦恼。以智慧火增长光明。修行道品依处所故名为焰地深密经第四及瑜伽七十八及显扬论大同此说智论名增妙地。如十住论云。施戒多闻威德炽盛故名焰地

第二明来意者。亦有三义。一前地明定。自下诸地明所发慧。依定发慧义次第故。此依解深密经。二前之三地寄在世间。今此出世。义次第故次来。此依十地论辨。三前三地虽得世定总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舍于定爱及法爱故。是故此地修证彼行故次来也。此亦依深密经

第三所离障者。依十地论离解法慢障。以第三地闻胜流教法生解起慢。四地翻此故以为障。依梁本摄论名微细烦恼共生身见等无明。彼论以法执分别种子为体。如梁论第十具释。又成唯识论第九名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下论释世亲摄论云。分别我见有三。一最初断细故名为上品。二分别起故三不能远到故名为粗。今此俱生最后所断故名下品。任运起故。远到第四方可断故。是故此障异彼粗故名微细也。上论彼障四地菩提分法。以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得无流菩提分法。彼便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见等。下论释云。以前三地同凡三行。由斯未断迷理我见。四地出世方能永断。烧薪之焰依此立名。二我见言或二障同体我见。以正断所知烦恼不起同名永断。理实但除法执我见。或法执中我我所见为二身见。或分别俱生名二身见。尽处总说故说四地断二身见。此三释中初释为胜。上论宁知此与第六识俱(此问也)。第七识俱执我见等。与无漏道性相违故。八地以去方永不行。七地以来犹得现起。下论释有三因。非是第七。此即初地。上与余烦恼为依持故。此粗彼细。伏有前后故。此但与第六相应。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由斯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二法爱愚。即是此中法爱俱者所知障摄。二愚断故烦恼二爱亦永不行。金光明云。味禅定乐生爱因无明。微妙净法爱因无明。深密瑜伽并同上辨

第四明所证者。依梁论名无摄法界。彼论释云于最胜真如及真如所流教法。于中见无摄义。谓此法非我非他所摄。何以故。自他及法三义不可得故。譬如北鸠娄越人。于外尘不生自他摄想。依无性世亲诸本多同。唯识第十云。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解云等取同类我爱慢等。非彼依止处及所执取境。中边论云。犹通达此乃至法爱亦能转灭。解云与我执等同伴故

第五所成行者三种。一十度中成就第四精进波罗蜜。二成就菩提分增上慧行。三亦成悲智行。庄严论云。第四住能入生死而不舍觉分故。又如下文不住道行等(寻文知之)

第六明所得别果略有三种。一依梁论四地通达无摄法界得众生利益果。二金光明云。四地发心得不退三昧果。古人释。四地相同出世。由初证得故标不退。三调柔等行。十王摄报。并准可知

七释文者。三分同前。初赞请分。二显地分。三重颂分。初中八偈分四。初二明菩萨闻法欢喜供养。次一天女妙音歌颂地法。次四天王庆闻供请。于中初三庆闻供赞。后一请说后地。后一解脱月同请

二正说地相内。论中先明依前地净定总持今此地如实智净故说焰地。四分中。初是入地方便故云因。二是初入地出障行故云清净。三是正住地道品等行能有所除故。对治进修上上故云修行增长。四是地满即彼清净对治修行增长之果。又初一是地因。后一是地果。中二是地相。又初一加行道。次一无间道。次一解脱道。后一胜进道。何故解脱名对治耶。以翻障显地

同类推荐
  •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五蕴皆空经

    佛说五蕴皆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霁后贻马十二巽

    霁后贻马十二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名

    正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溪山卧游录

    溪山卧游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西京春慢

    西京春慢

    已完结,he,请放心食用。身负灭族之仇而出生的女子,因为一道“平衡朝野,称量天下”的谶言卷入女帝夺权之变中。从卑微的宫女到执掌半壁朝堂的护国夫人,懦弱无能的人看不见明天的太阳,心狠手辣也未必人人俯首称臣。------当西京长安的春朝悠悠荡过,永昌二十九年四月,从大唐最尊贵的公主出嫁开始,大唐注定不会有一个平静的春天。
  • 红颜战神0a

    红颜战神0a

    妇好,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还主持着各种祭祀活动。红妆武装她都爱。出生便经历狼叼虎衔之异象。幼年丧母,血海深仇。儿时玩伴,昔日商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千古一后,前无来者!甲骨文中,多次记载,武丁和妇好将部属们甩在后面,两人一起并肩驱策,在旷野中追逐驰骋。琴瑟和谐,羡煞后人……
  • 微男时代

    微男时代

    不论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城镇,我们身不论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城镇,我们身边都有一群正在为着生活和梦想默默奋斗的小男人、小女人、小市民。他们揣着小梦想,撒点小矫情,有点小可爱,虽然普通,却更生动。《微男时代》讲述的正是这群小人物的小故事。书中以当下正红的一群被贴上“身份微低”、“涉世微浅”、“梦想微弱”、“爱情微远”、“收入微薄”、“房事微软”等一系列LOSER标签的“微男”们为主要人物,演绎出一幕幕“小男人们”的苦乐悲欢。
  • 哈周和他的

    哈周和他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想你的时候微微甜

    想你的时候微微甜

    安雁朵十一岁时,父母去世,大伯得到抚养权,但是他本意是霸占她的遗产。 在十八岁时,安雁朵考上大学,却被大伯撕了录取通知书,强迫结婚,于是,安雁朵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六年后,安雁朵羽翼渐丰,决定回到家乡,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爱情……也许她真的变了,但是每当想起过往的种种,还是会微微一笑,带着一丝甜蜜。
  • 都市少年修仙记

    都市少年修仙记

    少年儿郎都市行,发扬正能量,消灭一切邪恶!走走走,让我们斩妖除魔,替天行道去!
  • 妖尾之召唤魔导士

    妖尾之召唤魔导士

    有那么一种魔法以卡牌魔法为基底,参考了星灵魔法的召唤,模仿了具现之弧的想象创造,再以附加魔法赋予各种属性,创造出各种各样拥有魔法力量的怪兽。此魔法,被称之为‘召唤之卡’作为此魔法唯一的拥有者,卡尔文·马卡罗在伊修迦尔上书写着自己的传奇。这是名为卡尔文·马卡罗的的故事。
  • 绝色猎人

    绝色猎人

    唐风成为刑警天使组队长,队员全是青春靓丽美少女。从此带美女,斗奸贼打坏蛋。天使中的魔女唐豆说:他怎么不揩油就跑了?害老娘紧张半天。神出鬼没的鬼手米雪说:我一个如花似玉的柔弱女孩怎么能用这么阴森的名字呢。杀气腾腾的厉风林子涵说:怎么就没人打我的主意呢?队长唐风说:自从离开部队,我的脸越来越白了。妩媚的迷魂天使苏梦瑶说:我倒觉得自从离开部队,你的脸皮越来越厚了。【风格:搞笑都市武侠动作片】作者新书发布《仙御江湖》
  • 等不到的我爱你

    等不到的我爱你

    十七岁,豆蔻年华,他许她地老天荒。 二十七岁,荏苒光阴,她拒他千里之外。 这十年之中,他说过无数次爱你,却遥远得连末梢都听不到。 这十年之中,她想过无数次忘记,却挣扎得连呼吸都很艰难。 兜兜转转的岁月,如风一样来去自如,一场相遇生动彼此生命,却又爱得倍感苦涩。 也许,很多事往往都没办法,就像先爱上一个人,却又不得不选择忘记。 可惜的是,宿命让我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你,却未教我怎么遗忘……
  • 昆虫记:石蜂的苦难(第3卷)

    昆虫记:石蜂的苦难(第3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手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个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第三卷中法布尔以细心独到的观察,探究了石蜂、蜂虻、褶翅小蜂等寄生性蜂的生活习性、寄生行为以及各种昆虫的进食方式、产卵方式等,语言平实优美、生动有趣,如涓涓细流一样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