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0700000005

第5章

三歸音釋

如來

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梵音具云。佛陀。此云覺。功成妙智。道登圓覺。故名為佛。葢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覺具三義。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肇法師曰。生死長夜。莫能自覺。自覺。覺他者。其為佛也。福慧具足。金身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巍巍堂堂。眾聖之師。四生之慈父也。

世尊

佛有無量德。亦有無量名。今以十號德具。為物欽重。天上人間。所共尊故。故曰世尊。

音炒。熬米麥磨為粉屑也。

三昧

此云正定。

梵音具云僧伽。此云眾。謂清淨和合眾。乃四比丘已上之稱。受持如來二百五十大戒。所謂禁戒守真。威儀出俗。故名僧也。

呵梨勒

此云天主持來。此果為藥。功用至多。無所不入。俗名訶子。

五比丘

一憍陳如。二馬勝。三跋提。四婆敷。五拘利。

四諦法輪

苦集滅道也。

阿羅漢

此云無著。亦云不生。又名應真。謂一切煩惱斷盡。於後世中。不受生死果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故。

耶舍伽

此云寶稱。

舍利弗

此云身子。

目犍連

此云釆菽氏。二人共領五百門徒。從佛出家。俱成阿羅漢。

三迦葉

一優樓頻螺迦葉。二伽耶迦葉。三那提迦葉。此三兄弟。領一千徒弟。俱從佛出家。成阿羅漢。

須跋陀羅

此云善賢。年一百二十歲。聞佛涅槃。來至佛所。聞法悟道。出家成阿羅漢。

梵志

梵語婆羅門。此云淨行。亦云梵志。梵者淨也。謂是梵天之苗裔。唯天竺國有。餘國所無。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如此方儒宗。或出家。或在家。多恃己道術。我慢人也。

四不壞信

歸依三寶。并正法也。

釋迦文

梵語釋迦。此云能文。是此方之言。義名能儒。亦名能仁。是姓也。號牟尼。此云寂默。

三世佛

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

五分所成

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佛以此五法成身。即五分法身。

學無學

學。即初果。二果。三果聖人。有餘煩惱。尚須學斷。故名為學。四果阿羅漢。煩惱斷盡。故名無學。

貝葉

梵語貝多。此云岸形。其葉長廣。其色光潤。凡所書寫。皆采用之。

三藏聖教

經。律。論。

十二部經

一契經。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義。

三智

一一切智。謂於一切內外諸法。能知能解。是聲聞緣覺之智。二道種智。謂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根。是菩薩之智。三一切種智。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知一切眾生之因種。此是佛智也。

三諦

三者。空。假。中也。諦者。審也。謂諦審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謂也。即假是俗諦。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謂也。即中是中諦。中即中正。統一切法之謂也。

三乘

一菩薩。二緣覺。三聲聞。

七眾

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優婆塞。七優婆夷。

四向

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

四得

四果聖人。

六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盡通。

世間八法

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

五德離身

亦名五衰相。一寶衣垢穢。二寶冠華萎。三腋下汗流。四身體臭穢。五不樂本座。

天帝釋

梵語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謂能為三十三天主也。姓憍尸迦。

忉利天

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是欲界第二天。居須彌山頂。四面各有八天。帝釋居中。共為三十三也。

阿惟越致

此云不退轉。證無生法忍菩薩。乃得不退轉地。

毗婆尸

此云勝觀。

音欲。賣也。

南無

此云歸依。歸是反還之義。謂反邪歸正也。依是依憑。謂憑三寶得出三塗。及三界故。亦云歸命。謂心馳散六塵。令舉自命根。還歸本源。故曰歸命。又舉自身命。歸投三寶。即以三寶為所歸。所歸以救護為義。如大方便經云。譬如人有罪於王。投向異國。以求救護。異國王言。汝求無畏。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相救護。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罪。歸向三寶。以求救護。若誠心三寶。更無異向。不違佛教。魔王邪惡。無如之何。

摩尼

此云離垢。即如意珠寶也。

涅槃

此云圓寂。德無不備。謂之圓。障無不盡。謂之寂。舊云不生不滅。乃三乘聖人所證者。

阿修羅

此云非天。亦云無端正。男醜女端正故。宮殿園林七寶所成。居大海底。常與天鬥。

摩竭魚

此云鯨魚。眼如日月。齒如白山。口如赤谷。所謂吞舟魚也。

毗尼

此云善治。謂自治貪瞋癡。亦能治眾生之惡。即律藏也。

阿毗曇

此云無比法。即論藏也。

阿含

此云教。亦云法歸。謂萬法之淵府。總持之林苑。乃大小乘教之通號。而小乘中別出四部。一增一阿含。二長阿含。三中阿含。四雜阿含。

阿鼻地獄

亦云阿毗。此云無救。亦云無間。罪人在中。一劫受苦不可救。而無彈指頃息苦故。在贍部洲下。第八重。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滿其中。

阿難

此云慶喜。是佛從弟。出家侍佛。為傳燈二世祖。

南贍部洲

此云勝金洲。其土南狹北廣。縱廣七千由旬。居須彌山南。

舍利

三乘聖人身骨。皆名舍利。

西牛貨洲

彼土多牛。以牛為貨故。其土縱廣八千由旬。形如滿月。居須彌山西。

東勝身洲

勝南贍部洲故。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居須彌山東。

北俱盧洲

此云勝處。其土方正。縱廣一萬由旬。居須彌山北。

辟支佛

此云緣覺。悟十二因緣得道。中乘聖人。

十善

身不殺。盜。婬。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不貪。瞋。邪見。

沙彌

此云求寂男。出家稟受十戒。

沙彌尼

此云求寂女。受持十戒。

式叉摩那

此云學法女。於二年中。修學六法。然後受比丘尼戒。

比丘尼

此云乞士女。稟受三百四十八戒。

比丘

此云乞士。外以乞食資身。福利檀越。內以乞法資心。而長慧命。稟受二百五十大戒五戒音釋。

至真等正覺

如來斷盡一切煩惱。令身口意清淨。無染無著。無虗妄。故名至真。以一切平法。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名等正覺。

三惡道

亦名三塗。謂地獄。餓鬼。畜生。

自在天

梵語婆舍跋提。此言他化自在。謂奪他所化而自娛樂。別行疏云。是欲界頂天。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魔王也。若大自在天。則居色界頂。字威靈帝。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云無上正等正覺。乃諸佛所證之道。

三十六失

善惡所起經云。飲酒三十六過。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三因與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秘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婬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獄。受苦無窮。

五陰

色。受。想。行。識。

五欲

色。聲。香。味。觸也。又財色名食睡。亦名五欲。

五葢

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葢也。

五神通

如上六神通。除漏盡通。

五道

一天。二人。三地獄。四餓鬼。五畜生。

黠慧

上音轄。堅慧也。

閻羅王

此云雙王。地獄主也。贍部洲下。過五十那由他。是其住處。

伊羅鉢龍王

伊羅鉢。此云臭氣。樹名也。此龍迦葉佛時。作比丘。因折此臭樹葉。遂墮龍中。頭上生此臭樹。受大苦惱。因以為名。

四等果人

一須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四阿羅漢果。

四禪

初禪定。二禪定。三禪定。四禪定。梵語禪那。此云靜慮。

四空定

一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所有處定。四非非想處定。

阿那般那

此云出息入息。即數息觀也。

酒澱

音電。

橫罹

音離。遭也。

一天下

即南贍部洲也。

果蓏

音裸。在木曰果。在地曰蓏。即蔓生者。

旃陀羅

此云屠者。即屠殺手。

摴蒱

上音樞。下音蒲。老子入胡作。今人擲之為戲。

泥犁

此云無有。謂無有喜樂。或言無赦處。即地獄也。

煖法

如人以木鑽火。火雖未出。先得煖相。譬行者修四諦觀。以定資慧。加功用行。以智慧火。燒煩惱薪。雖未得無漏之智。已得智火前相。故名煖法。若觀行轉明。善根無退。見道即證須陀洹果。

檀波羅蜜

梵音檀。此云施。波羅蜜。此云到彼岸。

音團。

四天下

即四大部洲。

頌願

即經中佛所說偈。呪願於彼。令得善利。如有頌云。世間五欲樂。或復諸天樂。若比愛盡樂。千分不及一。由集能生苦。因苦復生集。八聖道能超。至妙涅槃處。所謂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八戒音釋。

布薩

此云淨住。又云天語淨住。人語或云精進。亦云長養。通僧及俗。俱稟修行。所謂淨身口意。如戒而住也。

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此以上半月。下半月。各三日言之。下半月。二十三日。即上半月初八日。二十九。三十日。即上半月。十四。十五日。此名六齋日。

尸羅

此云清涼。即戒之別名。謂能持戒。則貪瞋癡諸煩惱。得清涼故。

明相出時

謂日未出前二刻也。又云觀見手掌文時。

五眾

即出家五輩。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彌。五沙彌尼。

三惡八難

三惡。即三惡道。八難者。前三即三惡道。四長壽天。壽五百劫。外道得無想定。故生其處。五北俱盧洲。六盲聾瘖瘂。七世智辯聰。謂世人邪智聰利。躭習外書。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後。此八者皆不得見佛聞法。故稱為難也。

輪王

輪王有四。金輪王化被四洲。銀輪王則政隔北俱盧洲。銅輪王則除北俱盧。及西牛貨洲。鐵輪王則唯贍部洲。此四輪王將即大位。隨福所感。有大輪寶。浮空來應。則感有金銀銅鐵之異。故為四焉。

梵王

居色界。初禪二禪中間。統小千界。

薩雲若

此云一切智相。因名般若。果名薩雲若。

四恩

一父母恩。二眾生恩。謂無始劫來。一切眾生。輪迴六道。於多生中。互為父母故。三國王恩。四三寶恩。三寶是良福田。能令眾生。出生死苦。至涅槃樂。

三有

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有生有死故也。

六欲天

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

色無色界天

色界。即四禪天。無色界。即四空天。

聲聞

修四諦法。證得小乘四果。

緣覺

梵名辟支佛。如前釋。

音曼。貫花以嚴身首也。

五濁惡世

一眾生濁。謂諸眾生。不畏惡業果報。不修善法。二見濁。謂邪見增盛。不修善道。三煩惱濁。謂諸眾生。多諸愛欲。貪瞋癡盛。惱亂心神。四命濁。謂人壽轉減。百歲者稀。以惡業增故。三十二十十歲。壽數長短不定。五劫濁。謂刀兵。饑饉。疾疫。三災起時。眾生更相殺害也。

迦旃延

此云文飾。亦云不定。

四果

即上四果等人。

菩薩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今人尚略。故云菩薩。菩提。佛道也。薩埵。此云大心眾生。謂有大心入佛道也。又薩埵。名成眾生。謂用佛道成就眾生也。

同类推荐
  • 北狩行录

    北狩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始真经注

    文始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atural Value

    Natural Val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七佛经

    佛说七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峨眉

    峨眉

    【本书已由中央一级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重磅推出,新书已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大型民营书店上市,也可百度关键词“新世界+于铁成”进行网购。】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中国书博会举行,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网易新民网等40余家新闻媒体重点关注,相关报道可百度查询。
  • 求魔

    求魔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她……掌缘生灭请看耳根作品《求魔》
  • 神能武界

    神能武界

    天降奇石造就多个武术流派,传闻若能集齐所有奇石,将会统领全世界!凌霄鸣,武神的后人,先救了神秘的村外人,后又成大气,修大道显示出天才之资。气修者,能武者,多彩的修炼方式,可怕的蛮荒野兽,将会给外出历练的他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危难?混沌五行,大道通天,且看他能否超越先祖的高度,俯视众生……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季寞,爱寂寞:46度拐角

    季寞,爱寂寞:46度拐角

    我们的爱情不倾城也不倾国,那只是46°拐角的颠沛流离。岁月留下的痕迹,是我心里多了一个你,而你心里多了一个谁了?喜欢用45度仰望天空因为那是幸福的方向,我却喜欢在46度拐角,笑看那一段段似水年华。
  • 困学斋杂录

    困学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沟通非洲与世界的桥梁:“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好习惯是成才的重要因素。《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它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堪称照亮成长之路的指明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红杜鹃白杜鹃

    红杜鹃白杜鹃

    生长过红军的土地,是红色的。红军走过的路,镶嵌在褐色的大地上,走进去,一步一步的,走向历史的深处,寻找生命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