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1100000018

第18章 明道先生语一(1)

师 训

刘绚质夫录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君德也。君德即天德也。

「思无邪。」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与物同故不孤也。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位乎中。无人则无以见天地。书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易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道,一本也。或谓以心包诚,不若以诚包心;以至诚参天地,不若以至诚体人物,是二本也。知不二本,便是笃恭而天下平之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一作此。乃以器言而非道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者,模范出一天地尔,非在外也。如此曲成万物,岂有遗哉?

「天地设位而易行其中」,何不言人行其中?盖人亦物也。若言神行乎其中,则人只于鬼神上求矣。若言理言诚亦可也,而特言易者,欲使人默识而自得之也。

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一之也。而两之。」不两则无用。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则无间断,体物而不可遗者,诚敬而已矣,不诚则无物也。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纯则无间断。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君道也。君道即天道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此仲弓之问仁而仲尼所以告之者,以仲弓为可以事斯语也。「雍也可使南面」,有君之德也。「毋不敬」,可以对越上帝。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合内外之道也。释氏,内外之道不备者也。

克勤小物最难。

自下而达上者,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圣人,人也,故不能无忧;天则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者也。

咸恒,体用也。体用无先后。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

颜子默识,曾子笃信,得圣人之道者,二人也。曾子曰:「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天地之正气,恭作肃,肃便雍也。

理则极高明,行之只是中庸也。

中庸言诚便是神。天人无间断。

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

学在诚知诚养。

学要信与熟。

「正己而物正」,大人之事,学须如此。

敬胜百邪。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

「失之毫厘,缪之千里」,深可戒慎。

「平康正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者,可谓仁之方也已。」博施而能济众,固仁也;而仁不足以尽之,故曰:「必也圣乎!」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是也。仁者,人此者也。「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内,则便不直矣。行仁义岂有直乎?「必有事焉而勿正」则直也。夫能「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则与物同矣。故曰:「敬义立而德不孤。」是以仁者无对,放之东海而准,放之西海而准,放之南海而准,放之北海而准。医家言四体不仁,最能体仁之名也。一本医字下,别为一章。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生之谓性」,告子此言是,而谓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则非也。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

人贤不肖,国家治乱,不可以言命。

至诚可以赞化育者,可以回造化。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神无速,亦无至,须如此言者,不如是不足以形容故也。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

冬寒夏暑,阴阳也;所以运动变化者,神也。神无方,故易无体。若如或者别立一天,谓人不可以包天,则有方矣,是二本也。

「穷神知化」,化之妙者神也。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一物也。

天地只是设位,易行乎其中者神也。

气外无神,神外无气。或者谓清者神,则浊者非神乎?

大抵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

言有无,则多有字;言无无,则多无字。有无与动静同。如冬至之前天地闭,可谓静矣;而日月星辰亦自运行而不息,谓之无动可乎?但人不识有无动静尔。

正名,声气名理,形名理。名实相须,一事茍,则其余皆茍矣。

忠信者以人言之,要之则实理也。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天下雷行,付与无妄,天性岂有妄耶?圣人「以茂对时育万物」,各使得其性也。无妄则一毫不可加,安可往也,往则妄矣。无妄,震下干上,动以天,安有妄乎?动以人,则有妄矣。

「犯而不校」,校则私,非乐天者也。犯有当报者,则是循理而已。

「意」者任意,「必」者必行,「固」者固执,「我」者私己。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圣人之神化,上下与天地同流者也。

礼云:「后世虽有作者,虞帝弗可及已。」如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之事,三代以降无此也。

泰誓、武成称一月者,商正已绝,周正未建,故只言一月。

中之理至矣。独阴不生,独阳不生,偏则为禽兽,为夷狄,中则为人。中则不偏,当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

阴阳盈缩不齐,不能无差,故历家有岁差法。

日月薄蚀而旋复者,不能夺其常也。

古今异宜,不惟人有所不便,至于风气亦自别也。日月星辰皆气也,亦自别。

时者圣人所不能违,然人之智愚,世之治乱,圣人必示可易之道,岂徒为教哉?盖亦有其理故也。

学要在自得。古人教人,唯指其非,故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言三隅,举其近。若夫「告诸往而知来者」,则其知已远矣。佛氏言印证者,岂自得也?其自得者,虽甚人言,亦不动。待人之言为是,何自得之有?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与从周之文不悖。从先进则为时之弊言之,彼各有当也。

「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备此数者,而「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又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者,只是言忠信也。忠信者实也,礼乐者文也。语成人之名,自非圣人,谁能当之?孟子曰:「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如此,方足以称成人之名。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

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亡天德一作理也。

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生亦大矣,非诚知道,则岂以夕死为可乎?

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斯理也,推之其远乎?人只要知此耳。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此孔子所以告子张者也。若颜、闵则无此问,孔子告之亦不如此。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禄者。孔子盖曰:「耕也,馁在其中矣。」唯理可为者,为之而已矣。

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二者盖皆适于义。孔悝受命立辄,若纳蒯聩则失职,与辄拒父则不义;如辄避位,则拒蒯聩可也;如辄拒父,则奉身而退可也。故子路欲劝孔悝无与于此,忠于所事也。而孔悝既被胁矣,此子路不得不死耳。然燔台之事,则过于勇暴也。公子郢志可嘉,然当立而不立,以致卫乱,亦圣人所当罪也,而春秋不书,事可疑耳。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者,烦数也。

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理,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

「必有事焉而勿正,事者事事之事。心勿忘勿助长」,养气之道当如此。

志动气者十九,气动志者十一。

「祖考来格」者,惟至诚为有感必通。

「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君子行法以俟命」,「朝闻道夕死」之意也。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

汤、武反之身之者,学而复者也。

「视其所以,以,用也,所为也。观其所由,由,所从之道也。察其所安。」志意所安也,所存也。

北宫黝要之以必为,孟施舍推之以不惧,北宫黝或未能无惧。故黝不如施舍之守约也。子夏信道,曾子明理,故二子各有所似。

公孙丑谓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如此则能无畏惧而动心乎?故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人心不得有所系。

「刚」者强而不屈,「毅」者有所发,「木」者质朴,「讷」者迟钝。

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理是一物,文是一物。文过则奢,实过则俭。奢自文所生,俭自实所出。故林放问礼之本,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言俭近本也。此与形影类矣。推此理,则甚有事也。

以物待物,不以己待物,则无我也。圣人制行不以己,言则是矣,而理似未尽于此言。夫天之生物也,有长有短,有大有小。君子得其大矣,一作者。安可使小者亦大乎?天理如此,岂可逆哉?以天下之大,万物之多,用一心而处之,必得其要,斯可矣。然则古人处事,岂不优乎!

志可克气,气胜一有志字。则愦乱矣。今之人以恐惧而胜气者多矣,而以义理胜气者鲜也。

「乐天知命」,通上下之言也。圣人乐天,则不须言知命。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者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是矣。命者所以辅义,一循于义,则何庸断之以命哉?若夫圣人之知天命,则异于此。

「仁者不忧」,乐天者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言为仁之本,非仁之本也。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德之序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学之序也。知以知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

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言天之付与万物者,谓之天命。

「德性」者,言性之可贵,与言性善,其实一也。「性之德」者,言性之所有;如卦之德,乃卦之韫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推逢寤语 医林琐语

    推逢寤语 医林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巧联珠

    巧联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精灵之诺的冠军梦

    精灵之诺的冠军梦

    听到身旁那位女孩的呼唤后,小诺很快就应了声。“小诺,你的梦想是什么呀?”“唔...我啊,想成为一名宝可梦训练家。”获得联盟优胜、成为地区冠军,这些都不足以让小诺停止追梦的脚步,他的梦想,是世界冠军——因为,只有成为世界冠军,才能拥有绝对的实力,守护心爱的她。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冠军之梦、一个只为了她实现的冠军之梦,他将会在那悠长的梦想之路上,飞快地前进...如果你同样是在梦想之路上摸爬滚打的追梦者,那么,就请你翻开这本书,品一品这个故事,跟随着我,回到那年夏天,共同见证一个大梦想家的诞生。
  • 末日游戏废土生存

    末日游戏废土生存

    在废墟中穿行,在遗迹中探索,在战斗中成长,在末世中求生。这是一款来历不明的游戏,却意外的真实,丝毫不顾及玩家体验。它,真的只是一款游戏吗?它的背后,又是什么?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更上层楼

    更上层楼

    说起来,和刘越认识是因为游泳。后来不喜欢刘越说到她们认识的过程,“说来好笑”,刘越总是这样开头。有什么好笑的?还不是怪穿了连体四角的大红泳衣。而自己,当时其实并不知道连体四角的游泳衣值得一笑。七岁,刘越九岁,两岁的差距让她们错过幼儿园同窗的机会,没能在跷跷板的两头明争暗斗过,也没赶上分享一块橡皮糖——在这片居民区,女孩们如果在幼儿园分吃过一块橡皮糖,就意味着一辈子的忠诚了。
  • 快穿之病娇女主已上线

    快穿之病娇女主已上线

    陌白上一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信了某男的邪!以命为赌,重生一世。可…天下掉下一个林妹妹…呸!是蠢系统。统子缩成一团:“嘤嘤嘤…好可怕,我不要解剖大礼包。”自此,陌白踏上了攻略男神的不归路。呆萌丧尸卖萌说:“阿白,我真的很乖,你不要抛下我好吗?”清贵哥哥摸她头:“宝贝,我的心里满满都是你,所以千万不要再跑了。”黑化丞相抱住她:“以前我的心里就是你,如今也是,你这次不能再跑了。”对此,陌白唇角微勾:“那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好感度为0?”男神轻声哄道:“阿白,再看一下。”“好感度爆表了!”男神在耳边喃喃的说道:“阿白,你这次真的再也跑不掉了。”统子、表子和千子抱成一团:“嘤嘤嘤…宿主/主人/殿下为什么会招惹这人?”后来,统子、表子和千子拿起瓜开吃:“等着吧,宿主/主人/殿下会送他一份解剖大礼包。”怎料,自家宿主/主人/殿下只是纵容一笑,“乖,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我的所有物,我也是你的。所以…快点去做甜品。”男神傲娇的说:“甜品重要还是我重要?”陌白昧着良心说:“你重要。”没事,反正给男神顺完毛,自己还没有甜品吗?【男主黑化、女主病娇+1v1+双重人格】
  • 克隆人之末日曙光

    克隆人之末日曙光

    无套路末世文,没有异能设定,人类已经全灭,丧尸完全进化,专注写实,专注残酷。没有扮猪吃老虎,没有傻逼剧情。女主?抱歉,女人都没有。这是来源不明的克隆人计划,只为留存地球文明。-----------------不知多少年后,克隆人一批又一批被机器唤醒,在这丧尸横行的地球上,他们见证着人类的痕迹,找寻自己本身的意义。违背质量守恒的魔法,从何而来。扑朔迷离的外星文明,谁导致了这场灾难。我们并非地球的原住民,我们是谁?这一切,将由克隆人们一一探明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中学生课外阅读:被风吹走的快乐

    中学生课外阅读:被风吹走的快乐

    这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品小小说集,从刘国芳的小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对小小说这一独特文体的审美把握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淋漓尽致的情感表达,读之,让人有一种审美愉悦,精神得到释放,心灵回归了本真状态,读刘国芳的小小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审美的享受,一种悦神悦志的享受。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如此有意味的作品。著名小小说评论家刘海涛说:“刘国芳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小小说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