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據緣差別。
章曰。在一乘則圓明具德。處三乘則一相孤門。在小乘廢深論淺。居凡有則唯事空文。此即理之妙趣也。
解曰。至相十玄章曰。在一乘即圓明具德。謂此一乘。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圓淨緣起。具德無窮。賢首曰。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乃至問曰。此等歎因中德耳。豈可即滿德果耶。答此一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果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等非因也。乃至又曰。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但因滿者。即沒於果海中也。為是證境界。故不可說也。次曰。處三乘則一相孤門者。賢首釋曰。三乘但隨機而已。未顯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現佛身。又隨機少說。一相一寂一味理等。非窮盡說也。何以故。三乘以此無窮。為過失故等。次曰。在小乘廢深論淺者。由此小乘。於甚深緣起一心法中。依淺智事識。觀緣起行。於深智業識。但得其名。未達其義。如小乘論說。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又如增一經說。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是故至相緣起章曰。若據勝劣。緣起是勝觀。亦即是一乘。小乘之中。雖有名字。而不達其義。何以故。不斷法我故。次曰。居凡有則唯事空文者。謂六凡類。迷情昧智。緣起事行。十善五戒。縱得功成。報超欲色。尚拘事禪。不通理觀。故曰唯事空文也。故至相緣起章曰。緣起者。大聖攝生。欲令契理捨事。凡夫見事。即迷於理。聖人得理。即於事也。已上四句據緣說異。從聖至凡深淺雖殊。其實顯理。事理融即。成大緣起。故就結曰。此即理之妙趣也。故至相又曰。今舉實理以會迷情。令諸有情知事即無。即事會理。故興此教也。已上二科。収歸第七明同體因果依持。兼前共七科。總歸初序。說由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