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2300000093

第93章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时年十八。权德舆,《史》有传。初,德宗闻其才,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贞元中,知礼部贡举,真拜侍郎,凡三岁,甄品详谛,所得士相继为公卿宰相。取明经,初不限员。《史》所载如此。韩昌黎有《燕河南府秀才诗》云:“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丈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以此观之,则德舆之在当时,诚多士之龙门也。公上书,求驰声成名之资基,宜矣。)

补阙执事:宗元闻之,重远轻迩,贱视贵听,所由古矣。窃以宗元幼不知耻,少又躁进,拜揖长者,自于幼年。是以簉俊造之末迹,(簉,初救切。)厕牒计之下列,(厕,初吏切。)贾艺求售,(贾,音古。)阒无善价。(阒,苦壁、苦觅二切。)载文笔而都儒林者,匪亲乃旧,率皆携抚相示,谈笑见昵,(尼质切。)喔咿逡巡,(《楚辞》:宁喔咿嚅。於祗切。逡,七伦切。)为达者嗤。(音蚩。)无乃睹其朴者鄙其成,狎其幼者薄其长耶?将行不拔异,操不砥砺,学不该广,文不炳耀,实可鄙而薄耶?今鸳鹭充朝,而独干执事者,特以顾下念旧,收接儒素,异乎他人耳。敢问厥由,庶几告之,俾识去就,幸甚幸甚。

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抵掌峨弁,(弁,冠也。)厚自润泽。进越无恧,污达者之视听,狂狷愚妄,固不可为也。复欲俛默惕息,叠足蹋翼,拜祈公侯之阍,跪邀贤达之车,竦魂栗股,兢格危惧,荣者倦之,弥忿厥心,又不可为也。若慎守其常,确执厥中,固其所矣。则又色平气柔,言讷性鲁,无特达之节,无推择之行。(《汉书》:以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琐琐碌碌,(音禄。《晋书》:琐琐常人,碌碌凡士。)一孺子耳。孰谓其可进?孰谓其可退?抑又闻之,不鼓踊无以超泥涂,不曲促无以由险艰,不守常无以处明分,不执中无以趋夷轨。今则鼓踊乎?曲促乎?守其常而执厥中乎?浩不知其宜矣。

进退无倚,宵不遑寐,乃访于故人而咨度之。其人曰:“补阙权君,著名逾纪,行为人高,言为人信,力学掞文,(掞,以冉切。)时侪称雄。(侪,床皆切。)子亟拜之,足以发扬。”对曰:“衷燕石而履玄圃,(荀子云: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桐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宝。周客观之,掩口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十洲记》:昆仑山有玄圃台。衷,怀也。《葛仙公传》:昆仑,一名曰玄圃。《尔雅》:西北之美者,有昆仑之墟璯琳琅囗焉。)带鱼目而游涨海,(《文选》卢谌《赠刘琨诗序》云:所谓咸池酬于北里,夜光报于鱼目。注:夜光,宝珠也。鱼目,乱真珠也。言琨能酬诗,是以宝珠而报鱼目也。《雒书》云:秦失金镜,鱼目入珠。)祗取诮耳,曷予补乎?”其人曰:“迹之勤者,情必生焉;心之恭者,礼必报焉。况子之文,不甚鄙薄者乎?苟或勤以奉之,恭以下之,则必勖励尔行,辉耀尔能。言为建瓴,(《汉·高纪》:田肯贺上曰:“陛下治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瓴,盛水瓶。建,音謇。瓴,音零。)晨发夕被,声驰而响溢,风振而草靡。可使尺泽之鲵,(研奚切。刺鱼也。郭璞云,似鲇四足。)奋鳞而纵海,密网之鸟,举羽而翔霄。子之一名,何足就矣,庶为终身之遇乎?曷不举驰声之资,挈成名之基,授之权君,然后退行守常执中之道,斯可也。”愚不敏,以为信然,是以有前日之拜。又以为色取象恭,(《论语》:色取仁而行违。《书》:象恭滔天。象,貌也。)大贤所饫;(依据切。)朝造夕谒,大贤所倦。性颇疏野,窃又不能,是以有今兹之问,仰惟览其鄙心而去就之。洁诚斋虑,不胜至愿。谨再拜。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新史·年表》:崔同尝为大理少卿,崔锐尝为大理少卿,然皆不见于传。公此书盖未中博学宏词时作尔。)

古之知己者,不待来求而后施德,举能而已。其受德者,不待成身而后拜赐,感知而已。故不叩而响,不介而合,则其举必至,而其感亦甚。斯道遁去,辽阔千祀,何为乎今之世哉!

若宗元者,智不能经大务、断大事,非有恢杰之才;学不能探奥义、穷章句,为腐烂之儒。虽或寘力于文学,勤勤恳恳于岁时,然而未能极圣人之规矩,恢作者之闻见,劳费翰墨,徒尔拖逢掖、(掖音亦。逢,大也。掖,袂也。)曳大带,游于朋齿,且有愧色,岂有能乎哉?阁下何见待之厚也。始者自谓抱无用之文,戴不肖之容,虽振身泥尘,仰睎云霄,何由而能哉?遂用收视内顾,囗首绝望,(“囗”,与“俯”同。)甘以没没也。今者果不自意,他日琐琐之著述,幸得流于衽席,接在视听,阁下乃谓可以蹈远大之途,及制作之门,决然而不疑,介然而独德,是何收采之特达,而顾念之勤备乎?且阁下知其为人何如哉?其貌之美陋,质之细大,心之贤不肖,阁下固未知也。而一遇文字,志在济拔,斯盖古之知己者已。故曰:古之知己者,不待来求而后施德者也。然则亟来而求者,诚下科也。

宗元向以应博学宏词之举,会阁下辱临考第,司其升降。当此之时,意谓运合事并,适丁厥时,其私心日以自负也。无何,阁下以鲲鳞之势,不容尺泽,悠尔而自放,廓然而高迈,其不我知者,遂排逐而委之。委之,诚当也,使古之知己犹在,岂若是求多乎哉!夫仕进之路,昔者窃闻于师矣。太上有专达之能,(《周礼》:小事则专达。)乘时得君,不由乎表著之列,(《左传》昭十一年,叔向曰:“朝有著定,会有表。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注云:著定,朝内外列位常处,谓之表著。表者,野会设表以为位。)而取将相,行其政焉。其次,有文行之美,积能累劳,不由乎举甲乙、历科第,登乎表著之列,显其名焉。又其次,则曰吾未尝举甲乙也,未尝历科第也,彼朝廷之位,吾何修而可以登之乎?必求举是科也,然后得而登之。其下,不能知其利,又不能务其往,则曰:举天下而好之,吾何为独不然?由是观之,有爱锥刀者,以举是科为悦者也;有争寻常者,(《左传》:争寻常以尽其民。)以登乎朝廷为悦者也;有慕权贵之位者,以将相为悦者也;有乐行乎其政者,以理天下为悦者也。然则举甲乙、历科第,固为末而已矣。得之不加荣,丧之不加忧,苟成其名,于远大者何补焉?然而至于感知之道,则细大一矣,成败亦一矣,故曰:其受德者,不待成身而后拜赐。然则幸成其身者,固末节也。盖不知来求之下者,不足以收特达之士;而不知成身之末者,不足以承贤达之遇,审矣。

伏以阁下德足以仪世,才足以辅圣,文足以当宗师之位,学足以冠儒术之首,诚为贤达之表也。顾视下辈,(下辈字,出《灌夫传》:荐宠下辈。)岂容易而收哉!而宗元朴野昧劣,进不知退,不可以言乎德;不能植志于义,而必以文字求达,不可以言乎才;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登场应对,剌缪经旨,(刺,力葛切。乖剌也。)不可以言乎学,固非特达之器也。忖省陋质,岂容易而承之哉!叨冒大遇,秽累高鉴,喜惧交争,不克宁居。窃感荀罃如实出己之德,(《左传》成三年,荀罃之在楚也,郑贾人有将填诸褚中以出,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如晋,荀罃善视之,如实出己。罃,音鵹。)敢希豫让国士遇我之报。(《史记》:豫让事智伯,赵襄子灭智伯,豫让欲刺襄子,曰:“智伯国士遇我,故我国士报之。”)伏候门屏,敢俟招纳。谨奉启以代投刺之礼,伏惟以知己之道终抚荐焉。不宣,宗元谨启。

上裴晋公度献唐雅诗启(《诗》: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公所作《唐雅》,见第一卷。)

宗元启:伏以周、汉二宣中兴之业,歌于《大雅》,载于史官。然而申、甫作辅,(《诗》:维申及甫,维周之翰。申谓申伯,甫谓甫侯。)方、召专淮夷之功。(方,谓方叔;召,谓召虎也。《诗·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又曰:方叔元老,克庄其猷。)魏、邴谋谟,(魏、邴,谓魏相、邴吉也。)辛、赵致罕羌之绩。(辛、赵,谓辛武贤、赵充国,同为破羌将军,有平先零之功。)文武所注,中外莫同。

伏惟相公天授皇家,圣贤克合,谋协德一,以致太平。入有申、甫、魏、邴之勤,出兼方、召、辛、赵之事。东取淮右,(谓平吴元济也。)北服恒阳。(谓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献德、棣二州,遣子入侍。恒阳,谓恒州也。)略不代出,功无与让。故天下文士,皆愿秉笔牍,勤思虑,以赞述洪烈,阐扬大勋。宗元虽败辱斥逐,守在蛮裔,(时公为柳州刺史。)犹欲振发枯槁,决疏潢污,(潢,音黄。)罄效蚩鄙,少佐毫发。谨撰《平淮夷雅》二篇,(一曰《皇武》,为晋公作;一曰《方城》,为李愬作。)恐惧不敢进献,私愿彻声闻于下执事,庶宥罪戾,以明其心。出位僣言,惶战交积,无任踊跃屏营之至。不宣。宗元谨启。

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愬,字元直。既平淮右,元和十二年十一月,有诏检校尚书左仆射、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襄邓随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使,赐爵凉国公。山南东道,其镇在襄阳。)

宗元启:昔周宣中兴,得贤臣召虎,师出江、汉,以平淮夷。故其诗曰:“江、汉之浒(音虎。谓江岸也。)王命召虎。”(召穆公名虎。)其卒章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已上并《诗·江汉》之文。)以明虎者召公之孙,(《世本》云:虎,康公十六世孙。)克承其先也。今天子中兴,而得阁下,亦出江、汉,以平淮夷,克承于先西平王,(李晟封西平王,即愬之父。)其事正类。然而未有嗣《大雅》之说,以布天下,以施后代,岂圣唐之文雅,独后于周室哉?

同类推荐
  • 蕅益三颂

    蕅益三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僧戒本

    四分僧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诊家枢要

    诊家枢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绝世神医:夫君,请自重

    绝世神医:夫君,请自重

    一朝穿越,就成了太子妃,本以为可以衣食无忧,混吃挥霍,奈何相公不争气,皇位成了奢侈品。当即明白,好女当自强!姨娘欺负她,庶妹陷害她,分分钟将她们踩在脚底下,不敢再说话。白莲花想要跟她抢老公,撕下她的伪装,狠狠的抽她!一身卓绝的医术,引得天下为之轰动!她名义上的相公,原主的有情人,某个妖孽的男人,究尽谁才是她的良人?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

    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学校是否应该搞课余训练的问答、学校具体应该搞何种课余训练、课余训练的实质、课余训练的现状分析等问题。
  • 登相国寺阁

    登相国寺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送别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送别情怀或发表议论。从送行者一方讲是“送”,从离别者一方讲是“别”。 从古至今,“送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包括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名家名作。从时间上说上起西周,下迄明清;从空间上说,送别所涉及的地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书除送别诗之外,还选录了一些送别词。送别词是对送别诗的发展,将送别诗、词并录,可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送别文学的全貌。
  • 快穿攻略之逆袭成仙

    快穿攻略之逆袭成仙

    怎么会这样呢,说好的攻略呢?这谁攻略谁去了啊?穿越者:“这东西你拿着,以备日后不时之需!”原女主:“这是你要的东西,送给你,就当还你人情!”这是什么剧情?某男“冥之界碎了,碎片就在三千世界之中,你得把它找回来!”穿越女“为什么是我?”某男“因为你得回星海大陆!”穿越女“你狠……”
  • 朱公案之铡龙秘史

    朱公案之铡龙秘史

    话说朱公在京城办完公事,便穿了便服,带着杜捕头在京城随处游览。这天二人走到一条宽阔胡同,只见临街是一处大场院,虚掩着门,正有人悄悄从里边出来。朱公忍不住斜眼一看,只见里边挤得满是人,吆五喝六,好不热闹。杜捕头看了几眼,笑道:“大人,这里原来是个宝局。”朱公问道:“何为宝局?”杜捕头低声答道:“宝局就是赌场,以前在咱们县里,我也带人抓过几家私营的。”朱公又问道:“前边那群人,围着一个方木盒子,是做什么的?”杜捕头又探头看了看,悄悄道:“那些人是押宝的,那盒子唤作宝盒。
  • 夏墨倾歌

    夏墨倾歌

    我该如何温暖你,以陪伴,以等待。我该如何回应你,以笑容,以眼泪。我该如何让你爱上我,以妥协,以放弃。我该如何爱上你,以努力,以认真。我该如何放弃你,以后悔,以明了。
  • 大漠宠妃

    大漠宠妃

    从那以后,人们似乎忘记了那些他们曾经做过的、可怕的噩梦,如今,在相隔了将近一百年后,震天的战鼓又一次地在天地间,隐隐地响了起来。渔火燃尽天边的最后一缕残阳然后高扬起漫天的星辰,子鸢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在无数从夜空里洒落下来的斑斑星光。她翻了翻身,忘记自己这是在哪里。子鸢首先的感觉是有些不舒服,然后蚀骨的冷风吹刮着她娇弱的身子,一阵又一阵。整个身子好像瘫软在木板一样的东西上,而且在随风移动着。子鸢缓缓地抬起头来,她想动动身子站起来,可是没有一丁点力气,胃里面像是翻汤蹈海,子鸢忍不住想吐出来。
  • 巨人的陨落(全集)

    巨人的陨落(全集)

    今年最火的外国文学!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