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200000006

第6章 逻辑中的定律:逻辑思维围绕什么运转(2)

矛盾律更主要的功能,是避免人们做出前后不一致的判断。前面提到的“同一思维活动”,包括了同一时间、同一语境、同一关系以及同一思维对象。在前三个条件下,人们对同一思维对象不应给出互相冲突的断定,也就是不能承认互相否定的判断同时成立。否则,判断必然陷入自相矛盾的逻辑谬误。

例如,上述笑话中,“今天是晴天”与“今天没出太阳”就是两个不可能并存的判断。没出太阳意味着“非晴”,按照逻辑矛盾律的表达式,“晴不是非晴”。所以,小学生的判断错误,老师的判断正确。

矛盾律在逻辑思维中最大的作用,就是确保思路前后一致,不出现逻辑矛盾。按照矛盾律的要求,一切自相矛盾的观点,都存在逻辑漏洞,也不可能符合客观事实。

对于北大教授来说,自己提出的理论能被挑出逻辑矛盾,就说明这个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否则,该理论就失去了科学性。由此可见,排除逻辑上的矛盾,是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总之,假如没有逻辑的矛盾律,人们就无法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和研究课题。

3.让逻辑更明确的排中律

逻辑的准确性是三条定律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前述的同一律和矛盾律之外,排中律也是必不可少的逻辑规则。矛盾律要求我们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比如,“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与“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这两个命题,只能一个为真、一个为假。同时承认这两种说法正确,就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可如果同时否定两者的正确性,就违反了逻辑的排中律。

北大逻辑学家解读排中律

所谓的排中律就是,在同一思维活动中,两个彼此冲突的观点不能同时为“假”,其中必有一个为“真”。

按照逻辑学与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在同一时间内可能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属性,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不存在其他可能。排中律的原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命题存在“真”或“非真”两种情况,而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可能。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在认识世界时应当注意一点,面对某个命题(B)及其否定(非B)时,不能同时认为两者皆不成立。

人们违反逻辑排中律时,就容易犯“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比如,前面提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与“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两个命题。其中必有一个是正确、一个是错误。如果你否认“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的正确性,就等于承认了其对立观点——“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的正确性。如果你同时认为“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这个观点也不正确,就成了“模棱两不可”,就违背了排中律的定义。

排中律与矛盾律看起来有几分相似,但实际上有不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适用范围相异。

排中律的适用范围是那些彼此矛盾的判断。互相对立的判断不适用排中律,而矛盾律同时适用于这两种判断。

第二,逻辑要求相异。

排中律要求在彼此矛盾的判断当中,不能同时否定两者;而矛盾律则要求在彼此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判断当中,不能同时肯定两者。假如把两条定律的要求相互结合的话,那么我们面对两个彼此矛盾的判断时,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并且否定另一个,不可以全部否定,也不能全部肯定。

第三,逻辑错误不同。

违背排中律所导致的错误是“模棱两不可”,而违背矛盾律所导致的错误是“自相矛盾”。

总之,两者在逻辑思维中起到的作用大相径庭。矛盾律的价值在于避免人们的思维出现自相矛盾的逻辑漏洞;而排中律则要求大家在两个彼此否定的命题中,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与选择。

生活中的排中律

在一次战斗中,我军攻打一座城池。敌军负隅顽抗,我军先头部队伤亡很大。更糟糕的是,他们好不容易打开的突破口,又被敌军夺回。在这紧急关头,“继续进攻”与“中止进攻”两个选项,困扰着统帅部。我军攻城兵团指战员在认真判断形势后,决定重新集结兵力继续猛攻,终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继续进攻”与“中止进攻”是两个相互矛盾的选择。假如既不赞同前者,又不认可后者,含糊其词,模棱两不可,就可能导致战斗失利,为部队带来更多的损失。

在生活中,排中律往往被运用于决策环节。果断取舍就是遵守排中律的一种表现。而那种既舍不得鱼又想得到熊掌,半天拿不定注意的心态,其实就是不知该肯定哪一个选项,于是在客观上同时否定了两种选择。这是背离排中律的表现。

如何避免“模棱两不可”

若想克服“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在运用概念时,要严格遵守排中律的要求。

我们思考同一个问题时,如果使用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来描述同一思维对象,就不能同时否定两者,必须承认其中一者为“真”。比如,我们不能在否定老虎是食草动物时,又说其不是食肉动物。

其二,在做出判断时,要严格遵守排中律的要求。

例如,某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不是正确的观点,却又说“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也不是正确的观点。这种“模棱两不可”的判断,是一种“骑墙居中”的行为,也是一种逻辑错误。这与逻辑思维要求的精确性与明确性背道而驰。

排中律对于逻辑思维的最大意义在于,确保思维表述的明确性。假如不按照排中律的法则进行思考,就会陷入“否定一切”的误区,无从判断什么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也要注意一点——客观事物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也可能存在两种相互否定的选项之外的中间状态。此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完全可能对某种事物采取“模棱两可”的观望态度。这在学术研究中恰恰是严谨的表现。遇到这类情况时,不应该将其草率地视为违背排中律的表现。

4.充足理由律让思维可以论证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需要经过严密论证,并且可以被证明。这里面蕴藏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逻辑学定律——充足理由律。

如果说形象思维的产物可以毫无根据、不讲逻辑,那么逻辑思维的产物必须依赖充足的理由而存在。充足理由律的传统定义很简单。任何一种思想,倘若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都要具备充足的理由。尽管这些理由并不总是为人们所知,但它们的确存在。换句话说,假如某一个判断(陈述)为“真”的话,必须为这个判断找一个理由来解释它为何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北大逻辑学家解读充足理由律

逻辑的充足理由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成因。而这个成因决定了该事物为何存在,为何为“真”,为何符合某种情况。

我们为什么有好奇心,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从逻辑学的角度说,这是理由充足律的内在要求所致。假如事物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解释,就无法对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认知。

其二,客观事物的感性存在与直观存在(即其存在于世界上的各种形式)并不太重要,它们背后的成因,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这个所谓的“成因”,实际上指的是事物运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例如,农民关心降雨量问题,是因为这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气象学家关注降雨量问题,是为了找出预测天气的办法。两者虽然使用不同的方法认识世界,但都是在寻找那个“成因”。

根据北大逻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充足理由律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理由具有真实性;二是理由和逻辑推断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由此可见,逻辑学中的充足理由律,促使大家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理由充足”的要求。因为,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出现,都有自己的“成因”(客观依据)。这种“理由”反映了客观事物中的特定关系。

假如我们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话,会导致三种逻辑错误:其一,理由不充分,主观臆断地胡乱猜测;其二,理由虚假,结论无法成立;其三,无法推理出思维对象之间的联系。

违背理由充足律的笑话

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有这样一段戏:杨子荣在威虎厅与土匪山爷较量射击技术,比赛打吊灯。山爷一枪打灭了一盏灯,杨子荣则一枪打灭了两盏灯,以过人的枪法赢得了众土匪的赞叹。这段戏在舞台上是通过道具师控制灯光明灭来实现的。演“山爷”的演员打枪时,道具师关掉一盏灯;演“杨子荣”的演员打枪时,道具师同时关掉两盏灯。但是有一次,某文工团在演出时发生了事故。

当“山爷”的枪打响时,道具师一时失手关掉了两盏灯。演众土匪的演员将错就错,把台词改成了“好枪法啊,一枪打俩”。

道具师一听就慌神了。这段戏的亮点就是“杨子荣”比“山爷”多打一盏灯。现在“山爷”一下子打了两盏灯,接下来的戏应该怎么演呢?就在这时,轮到“杨子荣”打枪,道具师一紧张把整个总电闸都关了。这下演众土匪的演员忍不住乐了,齐声喊道:“好枪法啊,这一枪连保险丝都打断了!”

充足理由律的作用

充足理由律与上述三种逻辑定律是相互联系的关系。如果说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充足理由律的基础与必要条件,那么充足理由律就是前三者的必要补充。

假如我们抛弃充足理由律的话,就会导致思想产生不确定性。倘若思想不具备确定性,那么逻辑思维赖以生存的“概念”与“判断”本身,都会失去确定性。如此一来,人们提出的任何命题,都不具备论证的价值,更无从明确判断“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理由充足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为论证提供必要的依据。

从逻辑思维的结构上说,所有论证都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论据是证明逻辑关系是否成立的最重要因素。论据之所以能证明论点,是由于其具有“真实性”,足以作为证明论点合理性的充足理由。

其二,让推理“三段论”获得成立的依据。

逻辑推理的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再细说。在“三段论”的规则中,有两个内容离不开充足理由律的支持。

通过某个外延较大的“前提”推理出某个外延较小的“结论”时,只有当且仅当“理由充足”时,这个“结论”才可以被证明为“真”。假如违反了这一规则,就是背离了充足理由律,“结论”就无法被证明为“真”。

例如,大前提与小前提的外延关系混乱,就是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表现。这将导致“前提”失真,从而影响三段论的“结论”的真假关系。换言之,不能满足充足理由律要求的逻辑推理,都将产生逻辑漏洞,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未轩文集

    未轩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王的嗜血妖妃

    鬼王的嗜血妖妃

    她,无视世人的的辱骂,将痴傻扮演得淋漓尽致,只为保全家人一生平安她,放下心中所有的仇恨,低调、淡薄,只为与爱人一世幸福奈何,她的痴傻,换来的是家破人亡……奈何,她的原谅,换来的是洞房花烛夜,与相爱之人阴阳相隔……她,忍耐,承受,将锥心的痛埋在心间。她受尽地狱之火的焚烧,奈何桥下忘川河锥心灵魂的拍打,只为等待涅槃重生的那一刻……她是人人敬爱的神之女,清冷、淡薄与世无争……她是人人惧怕的地狱妖女,嗜血、冷漠、孤傲……再见时,她已不是从前仍人欺凌的血依雪!涅槃重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有些事、有些人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她嗜血】她修长的手指温柔的拂过绸缎上沾染的鲜血,她抬起染血的手指,放在唇边舔了舔,唇边勾起一丝魅惑人心的笑意。“血,果然是人间最让人心折的颜色,味道更是让人百偿不厌呢……”甜美的嗓音,说出的却是狠毒嗜血的话语,手指状似无意的轻轻摆动着冰蚕丝带,最终这方原本吵闹的天地间只余下她狂肆的笑声,以及柏驹尉声嘶竭力的哀嚎声……“血依雪……你不得好死……”噗——柏驹尉生生的吐了口鲜血,颤抖着手指咒骂着她。看着满地的鲜血,看着身首异处的家人,他心中的恨犹如烈火般在胸口燃烧着,痛彻心扉!“我,不怕!”血依雪手轻轻一扬,一团青蓝的火焰冒了出来,将他团团围住,“充满罪恶的灵魂,你将被地狱之火烧死,永世不得超生,灵魂坠入地狱后,日夜被忘川河流冲刷,体会灵魂被撕裂的痛苦,时时刻刻活在被灵魂和记忆双面夹击的痛苦之中……哈哈——这一切都是我还给你的!”愉悦的笑声传遍了整座后山,笑的人心生恐惧,笑的人毛骨悚然……火红的衣裳,火红的头发,火红的双眸,站在那鲜红的血泊中,她是如此的夺目却不显得突兀,宛若她就是从中而生的,理应如此。“我回来了……”鲜血染红了整片后山,一身红衣的女子手持玉箫,笑的柔媚嗜血。笑声犹如地狱的勾魂使者,嗜血无情又兴奋,绵绵不绝的在山谷中飘荡着……她回来了,而她承受的所有痛苦,都将千万倍的还给他们……【她和他的爱】乱世风尘中,她淡然一笑,那惊鸿一瞥让他无法忘怀。那日,她对楚国太子的回眸一笑,他怒了,她笑了。那日,她一身鲜血与武林为敌,他心疼,毅然决然的站在她身旁守护她。她嗜血的笑了,笑的犹如夏日最灿烂的玫瑰,妖艳而美丽。那日,他抱着她,义无反顾的纵身血海,只为她心中所想的噬魂丹。
  • 快穿契约:炮灰逆袭,反派极度宠

    快穿契约:炮灰逆袭,反派极度宠

    【本书1V1】----系统:[我家主人日常虐渣!]古代夺权位面——主角:我明明是这个世界男主!凭什么我一剑就挂了!?!墨夜:因为你渣。主角:……现代校园位面——主角:我不是世界最厉害的人吗,你一个炮灰怎么可能斗得过我,天道莫不是给了我个假身份!?墨夜:因为你渣。主角:……末日丧尸位面——主角:我才是这个世界救世主,为什么我连个炮灰一剑都扛不了,为什么我那么轻易就领盒饭了!!?墨夜:因为你渣。主角:……………………系统淡定的点了一根烟:[主人日常虐渣。]某个被墨夜遗忘在了犄角旮旯里的男人温润道:……墨墨你坐我身边来,渣我来虐,你只管高贵冷艳就好……
  • 大道轮回

    大道轮回

    雾霭沉沉的大地,支离破碎的山河,悲壮惨烈的英雄,命运捉弄的轮回。千年轮回一曲终,断丝若死又重生,悲太晚,离别总为再重逢!世间之事,皆为定数,三千繁华蒙尘心,是非善恶显真理,缘也、命也;堪不破,俗世繁华,道不尽,命运轮回。
  • 拐个殿下好修仙

    拐个殿下好修仙

    紫檀仙子棠梨上天修仙,下凡历劫,打怪升级外加破解神秘身世,走出一条逛吃逛吃的另类修仙之旅。修仙漫漫长路,与其独自清苦修行,不如拐个殿下好修仙。
  • 重生之最大财团

    重生之最大财团

    罗辰星重生到了70年代的一家励志打造一流财团的美籍华裔的家庭中,故事要从他吃奶的时候说起......家族建立壮大的过程中,巴菲特家族,比尔家族,乔布斯家族,布什家族,,凯恩家族都是他的盟友......
  • 穿越全息时代:我不是NPC

    穿越全息时代:我不是NPC

    赶个时髦穿个越,来到了未来世界;图个新鲜玩网游,居然变成了NPC?等等等,肯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不如下线再试一次……嗯?!还居然喵喵的是个NPC?啊,哪里有这么菜的NPC,人人都砍我,嘤嘤嘤,一刀脆皮……
  • 糟心位面龙套要逆袭

    糟心位面龙套要逆袭

    17年弃坑作品,20年归来填坑 林念安做过的错事,大概就是拐了一个疯女人进入位面、当龙套。做任务的第一天,位面就发生了错乱。林念安注视着显示器中疯女人的一举一动,那个女人指着天大骂,劳资不甘心当龙套。这一切都被林念安尽收眼底。从此,林念安开始了糟心的生活。“我问问你,你喜欢我哪点啊?”季若兮好奇地问道。“我喜欢你泼妇的这点”林念安乖巧地说道,努力的讨好媳妇。“……”某人一个拳头过去了。
  •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独树一帜。在本书中,胡适从母亲的订婚开始,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九年的家乡教育,从拜神到无神,以及他接受新式教育,考取官费留美,到“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皆是胡适难以忘记的人生历程,也是造就胡适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舆论领袖的成因。同时,本书也是胡适与自己心灵的一次对谈。本书讲的不仅是胡适4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建树,更反映了他当时所处社会的风貌。
  • 皇后在位手册

    皇后在位手册

    本土嫡女vs重生女、穿越女端木徳淑最近发现身边总围绕着些奇奇怪怪的人。比如:莫名其妙要跟皇上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莫名其妙自立自强的;莫名其妙不在意自己大表哥的;还有莫名其妙说皇上是渣男的。【分割线】№:上辈子她谨言慎行,位及皇贵妃,这辈子,她想更进一步……№:穿越而来即是庶出,好在家族和睦,姐妹恭谦,她也谨言慎行,只求将来嫡母怜惜,能为她谋一位身份不高,人品不错的良人。但她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她以为的身份不高的小兵,竟然是嫡亲姐姐的夫君,兵临城下的未来帝王。№:未来的某一天,她的家族被抄,这一世,为保家族繁盛,她提前遇到了他……№:上一世,她继母嫌她生母定下的未婚夫处境尴尬,不能给继母出的弟弟带来利益,私下里退了婚事,把她许人做了继室;嫁妆、子女被人惦记谋害,这辈子,她要好好守护嫁妆,做好自己,不让人欺辱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