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200000006

第6章 逻辑中的定律:逻辑思维围绕什么运转(2)

矛盾律更主要的功能,是避免人们做出前后不一致的判断。前面提到的“同一思维活动”,包括了同一时间、同一语境、同一关系以及同一思维对象。在前三个条件下,人们对同一思维对象不应给出互相冲突的断定,也就是不能承认互相否定的判断同时成立。否则,判断必然陷入自相矛盾的逻辑谬误。

例如,上述笑话中,“今天是晴天”与“今天没出太阳”就是两个不可能并存的判断。没出太阳意味着“非晴”,按照逻辑矛盾律的表达式,“晴不是非晴”。所以,小学生的判断错误,老师的判断正确。

矛盾律在逻辑思维中最大的作用,就是确保思路前后一致,不出现逻辑矛盾。按照矛盾律的要求,一切自相矛盾的观点,都存在逻辑漏洞,也不可能符合客观事实。

对于北大教授来说,自己提出的理论能被挑出逻辑矛盾,就说明这个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否则,该理论就失去了科学性。由此可见,排除逻辑上的矛盾,是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总之,假如没有逻辑的矛盾律,人们就无法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和研究课题。

3.让逻辑更明确的排中律

逻辑的准确性是三条定律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前述的同一律和矛盾律之外,排中律也是必不可少的逻辑规则。矛盾律要求我们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比如,“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与“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这两个命题,只能一个为真、一个为假。同时承认这两种说法正确,就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可如果同时否定两者的正确性,就违反了逻辑的排中律。

北大逻辑学家解读排中律

所谓的排中律就是,在同一思维活动中,两个彼此冲突的观点不能同时为“假”,其中必有一个为“真”。

按照逻辑学与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在同一时间内可能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属性,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不存在其他可能。排中律的原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命题存在“真”或“非真”两种情况,而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可能。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在认识世界时应当注意一点,面对某个命题(B)及其否定(非B)时,不能同时认为两者皆不成立。

人们违反逻辑排中律时,就容易犯“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比如,前面提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与“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两个命题。其中必有一个是正确、一个是错误。如果你否认“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的正确性,就等于承认了其对立观点——“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的正确性。如果你同时认为“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这个观点也不正确,就成了“模棱两不可”,就违背了排中律的定义。

排中律与矛盾律看起来有几分相似,但实际上有不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适用范围相异。

排中律的适用范围是那些彼此矛盾的判断。互相对立的判断不适用排中律,而矛盾律同时适用于这两种判断。

第二,逻辑要求相异。

排中律要求在彼此矛盾的判断当中,不能同时否定两者;而矛盾律则要求在彼此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判断当中,不能同时肯定两者。假如把两条定律的要求相互结合的话,那么我们面对两个彼此矛盾的判断时,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并且否定另一个,不可以全部否定,也不能全部肯定。

第三,逻辑错误不同。

违背排中律所导致的错误是“模棱两不可”,而违背矛盾律所导致的错误是“自相矛盾”。

总之,两者在逻辑思维中起到的作用大相径庭。矛盾律的价值在于避免人们的思维出现自相矛盾的逻辑漏洞;而排中律则要求大家在两个彼此否定的命题中,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与选择。

生活中的排中律

在一次战斗中,我军攻打一座城池。敌军负隅顽抗,我军先头部队伤亡很大。更糟糕的是,他们好不容易打开的突破口,又被敌军夺回。在这紧急关头,“继续进攻”与“中止进攻”两个选项,困扰着统帅部。我军攻城兵团指战员在认真判断形势后,决定重新集结兵力继续猛攻,终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继续进攻”与“中止进攻”是两个相互矛盾的选择。假如既不赞同前者,又不认可后者,含糊其词,模棱两不可,就可能导致战斗失利,为部队带来更多的损失。

在生活中,排中律往往被运用于决策环节。果断取舍就是遵守排中律的一种表现。而那种既舍不得鱼又想得到熊掌,半天拿不定注意的心态,其实就是不知该肯定哪一个选项,于是在客观上同时否定了两种选择。这是背离排中律的表现。

如何避免“模棱两不可”

若想克服“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在运用概念时,要严格遵守排中律的要求。

我们思考同一个问题时,如果使用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来描述同一思维对象,就不能同时否定两者,必须承认其中一者为“真”。比如,我们不能在否定老虎是食草动物时,又说其不是食肉动物。

其二,在做出判断时,要严格遵守排中律的要求。

例如,某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不是正确的观点,却又说“个别事物不是绝对运动的”也不是正确的观点。这种“模棱两不可”的判断,是一种“骑墙居中”的行为,也是一种逻辑错误。这与逻辑思维要求的精确性与明确性背道而驰。

排中律对于逻辑思维的最大意义在于,确保思维表述的明确性。假如不按照排中律的法则进行思考,就会陷入“否定一切”的误区,无从判断什么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也要注意一点——客观事物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也可能存在两种相互否定的选项之外的中间状态。此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完全可能对某种事物采取“模棱两可”的观望态度。这在学术研究中恰恰是严谨的表现。遇到这类情况时,不应该将其草率地视为违背排中律的表现。

4.充足理由律让思维可以论证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需要经过严密论证,并且可以被证明。这里面蕴藏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逻辑学定律——充足理由律。

如果说形象思维的产物可以毫无根据、不讲逻辑,那么逻辑思维的产物必须依赖充足的理由而存在。充足理由律的传统定义很简单。任何一种思想,倘若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都要具备充足的理由。尽管这些理由并不总是为人们所知,但它们的确存在。换句话说,假如某一个判断(陈述)为“真”的话,必须为这个判断找一个理由来解释它为何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北大逻辑学家解读充足理由律

逻辑的充足理由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成因。而这个成因决定了该事物为何存在,为何为“真”,为何符合某种情况。

我们为什么有好奇心,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从逻辑学的角度说,这是理由充足律的内在要求所致。假如事物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解释,就无法对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认知。

其二,客观事物的感性存在与直观存在(即其存在于世界上的各种形式)并不太重要,它们背后的成因,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这个所谓的“成因”,实际上指的是事物运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例如,农民关心降雨量问题,是因为这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气象学家关注降雨量问题,是为了找出预测天气的办法。两者虽然使用不同的方法认识世界,但都是在寻找那个“成因”。

根据北大逻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充足理由律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理由具有真实性;二是理由和逻辑推断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由此可见,逻辑学中的充足理由律,促使大家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理由充足”的要求。因为,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出现,都有自己的“成因”(客观依据)。这种“理由”反映了客观事物中的特定关系。

假如我们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话,会导致三种逻辑错误:其一,理由不充分,主观臆断地胡乱猜测;其二,理由虚假,结论无法成立;其三,无法推理出思维对象之间的联系。

违背理由充足律的笑话

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有这样一段戏:杨子荣在威虎厅与土匪山爷较量射击技术,比赛打吊灯。山爷一枪打灭了一盏灯,杨子荣则一枪打灭了两盏灯,以过人的枪法赢得了众土匪的赞叹。这段戏在舞台上是通过道具师控制灯光明灭来实现的。演“山爷”的演员打枪时,道具师关掉一盏灯;演“杨子荣”的演员打枪时,道具师同时关掉两盏灯。但是有一次,某文工团在演出时发生了事故。

当“山爷”的枪打响时,道具师一时失手关掉了两盏灯。演众土匪的演员将错就错,把台词改成了“好枪法啊,一枪打俩”。

道具师一听就慌神了。这段戏的亮点就是“杨子荣”比“山爷”多打一盏灯。现在“山爷”一下子打了两盏灯,接下来的戏应该怎么演呢?就在这时,轮到“杨子荣”打枪,道具师一紧张把整个总电闸都关了。这下演众土匪的演员忍不住乐了,齐声喊道:“好枪法啊,这一枪连保险丝都打断了!”

充足理由律的作用

充足理由律与上述三种逻辑定律是相互联系的关系。如果说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充足理由律的基础与必要条件,那么充足理由律就是前三者的必要补充。

假如我们抛弃充足理由律的话,就会导致思想产生不确定性。倘若思想不具备确定性,那么逻辑思维赖以生存的“概念”与“判断”本身,都会失去确定性。如此一来,人们提出的任何命题,都不具备论证的价值,更无从明确判断“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理由充足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为论证提供必要的依据。

从逻辑思维的结构上说,所有论证都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论据是证明逻辑关系是否成立的最重要因素。论据之所以能证明论点,是由于其具有“真实性”,足以作为证明论点合理性的充足理由。

其二,让推理“三段论”获得成立的依据。

逻辑推理的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再细说。在“三段论”的规则中,有两个内容离不开充足理由律的支持。

通过某个外延较大的“前提”推理出某个外延较小的“结论”时,只有当且仅当“理由充足”时,这个“结论”才可以被证明为“真”。假如违反了这一规则,就是背离了充足理由律,“结论”就无法被证明为“真”。

例如,大前提与小前提的外延关系混乱,就是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表现。这将导致“前提”失真,从而影响三段论的“结论”的真假关系。换言之,不能满足充足理由律要求的逻辑推理,都将产生逻辑漏洞,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同类推荐
  • 政府网络发言

    政府网络发言

    该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组织架构和效能保障,同时从网络问政、网络论坛、网络微博,以及培养意见领袖、应对网络谣言等具体方面提出了政府网络发言的基本策略,并对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既具有理论开拓的价值,又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意义,可以为新闻传播学者和各级政府官员提供有益的启发、借鉴和帮助。
  • 阿诗玛:彝族民歌(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诗玛:彝族民歌(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诗玛》是一部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少女阿诗玛善良漂亮,可恨的富翁抢走了她逼迫她嫁给自己的儿子。阿诗玛不为财富所打动,严词拒绝。哥哥阿黑勇敢机智,与富翁斗智斗勇,救出了阿诗玛。返家途中,阿诗玛被洪流吞没,灵魂化作回声,永远留在人民身边。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它是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的最宝贵的资料。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热门推荐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婚色袭人:权少爱妻成瘾

    婚色袭人:权少爱妻成瘾

    男朋友劈腿,她转身十分潇洒的投进了另外一个男人的怀里,直接将那一对渣男贱女碾成渣。但是说好的只是互惠互利,互不干涉,为什么却成了这样?赶走她身边的每一个异性...
  • 王妃还俗王爷请接驾

    王妃还俗王爷请接驾

    一朝大仇得报,去山上散个心,没想到就倒霉的栽下了山崖,再睁开眼竟然成了个小尼姑!尼玛,这是老天爷暗示她要皈依我佛吗?罢了,罢了,反正她孤身一人,大仇已报,做尼姑就做尼姑吧。什么?她不能出家做尼姑?和佛祖无缘?那还留着她在寺院里做什么?才这么想着马上就被人领回家了,身份还颇为尊贵的说。罢了,罢了,也就是再换个地方生活而已。可是她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纵然有疼爱她的父母,妹控的大哥也挡不住一些要作死的人前仆后继的来找她麻烦。她长得像白莲花就真的以为她是白莲花了是吧?既然硬是要犯到她头上,那她也不介意让他们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做人不能以貌取人!片段一:“孽女!你身为荣国公嫡女,居然做出此等伤风败俗无耻之事,丢尽了我们荣国公府的脸面!你还有什么资格留在府里做小姐?”恶心祖母义正辞严。“姐姐,你虽然从小就在村野长大没受过教育,但是也应该知道礼义廉耻啊,你怎么能和男人私通呢?这真是......”装婊庶妹满脸失望痛心。面对亲祖母和庶妹的陷害某女什么都不说只是对荣国公夫妻默默流泪道:“爹娘,既然祖母和妹妹都不喜欢我,你们还是把我送回碧云寺吧,我愿意从此跟着师父青灯古佛一生,不再踏进府里一步!”荣国公闻言大怒:“来人,把二小姐送进家庙!母亲,您老了,以后府里的事您就不用插手了,好好的颐养天年吧。”二小姐和老夫人一听立刻晕死了过去。某女暗地里挥挥小手帕,哎,这个结果也不枉她苦情表演一番了。片段二:“小姐,外面有人说您是苏妲己转世、祸国殃民的狐狸精!”某女好诧异的道:“什么?我没有勾引皇帝陛下啊?”皇帝陛下才5岁,怎么啃得下去?......“小姐,她们说的是您勾引了摄政王!”某女大怒,拍案而起,“她们怎么能如此污蔑我!明明是那厮不择手段勾引了我!”她一向清心寡欲,要不是那厮仗着自己长得比她还要貌美无耻的勾引了她,她怎么可能与他暗暗度陈仓、暗通款曲......某女痛定思痛后派人告诉摄政王:以后不要再来往了,人言可畏,她得顾着名声,王爷您找别家姑娘玩儿去吧!隔天京都里就传遍了说摄政王承认是自己勾引了无知的荣国公嫡女,并且他决定要负责娶此女为正妃。京都哗然一片!备注: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无虐,请放心跳坑。另,本文有宅斗宫斗,但有点慢热,不能接受的亲请见谅哟!简介无能,各位亲,点击收藏看文吧!
  • 互杀

    互杀

    大雨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下到深夜。这是个睡觉的好日子。汪林醒来时,已经八点了,他匆匆抹了把脸,就直奔餐厅。餐厅在旅馆的底楼,大门紧闭,平时总在那儿忙碌的祁薇薇和祁大妈竟踪影全无。“难道都已经吃完收拾好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汪林就否定了。不可能这么快,再说,餐厅的大门白天也从来不锁的。汪林往里走,见一间屋子房门大开。他一步跨进去,两眼一下直了:一个女人脸朝下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周围到处都是血,那些血呈暗紫色,显然已凝固多时了。
  • 法华经安乐行义

    法华经安乐行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江湖真实往事:苍狼黑道

    江湖真实往事:苍狼黑道

    本书讲叙一个因过失杀人的当代大学生作为各方黑社会势力的“特使”,将年轻美貌的姐姐北大才女嫁给整合后的狱中第一霸主,利用各方面的黑社会势力,在出狱后,组建了名为天堂百货现代公司组织,重演了一遍现代黑社会流氓团伙形式,发展,发达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刚纠集在一起的地痞流氓,为了占地盘敛财,只会打打杀杀,已经有了固定地盘,收入可观的黑社会团伙,开始收买三教九流迅速扩充自己的实力而羽翼丰满,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黑社会,早已和哪些贪官公检法系统手握重权的大人物们称兄道弟,打成一遍,他们瞒天过海,胆大妄为,在官场,商场,如鱼得水,在社会上更是呼风唤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就是他们的天堂。
  • 重生敖烈

    重生敖烈

    我只负者编故事,不负者求证真实,故事的真假就和我没有一点关系,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Socialism

    Social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