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900000002

第2章 《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1)

《中庸》,为战国时子思所作,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见后文介绍)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行为准则,并成为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集中讲述性、情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要合乎圣人之道。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宋、元以后,又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乃至中国人的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中庸”呢?

宋朝理学家程颐的胞弟程伊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段话包括两层意思:其一,中不偏,庸不易;其二,中正平和,守成坚持。解读开来就是中庸的中心思想,即大家熟悉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主旨在于修养人性。既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三达德”和“九经”等。

由于时代的变迁,中庸之道往往被现代人理解为平庸之道,或者说老好人之道,总是和窝囊无能联系在一起。这实在是对古人的误解,就好比是对圣贤的嘲弄。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1.“中庸之道”的“五达道”“三达德”和“九经”指的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主旨是修身。其思想脉络同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相一致。其中提出的“五达道”要求的是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齐家篇;其中的“三达德”要求的是人应具备的三种品德,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正心修身篇;其中的“九经”讲述的是九种政治主张,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治国平天下篇。下面分别做介绍:

(1)五达道。

中庸之道中的“五达道”,即五典,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语出《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在《中庸》的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这是孔子所说的话,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君子所应遵从的中庸之道有四项,但他孔子连其中的一项也没能做到:这些“道”就是,儿子应对父母孝顺;臣民应对君王忠诚;弟弟要对哥哥恭敬;对待朋友要先替人家着想。一个人行走于社会上不改变品德,与人言谈时不改变谨慎;自己有不足之处,就去勉励自己改正弥补;有宽余的时候,不去挥霍。言谈时考虑自己的能力,行动时顾及自己的言谈,力求言行一致。这样的人就是合乎中庸之道的君子。

《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五达道”之一的夫妇关系。文章中写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这段话的大意是:夫妻如果很愚昧,可以让他们知晓中庸之道;当他们达到最高境界时,恐怕连圣人也没他们知道得多。夫妻如果不贤明,可以让他们去实践中庸之道;当他们实践到最高境界时,恐怕连圣人也做不到那些……君子所行的道,是从结婚成家时开始,当它达到最高境界时,就能将天地间的各种现象弄得清楚明白。

至此,所谓的五达道,就是指通过奉行中庸之道来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这五种人际关系。这其中,又把夫妇关系放到了立世之本的高度。可见,《中庸》将中庸之道归为了天地通行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如何去实践中庸之道,上面孔子的话已讲得很清楚,就是对内要加强自身修养,对外要保持谨言慎行。不过,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要求去说话办事的话,这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必定会相处在没有纷争的安宁环境中。只是,如此一来,谁都没了锋芒,没了直言不公的勇气,失去了铲除邪恶的雄心,失去了冒险的精神,而这样社会还能不能前进,那又另当别论了。

(2)三达德。

五达道着意在“道”,属人道的范围,讲的是人与人共有的五伦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三种品德:智、仁和勇,即三达德。

《礼记·中庸》紧承五达道,写出了三达德:“……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也就是说,调节五伦人际关系,要靠人的智慧、善良和勇于担当这三种品德。这三种品德不管是怎么来的,只要拥有就无所谓差别。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磨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最终都知道了它们,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由此可见,三达德重在个人修养方面,其实质同儒家的正心修身观念一致。最终,也就自然与“平天下”联系在一起。

(3)九经。

《礼记·中庸》紧承三达道后,又提出九经之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礼记·中庸》接着说:“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怎么做到这些呢?

《礼记·中庸》继续说:“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可见,九经就是用中庸之道来治理国家,以达到天下太平的九项具体工作主张。抛却其中的等级观念,对今天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2.“中庸之道”对人的修养提出了哪些要求?

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就是教育人们从本我出发,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从而培养出合乎儒家道德和伦理观的理想人格,让天下治理达到“太平和合”的境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作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来做人和处事叫作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都能合于正道,这就叫作教化。

在修养人性方面如何教化呢?下面罗列出《中庸》中的一些观点:

(1)慎独。

《中庸》在第一章写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蔽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是后天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的结果。在广庭大众之下,谁都能表现出品德高尚的样子来。但是,一旦处在无人发现的隐蔽环境中,人的本性中的一些阴暗面就会跑出来,就会让人产生作祟的念头。这时,就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面对如花的美色,面对唾手可得的财富,还有那令人垂涎的声名,能做到不动心吗?《中庸》于是告诫人们,要加强品德修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从自身开始,从“慎独”开始。

(2)言顾行,行顾言。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言行一致。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又说,言必信,行必果。从做人方面来说,就是要做到表里如一;从社会角度来说,就是要讲诚信。在历史上,最著名的言行一致的人物莫过于秦末汉初时的楚国人季布。季布一生特别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他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如何能做到言行一致,那就得靠加强自身修养。

其二,谨言慎行。所谓谨言慎行,即指人在说话办事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在历史上,关于谨言慎行,最著名的莫过于曾子杀猪的故事。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就戏哄儿子,让他在家里等着,等她回来就杀猪炒肉给他吃。于是儿子就很听话地待在家中。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正准备杀猪。她赶快制止曾参,说她先前只不过是哄孩子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曾参就郑重地告诉妻子,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如果不杀猪,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颇为后悔,于是就和丈夫一起将猪杀了。

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谨言慎行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行为中,克制自己,不给他人带来伤害,不给社会带来麻烦。

言顾行,行顾言,是互为因果的。孔子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所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做人内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谨言慎行。这一点,古人的体会比我们深。明朝的朱国桢的《涌幢小品·笃行》诗就很有代表性:“八十年来识更真,深知言行切修身;谨言慎行无些过,细数吾乡有几人。”

(3)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中庸》第三十三章中写道:“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只求内省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每当看到这些话时,就会想起另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苏联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句子。不必理会其中浓浓的政治色彩,单纯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二者是相通的。

“内省不疚”是人修养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无恶于志”。按儒家的观点,人修身并不是为了贪生,好让自己能长命百岁,而是为了“平天下”。这就是事业。当个人修养达到品德高尚的境界,他对自己的选择不仅是无怨无悔,也是义无反顾的。因而,用儒家的观点来解释上面的话就是:“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正心修身而悔恨,也不因正心修身耽搁了为社会多做贡献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平天下而奋斗。”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内省中,如果有什么让良心感到不安的东西,那么,这必然是个人修养方面存在缺失。面对物欲横流,面对种种诱惑,心被吸引在所难免。怎样才能做到端正自身呢?自然是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个人修养。通过严于律己,如果在内省中感到无愧于心,那么,这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了。

同类推荐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开心国学800问

    开心国学800问

    本书所选的国学知识难易适中、活泼有趣,犹如身临其境《开心辞典》,让人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糕点为什么叫“点心”?“五福临门”究竟是哪“五福”?“黄花闺女”的“黄花”到底是什么花?婚礼上为什么一定要放鞭炮?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朗月星辉缀清梦

    朗月星辉缀清梦

    大胤秦王,万千子民在他心中,唯有秦王妃在心头
  • 为人清白谈何容易

    为人清白谈何容易

    糖!一块大大的糖!此文为沙雕文。轻松搞笑!衔接部分有点乱哈!主角:清渊X陈钏、清容X忆芳师徒组的爱恨(划掉)情仇的故事。
  • 不屑我爱你

    不屑我爱你

    留下一个想念的人。为了爱你,不要怪我用了他们不屑的技巧,不要怪我爱你……
  • 绝色总裁的极品狂兵

    绝色总裁的极品狂兵

    (新书《都市绝品战王》火热连载中,望各位兄弟们多多支持~)他是战场上的王者,也是最强的教官!他教出了无数兵王,只等他一声号令!一代兵王教头回归都市,开启了一段妖孽般的传奇人生!
  •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超级抽奖系统之穿越

    超级抽奖系统之穿越

    杀手唐宇穿越回大学时代获得系统,成为一代传奇,强势反转,。(一切纯为虚勾人与现实无关,请无对照)
  • 实知篇

    实知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医皇后

    御医皇后

    一个无趣的产科医生,穿越到这诗华绝代的东阳干吗呢?莫名其妙成了大户千金;莫名其妙有了位才惊东阳的未婚夫;莫名其妙有一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日日盘算整她的什么把戏;莫名其妙为了本医书成了宫中一名医官!莫名其妙她竟然成了那九五之尊的情敌!御花园啊!不入此园,焉知春色如许:环肥燕瘦,冰肌玉骨、粉白如雪,花枝招展,艳若桃李,甜甜、辣辣、浪浪,她直看得眼花缭乱宫中那一群莺莺燕燕,对她全幅身心的依赖,给她好大的压力。对着这春色无边的美景,她只想逃……
  • 长嫂当嫁

    长嫂当嫁

    萝莉外表汉子心的林多鱼穿越了,家徒四壁,田无两亩,冲喜当天还冲死了丈夫留一堆弟妹给她。什么?都这么惨了,致富路上还有牛鬼蛇神来捣乱?亲娘带着龟儿子来,想再卖她一次?后婆婆巴巴盯着那点小家产?便宜小叔贪财又好色?还有玻璃心绿茶婊想踩着她越位升级?林多鱼表示,挨骂我从不站着,坏人我从不惯着,揍他们!面白如玉不辨雌雄的小侯爷往炕上一躺:“娘子!我被你骂了揍了也救了!你得负责啊~”林多鱼咬牙:“我克夫克亲克全家。”小侯爷斜眼:“我克你就够了,娘子咱们就寝吧~”窗下两小只嘀咕:嘘!爹爹说了这叫妖精打架!旧文,三月种田:傲娇将军农门妻圣手农女:忠犬王爷娇宠妻
  •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

    从精耕1600多家线下门店,到全力转型线上平台,苏宁作为全国领先的商业连锁企业,毅然选择了自我革命,走上了全面拥抱互联网的道路。苏宁变革的成败,牵引着中国商业格局与走向,也成为中国几百万实体企业关注的焦点。探索互联网020模式变革的苏宁云商,已经成为李克强总理审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块试金石。本书全面记叙了自2009年至今苏宁实行互联网变革,逐步实现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沃尔玛+亚马逊”模式,转型成为一家O2O互联网零售公司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