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7300000008

第8章 陈寅恪谈儒学:精深博奥的天理人事之学(2)

在陈寅恪先生看来,许多国学大师称赞的先秦诸子百家其实并不高明,哪怕是最富有哲学深度的老庄道家,也远比西方哲学思想体系要浅陋。在很大程度上,陈寅恪先生的认知与其推崇哲学思辨性有关。先秦诸子诞生于天下纷争之时,更重视经世致用,而非空谈道义。儒家是个例外,一开始就思考伦理道德、人性善恶、人生境界等与军政外交民生直接关系较小的课题。但受极度务实的时代风气影响,先秦儒家不像后世儒家那样注重构建抽象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着眼于在实践中“克己复礼”。对于纯学术研究来说,这种治学思路境界不高。

陈寅恪先生说:“中国孔孟之教,悉人事之学……专趋时用者,则乏远虑,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短处即实事之利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

“孔孟之教”指的是,由圣人孔子开创并由亚圣孟轲发扬的儒家学派。在大多数语境下,孔孟之教泛指整个儒学体系。但儒学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形态。陈寅恪先生的这段话特指孔孟时期的先秦儒学。

孔子终身为复古周礼而奔走。不同于后世的经学家,他主张“述而不作”,只阐发“圣人之言”。他编修的六经多以西周官学经典为蓝本(《春秋》则是源于鲁国史书),故而儒家骄傲地宣称自己上承西周开国元勋、鲁国首任君主、大圣人周公旦的“道统”,所以在宋朝以前,儒学又被称为“周(公)孔(丘)之道”。

在战国时代,诸侯相互兼并。孟子实际上舍弃了复古周礼的举措,重点推介“仁政”学说。他依然保持了孔子“述而不作”的特点,只是沿用孔子编修过的六经,而没有专门著书立说。《孟子》一书也是儒家后学整理的师生问答语录,而非孟子亲笔撰写。

总而言之,孔孟二人更多地是对“周道”进行整理和阐发,主要注意力放在办学和游说两方面,不像后来的宋明理学家以创建新学问为宗旨。因此,先秦儒学缺乏一个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除了孟子的“人性本善论”与荀子的“人性本恶论”之外,没有太多哲学思辨。所以,陈寅恪对先秦儒学评价不高。

但宋明理学则不同,陈寅恪曾经针对其总结道:“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传衍而已。”也就是说,自从秦朝之后的中国传统思想学术演变,都是为后来的新儒学产生做铺垫。这个见解也许忽略了其他思想学派的重要性,但从儒学发展的角度说,可谓恰如其分。

要弄清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还得从韩愈等唐朝文人的“反佛振儒”活动说起。

佛教至晚在东汉时传入中国,但并没有形成大气候。这个局面直到西晋永嘉之乱后才发生了剧变。入主中原的五胡汉化程度高低不同,有的积极学习汉文化,有的则试图保留自己的“胡风胡俗”。外来的佛教不仅成为饱受战乱劫祸的北方百姓的心灵寄托,也成为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构建新文化体系的工具。而在南方,南朝君臣也渐渐失去了收复中原的雄心,满足于偏安一隅的享乐生活。佛教以及与之竞争的道教,极大影响了魏晋玄学以及南朝各阶层的精神风貌。总之,无论在南朝还是北朝,儒家在两汉的独尊地位都已经被打破。

唐朝一统天下后,太宗皇帝非常重视振兴文教。当时儒家经学处于低谷,而且数百年来的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斗争,使得儒家经典章句的注疏歧见百出。于是太宗命令孔颖达等经学家撰写《五经正义》,以作为儒学经典的官方范本。这些儒学专著在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时向全国颁行。

陈寅恪先生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在唐朝时,朝廷遇到庆典就会召集儒道佛三教学者到宫廷里讲学辩论,以彰显文明风华。从晋朝到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依然是儒、道、佛三教。

但唐朝统治者在主张三教并重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先后次序。

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下了一道诏书说:“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老教指道家,孔教指儒家,释教指佛家(因佛祖释迦牟尼而得名)。在李渊看来,道儒两家是中国本土文化,是立国之基;而佛教是后来传入的外邦宗教,应视为客人对待。因此,道教排三教之首,儒教其次,佛教最后。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排序主要在文化领域,而唐朝真正用来治国的是儒学(准确地说是外儒内法)。

唐高祖曰:“父子君臣之际,长幼仁义之序,与夫周孔之教,异辙同归;弃礼悖德,朕所不取。”由此可知,凡是与周孔之教——儒学相违背的学说都被唐高祖认为不可取。

唐太宗则称:“朕今所好者,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在他看来,儒学好比是鸟的翅膀,社会之于儒学如同鱼之于水,离开就会死。也就是说,儒学虽然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但还是大唐王朝的文化主干。

然而到了中唐时期,统治者热衷佛、道两教,儒学有式微之兆,故而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士大夫们一面批判佛道,一面振兴儒学。尽管如此,他们在批判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佛道思想资源,对汉晋以来的儒学进行了革新。这个儒学革新工程直到两宋时期才真正完成。

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在他看来,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巅峰在赵宋王朝而不是大众公认的李唐王朝。这主要是因为他对“新儒学”——宋明理学有着很高的期望。

宋明理学的体系很复杂,可粗略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大类。但在宋朝人看来,理学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若干分支。

朱熹、吕祖谦等人编写的《近思录》梳理了北宋理学发展的大致脉络。而在《伊洛渊源录》一文中,朱熹把北宋理学分为三大流派:张载的“关学”、周敦颐的“濂学”、程颢、程颐的“洛学”。而明朝初年的大儒宋濂、王祎等人在奉命修《元史》,把两宋理学分为“濂洛关闽”四大流派。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北宋二程及南宋朱熹一脉的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礼教纲常与“存天理,灭人欲”。其与先秦儒学、两汉经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树立了“天理”这一宇宙本体论。先秦儒学没有讨论宇宙本源问题,只是关心人世的礼乐仁义。两汉经学更多是注疏与阐发儒家经典,而没有过多讨论地形而上的宇宙本源等哲学问题。程朱理学通过自己的宇宙本体论来推导出人性论,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使得儒学的理论体系空前完善。

尽管以程朱理学为主流的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自居,但就事论事,它们与先秦的孔孟之道早已相去甚远,融合了佛教与道家的思想成分。陈寅恪先生认为这种融合佛道的儒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儒学,也是华夏文化发展的顶峰,所以他将宋朝的理学定义为新儒学。

陈寅恪先生说:“自得佛教之裨助,而中国之学问,立时增长元气,别开生面。故宋、元之学问文艺均大盛,而以朱子集其大成。朱子之在中国,犹如西洋中世纪之托马斯·阿奎那,其功至不可没。而今人以宋元惟为衰世,学术文章,卑劣不足道者,则实大误也。欧洲之中世,名为黑暗时代,实未尽然。吾国之中世,亦不同。甚可研究而发明之也。”

在陈寅恪先生看来,外邦传入的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贡献很大,是促进宋元时代文化艺术大繁荣的重要因素。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新儒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主干。过去的学者常以汉唐为盛世,以宋元为衰世,贬低宋元时期的学术文章。陈寅恪对此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认为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才是高峰。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新儒学将历代儒家的社会观念、伦理道德、人生信仰、生命价值观融入一个高度概念化、系统化的哲学体系。这种更加逻辑化、抽象化、哲学化的新儒学体系,充分适应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发展需求。用抽象化、概念化的“天理”取代了以往粗略而模糊的天命观,堪称哲学思想发展史的一次重大突破。

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儒学在维护封建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逐渐扭曲与僵化,不仅束缚了读书人的思考能力,也催生出不少遭到近代学者猛烈抨击的封建糟粕。作为官方主流学说,新儒学的僵化也是造成中国近现代落后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儒学的“通性之道”与“天理”哲学

《论语·卫灵公》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先师孔子的这句话,为后世君子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仁人志士不可为了苟延残喘而牺牲仁义,相反,应该不惜牺牲以维护仁义,否则就不足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亚圣孟子也有同样的观点。他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存与仁义都是孟子想得到的,而倘若两者必须二选一的话,孟子宁可舍生取义。

陈寅恪在给王国维的纪念碑铭中写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他曾指出,古人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其甘愿为儒学‘抽象理想之通性’殉道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什么是儒学的“通性之道”呢?陈寅恪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付之于汉儒总结的《白虎通》三纲六纪。但他真正抱以期望的却是具有高度哲学思辨性的宋明儒学。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明儒学不但继承了前代儒学的“抽象理想之通性”,还发展出一套复杂的修炼心性之法。这为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可行的方法论。然而,新儒学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反佛振儒”的韩愈是承前启后的儒学大家,但他没有脱离前代儒学的框架,无力创建新儒学。

进入魏晋以来,以注疏经文为主的两汉经学走向没落。古文经学长于训诂考据,而轻视义理阐发。今文经学重视义理阐发,以圣人言论注解自己的思想。东汉初期的《白虎通德论》,初步让两派经学实现统一。而东汉末年的大儒郑玄,以古文经学为根基,吸收今文经学的成果,形成了“郑学”,终结了长期以来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儒学,受到了玄学(也称新道家)与佛教学术的强烈冲击。

佛教最大的特点是有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例如,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虽有神仙方术,以及泰山府君等宗教文化,但远未形成佛教关于天堂、地狱、六道轮回那样宏大的世界观。故而,中国本土的道教在老庄道家哲学的基础上,借鉴了佛教的理论框架,构建出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观。

韩愈等人排斥佛教,正是因为佛教的影响力超过了儒教。可是,若不能以一套宏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来抗衡,儒学就无法同佛教竞争。所以,光排斥还不行,必须以敌为师,先以拿来主义精神吸收佛学的养分。

陈寅恪先生认为,宋明新儒学的先导恰恰是韩愈所反对的佛教,特别是天台宗。他指出:“如天台宗者,佛教宗派中道教意义最富之一宗也,其宗徒梁敬之(指唐人梁肃)与李习之之关系,实启新儒家开创之动机,北宋之智圆提倡中庸,甚至以僧徒而号中庸子,并自为传以述其义,其年代犹在司马君实(指司马光)之前,似亦于宋代新儒家为先觉。”

在陈寅恪先生看来,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意义最丰富的一派。天台宗徒梁肃与李习之对开创新儒家有很大的影响。北宋天台宗的智圆大师倡导儒学的“中庸”思想,故而被世人称之为“中庸子”。他的活动时间比司马光早,算是宋朝新儒家的先觉。

宋朝学者最聪明之处在于,既批判佛教又吸收其理论。对于这点,陈寅恪先生并不讳言,甚至颇为赞许。

他分析道:“宋儒若程若朱,皆深佛教者,既喜其义理之高明详尽,足以救中国之缺失,而又忧其用夷复夏也。乃求得而两全之法,避其名而居其实,取其珠而还其椟。才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名为阐明古学,实则吸收异教。声言尊孔避佛,实则佛之义理,已浸渍濡染。与佛教之宗传,合而为一。此先儒爱国济世之苦心,至可尊敬而曲谅之者也。故佛教实有功于中国甚大。”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像程颢、程颐、朱熹等宋朝儒家大师,都是精通佛教教义的学问家。他们认为佛教义理高明详尽,足以弥补前代儒学理论体系不完善的缺失。与此同时,他们和韩愈一样,担心这种外来宗教完全取代华夏本土主流意识形态——儒教的地位。于是宋朝儒者借助佛理来注解四书五经,以儒学为本,吸收了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实现了儒佛融合。这个观点,与陈寅恪主张的“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除此之外,吸收道教思想,也是宋明新儒学诞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陈寅恪先生认为:“新儒家之产生,关于道教之方面,如新安之学说,其所受影响甚深且远。”他又说:“凡新儒家之学说,几无不有道教或与道教有关之佛教为之先导也。”

同类推荐
  • 山河小岁月

    山河小岁月

    在这山河岁月中,林徽因是如何成为“女神”和“妇女公敌”的?金岳霖真的是“痴情男二号”吗?沈从文和丁玲究竟有怎样的爱恨情仇?胡适真的是“妻管严”吗?张爱玲的梦想是什么?还有还有,你知道吗?连鲁迅和郁达夫也曾经和我们一样,拼命做房奴!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宁夏岩画

    宁夏岩画

    主要介绍宁夏;吃住游、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区市概览。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热门推荐
  • Lend Me Your Ears

    Lend Me Your Ears

    The third edition of an internationally best-selling collection of classic and modern oratory, Lend Me Your Ears offers numerous examples of the greatest speeches ever delivered—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modern. Speeches in this edition span a broad stretch of history, from General George Patton inspiring Allied troops on the eve of D-Day to Pericles' impassioned eulogy for fallen Greek soldiers during the Peloponnesian War; and from Jesus of Nazareth's greatest sermons to Ruth Bader Ginsburg's fiery speech in response to the Bush vs. Gore decision that changed the landscape of American politics in our time.Editor William Safire has collected a diverse range of speeches from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from people of many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political affiliations, and from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history's greatest battles and events. This book provides a wealth of valuable examples of great oratory for writers, speakers, and history aficionados.
  •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尤其是其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这些被周作人统称为:文学创作的“始基”。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 驭兽天下:狂宠绝色魔妃

    驭兽天下:狂宠绝色魔妃

    她本是修灵天赋冠绝天下的女尊,魂穿异界,回到被割喉而死的前世身上。新身份是没有灵脉,不能修炼的废物女?笑话!介子空间秘法、阵图、神器大把的她想说:你全家才是废物!帝释萱:四国皇裔,青络灵女,所谓天才看本皇不爽?夺了你司掌的神器,抢走你看中的圣兽,哔哔啥,有本事抢回去啊!六大圣地,界外妖域嚣张霸道?拿太古传承压死你们!十尾:吾主之下,除那几只想当本狐男主人的妖孽,余者皆是渣渣~驭圣兽掌神器,携紫脉动宸星,二十万年轮转,归来此界是我!
  • 王爷太妖孽王妃撑不住

    王爷太妖孽王妃撑不住

    “夫君,你爱我吗”某女揉着酸痛的老腰,“爱呀”“那你为什么那么粗暴”某女满脸委屈,“我这不是我你爱到骨髓了吗"“儿子,亲亲,木马~”某王爷黑着脸把儿子拉在旁边,“儿子长大了,不需要亲亲”语气酸溜溜的,某人头上划过三条黑线:你这是在跟你儿子吃醋吗(ー_ー)!!“爱妃,我们今晚给儿子添个妹妹吧”“不要”某王爷默默的爬上床榻,某女一脚把他踢下床榻,“在上来就给我跪搓衣板”“老婆,我错了”(???????)
  • 快捷糖水

    快捷糖水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 重生系统:君少,你走开!

    重生系统:君少,你走开!

    (女主女扮男装)初见时,她在小巷子里被迫救了他,再见时她又救了他。他为报答把她认为弟弟,一心想把她拉进自己的队中,途中但却渐渐爱上了她……他是神秘的君二少,是狐狼队伍中的队长,是……她是网络作者大神,是娱乐圈的新星,是……当两个人碰上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听说队长找了个弟弟,还特别纵容他。″"怎么可能,纵容?″就他那冻死人的性格还会纵容?#"啊啊啊男神好帅,我要嫁给你!!″某个男人"这是我的,你们想都别想"说完后黑着脸拉走一旁看戏的某人回到家里证明一下,某个人全身都是他的。
  • 冷宫弃后:皇上,滚下榻

    冷宫弃后:皇上,滚下榻

    她,姬九梦来自异世界的灵魂,没想到有一天她也会像古人一样听父母之命,嫁给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她与他,是缘,是孽?他是一国之君,因为先皇的遗言娶她为后。洞房花烛他冷漠的离去,成亲的第二天,他便纳妃羞辱她。对她厌恶至极,第三天把她丢弃到冷宫不闻不问。在这场没有爱的纠葛中,她失了身又失了心。最后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化成一缕银丝……“九九,这辈子你休想离开本皇!”“没有本皇的命令你不准死!本皇命令你醒过来!九九!”谁许她一世繁华,却给她一片霜华。
  • 韵石斋笔谈

    韵石斋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沈柔有着天使的面孔,却藏着“魔鬼”的心,纵横圣爵无敌手,人送外号“东西方不败”,火爆脾气和不凡身手另全校师生闻风散胆,却唯独对青梅竹马的严墨情有独钟、温柔如水,不准任何女生接近。本以为非严墨不嫁,谁料半路杀出个未婚夫,此人是高富帅中的变~态,不择手段的让沈柔爱上他。沈柔,你必须爱上我,因为我爱你。
  • 前沿:科学发展最高点

    前沿:科学发展最高点

    很久以前的人类是用腿来赶路的,后来马代替了人腿,但是,大概是因为马爱使性子,还必须喂饲料,很麻烦,所以人们萌发了以机器代替马匹的念头。1790年,法国人西哈发明了一辆双轮木马,轮子虽然能转,可是仍然要用两只脚轮流蹬地,使木马前进。这个木马可以说是自行车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