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00000003

第3章 从一首歌词说开并代序 (3)

1696年,噶尔丹兵败,康熙皇帝从战俘的口中得知,五世达赖喇嘛竟然已经圆寂了15年之久;而这一切,第巴桑杰嘉措从来就没上奏过,而且还明目张胆地用五世达赖喇嘛的名义发号施令。

盛怒之下,康熙皇帝下旨严厉地训斥了桑杰嘉措,在旨意中说:“如果再不据实上奏、阳奉阴违,就像平定噶尔丹一样铲除了你。”

桑杰嘉措慌了,他连忙对康熙皇帝坦白,匿丧的事情是遵照五世达赖喇嘛的遗嘱办理的,灵童早已经找到,并一直在受正规的教育,但是占卜的结果是不便对外公开。鉴于现在的情况和最新一次占卜的结果,我们会立刻将灵童迎请到拉萨来,请皇帝陛下批准他坐床。

1697年4月,在措那居住了十年的小灵童,已经成长为15岁的青年,此时,他要启程到拉萨去,成为藏民的宗教领袖。

虽然他的身份马上就要公开,但是为了安全考虑,桑杰嘉措只对一部分人说明了其中的原委,等护送小灵童的队伍走到浪卡子的时候,他们停住了。8月份,桑杰嘉措终于对全藏公开了五世达赖喇嘛已经圆寂、转世灵童马上就要迎请而来的消息。

可是,这位灵童与其他活佛不一样,他已经15岁了,一系列原本应该完成的宗教“手续”,一样都没有进行过,比如,他现在还没有出家呢。很快,五世班禅大师受邀来到浪卡子,给灵童授了沙弥戒,并给他取了法名,叫仓央嘉措。

仅仅一个月后,仓央嘉措就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皇帝认可了桑杰嘉措的说法,没有对灵童进行“考察”,而是很顺利地给予册封,并派章嘉国师亲自出席坐床仪式,颁发册文。

从此,这位秘密地在格鲁派和桑杰嘉措保护下生活了十几年的孩子,成为了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

因为此前教授他的老师,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此时,他的学习生涯中有了正式的师父五世班禅大师。

班禅大师给他上的“第一堂课”,传授的内容并不是佛法,而是希望——他对仓央嘉措讲述了五世达赖喇嘛一生的故事,最后对他说:“前世大师一生鞠躬尽瘁,作为转世尊者,你也要像他一样勤奋勤勉。”

仓央嘉措望着师父,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突然发现,此前的老师只不过教会了他一些知识,而面前的这位真正的老师却像父亲一样:他不是板着面孔严格教导的教书人,而是在他的心中开启了一扇门。这扇门一打开,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的大路——是啊,做人,就要做像前世那样伟大的人。

从第二年开始,仓央嘉措开始学习更多的经典,他的老师都是各教派的著名学者,而他的第巴、精通多种学问的桑杰嘉措,也亲自教他一些学问。

然而,第巴实在太忙了。作为格鲁派甘丹颇章政权的实际领导人,他心中最清楚,此时的他需要做什么。

那是五世达赖喇嘛的遗愿,那是为了西藏的长治久安而必须完成的任务,那是他想要送给仓央嘉措最厚重的礼物。

再过几年,仓央嘉措成人后,他要独立挑起宗教和政务两方面的重担,他哪里负担得起?所以,自己必须为他创造好一切条件,让他顺顺当当地亲政,做一位万人敬仰的活佛,这,才对得起五世达赖喇嘛的厚恩。

虽然此时自己内外交困,但是,看见这位健康、聪明的年轻人,桑杰嘉措实在不忍心让他过早地参与政务。他十分清楚,这是一潭浑水,为了别让仓央嘉措惹上麻烦,为了让他好好地长大,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自己也得一个人跳下去。

而这,也是五世达赖喇嘛临终前交给他的任务,他必须完成,不能拖到仓央嘉措成人之后,不能再给这一代活佛增添麻烦。

时间,真的不多了。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已经付出了两代人的心血,五世达赖喇嘛做了几十年,接力棒交给了桑杰嘉措,他又做了十几年,眼看快有起色了,可惜,噶尔丹却横生枝节。

桑杰嘉措看着自己的学生,想到了当年五世达赖喇嘛对自己是如何悉心教诲的,他仿佛看到了十几年来老人每一次对政教大事做决定时,都会问一问他的意见,如果他的办法成熟稳妥,老人都欣慰地点头。就这样一次次地耐心栽培,十多年后,老人终于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

早在五世达赖喇嘛还年轻的时代,格鲁派遇到了一次生死存亡的危机。当时,蒙古喀尔喀部的却图汗、噶玛噶举政权的藏巴汗和康区的白利土司结成同盟的,立誓要消灭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默许了索南热丹的建议,请来了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用武力铲除了敌对势力。本来,他是想与和硕特部结成同盟,没想到,和硕特蒙古人来到西藏后,便羁留在此,虽然帮助格鲁派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却处处把持大权。

这是颗1642年埋伏的定时炸弹,至此,已经长达五十年了。五世达赖喇嘛心中清楚,合作初期都是愉快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果和硕特蒙古人与格鲁派有一天失和,格鲁派的命运还是操纵在蒙古人的手中。

桑杰嘉措理解五世达赖喇嘛的良苦用心,他一心培养、扶持噶尔丹,就是希望他的准噶尔部能够成为更远、更强大的同盟军。而在固始汗去世后,他又成功地将和硕特部分为两部,一部是留在西藏的势力,是要紧密提防的;一部是留在青海的势力,是要结成盟好的。当两股势力无法继续合作的时候,就是格鲁派安全的时候。

下一步棋,也是五世达赖喇嘛一直没有走完的棋,就是将以前赋予和硕特部西藏势力的大权,一点一点地收回到格鲁派的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第巴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绝不能由蒙古人任命,更不能老迈昏聩、无所作为,它只能由最有才干也最为忠心的人来担任。

想到这里,桑杰嘉措仿佛又听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临终嘱托。他明白,老人当年苦口婆心地请求他担任第巴,就是为了在小灵童成人前稳住局势,别让他一生的辛苦付诸东流。

这步五世达赖喇嘛没有走完的棋,他怎么能够不继续走下去?让他略感欣慰的是,固始汗去世后,他的儿子、孙子都没有什么才干,虽然住在拉萨,但对政务并不怎么插手。许,再过两三代,这颗定时炸弹的威力就会消失,西藏的地方政教事务大权,就可以完全回到自己人的手中。

可他没想到的是,此时他的远方同盟军——噶尔丹竟然倒台了,连带着将他拉下了水,那个更远处的、更强大的“施主”清政府,对他也产生了不满,多少年的苦心经营,险些被噶尔丹完全葬送。

看着仓央嘉措的脸庞,桑杰嘉措百感交集,他多想这个孩子快些长大,做一个意志坚刚、万众服膺的领袖,但是,他又多想让他迟些亲政,因为,前面有很多看不到的危险,这个孩子还太嫩,威望还太低,所有的风险,哪怕是刀光剑影,都由自己担着吧。

然而,桑杰嘉措想错了。

在他给仓央嘉措设计的规划中,迅速成长的方式就是加紧学习,早日做一位宗教方面的大成就者,而迟些亲政的目的也是加紧学习,为他成为一位佛学精湛的大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成为这样的宗教权威,他亲政后才会受到拥戴,他的政令才会顺利执行。桑杰嘉措恨不得他立刻通晓显密经典,不仅给他选派了各派的大学者当老师,而且有空的时候,自己也亲自教授。

可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此时的仓央嘉措,对宗教学习已经没有了兴趣。

来到布达拉宫之后,仓央嘉措发现自己过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身边的侍从依然那样恭谨,神色中却不再将他当做那位措那的孩子;师父们依然那样严肃认真,却不会再像以往循循善诱,声色中多了些许严厉;他要莫名其妙地接见很多陌生人,虽然这些人见到他满心欢喜,他却要说些自己都觉得别扭的客气话;而那些本来比较熟悉的人,此时都行色匆匆,开口闭口不是政务就是税收,要不然就扯到遥远的蒙古或者中原,很多次他想详细地了解些什么,他们却遮遮掩掩,好似不愿意跟他说……

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不能与自己的臣民心无芥蒂地交流,这样的领袖还不如不做。

难道,达赖喇嘛都是这样长大的吗?他渐渐回忆起自己的前世、五世达赖喇嘛的过去。他清楚地记得,五世班禅师父给他上的第一堂课中,就讲述了五世达赖喇嘛一生的功绩,在16岁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参与政教事务了。可此时,没人愿意跟自己谈这些,每天的谈话,都是努力学习、弘扬佛法之类的话,让他都听烦了。

仓央嘉措感到很失望,也很委屈。他清楚自己年纪小,那些政务是做不来的,可他现在只不过是想了解一下身边的人都在忙些什么,并没有想给臣下们出主意,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也不屑于跟一个孩子说。

既然这样,自己每天学这么多经典,长大了又有什么用处呢?难道开口闭口都是经文,这样就能治理好脚下的土地?

从此,仓央嘉措不再努力学习佛学。他心中清楚,要想做一位像五世达赖喇嘛那样卓越的政治家,他眼下的这些师父们,是没有人能教他什么真东西的。

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很让桑杰嘉措惊讶和不安。很快,他听到身边的人汇报,活佛不喜欢学习,经常出游,生活上也很懒散。桑杰嘉措的心痛了,他暗暗地叫苦:孩子,你这样做,枉费了我十几年的心血啊。

他马上提笔给五世班禅大师写信求助:大师,这孩子最近不甚喜爱佛学,时常倦怠懒散,而又听人说他喜好游乐,对此我深为担心。然而我俗务甚多,终日忙碌,深恐放纵了他,此次修书,请大师多加教规训导,以免遗恨。

五世班禅大师接到信后,派人告诉第巴,说,按照以前的约定,马上要给仓央嘉措授比丘戒了,受了戒的人,精神必会振奋,身心自然清净,会有一个良好的改变。至于年轻人喜好交游,也属正常,勿需担忧,到时他自会与仓央嘉措深谈,端正其心。

桑杰嘉措只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五世班禅大师身上了,此时的他,已经无力分身。

自从强大外援噶尔丹死后,准噶尔大权落在了他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手中。桑杰嘉措本以为可以与他结好,延续格鲁派与准噶尔之间的良好关系,维持住五世达赖喇嘛生前创造的局面。可恨的是,这个策旺阿拉布坦跟他叔叔噶尔丹简直是两路人,他多次上书给康熙皇帝,处处说桑杰嘉措的坏话。

桑杰嘉措明白,策旺阿拉布坦肯定没怀好心,他想扳倒自己,进而一举挺进西藏。然而,他只能哑巴吃黄连,康熙皇帝对他早已经不满,此时他再辩解什么又有什么用呢?

让桑杰嘉措心中更没底的是,1701年,硕特蒙古的头领达赖汗,这位在世时基本不插手格鲁派政务的大汗去世了。桑杰嘉措的内心很矛盾,他多少有些惋惜,因为达赖汗是个不管事的甩手掌柜,有这样一个人做大汗,自己的一系列政策都能顺利地推行下去;桑杰嘉措很快又觉得欣喜,每一次汗位交替都是难得的政治时机,如果此后接替汗位的是个更庸碌的人,自己便可以大张旗鼓地收回更多的权力,五世达赖喇嘛的遗愿便可以更快地完成了。

可是,接任大汗的是谁呢?桑杰嘉措暗暗观察着达赖汗的儿子们:大儿子旺札勒最有可能,他也真是个符合自己心中所想的人选,而他的弟弟呢?其中可有个心狠手辣、傲慢狡猾的人。不过,桑杰嘉措很快放下心来,他心目中最适合的人选旺札勒果然顺利地当上了大汗。

现在,桑杰嘉措最不放心的,就是仓央嘉措了。这位日渐长大的活佛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听话的孩子了,他好像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顺从老师们的话。桑杰嘉措将所有希望寄托在1702年,因为在这一年,五世班禅大师就要给他授比丘戒,从此,他就将成为正式的僧人。

人这一生很奇怪,再顽劣的孩子,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时,往往都会瞬间长大。桑杰嘉措寄希望于受了戒的仓央嘉措会从此改掉懒散的毛病,用功学习,然而,他又一次想错了。

6月的这一天,格鲁派的高僧们护送仓央嘉措来到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五世班禅大师见到他,十分欣喜,请他为全寺的僧人讲经,可让大师想不到的是,仓央嘉措拒绝了。

同类推荐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 萧伯纳:我的幽默

    萧伯纳:我的幽默

    1933年2月17日萧伯纳来到中国上海,宋庆龄为萧伯纳举行的一个小范围的欢迎午宴会。当时在座的还有鲁迅、蔡元培、宋庆龄、林语堂、杨杏佛,史沫特莱等。从史沫特莱的记载中则可以看出萧伯纳在上海短短一天的访问是很愉快的,他那些引人思考、充满智慧的谈话常常语惊四座。20世纪20和3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戏剧教育民众、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诉求在萧伯纳的作品中找到了知音。本书介绍了萧伯纳在中国主要是在上海的活动,并全文收录了他在中国的谈话,他在访华前、在华时及离华后的各种报道和评论,记录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反映了萧伯纳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热门推荐
  • 暖男校草是丧尸

    暖男校草是丧尸

    末世以后,人类将何去何从?而你,是否会一直在我身边?
  •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经营大师,必须放远眼光,必须把握大局,商海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只有那些把握大局的人才能驾驭市场。本书中有他们的人生经历,有他们的创业过程,有他们的经营理念,有他们成功后的谈定和失败后的反思……
  • 恋上痞校草

    恋上痞校草

    周晴雯,一个泼辣且难搞的女生,转学第一天,就因为坐位的问题与校草何瑞哲杠上了,不仅打了他的跟班小弟,动了他的女人,还将他摔得四脚朝天!用她的话说,谁让她不痛快了,她就让谁不快活,信奉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绝对开打不说废话!同样是脾气差得出了名的校草何瑞哲,无论走到哪,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围着他团团转的女生,想不到新学期刚开始却碰上这么个火爆小辣椒,野蛮粗鲁,行为乖张,完全不把他这个校霸放眼里,所有别人不敢做的事,她全包圆了!就这副德性还敢跟他做同桌?那就看他怎么整死这个死丫头!PS:本文是《撞个恶男当男友》的姐妹文,但又是两个不同且独立的故事,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因没看过《恶男》,而看不懂这篇文。
  • 管人的学问

    管人的学问

    你相信那些管理学大师的话吗?当然要信,因为他们所说的话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要想成功,就要一直做对的事。傻子都懂这个道理!从他们身上是学不到管理!我们需要有人手把手教那些琐碎事务,怎样管好手下的员工、怎样让员工死心塌地、怎样处理突发情况,不要那些废话!
  • 风之又三郎

    风之又三郎

    本书收录了日本童话大师宫泽贤治以《风之又三郎》为代表的十六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古斯珂·布多力传记》中为了不让人们受寒流影响而牺牲自己古斯珂·布多力,《虔十林公园》中朴实善良、不计回报的虔十,都是宫泽贤治本人的真实写照;而《风之又三郎》中三郎与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二十六夜》中对弱肉强食的探讨,《贝壳之火》中小兔赫蒙由善向恶的心路历程,更是展现了宫泽贤治作品的丰富魅力与深刻内涵。宫泽贤治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甘于牺牲与奉献的善良,融入纯真而极富创造力的文字中,带领读者体会自然的美好,找回心底的纯真。
  • 80后婚姻全景日记

    80后婚姻全景日记

    结婚之前,婚姻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结婚之后,婚姻是你忧我愁辛苦生活;兴奋甜蜜中夹杂着惶恐胆怯,当一个人变为两个人,什么力量能让我们走到最后?80后新婚妻子,结婚一年,每天花一小时的时间,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当天的婚姻故事和感想,分享看只有婚姻才有的甜蜜,也宣泄着因为婚姻才生的苦恼。
  • 倾世名医,废材绝色小姐

    倾世名医,废材绝色小姐

    新书《一丹之缘》已经发布,欢迎来收藏,评论。 当再一次出现在乐家时,乐月褪去废材名称成为天才人物,成为以前虐她欺她之人难以到达的高度。什么?要灭了她,哼,她有一堆伙伴,还有一个她救回来的妖孽分分钟轰你成渣。情景一:"娘子,来抱抱",乐月突然望着一个呆呆的眼睛,一脸不思议的指了指自己。而某妖孽却一脸认真道:"娘子,你怎么连自己身份都忘了?"。这认真装得乐月都差点信了。 欢迎进群:634440713
  •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这里有生活中最常见却最不正常的心理问题;这里有围绕身边最多见却最荒诞的行为怪癖;这里揭秘不被人注意却普遍存在的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这里介绍了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各种心理学趣味现象与常识;这里为你指出了健康身心、平衡心态的多种实用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去梯言—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基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异常心理、怪诞行为现象、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常识等。这些心理学知识都是从我们生活出发,从自身出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诞神奇,却有着深刻的形成根源。
  • 重塑南唐

    重塑南唐

    一千多年前的保大四年,秋。 一位南唐的少年官员应邀前去古刹鸡鸣寺赴约,他所赴约的对象是还处于豆蔻少女时代的大周后周娥皇。牛车轱辘滚滚向鸡鸣寺方向而去,卷起了一地秋叶黄。
  • 荣格谈心灵之路

    荣格谈心灵之路

    本书收录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生的智慧经典。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的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极富有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情怀的思想家的心灵之路。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价值理念,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