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0700000007

第7章 历史的大悲哀(5)

山上,成了一口盛满冰水的巨缸,红卫兵们就泡在这口巨大无比的缸里,油毡作顶、竹蔑为壁的棚子,在这口缸里,成了一张一见水就糊软了的纸。从接待站借来的衣服也挡不住,而且后来的红卫兵还没能借上。每个人几乎整天都放在胸前。

攥在手里的毛主席语录本,并不能真给什么温暖,能给有限温暖的,只有炭火。各个棚子里都是一堆堆烧得嘶嘶叫的炭火,从广东、广西、福建来的红卫兵,拱着个朝天的脊梁,整日里趴在火上……

各个接待站都在辟谣:毛主席不会来!毛主席不会来!我们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任何通知!

各个接待站都在疏导,乃至采取强制措施,规定每一个红卫兵在茨坪只能呆两天。如果到时不走,就收回借的被子。

每天,由各接待站站长带领红卫兵下山,因为公路封冻,不能通车,全靠步行,早晨三点多钟就得出发,争取中午赶到拿山吃午饭。

可是已经晚了。由外省出发的,到了南昌,不会不来井冈山;由南昌出发的,到了吉安、拿山,不能不上井冈山!

还有始终不愿离开山上的红卫兵们。从来都是千万个大脑服从一个大脑的思维,现在却用千万个大脑代替那一个大脑的思维,他们认定:在运动初期遭了那么深的压抑之后,在步行串连途中拥有了那么多的艰苦、在艰苦中更磨批了一个海枯石烂也不会变的信念之后,在一千万同代人已经见过毛主席、而自己只能千百次在梦中喊哑了嗓子、拍肿了巴掌之后,红司令是不会不想见他们的!

何况,毛主席由井冈山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光辉道路,今天在这里接见红卫兵,不是具有某种强烈的象征意义吗?

不能说红卫兵们想得没有道理。毛泽东主席还是一位大诗人。诗的艺术是象征的艺术,他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畅游楚天与江水一碧的长江,是写诗;他在《东方红》雄浑的乐曲声中登上天安门城楼,也是写诗……

于是,在面积为三平方公里的茨坪,仍驻有二十万红卫丘如果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以这样的密度住人。那么,中国将要塞进6400亿人口。

三个人盖一条被子;四个人盖一条被子;六个人盖一条被子,无法睡,只好围坐一圈,各以一角压住自己的肚子。这不是被子,是理发店的刮刀布,是挑夫、纤夫们的包脚布。拿起来一看,成团、成块的棉花骨碌碌地向四只角滚去,又像是一条装了什么东西的袋子……

一百万斤大米、二百万斤黄豆的储备粮食日渐告罄……

所有的厕所,所有的便池,难以入足。不得已,又在茨坪中心那半块未搭棚子的几十亩水田,突击挖了几个大的粪窖……

一些红卫兵得了感冒,发烧、腿软、咳嗽、流清鼻涕……住在管理局办公楼、大厦和群众家里的,还好办,为了防止传染,可以调整一下房间;住在棚子里的就更难办了,再调整也还是四面透风的棚子……

袁林、孙景玉、段奇逢几个山上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再急,除了多设几个医疗点外,他们不能有任何作为。他们并不是魔术师,变不出一幢幢能顶风隔寒的房子,只有四百个铺位的井冈山大厦,眼下已经挤进了一万多人!

有一拨红卫兵,为了病了的同伴四处找房,四处无着,愤懑之余,半夜敲开了他们的家门,勒令他们各自带上毛巾、牙刷,也住进棚子里去。他们三个人分住三个棚子,塞进身子一个个缩得似咸鱼干的稻草通铺上,听着红卫兵们形形色色的鼾声、梦呓声、磨牙声,忍受钻进棚子的老北风放荡地在脸上。身上踩着、舞着……

他们通宵未眠。

他们不恨红卫兵,包括勒令他们来的那几个年轻人。相反,次日清晨,因为水管被冻住了,烧饭都得挑水,热水更没法供应,他们随红卫兵一起到小河里去洗脸、刷牙时,眼见一个个蓬头垢面、瑟瑟缩缩,那手一伸进水里,手就像被电打了;那湿了的毛巾一贴上脸,脸上就像被冰碴子划了;那菜缸里的水一含进嘴,自己的牙酸得就像灌进了半瓶醋……他们怜爱这些最小只有十四五岁,最大不过二十一二岁的少男少女们!

一天,红卫兵们突然又将他们揪了去,愤怒声讨“井冈山走资派妄图饿死红卫兵”的滔天罪行,并刷出“饿肚皮岂能一饿饿到底”、“吃饭有理”等大标语。原来,连河水也被封冻住了,接待站没水煮饭。袁林赶忙给附近山下的接待站挂电话,让迅速送来一批馒头,红卫兵忙着吃馒头,批斗会才不宣而散。

如果他们有大山般宽广、熔炉般火热的胸膛,他们将会把这二十万红卫兵一齐揽到自己怀里,说一句:回去吧,孩子们,回到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身边去!条件再差的家,总还有一堵能御寒的墙,冬天早晨起来,总还有一盆洗脸的热水,一日三餐,总还有亲人做好的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

也许,还会再说一句:回去吧,孩子们,回到你们明亮的教室里去,回到你们慈爱的老师身边去。我们以自己的人生向你们作证:人生最好的年华,正是稍纵即逝的年华!

眼下,他们什么也没有说。他们决定不了别人,甚至还决定不了自己,他们是三个一边接受批判、一边工作的“走资派”。他们不大清楚自己未来会怎么样,他们只清楚,眼下二十万红卫兵的身家性命全绑在自己身上……

打给周总理的电报发出了!

中国有什么麻烦事,总是想到找总理……

电文是袁林和一个姓徐的年轻人草拟的,他整日里箍着个红卫兵袖章,却自称是天津某中学的教师。一次批斗袁林的会上,是他出面制止了几个红卫兵的激烈行为;又是他在一天夜里找到袁林,了解大厦的建筑结构情况,他担心负重远超过原设计的承受能力而会导致大厦倒坍……有人猜测他是周总理派下来的联络员。电文汇报了现在大雪封山,吃、住、行等各方面的困境,请求中央派飞机空投干粮,并且下令停止红卫兵到井冈山串连。为了让日理万机的总理在公文、函件盈尺的案头上及早看到,姓徐的年轻人出了个主意——同一电文连续拍发三次。

几乎与此同时,管理局副局长朱轩也在向国务院副秘书长童小鹏同志挂长途电话。在延安时,朱轩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和童小鹏有交往。他请求对方能尽快向周总理反映井冈山目前的状况。

中国有什么麻烦事,也总是只能依靠总理。

不知是在怀仁堂那气氛越来越令人窒息的政治局会议上,还在人民大会堂里和那些硬装出老成模样的娃娃们又一次通宵达旦的论战之后;不知是先收到了触目惊心的电报,还是先听到了童小鹏未进门前的咚咚脚步……袁林只知道在井冈山就要断炊的那一天,他接到了一个北京的电话,口气急促、明确——“由广州、武汉、福州三大军区空运干粮。空投指挥由江西省军区负责。空投地点厦坪。井冈山方面,立即组织带防滑链汽车下山拖粮!”

三天里,三大军区出动大型运输机三十一架次,投下干粮一百余万斤。

大部分是压缩饼干。还有桃酥、蛋黄酥、油饼、油炸米果、肉丸……好似一次免费的食品大展销。空投时,了解到周总理有命令,如果仓库空了,或者来不及,就立刻到街上去买。另外还有一些包子、馒头,丢下来时,手隔着两层麻袋一摸,还是热的,这是来自长沙的。湖南省军区向驻长沙的部队下达了命令,每个连送一蒸笼包子或馒头……

干粮按每个红卫兵一天一斤的定量,用最快的速度发下去了。“效应”,也以最快的速度反馈回来,邮电局频频告急,那幢小楼房成了被一片汹涌海水包围的孤岛,几小时之内,几间房里的包裹就堆至天花板高。包裹里不是别的什么,都是干粮,都是刚刚由山下拖上来的。现在红卫兵们贴上二三角钱的邮资,又催迫着邮局想法给拖下山去……

接待办公室生活组的几个工作人员闻讯赶来做工作,“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是毛主席和无产阶级司令部给我们送来的食品,我们舍不得都吃,得让家里人尝尝。”

“毛主席、周总理派亲人解放军送来的这些干粮,是为了解决困在井冈山上的红卫兵的吃饭问题呀,家里人就算了吧!”

“不,我们宁愿自己饿死,也要让家里人一起分享毛主席的恩情,好让他们记着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

于是,天天一卡车一卡车从山下拖粮上山,天天一卡车一卡车从山上运邮包下山,相向交汇运行,生活的诗意正在于此。

诗的艺术,也是真情实感的艺术。红卫兵们也是一批稚嫩的诗人,云涌天安门广场是写诗,大串连是写诗,寄干粮回家也是写诗……似乎这是一个写诗的年代。

悲剧正表现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毁灭诗的年代。

十二

她叫林金凤,二十岁,广州暨南大学的二年级学生。

瓜子脸,黑晶晶的一双核桃大眼睛,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就为了这,她才决意辞别父母,还有那一幢带一个四季姹紫嫣红。喷翠溢金花园的洋房,和姐姐一道从印尼回到国内来读书的。

她说话总带笑。一笑,白皙的脸颊上,就旋起两圈梨涡。陌生的小伙子们颇不自在地盯着她看,她也红唇轻启,回眸一笑,流泻的是一片春泉般的纯洁。这是一个谁也不会去伤害的姑娘,犹如你不会去伤害林中的小鹿,湖光云影里嬉戏的天鹅她乐于尽力。她住在井冈山小学,同屋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因为身上第一次降临的某种变化而惊骇得哭起来,她以亲姐姐般的关怀,抚平了女孩的惊骇;在新华书店,她见营业员忙得不可开交,救火似的从卖毛主席相片的柜台,跑到卖井冈山革命旧址、旧地明信片的柜台,她等在那儿,一直等到关门,然后告诉营业员;

她和另一个同学明天就来帮忙。这一帮,一个多月,直到风雪困住了井冈山……

她极爱卫生。自备脸盆、碗筷,吃饭前,碗筷得用开水烫,手得用肥皂洗。山上有红卫兵患感冒后,她就带上了两只大口罩……

这天中午,她的头突然痛起来,像是也有两个司令部在里面闹起了“路线斗争”。

接着就想呕吐,一碗饭刚吃下去几口,不想吃了,同伴要拿去倒掉,她说就放在那里,下午热热再吃;同伴要她回小学去休息,她也不肯……两个人又去了前边柜台。

同类推荐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2007年9月初,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校博士生的身份,飞抵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学年,在中共党史研究专家齐慕实教授与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卜正民的协助下,入住该校圣约翰学院。这所由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的融住宿、学习、休闲、文化交流等为一炉的学院,为第一次出国的我近距离观察中西之间的异同,以及切身感受北美学院与社会的文化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 民风野趣幽然醉

    民风野趣幽然醉

    世间奥秘无穷,大到时空宇宙,小到跳蚤萤火虫,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种种奇妙。当这些对普通人来说深奥难懂的事物通过平易轻松的文字被描述出来,其妙处也是不言而喻的。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作品涉及自然韵语、万物生灵、奇妙世界、民间采风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学大师和学人以自己独到、深入的观察,细腻、精确的笔触,朴实、简炼的语言,勾勒出瑰丽多彩、千姿百态的世界。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篇篇美文、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孑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糟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热门推荐
  • 台湾私法债权编

    台湾私法债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怀孕娇妻:章少宠妻秘籍

    怀孕娇妻:章少宠妻秘籍

    新文《闪婚:郁少宠妻有道》发布了,求养肥……一次意外,南希怀孕了,从此以后过上了混吃等死(生不如死)的日子。南希:我要出门。章珏:可以啊,生完孩子再说。南希:我要工作。章珏:可以啊,生完孩子再说。南希:我要赚钱。章珏:可以啊,生完孩子再说。南希悲愤的表示:生生生……不就生孩子么,有什么了不起。章珏:我觉得很了不起,毕竟男人都不会……南希: ̄^ ̄゜谁能把这个蛇精病给我拉走!直到生完孩子南希才知道,章珏不止是个蛇精病还是个占有欲强的蛇精病……南希:我要工作章珏:可以,先结婚再说……大哥,你这对话反了吧……
  • 精灵王之苍穹神主

    精灵王之苍穹神主

    精灵族公主的遗骨,辗转与人族、妖族之间,面对着各种尔虞我诈,罗杰靠着坚毅的个性和过人的天赋征服了这片大陆。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辉煌过后,想要平淡已是不可能,外世界的入侵正式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 神医火凤

    神医火凤

    她是世界佣兵之王火凤,腹黑狡诈,睚眦必报,医术高超却心如蛇蝎。他是华夏特种兵王苍狼,铁血冷酷,手段毒辣,风华绝代却心硬如铁,冷漠无情。他是官,她是匪。一场意外,他与她双双遇难……她,候府嫡女慕容火凤,容貌倾城,被誉为东离第一美女,却是一个从小疯癫的疯子,众人称之疯小姐。他,帝王之子南宫宸天,兰庭玉树,姿容无双,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被众人称之为傻王。一道圣旨,疯妃配傻王。洞房夜,盖头揭开,四目相对,火花四溅。看着对方熟悉的容颜,火凤咬牙切齿:“苍狼,你还真是阴魂不散,怎么哪都有你?”闻言,他勾唇邪魅一笑,欠扁的吐出三个字:“缘分啊!”当傻王不傻,当疯妃不疯,且看穿越夫妻如何携手坑骗天下?
  • 异界之我是音乐大师

    异界之我是音乐大师

    谭雅也赶了回时髦来了把穿越,她发现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对于一位音乐制作人来说什么样的世界最幸福?当时是音乐气息浓重的世界了!所以,在这个异常注重音乐的世界,谭雅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 佛说睒子经

    佛说睒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娘子躲不起

    娘子躲不起

    她是被天雷劈中魂魄的女子,残缺的魂魄在二世同生,终究是要合二为一。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若是爱上了,就会努力争取;若是恨上了,便是决绝。她是一个极具占有欲却又洒脱的女子,占有便是全部;放弃就是所有。她是一个像雾又像风的女子,看不透抓不住,兴之所至,随性而为。故事的开头,她追,他躲,故事的后来,她躲,他追。一封休书,她写,他毁。大雨中,她用长剑贯穿他的胸口,“你我.....不再相欠”。昏迷中,他将她囚禁在玲珑阁,“除非我死,否则囚禁你一世。”
  • 老子翼

    老子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先生,结婚便宜,我请你可好?”第N次求婚被拒,她一怒之下,以非常手段把他搞定。殊不知,对方完全的腹黑、阴险、狡诈……从她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斗不过,她逃总可以吧?收拾行李打包走人,却被抓个现成!“不是结婚便宜吗?走,登记、度蜜月去!”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的文字集。“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了他的文稿,共计44万字;除了散杂文,还有小说、日记、诗歌,甚至,还有给优米网的求职信和给作家七堇年的信。这些文字,都写自程浩去逝前的两三年的时间。而此时的程浩,体重不到30公斤,身体严重变形,每一个字都是他一下一下点出来的。他对命运的包容,对生命的反刍,让人无不为之震动。东东枪说,和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活得都太轻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