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美国青年叫亨利,他30多岁了,依然一事无成,整天坐在公园里哀声叹气。这天他的好朋友约翰在公园里找到他,兴高采烈地对他说:“亨利,亨利,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亨利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好消息。约翰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我看到一分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讲的是拿破仑,他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他个子很矮,讲的是一口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开始有点半信半疑,但他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这时候,他完全改变了自己内心的对话。从前,他觉得自己个子矮小,很是自卑。如今,他欣赏的正是这一点:“矮个子多好!我爷爷就是靠这个形象指挥千军万马的。”以前他觉得自己的英语讲得不好,像乡巴佬一样,而今他以讲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而自豪!当他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亨利跟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是没有难字的。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的信念,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三年后,他成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请人调查他的身世,得到的结论是,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
如果说,心理学者是用事例来给自卑者建树信念;那么于果和蓝天学院是用三四年的熔炉冶炼,来锻造一批又一批弱势群体的坚强人格。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格重塑,委实比铁水出炉、庄稼收割以及毕业生找到了工作还重要。
这是问题的一方面,说明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超常发挥。如同台湾作家三毛,当年在校屡屡挨老师批评,自卑得患了自闭症,无法与外界交流了。幸亏她温和的父亲一直鼓励她,帮助她,结果收获了一个蜚声海内外的华文大作家。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正视人的智力区别或差异,成绩优秀学生的成果率,一般总是大于普通学生的。一位报告文学作家说,美国教育最成功的一项措施,就是在中国设置了一个中国教育成果的收割器——“托福”。“美国人不必对中国教育付出巨大代价做什么,不必拓荒、播种、耕耘,中国人已经把尖子人才培养好了,并且经由遍布中国的教育、考试、筛选工作把尖子集中到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来了。美国人只需要在中国设置托福这样一个‘中国教育成果收割器’,轻轻松松就把中国培养出来的尖子收割走了。”
在美国,硅谷有一半科技人员来自亚洲各国,而在关键的科研开发上,“智慧的、富有毅力的华人更是担当了重要角色,他们约占硅谷科技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且多为技术部门的骨干。”
人才若宝啊!报载国内企业一般认为人才竞争发生在大学毕业以后,而跨国公司已经把人才争夺的时间提前了。比如微软公司,听说哪里有天才的儿童就会找上门去,有些中国的孩子上中学就开始拿微软的工资了。在微软,这被称作“争夺人才幼苗”。人才,是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科技竞争,质其实,是人才竞争。
据最新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在世界最主要的47个国家和地区中,1999年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从上一年的第13位大幅下降至25位,排名的变化反映出:我国在科技知识创新及转化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的差距。因此,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
如是分析,则蓝天学院的目前的平民化大学教育而非英才式大学教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收获沉甸甸的人才与科技果实。
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蓝天一些很有潜资的毕业生,在外资公司担当吃重的白领管理之职,收入不菲;还看到一些毕业生,不出两三年,已经自己开疆辟土,独当老板之任,办厂开公司。
一所大学,管理、师资和生员都重要,生员质量或许是第一重要的。有人说,清华北大的老师再差,它的毕业生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它把全国各地最好的高中生“割”去了,它没有差的理由。
那么,我们的民办大学,如果不能招到与公办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一样优秀的生员,却要求他们培养出如上大学一样出色的学生,这是不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着力发展一些优势民办大学,让声望日高的民办大学先办一些特色专业,招收一些一二类投档生,已经迫在眉睫。
说到不公平的事情,民办大学当然还可以“倒”出很多,譬如教师调入后的户口、关系等问题,教师的职称评聘问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还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规范的冲突,自主考试与计划化考试的矛盾,面向企业学习与文凭考试的龃龉……这些问题如何处理,非学校一厢情愿可为,处理得好,不仅将给民办大学带来更蓬勃的生机,也会给公办大学带来经验。今春“两会”期间,萧灼基等经济学家对几十年一贯制的大大落伍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统一教材,就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新时期的中国民办高校起步时间短,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在太短的时间里取得辉煌的成就。加强管理,提升师资,办出特色,确实是当今时代对民办高校的要求。与此同时,全社会也应该给予民办高校以更广泛的支持,包括思想、道义、政策、资金、人力及中长期规划方方面面的支持。
全国各地民办大学的头儿一致吁请,给民办学校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他们有如下希望:
制定有关政策时务必针对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民办学校,允许学校根据成本开支收取学费;
有计划地帮助一些有一定基础和社会影响的民办学校解决校舍用地,也可以划拨停办的公立学校和工厂厂房给民办学校使用,对于租用公立学校和工厂厂房做教室的,限制租金额并签订长期合同;
给民办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允许他们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主经营;
允许他们跨地区招生,妥善解决学籍和户籍之间的矛盾;
允许他们自设专业、自编自选教材;
对民办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也应该提供贷款,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对于民办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应该有政策保障他们享受与公办学校一样的待遇……
民办学校的各类问题有个性也有共性,就校舍和宿舍而言,于果年年丰收的招生,确有应接不暇之感,囿于校舍紧张,他在大学周边一口气买了几十栋因房地产滞销而价位低廉的别墅,作为学生公寓。这也是一个聪明的举措,学生多时住学生,学生少时可腾做它用。
其实,各级领导对民办教育一直深表关怀,这也是于果事业成功的要素之一。
在2000年冬季于南昌召开的江西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舒圣佑省长就坦率陈言:“不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是没有出路的,也是难以为继的。”他鼓励逐步缩小非义务教育的公办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高中、高职乃至有条件的也可以举办本科教育。
舒圣佑省长认为,鼓励民办教育发展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给政策,为此,他提到六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民办学校的新建和扩建,政府可无偿提供办学用地,免收校舍建设配套费用;二是现有的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将学校剥离后交给社会,可以转为民办学校,原有的资产所有权不变,供民办学校无偿使用;三是关闭破产的企业,其厂房可以用于办学校,企业闲置的厂房适当改造后,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也可以给民办学校无偿使用,政府在改建时应给予支助;四是全面清理对民办学校的收费,能调减的坚决调减下来,严禁向民办学校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五是按照公办学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办好义务教育和重点中等、高等学校的前提下,一部分公办学校可以退出,转为民办。六是在修建学生公寓、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鼓励学生勤工俭学以及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质量评估、考试管理等方面,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江西的民办大学之多,且有蓝天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头牌,能否“走出彼得堡”,在计划经济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意义所在,当不止影响一个江西。
2000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分管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亲切勉励于果:“为民办教育事业作出榜样”,体现了国家高层领导的支持态度。江西省教育部门正积极出台各种措施,譬如拟成立社会力量办学处,分管民办教育工作,也是关爱的一种表现。
舒圣佑提出,对现有民办学校,要努力搞大、搞强、搞好,帮助他们端正办学方向,建立现代管理机制,提升层次,树立品牌,争取建成一批全国有影响的的名牌民办学校。
分管文教的副省长胡振鹏也提出,加强对民办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建成一批国家承认学历的、水平与质量较高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利用竞争机制,促优汰劣,创建几所在国内有良好信誉的民办高校。
无论名牌之期也好,良好信誉之望也罢,蓝天学院都身负重荷,它是大海波涛之上的一只头雁,展翅翱翔在烟波浩淼的云水之间。
瞩望21世纪初的中国民办大学,能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跟政策有关,跟自身的建设有关,跟师资力量有关,跟生员质量更有直接的关系。
师资与生员的质量,又与大学的声望,互为倚重。
平民化与精英化,孰重孰轻?二者能在同一所大学找到一个有机的平衡点吗?
这是未来的五年、十年给于果及蓝天学院出的一道难题。
这也是给全国有志既坚守特色又寻求突破的民办大学的一道难题。
既然于果及蓝天学院,在以往的办学中给全国提供若许积极的表率作用,人们有理由期待进入新世纪后,他依然是肩挽重轭的先行者。
十三、把创新写向蓝天
即使在冗务缠身、常常是一个盒饭打发自己的时日中,于果也没有停止这样一种思考:究竟以怎样的姿态,构想蓝天学院的未来,究竟以怎样的实绩,铺垫蓝天学院的前程。
还在99年,于果就撰写并发表了一篇相关论文,题目是:《机制创新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活力之源》。他提到,民办高校的成功就在于运用了与公办院校迥然不同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高层次上的机制创新,它应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新、培养人才观念新、人才培养模式新等。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省市、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当然也包括一所学校的生命所系。
整个国家教育体系都在加大创新力度,大学在此方面也是争先恐后,奖励创新的措施频频出台。暨大就具体到:研究生的一篇论文最高可能获得10万元奖金。按规定,该校研究生凡有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或美国《科学》(SCIENCE)这两本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顶尖级权威刊物上的,可获奖金10万元。如果说这个目标过于“崇高”,那么还有: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杂志收录的,可获奖金3000元;发表在《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等176种国家核心期刊的,可获奖金400至2000元不等。若研究生有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学校再额外按授奖部门拨付奖金数额的6倍进行奖励。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说,“我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一位经济学专家在考察深圳后,语出惊人:
“深圳20年,最大的成就不是建了多少高楼大厦,而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算哪天深圳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只要这套机制还在,20年后,又是一个深圳!”
机制创新是纲,其它都是目。
于果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个纲,才在过去的年月里,攻关夺隘,斩将搴旗,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打仗,只是一种未必恰切的比附。
事实上,中国以往诸多作战式、运动式的大红大紫、大轰大起,结果都不美妙。
市场经济不是打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学校与时俱大,于果更加积极地读书学习,吮吸中外高校成功的经验。
他在与同事们制定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时,想到,应该聘一个教育专家最好是“两院”院士之一来蓝天当校长;自己以董事长的身份,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为学校的融资、广开生员与就业渠道、联系多方面联合办学等事情谋划出力。
他想到,随着发展,学校的办学层次增加了,学校的所有制形式可以变化,让有能力有热情的管理人员与教师参股,共同推进学校建设。
他想到,待得实力增强、经济壮大以后,学校可考虑与国内外名牌大学联手办学,朝一流的目标坚定迈进。
他想到万千艰难困顿都化作大风卷去的沙砾尘埃……
他不是看不到脚下的源自主客观两方面的短处,他能感受到学校越发展越有一道道新课题、新难点置于目前,搁于肘腋。
紧迫感,无日无之。
子规夜半犹啼血,那是怎样的一种勤勉?
不信东风唤不回,那是怎样的一种决心?
人从虎豹丛中健,那是怎样的一种胆识?
天在峰峦缺处明,那是怎样的一种豪情?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他把自己融入时代的激流,把个人荣辱置之脑后,把智慧的火把高擎,把理想的号角吹响,他就无敌!
如果说战士认定了钢枪,鹰隼认定了蓝天,巨轮认定了海洋,那么,你认定了什么呢,于果?
你的回答写在琅琅读书声的课堂里,你的回答写在1万名天南海北的毕业生的行囊里,你的回答写在若大潮般源源不断涌进蓝天学院的学子的笑靥里。
一个人的事业,如果与千千万万人的命运相依相连,他的价值就记载在历史的编年之中,他的生命就汇聚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他的品格就镌刻在祖国的丰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