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700000012

第12章 丰饶的苦难(一)(2)

尽管以后他成为了亿万富翁,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吃过国宴和各种山珍海味,但他觉得任是什么滋味也比不上童年这条鱼的鲜美。

此后,他还跟小伙伴们去钓青蛙、抓泥鳅黄鳝,当这些“战利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家里的餐桌上,它不仅改善了家里的伙食,也使自己和妹妹的身体,得到一定的营养补充,度过了在农村最穷困的日子。

而小永民呢,也在农村的河沟、田野、草垛和破庙里,和小伙伴们,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因为,河沟是属于孩子的,田野是属于孩子的,草垛是属于孩子的,破庙也是属于孩子的。这时的他们当然不可能有明丽而高远的理想,他们也不清楚村口那高音喇叭里整日的喧嚣,对国家的现实和他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山里的笋、地上的蕨,沟边的马齿苋,只要有一点点水,一点点阳光,就能够蓬蓬勃勃地长起来。那不管甘苦、不问忧愁的童年啊!

十六、卖甘蔗的小男孩

由于永民的父亲坐牢,工资全部停发,母亲又辞了职,工资来源也断掉了,家里原先仅有的一点积蓄,也因搬家添置东西,花了一干二净。

母亲当老师,拿的是工分,只能到队里兑换成大米,而兑换不了现金。没钱扯布,永民一家人,都是穿别人不要的破旧衣服。没钱买肉,永民就在外面摸虾钓鱼,来改善家人的生活。没钱买菜,母亲就起早摸黑地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一些瓜果蔬菜,虽然还不够一家人吃的,但好歹还能混个半饱。

后来,家里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了,母亲没法,就到自家的甘蔗地里,砍了一捆甘蔗,背回家,对正在洗菜的永民道:“阿平,你把这捆甘蔗,背到镇上去卖吧。”

永民抬起头道:“妈,这不能卖的,不然,抓住了,他们要割我的尾巴的。”

队上有的社员,因家里太穷,又急需钱,就偷偷地把家里的鸡蛋和菜拿到镇上去卖。一旦被工作队和公社的干部抓住了,不仅没收其东西,还要批判游街,这就叫“割资本主义尾巴”。小永民已看过好几个人被“割过尾巴”,所以,见母亲要他去卖甘蔗,他便心有余悸地道。

母亲闻此,苦涩地安慰道:“不怕,你是小孩,他们不会抓你的。”

说着,她用粗糙的手掌,摸了摸了永民的头发道:“卖完甘蔗后,你就买一斤盐,两盒火柴回来。有剩的钱,要小心装好,千万莫弄丢了啊。”

永民点了点头,就背上那捆比他还高的甘蔗,趔趔跄跄地向镇上蹒跚而去。

永民家离小镇有六里多路,道路坑洼难走,加之他腿瘸,平常空手去镇上,他都要费很大的劲。今天,背着这长长的一捆甘蔗,他更是高一脚低一脚地在这坑洼路上艰难地走着。

大颗的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滚落下来,流进他的眼里,流进他的嘴巴,他舔了舔那嘴边咸咸的汗水,边用袖子擦额头、脸上的汗,边急急地去赶路。

走着走着,他只觉得肩上的甘蔗越来越沉重,每走一步,他的腿都发软,就会感到肩上的甘蔗,就像一捆沉重的钢柱,随时要把他压趴下。

他放下甘蔗,趴在上面,累得一点也不想走,可他不能,因为母亲还在家里等着他的盐炒菜呢。

于是,他咬咬牙,又背起甘蔗,朝前走去。

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他到了镇上,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浑身汗湿得没半根干纱。

此时,因农民怕“割资本主义尾巴”,来此赶集的不多,马路边大多是来去匆匆赶路的人。

永民放下甘蔗,等着人们来购买。因为是第一次做生意,他特别的羞怯慌张,既不敢大声吆喝,也害怕招来公社的干部,“割他的尾巴”。

他坐在几块砖头垒起的“凳子”上,像做贼似地,深深勾下自己的头,守着地上一堆甘蔗,盘算开了:一根卖5分的话,十根卖5角,这50根甘蔗,就能卖两块五角钱。除了买盐外,还能剩2块钱回家,给妈妈买米买油,那我们不仅有白米饭吃了,还有油吃,不用再吃红锅菜了。

想着,他的肚子不由地“咕咕”叫起来。从早上7点离开家,到现在,已是正午了,早上的吃的那点红薯稀饭,早消化没了。可身上分文也没有,他只有看着那饭店,直咽口水。

就在他饿得昏昏沉沉时,几个人向他走来了,他们刚买走他的甘蔗,又来了一群人,也争着抢买他的甘蔗,一会,甘蔗全卖光了,他摸着被钱撑得鼓鼓的口袋,来到了饭店里,买了两个又白又香的大肉饱,正欲张口咬时,突然往前一栽,他痛醒来一看:他的额头重重磕在那捆甘蔗上,原来,这是个梦,他的那捆甘蔗,一根也没卖掉。

他又饿又困地守着那堆甘蔗,一直守到天黑,也没一个人前来问津。没法,他只好重新背起这捆甘蔗,回家去。

又累又饿的他,不知用了多长的时间,才算把这捆50多斤重的甘蔗,挪回到家。

看着母亲焦急探询的目光,他又伤心又难过,“哇”地哭了起来:“谁也不要我的甘蔗,呜呜……一天一根也没卖掉,以后,我再也不去了……”

妈妈见此,深深地叹了口气道:“阿平,都是妈妈无能啊,不然的话,我怎么忍心让你去吃这种苦呢?”

这是小永民第一次经商做生意,由此,还不满十岁的他,深深体会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十七、第一个“偶像”

永民读到小学5年级,妈妈自感水平不够,教不了儿子了,便把他转到十里外的公社学校去读书。

那里有个叫章树堂的老师,也和永民一样,因小儿麻痹症而落下残疾,但他从不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努力自学,以他出众的才华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小学老师。

因腿残疾,他到了25岁也没说上媳妇。但他的课上的特别生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其中,他的一个女学生偷偷爱上了他。她不计较章树堂是残疾人,是民办教师,顶住社会舆论和家庭的压力,毅然嫁给了他。两人志同道合、琴瑟谐和,是一对非常幸福和美的夫妻。

小永民不仅敬佩章老师的学识才华,更敬重他身处逆境,顽强拼搏的精神。下意识中,他处处以章树堂为榜样,章老师呢,也很喜欢这个聪明机灵的学生,空暇时间,章树堂常对永民说:“永民,好好读书吧,只要学到了本领,将来你会有作为的。”

永民点头道:“是的,章老师,我将来要向你一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章树堂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道:“不,永民,你是城里的芽崽,以后迟早要回去的,相信你会比我更有出息的。但你要记住,人的成功,是靠才能和机遇,有了才能,才能寻找把握住机遇,否则,你有机遇无才能,也是成功不了的。这一辈子,我成功过,我也失败过,但我从未放弃过对事业的追求。尽管,我现在只是个乡村的老师,但我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一个令学生满意的老师。”

小永民点点头道:“章老师,我懂了,做一行,就要爱一行,对吗?”

章树堂望着这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学生,他欣慰地笑了。

尔后,又面色凝重地告戒他道:“永民,我们是残疾人,人生的磨难坎坷要比常人多,而我们要获得成功,所付出的努力,也要比常人多得多。但遇到什么挫折,你都要记住: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回到宿舍,小永民躺在床上,回味章树堂老师的话,他想了很多很多,人生、理想、未来……”

兴之所至,他起身坐到书桌上,在日记本上抄写道: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谦虚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

人生最大的愚昧是自私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助人……

可惜的是,永民只读了一个学期,就离开了章树堂老师。但章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帮助,让他至今难忘。

1973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爸爸,终于平反了,母亲也落实了政策,和父亲一起调到弋阳长途汽车站工作。于是,永民一家人,又重新返回城里生活。

第一个月领工资时,妈妈上街买了几米黄“的确良”,给永民做了一套又长又大的衣裤。

这也是永民记忆中第一套新衣服,过去,他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破旧衣服,穿在身上,连颜色都分辨不清。有的则是补丁摞着补丁,看上去,就像个小乞丐一样。

原先在农村里,这些破旧衣服还能将就一下,可现在到了城里,哪个学生不是穿的漂漂亮亮的?

永民也到了爱美的年龄,他也渴望能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每天能穿得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地去学校。

所以,他极其珍爱这套新衣服,几乎每天都穿在身上。脏了,便晚上洗;第二天干了,又穿在身上了。

母亲见此,心里酸酸地只发疼:她也是个爱美要强的女人,她哪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穿得光光鲜鲜、漂漂亮亮地走出去。可这一切,都得要钱啊?

她和丈夫算得劫后重逢,原以为,他吃了皮肉之苦,能接受一点教训,把那酗酒、粗暴的脾气改一改。

可没想到,人之本性难移,他还是嗜酒如命、脾气暴躁,对他们母子动辄呵斥,举手不是摔物就是打人,没一点疼惜怜爱之心,更别说起码的人格尊重和平等。

如果说,母亲以前对他粗暴的行为能忍气吞声的话,是因为认命。但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后,在乡亲们和学生的尊重中,她体会到人格尊严的可贵,自然,她不想她的后半生就这样屈辱地度过。

于是,75年,在永民上初二时,母亲提出了离婚,在法院判决的时候,父亲琢磨永民残疾,以后会是个包袱,而两个妹妹长大了,迟早要嫁人,不用他管。

于是,他提出两个妹妹归他抚养。母亲二话没说,就接受了法院的判决,独立抚养永民。

当永民和妈妈回到他们那个简陋不堪、现已冷清残缺的小家时,她流着泪道:“阿平,妈妈是万不得已才走这一步的,不然,咱娘俩总有一天会死在他的拳头下。”

他也哭着对妈妈道:“妈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否则,你哪舍得两个妹妹的离开啊?……”

妈妈听了他的话,哭得更是心碎欲裂:“好孩子,真难为你懂得妈妈的一片心啊,只是苦了你两个妹妹……阿平,你要好好读书,多学点本领,以后哪怕是考个中专,能当个小学老师,妈妈的苦也就算没白吃了……”

经受了婚姻破裂的经历后,饱受情感折磨的母亲,身体很是虚弱,为了让妈妈尽早摆脱婚姻离异的痛苦和阴影,远在江苏无锡的舅舅,把妈妈接回家了,他留下一些生活费给永民,让他住在学校里。

也从这天起,永民长大懂事了,也懂得生活的残酷,更懂得自己和其他孩子的路是不一样的,因为残疾,他从来没得到父爱,现在母亲也要离他而去,今后的路,只能靠自己去走了。

离别前,望着泪流满面的妈妈,永民强忍着心里难舍的悲痛,一再安慰妈妈说:“你放心,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读书,多学本领……”

妈妈失声痛哭道:“阿平,等妈妈身体好一点,有个落脚点,就一定来接你……”

同类推荐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诗舞祭

    诗舞祭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为主的散文集,分说诗、谈色、评书、创意四部分,“说诗”收《我的学诗经历》、《诗舞祭》、《奥斯维辛的诗意栖居》等文,“谈色”收《情色和身体》、《瘦美的重担》、《后殖民孽债》等文,“评书”收《症状写作》、《生死一囚徒》、《会心的漫游》等文,“创意”收《榆树下的省思》、《流年知多少》、《母语之根》等文。共计收文39篇。
  • 鲁彦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讲述了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囊括了周老文化散文短篇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文化、思想价值。112岁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以百年沧桑的亲历、中西贯通的识见,使我们眼前打开了一扇清楚地看历史、看人生、看世界的窗,整个人生也变得通透豁达起来。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萌宝悍妈太难宠

    萌宝悍妈太难宠

    凌婉珂同志人生中最悲催的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之中遇上了宫亦辰同志,不就是借了他一点东西,这个臭男人就追着她满天飞!她好歹也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你要讨债就放过来吧!*凌晚风小同志和凌初云小同志只有一个目的: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让宫亦辰大叔臣服于妈咪脚下,乖乖地给他们生个小弟弟使唤!*【报告完毕,娱乐一下】“妈咪,趁大叔不在家,云云问你几个问题。”某女戒备地盯着兴奋的女儿,“问。”“妈咪,你为什么会让大叔把我们生下来?”某女随意地挥挥手,“顺手而已,那天黑漆漆的,刚好有个大叔躺在那里就不要浪费了,佛曰,我不来,难道让你来?”“妈咪,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爹地吗?”某女冷眼一瞥,“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那天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在大叔的脸上踩过,如果让我知道他是宫亦辰,哼,我肯定多踩几脚!”“妈咪,你爱不爱爹地?”某女不屑,“不爱!”“什么!”听到这里,某男终于忍不住了。某女震惊回首,“大,宫,宫,老公,你回来啦,人家想死你了。”某男沉着一张脸,将某个无耻卖萌的女人拖到房间里。“干什么!上司大人,您不是要去开会吗?”“改床会!这回你躺,我来!”某小女孩感叹地摇了摇头,“大叔,不要乱干,会出人命的。”*【总结一下】这是一个铁血男人被无耻小偷羞辱后,誓要将其五花大绑,丢进大牢里的警匪片。这是一个霸道大叔发现自己被得瑟下属“盗种”后,愤然反扑的热血爱情片。这是两个机灵小孩为父母铺桥引路,排除障碍的感人孝诗。
  • 杀手也穿时空

    杀手也穿时空

    想当年叱咤风云的杀手竟然死在自己男朋友的手上?不只是这样,她还赶上了新一代的潮流——穿越。他伤她如此之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可是她为什么还是爱着他?
  •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基本内容、中医用药护理、针灸疗法及护理、推拿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证护理、妇科常见病证护理、儿科常见病证护理、外科常见病证护理、五官科常见病证护理。
  • 如沐晨光

    如沐晨光

    辉玉记得这世间最红的颜色,是她的嫁衣,是她小园中燃烧的玫瑰,也是她孟家一百零二口人所留出的血。自此后她没了亲人,没了爱人,从天下无不知其姣也得华阳郡主,成了叛臣罪女。她不会骑马,不会武功,逃不了命,也无人再护,所以她死了,那般简单……蛊宗有一蛊,唤为蚀骨,虫入体,食宿者之骨髓,复长其经脉,成蛊者拥奇绝之躯体,后,虫入其心脉,宿者每月需食花毒镇虫眠之。虫入体,再不可取,寿命十年,虫亡人亡……
  • 贵女明珠

    贵女明珠

    满京城谁不羡慕顾七实在是投胎技术好。顾七自己也觉得自己上辈子攒的运气一定都用在这次投胎上了。她是长公主嫡女,是长公主唯一的女儿,长公主生了三个儿子,直到三十岁才得了这个闺女,爱的如同心头肉一般。而他父亲,京城中有一句话传唱三十年,只求顾郎望、但死不足惜,被称作周国双壁之一的顾疏。偏偏皇上也疼她,皇帝是长公主的嫡亲哥哥,帝后感情深厚,偏偏没有嫡子,长公主生下顾七的当夜,皇后诊出有孕,喜得皇帝抱着顾七赐小名阿福。随着顾七的长大,她的美也展现出来,美如明珠光蕴,美如牡丹倾国,时人称周国明珠。若她只是美也就算了,京城里各家贵女还能安慰自己一下,偏偏人家能书善画,一笔丹青万金难求。谁都知道顾七是实打实的第一贵女。偏偏有一点,顾七她姻缘上有一点小问题,顾七一直到十七岁,也没订下亲来。受尽千娇百宠,手握富贵荣华的安乐郡主早打算好了要招婿上门,她说服了父母,挑好了入赘人选,满以为万事具备,谁知道却有黄雀在后。她记忆中软萌带点小别扭如猫一样可爱重点是随便欺负的太子小表弟,已经长成了强大而不动声色的老虎,正磨尖了爪子跟在表姐身后流口水呢。……啊对,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没说顾七的名字,她叫顾皎,皎若明月的皎。
  •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是弗兰克·鲍姆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它主要讲述了堪萨斯小女孩多萝西的故事。在龙卷风袭来的一天,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被威力无比的狂风吹到了美丽而神奇的国家——OZ国。为了重返家乡,回到收养自己的亨利叔叔和伊姆婶婶身边,她历经千辛万苦和种种惊险。在寻找回家的路的漫长旅途中,不断有新的伙伴参加进来。首先是渴望能够得到一个聪明头脑的稻草人,其次是想要获得一颗善良的心的白铁樵夫,最后是想要拥有足够勇气的胆小的狮子。这些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而走到一起的朋友们,成为了亲密的伙伴。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一起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奇特之旅。
  • 贵女种田记

    贵女种田记

    现代中医林小宁穿到古代猎户之女林小宁的身上父母双亡,爷爷与哥哥,坚信她是贵命还有贪吃的妹妹与傻子弟弟,外加一条神志不清的狗这是什么样的人家哦唉,幸好还有空间相助……千年因缘本是天注定且看林小宁如何带家人致富做地主如何获得如意郎君……不用俚语,不写猪下水,不写美食,不写一文文攒钱,也不重点写医术……不一样的种田文,不一样的麻雀变凤凰……新人新作,请读者大大们支持!
  • The Heritage of the Desert

    The Heritage of the Dese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逆天狂女

    重生逆天狂女

    当忠诚和信任变成杀她的利器,她有幸成为新型实验的第一只小白鼠。她,玉情,第一高手死不瞑目重获新生。七岁的女孩再次睁眼,一切从此改变。冷静暗藏嘲讽的睿智眼眸睥睨天下,唇角轻轻浅浅的淡然微笑冷酷无情。异能提早苏醒,神秘戒指空间奇异开启,注定了她此生的不凡!开公司,倒珠宝,修异能,只为成为人上之人!精彩片段:“亲爱的,听说奥莉新出了一批钻戒?人家特意去买了一只,送给你。”办公桌前,某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男人,双手撑住桌子,身子前倾,一双桃花眼含情脉脉的盯着某个工作狂女人。某女人手下的笔轻轻一划,流利的签下自己的名字!“艹,这是给爷留了多少文件!”“情情~好不好嘛?”男人见女人不理他,红唇微微嘟起,两个拐了不知多少个字的弯儿从嘴里吐出来。某女手中的笔微微一顿,好看的眉毛微微拢起,一双大眼看向男人,轻轻眨了眨,“你刚刚说什么?”
  • Before He Covet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3

    Before He Covet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3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6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3 in the heart-pounding Mackenzie White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COVET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3), newly minted FBI agent Mackenzie White graduates the FBI Academy in Quantico only to find herself thrown into an urgent serial killer case. Women are turning up dead while camping in a remote national park in West Virginia. Yet the park is vast, and no connection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m.At the same time, Mackenzie receives a call from Nebraska urging her to come home. After many years, a new clue has surfaced about her father's murder. The case no longer cold, Mackenzie desperately needs to help sol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