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700000013

第13章 丰饶的苦难(一)(3)

火车,在他们母子依依的泪别中,徐徐开动了,站台上,一个瘦弱孤单的身影,被昏黄的路灯拉的细长细长……

十八、“小画家”

母亲走后,永民就搬到弋阳中学的学生宿舍去寄宿。

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叫许鸿厥,说起来他还是美术大师徐悲鸿的弟子,因为所谓历史问题,下放到弋阳当老师。

许老师很有才华,美术、数学课都能上。他在黑板上随便画一个圆,就像是圆规画出来的一样;信手弹出一支粉笔头,就是一个优美的抛物线。他上课也很风趣,同学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永民呢,更是崇敬羡慕他的才华。放了学,他就到许老师屋里,看他画画。

许老师挥毫泼墨,在一张白纸上,寥寥勾上几笔,一匹昂首嘶鸣的骏马,便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永民不由惊叹地喊道:“许老师,你简直是神笔马良啊,画得就像真的一样。”

许鸿厥看着这个聪明伶俐、腿有残疾的学生,顿生怜悯之心,问:“永民,你喜欢画画吗?”

永民使命地点头道:“喜欢,太喜欢了!”

“行,那你就跟我学吧。喏,你上街,把毛笔纸墨先买回来吧。”许鸿厥说着,告诉他买什么样的纸笔。

永民窘迫地看了老师一眼,呢喃道:“可是……我……我……算了,我还是不学画画了……”说完,他眼里已储满了泪水。

“永民,你怎么了?有什么困难,就对我说吧。”

“我……我没钱买这些东西……”永民难以启齿地告诉许老师,舅舅每月寄给他的钱,仅够他吃饭。而他妈妈因辞职回老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没收入,他实在是不好开口再向妈妈要钱了。

许老师闻此,摸摸他的头道:“不要紧,你就拿我的用好了。”

“可是,许老师,这……这不太好吧……”永民惶然了,拜师不交学费不说,还要老师破费,给他贴纸墨钱,太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许老师一眼明了永民的心思,他调侃道:“这样吧,你把习作都留在我这里抵帐,等哪天你成了大画家了,我可要发大财了!到时,你可别后悔哟。”

一席话逗得愁容满面的永民乐了,一时,他除了满心的感激外,竟想不出用什么语言来感谢这位待他如兄如父的老师。

打这以后,他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跟着许鸿厥,外出写生,练习素描,一切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

永民学得是那么得专心致志、那么入迷刻苦。许鸿厥呢,越来越喜欢这个聪明机灵的学生,把自己从徐悲鸿那儿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授给永民了。

很快,永民就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和基本功。一次,班上要出一期学雷锋的专栏,需要画一幅雷锋的头像。永民大胆请战,因班上没其他学生会画,老师便答应让永民来画。

永民是第一次临摹人物肖像画,他心里即惊喜又紧张。惊喜的是,他得到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紧张的是,这是一次政治任务,要是画不好,可会惹来麻烦的。

为了临摹得不走样,永民把画报上的雷锋像画上一条条的格子,然后细细照着上面的样子临摹,待画作出来后,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那幅雷锋像,画得几乎和画报上的雷锋一样,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许鸿厥老师看了,也满意地说:“永民,你已经画得不错了。”

尔后,学校和其他单位要画毛主席和华国锋像,都去叫永民,初生牛犊不怕虎,拿起笔就画,其中几幅画得神情毕肖,还被放进橱窗里展览呢。一时,永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画家。

十九、继父

一个女作家在她的小说里,曾这样“概括”十年“文革”:“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后来文化大革命结束了。”这可真是干脆利落,欲说还休,一切尽在不言中。

“文革”既然对20世纪下半页的中国是一场浩劫式的大灾难,它就不可能不巨细无遗地殃及到每一个家庭。如果说,永民在偷吃邻居家孩子送来的米饭时,尚不懂得思索是什么原因使得农民的经济这般困窘;那么在求学教育之途中也屡见挫折,多少令他纳罕:为什么好学校那么少?为什么好老师那么少?更为什么好学生不像“文革”前那样可以从从容容、大大方方上大学呢?

他当然没有料到,成长的道路对于他而言,比别人更难。

当“文革”的硝烟散尽,大学的门扉敞开如昔,“哥德巴赫猜想”般的科学殿堂诱发学子人头如涌,长虹贯日般的教育前景激励万千家长豪情若潮,永民不可能置身度外。他虽然未必“头悬梁、锥刺骨”加班加点地复习赶考,但凭着日常的用心积累加临战前的奋力一搏,1978年,他终于以高出录取分数线40余分的佳绩高悬成绩榜中!

或许因为看到太多村民缺医少药的艰窘,或许因病致残的自卑萌生出悬壶济世的决心,他的第一志愿是江西医学院。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永民欲用自己将来大学所学的一技之长,为普天下的病患之家送去温暖,驱除阴霾!

但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被榜上无名的现实之锤击得粉碎,大学的扇扇大门,无情地对一个有志有才却跛足的青年关上了。

望着其他同学高高兴兴地去上大学时,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要知道,上大学,一直是他的梦寐以求。

当他情绪异常伤心沮丧时,改嫁后的母亲,把他接到她南昌的新家,继父李孝春是江西赣剧团的老艺人。

继父见永民绘画不错,建议他去考赣剧院的美工。考试完后,赣剧院的领导很欣赏永民的才华,便向省文化局递交录用报告。

谁知,省文化局在审批时,得知永民的左腿残疾,迟迟落不下笔,不同意招他为美工,让剧团另选他人。求才若渴的剧团领导,一次次地跑到文化局,向主管的领导说,喻永民的绘画才能出众,腿虽然有些残疾,但干活和正常人一样,一点也不影响工作。

最后,文化局的几个头儿便亲自到剧团来目测他,他们看完他的绘画后,又看他走路跑步,直到看他登高爬脚手架和旁人没什么两样,这才批准他为赣剧院的美工。这年,他刚满17岁。

二十、上海师傅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代汤显祖的《四梦》,是戏剧文学的一个高峰,江西省赣剧院根据《四梦》改编的赣剧《牡丹亭》,拍过电影,享誉海内外,周总理曾亲临观摩,并接见过潘凤霞等主要演职人员。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才子佳人的旧戏自然也难逃江青的魔爪,遭到被批判、被禁演的命运。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舞台上,百花齐放,莺歌燕舞。江西省赣剧院也决定将这几部好戏重新搬上舞台。可麻烦的是,这些戏的所有服装道具,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小将当“封资修”的东西,给烧毁了。

一般服装道具还好办,或采买或仿制,可那荧光烁烁的头盔,因制作工艺精细复杂,江西还没一个人会做,剧团只好花几千元月薪聘请上海的一个老师傅来做。

他自恃艺高,无人能取代他,不仅架子大,脾气还忒丑,顿顿需要好酒好菜侍侯他。

剧团领导便派永民和另一个美工小杨做他的徒弟,希望他们把老师傅的技术学到手,以此取代他。

老师傅便也留了个心眼,每次做到技术关键部位,他就找个茬儿把他们支出去,然后,锁上门,自己一个人在屋里捣鼓,任一拨徒子徒孙在屋外抓耳桡腮干着急。平素徒弟们谦虚谨慎到了十分,端茶倒水,洒扫庭院,一口一个师傅叫得倒了蜜罐。可师傅就是一尊泥塑的金刚,满面含威,惜言如金。也难怪,家传祖授的吃饭技艺,岂是可以轻易示人的?技艺场中,青出于蓝胜于蓝,徒弟摇身一变成师傅,把“摇钱树”挪走了的事情,师傅可是见多了!

小杨气馁地说:“这样下去,我们什么也学不到啊。”

是啊,怎么办呢?

永民面对这种情况,也急的没办法,望望窗户,被他用窗帘遮的严严实实,想从窗外偷看,是根本不可能。

学手艺跟读书一样,要跟上老师的进度,不能不懂装懂。师傅保守不教,自己一定要想办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于是,晚上在家里,他便细细地边揣摩边制作,关键部位没看清的,一次次做实验,加以改进,直到复制成功。

因老师傅制作的头盔采用传统工艺,虽然结实耐用,但很笨重,演员们戴在头上,觉得又重又累。

永民便改进制作工艺,造型上,他也利用自己的美术知识和舞台效果,进行大胆的设计和改造。头盔做好后,喷上漆,银光闪闪的,既轻便美观,又结实牢固。剧团演员戴上后,嘿,不偏不歪,满脑瓜子轻松。

只有上海老师傅的脸,拉得又黑又长。平日的骄横霸气没了,取代的是嫉恨和惶然。

他不解的是,这个才十几岁、身有残疾的毛头小子,凭什么才三个月就把他几十年的手艺学了去,而且,制作得比他的还好?这样的话,他这份高薪的饭碗,还端得久吗?

果然,半年后,上海老师傅给剧团辞退了,看着他黯然神伤离去的背影,永民心里陡然生出一丝莫名的伤感,他也头次看到生活竞争的残酷,优胜劣汰,这是市场规律给他上的第一课。

或许是自那时起,他就有一种生存危机感,觉得一个人,还是要多学点本事在身才好,这样才有竞争力,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于是,他除了画布景做道具外,又迷上了服装。除了学习制作舞台上的长袍马褂戏服外,还学做时装。为了多积累实践经验,他就先免费给团里的演员做时装。因他干活细心认真,做出来的衣服,比街上卖的式样还好。

有天,团里有个男演员小侯要结婚了,可街上没有西服卖。小侯找到永民问,能不能帮他做一套?

永民当时听了,心里有点犯怵:西服,是所有服装中,最难做的。学了三年徒的人,也未必敢接,就是老师傅,也未必做的好。更何况,他一个半路出家的自学者。

但转念又一想,你还没做,怎么就断定自己干不好呢?

于是,他对小侯说:“行,只要你把样子借来,我就帮你做。”

小侯便上街扯了一块藏青毛料,并向朋友借了一套日本买的高档西服,一起送到永民的工作间。

当时,南昌会做西服的师傅不多,书店做西服的裁剪的资料也少,永民只好自己做自己的老师。看不懂的地方,他就大胆地将那套打样的西服拆开,细细地研究琢磨。然后,比着样子打版、下衬、裁剪。

足足一个星期,当他将做好的西服给小侯穿上婚礼时,大大出了一番风头。众宾客见小侯的西服笔挺合体,且做工精细,纷纷打听,他的西服是在哪家商店买的?是什么牌子的?

小侯得意地告诉众人说,是他们剧团的小美工做的。

顿时,剧团小美工会做西服的消息在南昌城不胫而走,许多人慕名找他做,官员们出国访问,因体形特异,买不到合身的西服,也呈上布料,站直肥硕的身躯等永民量体裁衣。永民不但不把这当成负担,相反,倒觉得是锻炼自己手艺的机会。对此,他来者不拒,并都是免费制作。

由于他手艺精湛、为人朴实厚道,很快,就赢得众人的喜欢。艺高招人喜,他也交上了各方面的朋友,为他日后下海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同类推荐
  • 我们都是自己的人生引路人

    我们都是自己的人生引路人

    所有你渴望的想要的,没有一样是可以轻易得到的,这就是我们要努力的理由。我们成长的公平在于,每个人都会见识到现实的残酷,每个人都会在经受世事淬炼之后变得温润。你要试着将所有喜怒哀乐渐渐调成静音,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本书是写给千万年轻人的心理治愈大书,希望他们能把喧嚣芜杂的俗世活得睿智而淡然。54篇文章,54次与自己内心的和解。这世界没有什么好怕的,你要过的人生,由你自己去闯去拼。待我们经历过才明白,人生哪有什么指明灯,哪有什么人生导师?
  •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诗歌该不该存在,诗人该不该存在,若无死亡的冲动别再去碰诗,北岛远行,顾城已逝,海子自杀,食指疯了。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文学”除了作为科系、作为专业、作为课程,还有作为修养、作为趣味、作为精神的一面。“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是在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下,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形成的,并在20世纪获得了全面发展,《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着力探讨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史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热门推荐
  •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谁说BOSS就该英姿飒爽冷酷无情?他就是这么死皮赖脸,不服你咬他呀!谁说爱一个人就该忽冷忽热?他偏偏要时刻粘着她!只是,老婆不耐烦了,一巴掌将他拍飞“你丫的给老娘滚远点!”某只狐狸卖萌打滚,厚颜无耻“好啊好啊,咱们回房间滚到地老天荒吧?”
  • 哑女皇后

    哑女皇后

    身为奸臣的女儿,并且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女,庄懿在后宫之中注定不会受宠。在父亲的安排下,她进宫了。一个哑女皇后如何一步步得到皇上的眷恋最后真正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QQ群:32893122)
  • 美杜莎

    美杜莎

    美丽而又神秘的少女乔安娜拥有绝世的美貌。别人都视她为美女蛇,她也始终认为自己凭借美貌可以无事不成。可她倾倒众生,却倾不了她的心上人——司徒城。司徒城说,他爱的是乔安娜最好的朋友舒姝。于是乔安娜仿佛变成了被雅典娜下了诅咒的美杜莎,为了得到司徒城,她开始伤害身边的人,制造误会让两人分开。可是做了坏事的乔安娜却日日夜夜受着煎熬,直到将舒姝带到了司徒城的面前,看到他们热烈的拥抱,乔在墙的另一边,泪流满面。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终获得了雅典娜的赦免。
  •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某天,某女收拾起铺盖卷四下打量准备溜走的时候,刚刚迈出大门,就听见背后响起一道戏谑的声音道:"爱妃这是要去哪啊?"某女翻了个白眼腹诽道:"奶奶的,还好意思问我!想打个牌也太难了!"于是某女笑眯眯的回头答道:"相公啊,我就是出去走走,出去走走"说完就想往外溜。
  • 旧爱难寻,总裁的契约新妻

    旧爱难寻,总裁的契约新妻

    为了凑够母亲的医疗费用,普通女孩徐千千在一场莫名其妙的选拔之后,成了豪门少爷欧阳谌司的协议未婚妻。“你已经准备好了?”他问。“是。”于是,她的献祭开始了。这协议未婚妻真不是人干的活儿。一边要接受自己灵魂深处的拷问,一边还要无动于衷地面对男人不经意的撩拨。直到他说,协议他不要了,他只想要她。正当心已经完全沦陷时,她却又发现了,那个男人一直隐瞒她的秘密。而另一边,与欧阳家族针锋相对的霍氏财团也悄然升起。财团的年轻主人霍庭,正怀揣阴谋而来。他的目标到底是谁?卷入漩涡中的灰姑娘徐千千,她将何去何从。
  • 大汉帝祚

    大汉帝祚

    刘谌,汉昭烈帝刘备最有骨气的孙子!景耀六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罗贯中有诗评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正值邓艾克江油时,刘谌竟意外得了一窍魂,思维大变!他不再思谋以死殉国了,他开始思谋如何复兴大汉帝祚……也学人家建个群(246768677)
  • 微雨染过初夏

    微雨染过初夏

    温桐静和留铭顺是青梅竹马,他和她原本可以携手数落花,却因为某个人的到来,打破了所有的平衡。十七岁,高二品学兼优的她与长期占据年级第一的林轶南争夺S大保送名额,整个学校风起云涌,暗流涌动……十八岁那年的初夏时光,温桐静高中毕业。为赚取大学学费,她到一家酒吧里当服务员,那个晚上,林轶南如同黑夜使者一般,挽救了她的清白,她躺在林轶南的怀中,看他如星辰般深邃的眼,扑朔迷离。那晚过后,林轶南的脸不断出现在温桐静脑海中,无数个夜晚,无数个梦里,都有林轶南的影子。温桐静是个傻姑娘,可林轶南不是个傻男孩。她的父母是普通职员,林轶南的爸爸是副市长,这不是一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故事……
  •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先生念时

    王先生念时

    都说初恋是最难忘的,果然,一辈子那么长,我也喜欢了你那么久。明明说好的不会喜欢一个人很久,可是为什么到最后却喜欢了你一辈子,如果可以,我希望早一点遇见你,或许我就不会喜欢你很久。(本文虚构,误上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