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700000013

第13章 丰饶的苦难(一)(3)

火车,在他们母子依依的泪别中,徐徐开动了,站台上,一个瘦弱孤单的身影,被昏黄的路灯拉的细长细长……

十八、“小画家”

母亲走后,永民就搬到弋阳中学的学生宿舍去寄宿。

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叫许鸿厥,说起来他还是美术大师徐悲鸿的弟子,因为所谓历史问题,下放到弋阳当老师。

许老师很有才华,美术、数学课都能上。他在黑板上随便画一个圆,就像是圆规画出来的一样;信手弹出一支粉笔头,就是一个优美的抛物线。他上课也很风趣,同学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永民呢,更是崇敬羡慕他的才华。放了学,他就到许老师屋里,看他画画。

许老师挥毫泼墨,在一张白纸上,寥寥勾上几笔,一匹昂首嘶鸣的骏马,便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永民不由惊叹地喊道:“许老师,你简直是神笔马良啊,画得就像真的一样。”

许鸿厥看着这个聪明伶俐、腿有残疾的学生,顿生怜悯之心,问:“永民,你喜欢画画吗?”

永民使命地点头道:“喜欢,太喜欢了!”

“行,那你就跟我学吧。喏,你上街,把毛笔纸墨先买回来吧。”许鸿厥说着,告诉他买什么样的纸笔。

永民窘迫地看了老师一眼,呢喃道:“可是……我……我……算了,我还是不学画画了……”说完,他眼里已储满了泪水。

“永民,你怎么了?有什么困难,就对我说吧。”

“我……我没钱买这些东西……”永民难以启齿地告诉许老师,舅舅每月寄给他的钱,仅够他吃饭。而他妈妈因辞职回老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没收入,他实在是不好开口再向妈妈要钱了。

许老师闻此,摸摸他的头道:“不要紧,你就拿我的用好了。”

“可是,许老师,这……这不太好吧……”永民惶然了,拜师不交学费不说,还要老师破费,给他贴纸墨钱,太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许老师一眼明了永民的心思,他调侃道:“这样吧,你把习作都留在我这里抵帐,等哪天你成了大画家了,我可要发大财了!到时,你可别后悔哟。”

一席话逗得愁容满面的永民乐了,一时,他除了满心的感激外,竟想不出用什么语言来感谢这位待他如兄如父的老师。

打这以后,他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跟着许鸿厥,外出写生,练习素描,一切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

永民学得是那么得专心致志、那么入迷刻苦。许鸿厥呢,越来越喜欢这个聪明机灵的学生,把自己从徐悲鸿那儿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授给永民了。

很快,永民就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和基本功。一次,班上要出一期学雷锋的专栏,需要画一幅雷锋的头像。永民大胆请战,因班上没其他学生会画,老师便答应让永民来画。

永民是第一次临摹人物肖像画,他心里即惊喜又紧张。惊喜的是,他得到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紧张的是,这是一次政治任务,要是画不好,可会惹来麻烦的。

为了临摹得不走样,永民把画报上的雷锋像画上一条条的格子,然后细细照着上面的样子临摹,待画作出来后,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那幅雷锋像,画得几乎和画报上的雷锋一样,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许鸿厥老师看了,也满意地说:“永民,你已经画得不错了。”

尔后,学校和其他单位要画毛主席和华国锋像,都去叫永民,初生牛犊不怕虎,拿起笔就画,其中几幅画得神情毕肖,还被放进橱窗里展览呢。一时,永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画家。

十九、继父

一个女作家在她的小说里,曾这样“概括”十年“文革”:“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后来文化大革命结束了。”这可真是干脆利落,欲说还休,一切尽在不言中。

“文革”既然对20世纪下半页的中国是一场浩劫式的大灾难,它就不可能不巨细无遗地殃及到每一个家庭。如果说,永民在偷吃邻居家孩子送来的米饭时,尚不懂得思索是什么原因使得农民的经济这般困窘;那么在求学教育之途中也屡见挫折,多少令他纳罕:为什么好学校那么少?为什么好老师那么少?更为什么好学生不像“文革”前那样可以从从容容、大大方方上大学呢?

他当然没有料到,成长的道路对于他而言,比别人更难。

当“文革”的硝烟散尽,大学的门扉敞开如昔,“哥德巴赫猜想”般的科学殿堂诱发学子人头如涌,长虹贯日般的教育前景激励万千家长豪情若潮,永民不可能置身度外。他虽然未必“头悬梁、锥刺骨”加班加点地复习赶考,但凭着日常的用心积累加临战前的奋力一搏,1978年,他终于以高出录取分数线40余分的佳绩高悬成绩榜中!

或许因为看到太多村民缺医少药的艰窘,或许因病致残的自卑萌生出悬壶济世的决心,他的第一志愿是江西医学院。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永民欲用自己将来大学所学的一技之长,为普天下的病患之家送去温暖,驱除阴霾!

但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被榜上无名的现实之锤击得粉碎,大学的扇扇大门,无情地对一个有志有才却跛足的青年关上了。

望着其他同学高高兴兴地去上大学时,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要知道,上大学,一直是他的梦寐以求。

当他情绪异常伤心沮丧时,改嫁后的母亲,把他接到她南昌的新家,继父李孝春是江西赣剧团的老艺人。

继父见永民绘画不错,建议他去考赣剧院的美工。考试完后,赣剧院的领导很欣赏永民的才华,便向省文化局递交录用报告。

谁知,省文化局在审批时,得知永民的左腿残疾,迟迟落不下笔,不同意招他为美工,让剧团另选他人。求才若渴的剧团领导,一次次地跑到文化局,向主管的领导说,喻永民的绘画才能出众,腿虽然有些残疾,但干活和正常人一样,一点也不影响工作。

最后,文化局的几个头儿便亲自到剧团来目测他,他们看完他的绘画后,又看他走路跑步,直到看他登高爬脚手架和旁人没什么两样,这才批准他为赣剧院的美工。这年,他刚满17岁。

二十、上海师傅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代汤显祖的《四梦》,是戏剧文学的一个高峰,江西省赣剧院根据《四梦》改编的赣剧《牡丹亭》,拍过电影,享誉海内外,周总理曾亲临观摩,并接见过潘凤霞等主要演职人员。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才子佳人的旧戏自然也难逃江青的魔爪,遭到被批判、被禁演的命运。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舞台上,百花齐放,莺歌燕舞。江西省赣剧院也决定将这几部好戏重新搬上舞台。可麻烦的是,这些戏的所有服装道具,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小将当“封资修”的东西,给烧毁了。

一般服装道具还好办,或采买或仿制,可那荧光烁烁的头盔,因制作工艺精细复杂,江西还没一个人会做,剧团只好花几千元月薪聘请上海的一个老师傅来做。

他自恃艺高,无人能取代他,不仅架子大,脾气还忒丑,顿顿需要好酒好菜侍侯他。

剧团领导便派永民和另一个美工小杨做他的徒弟,希望他们把老师傅的技术学到手,以此取代他。

老师傅便也留了个心眼,每次做到技术关键部位,他就找个茬儿把他们支出去,然后,锁上门,自己一个人在屋里捣鼓,任一拨徒子徒孙在屋外抓耳桡腮干着急。平素徒弟们谦虚谨慎到了十分,端茶倒水,洒扫庭院,一口一个师傅叫得倒了蜜罐。可师傅就是一尊泥塑的金刚,满面含威,惜言如金。也难怪,家传祖授的吃饭技艺,岂是可以轻易示人的?技艺场中,青出于蓝胜于蓝,徒弟摇身一变成师傅,把“摇钱树”挪走了的事情,师傅可是见多了!

小杨气馁地说:“这样下去,我们什么也学不到啊。”

是啊,怎么办呢?

永民面对这种情况,也急的没办法,望望窗户,被他用窗帘遮的严严实实,想从窗外偷看,是根本不可能。

学手艺跟读书一样,要跟上老师的进度,不能不懂装懂。师傅保守不教,自己一定要想办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于是,晚上在家里,他便细细地边揣摩边制作,关键部位没看清的,一次次做实验,加以改进,直到复制成功。

因老师傅制作的头盔采用传统工艺,虽然结实耐用,但很笨重,演员们戴在头上,觉得又重又累。

永民便改进制作工艺,造型上,他也利用自己的美术知识和舞台效果,进行大胆的设计和改造。头盔做好后,喷上漆,银光闪闪的,既轻便美观,又结实牢固。剧团演员戴上后,嘿,不偏不歪,满脑瓜子轻松。

只有上海老师傅的脸,拉得又黑又长。平日的骄横霸气没了,取代的是嫉恨和惶然。

他不解的是,这个才十几岁、身有残疾的毛头小子,凭什么才三个月就把他几十年的手艺学了去,而且,制作得比他的还好?这样的话,他这份高薪的饭碗,还端得久吗?

果然,半年后,上海老师傅给剧团辞退了,看着他黯然神伤离去的背影,永民心里陡然生出一丝莫名的伤感,他也头次看到生活竞争的残酷,优胜劣汰,这是市场规律给他上的第一课。

或许是自那时起,他就有一种生存危机感,觉得一个人,还是要多学点本事在身才好,这样才有竞争力,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于是,他除了画布景做道具外,又迷上了服装。除了学习制作舞台上的长袍马褂戏服外,还学做时装。为了多积累实践经验,他就先免费给团里的演员做时装。因他干活细心认真,做出来的衣服,比街上卖的式样还好。

有天,团里有个男演员小侯要结婚了,可街上没有西服卖。小侯找到永民问,能不能帮他做一套?

永民当时听了,心里有点犯怵:西服,是所有服装中,最难做的。学了三年徒的人,也未必敢接,就是老师傅,也未必做的好。更何况,他一个半路出家的自学者。

但转念又一想,你还没做,怎么就断定自己干不好呢?

于是,他对小侯说:“行,只要你把样子借来,我就帮你做。”

小侯便上街扯了一块藏青毛料,并向朋友借了一套日本买的高档西服,一起送到永民的工作间。

当时,南昌会做西服的师傅不多,书店做西服的裁剪的资料也少,永民只好自己做自己的老师。看不懂的地方,他就大胆地将那套打样的西服拆开,细细地研究琢磨。然后,比着样子打版、下衬、裁剪。

足足一个星期,当他将做好的西服给小侯穿上婚礼时,大大出了一番风头。众宾客见小侯的西服笔挺合体,且做工精细,纷纷打听,他的西服是在哪家商店买的?是什么牌子的?

小侯得意地告诉众人说,是他们剧团的小美工做的。

顿时,剧团小美工会做西服的消息在南昌城不胫而走,许多人慕名找他做,官员们出国访问,因体形特异,买不到合身的西服,也呈上布料,站直肥硕的身躯等永民量体裁衣。永民不但不把这当成负担,相反,倒觉得是锻炼自己手艺的机会。对此,他来者不拒,并都是免费制作。

由于他手艺精湛、为人朴实厚道,很快,就赢得众人的喜欢。艺高招人喜,他也交上了各方面的朋友,为他日后下海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同类推荐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 古代怀古诗词三百首

    古代怀古诗词三百首

    怀古诗是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遗迹为创作题材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情怀或发表议论。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汉魏晋14首,南北朝11首,唐109首(初盛唐26首、中晚唐83首),宋71首,金1首,元14首,明18首,清62首。本书选录的历代怀古诗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是歌颂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歌颂荆轲、项羽、岳飞等前辈英雄,激励后人以之为行动的榜样。第二类是批判历史,如讽刺秦始皇、南朝皇帝、唐玄宗、南宋君臣等,告诫后人不可重蹈前代败亡之覆辙。第三类则是同情历史,即不做明确的褒贬判断,仅从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角度哀悼岁月的流逝。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收录了石评梅的大部分散文及小说作品,介绍了石评梅自身的情感苦旅和内心的彷徨与迷惘,揭示了“五四”时代知识女性在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挣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光明的渴望,以及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呐喊,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热门推荐
  •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本书共120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年来阅读体验的分享,由两卷组成:“上卷:彼岸”,所涉读物,多为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下卷:此地”,所涉读物,均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中所涉读物的梗概、背景资料,也层层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书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
  • 颜氏家谱

    颜氏家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薄情王爷非常妃

    薄情王爷非常妃

    十二月初八,宜婚嫁,柳丞相府。原本以为婚约真的会取消,可是等到的却是王府的花轿,屋子里,柳雪儿笑眯了双眼,看着镜子里粉妆玉琢的影像,至于三天前和水沁柔的一幕却已然忘记而来,她一定是嫉妒自己可以嫁给王爷,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诋毁羞辱自己,如果真的如水沁柔说的那般,今天她就不会上花轿了。锣鼓声响彻震天,伴随着鞭炮的喜悦声,大红的花轿从丞相府出发,向着东边的轩辕王府行去,花轿里,低着头,满眼都……
  • 光赞经

    光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部崛起”战咯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契合长株潭城市群对低碳经济增长方式的追求,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凸现出来。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进行一体化统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咯重点、战略措施以及保障措施等提供参考意见,为相关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获得更大的成果做前期铺垫,其意义重大。
  •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在给我和我的朋友带来快乐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至于我妈,她那些惹人烦的故事,我就不愿再重复了,那样会杀死我很多脑细胞的。
  • 我的小人国

    我的小人国

    简介:有了一个小人国的萧羽,仗着体型和科技装备在小人国作威作福之余。忽然发现,靠着小人国世界奇物和超凡知识的自己,已然把现实世界带向了歪路……总结:这就是个女朋友哪里有小人国好玩的故事。ps:现实位面没有超凡者,只有主角唯我独法
  • 宋南

    宋南

    极其诡异的宋朝故事转折,粗暴而血腥,颇为出乎传统框架之外。北方凛冽的寒风催促铁蹄南下,文化的巅峰时代,低不过野蛮的蝗虫式扫荡。俱往矣,却来到离国万里的南洋半岛,虚无的时空里,有怎样的向往,可留下故国丝丝牵绊的荣耀?孤独的游子在今生它世,重复淡淡的寂寞,与平静。
  • 复仇公主回家路

    复仇公主回家路

    你又没有想过让一切重新来过,你不想去争取一次吗。月时:“我……想过。”这次让我来守护你吧你也要学会偶尔依赖我一下。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