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700000005

第5章 艰辛的崛起(一)(4)

五、穷省办大教育

从1994年于果创办江西高级职业学校开始,他锁定的招生目标就是那些想念大学,却因为身体、考试及其经济等问题,不能上中专、大学的孩子。

经济问题,一直是江西发展教育事业的瓶颈。

如果说,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远远落在发达国家后面,那么江西的经济状况,较之全国又是无庸置疑地叨陪末座,这从财政收入、人平工资、物价指数等恒定生活的硬指标中可以得到证明。以至2000年开春,全国掀起开发西部为经济着力点的时候,江西上上下下,流传最广的一句自嘲是:“不是东西”。即江西省所处的尴尬位置,既不是东,又不是西,两头不靠。

这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问题,有更深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内涵存焉。人们通常说,和自己的过去比,江西可以列出不少骄傲,但是横向比较,江西就没法藏愚守拙。事实上,在今昔发展速度上,我们即使与同在华东六省一市的福建、安徽比较,也慢不止一两个节拍,更比不上鲁江浙沪。

经济滞后带来的困窘,在在皆是,举一个相关高等教育的例子。20世纪末,一是高校合并成风,二是高校下放成风,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份,部分部属院校逐步下放给地方管理,或与地方共建。部属院校因有更强劲的省市地方财力支持而高兴;江西为数不多的几所部属院校需逐年下放给当地时,无论是“送”还是“迎”,都不可避免地流露出畏难情绪。

于送者,感觉离开了原本相依为母体的财政部、铁道部、航天航空部……有断奶或少奶之虞,是至难之事;于迎者,一下子增加五六所需要省级财政负担的大学,每年需在原本就拮据得捉襟见肘的钱柜里再拨拉出数千万乃至上亿的教育资金,无疑是弱柳临强风,甚或是雪上加严霜。

江西2000年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笔者读到了一些催人泪下的例子,真是一则也喜,一则也忧:

新建县民办教师刘仁炳用自己多年冒险捕蛇、省吃俭用积攒的钱,自力更生建学校。面对“一无教室、二无课桌凳”的近乎原始的办学条件,他萌生了自己建校的念头。他拜师学捕蛇之艺,几十年如一日地利用课余时间,上梅岭、下鄱湖、进密林、钻窟穴,捕蛇卖钱,身上留下了十几处蛇咬伤痕。他将这卖蛇款点滴积存,逐渐购置起课桌椅以及盖起简陋教室。

武宁县上汤乡刘家桥村小,被人称作“山村夫妻校”,陈芬荣和周德芳在这个山旮旯里一蹲就是30年。每逢新学年开学,陈芬荣夫妇都要翻山越岭,走家串户,耐心说服分散在6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上学。为了防止学生流失,他们让学生住宿,除了教书,还要管孩子的食宿。就是教学,两个人都要担任几个年级的复式教学。艰难困苦,不难想见。

宜黄县黎溪镇的山村女教师吴荣兰,1984年起主动要求在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一人一校、环境十分艰苦的罗家塘教学点任教。从家里到学校,她每天要往返20多里路,家务事一点顾及不到。为了让一位适龄儿童帮父母照看两岁的弟弟和4岁的妹妹,又能来学校念书,吴荣兰想出这样的办法:让一个7岁的孩子,带上两个稚龄弟妹一道来学校,4岁的孩子安排坐在后面,两岁的孩子,吴荣兰就找了一根襁褓带子捆在身后,背着教学。这样的例子,实属古今罕有。

90年,吴荣兰又担任了一项更特殊的任务,办一所特殊学校,为聋哑儿童提供康复和受教育的机会。开始的时候,一无校舍,二无经费,她就把学校办在自己家里。她对着镜子练习发音的口型,既当老师,又是孩子的保姆、厨师,给孩子洗衣做饭、洗脸穿衣。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天天如此。在她的精心教育下,有聋童开言,17名聋哑儿童相继获得地区残联发给的康复证,9名儿童转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还有宁都县的张安生,南昌县的伍介夫,龙南县的曹光发……

这是我们的好教师,一生奉献,一家奉献,一切奉献。这也是我们“普九”教育的一座基础、一抹底色和一道底线。

读着这样的人物消息,我们感动、感慨、感激,同时又不无深长的忧虑,如果我们广大农村山乡一线的教师,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生存、生长和工作环境,他们一年年衰退的精力还能预支多久?他们还能挤出多少余暇与经济,去营养自己不断掏空的大脑和屡屡透支的躯干?

现代教育是一种前后踵接的终身教育,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与工作环境是终身教育的物质前提。那些毕业已十年、二十年……的教师们,太需要“回炉”与更上层楼的各种形式的进修了。一方面是江西的社会情境尤其是经济情境,需要我们的教师倾注全部的体力与精力在教学,另一方面,跨世纪的教育情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们的教师提高、提高、再提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又不能不解决的矛盾,不然,不仅我们的教育是跛足的,对我们的广大基层教师也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当他们二三十年后气力已尽,却偏偏站在讲学历、比论文、评职称乃至于民办转公办、并校裁员等险关隘口。

拮据的财力直接制约着我们的教育水平。

一位作家有篇小说,题为《分享艰难》,他状写的是农村各基层组织和干部间的联系。一个基层的读者问我:“如此,艰难能够分享多久?”

没有什么时候,经济能与现代教育相关这样紧密。

没有什么时候,中小学教育与大学对应得如此热烈。

当蓝天学院与其它民办高校风起云涌般在江西这块炽热、焦灼而窘迫的红土地上娩出并发展的时候,我们大致可以窥见他们的主体生员背后的家庭和区域环境,那既是如水墨画般烟雨淋漓、杏花三月的江南,那也是似高炉出渣般倾吐着无用且无奈的余热的故土。于是,通过上中专尤其大学,掌握一技之长而背离家乡,走向城市,走向沿海,就成了无数个家长和孩子的念想,而且是唯一的念想。

哲人说,知识就是力量。

企业家说,知识就是经济。

家长说,知识就是饭碗。

到如今,可以顺推为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经济,经济就是就业。也可简言之,知识就是就业。

这样的推论,会被真正的教育学家和人文学者嗤之以鼻,起码是大为感叹,可在冷铁一般无情的现实面前,在引车卖浆的寻常巷陌,在柴米油盐的日愁人家,没法不通过就业的好坏饭碗的有无,来掂量大学教育的分量。

平庸,有时因其实在,反倒无敌。

知识与经济的换算关系,已越来越引人关注,当用人单位基本将个性抹平,而用红线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与节节递升的工资关系紧密对应的时候,所谓知识经济正迅速窜红,成为从重门深扃的研究室到开门迎客的茶楼酒肆的共同话题。

有学者提出“知识发展指标”的新概念,2000年第3期的《管理世界》有篇署名文章:《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对策》是这样表述的,知识发展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交流能力的发展。

作者在“1998年各地区综合知识发展指数排名”里,分为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水平和低水平四个层次,江西是中部地区6个落在低水平的省、区里的一个。

尽管江西的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因为经济状况不佳,总投入量或按人头算计的投入,还是很低的;在一些贫困县,教育开支占了县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二,可是,乡村学校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这是典型的穷省办大教育。

问题是,穷省办大教育,又能大到哪里去?

穷省办大教育,又能办多久?

这是各级分管教育的领导的隐忧,这是各个学校尤其是基层学校的担虑,这是千万家长的萃力所在。

于是,蓝天和40多所民办大学的应运而生就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蓝天成为全国在校生最多的民办大学,收费合理,教学认真,越办越好,口碑远播,其意义就大大超出了一个好企业或一个好品牌的纵横捭阖、无远弗届。

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的恢复高考,是国人心中的一簇圣火重燃,燃烧的是激情、信念与理想,那么,20世纪90年代,大学在国人眼里,反倒从云端降落到地面。然而这是男耕女织的地面,是人间烟火的地面,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须臾离开”的地面。

中国人的家庭与生活,没有任何时候,与大学联系得如此贴心贴肉、水乳交融。我们从一年一度的高考与录取时不绝如缕的奇观与丑闻,也可以间接获得与此相关的诠释。

同类推荐
  •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是一部新闻作品的汇集,是作者从事宣传工作近20年来的部分成果与收获。文字既反映了铁路的发展变迁,也从中折射出作者热爱宣传、痴迷写作、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全书约15万字。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 S. 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事件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基本走向、加强横向衔接,提升家庭德育功能、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建设、公德教育与家庭责任、家庭劳动教育及改进策略、亲子阅读与儿童德育成长、网络:现代家庭德育的新挑战、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养成、家庭德育认知误区及解决策略。《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3-2014)·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的特点是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突出问题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力求以最新的视角回答家庭德育的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价值。
  •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对《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逐一解读,既有青春与时尚气息,又有作者个人特有的敏感体悟。自称误读,实为特色,使《红楼梦》研究又有了一种解读的方向和可能。作者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她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愉悦。
热门推荐
  •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论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论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七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谐论初探、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和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基本原则、和谐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 空洞之眼

    空洞之眼

    一个周末的上午,主人公保罗·斯泰尔斯本打算像往常一样修修草坪,却偶然发现隔壁老王家门前的草坪上,赫然倒着一具躯体,死状凄厉。保罗预感大事不妙,却没想到这只是一场恐怖鏖战的开端。伊斯兰极端分子研制了一种旨在残杀“异教徒”虫类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散播。但病毒感染之广,速度之快出人预料,很快难以掌控……保罗与家人及一众幸存者仓皇逃进落基山脉,本想躲避这汹汹怪虫及它们的“空洞之眼”,可没想到……他们的命运会就此改写吗?怪虫的最终下场又将怎样?你可以手滑,可以手jian,但你,真的敢翻开这本胆颤之作吗?
  • 虎头要塞侦察记

    虎头要塞侦察记

    哈巴罗夫斯克,李克农将军、梅列茨科夫元帅共商出兵大计。第十先遣队,空降虎头山。虎头关要塞闯进了小分队的侦察员。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九日,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一架涂有红五星的伊尔双引擎飞机,徐徐降落在哈巴罗夫斯克的军用机场。飞机停稳之后,从机舱里走出三位身着黄呢军服的中国人,为首的是一位戴眼镜,留小胡子的中年人,在他身后则是两位精悍的年轻人。他们快步走下舷梯,直奔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苏军军官。
  • 中国百科全书(1)

    中国百科全书(1)

    博尔赫斯曾在一篇论述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金斯的文章中,提到一部来自遥远中国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动物的分类是这样写的:a)属皇帝所有;b)气味芬芳的;c)驯服的;d)乳猪;e)美人鱼;f)传说中的;g)自由走动的狗;h)包括在此分类中的;i)疯子般烦躁不安的;j)数不清的;k)用精细骆驼毛画出来的;l)其他;m)刚刚打破水罐的;n)远看像苍蝇的。
  • 迷途的羔羊

    迷途的羔羊

    身为供电局的党委办公室主任,张子亮是按照例行的规矩,早上八点一上班,先到党委书记安国庆的办公室报到,把昨天干了的工作、今天要干的工作,以及书记关心的事都汇报了,听了书记的意见,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种规矩,单位的规章制度里没有要求,是上一任党委办公室主任高宇阳留下的。两年前欢送高宇阳到办公室就任主任时,高宇阳喝得有点高,搂住张子亮的肩,摇摇晃晃地在耳边喊:“早请示晚汇报知道吧,领导喜欢这个。”
  • 铸剑江湖(下)

    铸剑江湖(下)

    百年前,一代邪魔“九面暴魔”突现武林,因其易容绝技及魔道奇技天下无敌,以致乾坤笼罩在一片魔气之中,巧幸正道武林出现了一位力敌群魔之人——“孔孟神刀”,他终以浩然之气将“九面暴魔”驱出武林。数十年后,因“穷恶剑”为祸武林,而被“四情剑客”围剿于荒山枯野之中。
  • 反转命运:林书豪

    反转命运:林书豪

    不要只做旁观者,也许你不能复制球场上的奇迹,但你可以在你的领域同样书写传奇!作者从信仰,师长,自我,机遇,友谊等方面,以独特的视角深度解密林书豪成功的原因,让你从他的身上学到成功的方法。
  • 元朝征缅录

    元朝征缅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方披萨

    东方披萨

    看到日落,我就心慌。时间像一根巨大的电动皮带,转到谁的名下,谁就交出一天的收获,送回自己的仓库。我看到皮带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只有我一无所获,我的名下空空如也。离校足足四个月了,实习单位还没找好,我知道有些同学已带着签约返校,只等拿到毕业证后,马上返回实习单位,正式开始全薪资工作。我仿佛看见他们脸上汗涔涔的,奔跑在校门外那条没有树阴的马路上,他们一定是去啃鸭脖喝啤酒了,他们一高兴就去那里,不高兴也去那里,他们把差不多一半的生活费都交给了鸭脖店戴鼻环的女老板。虽然我在这里上了三年学,但有一说一,这所学校是个狗屁。
  • 大唐好相公

    大唐好相公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