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1200000012

第12章 山花烂漫三(4)

“天铁”是天津的“飞地”,在天津也有“天铁”的“飞地”。“天铁”近年发展成为多种所有制并存、跨地区、跨行业、主业突出、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其11个子公司在市内就有6个。他们整体收购了原天津赫赫有名的轧二制钢有限公司后,重新组建为全资子公司。“轧二”的“双猫”牌螺纹钢曾是市场上的名牌产品,由于资金问题陷于越贷越亏、越亏越贷的泥沼,到2001年10月已负债5.8亿元。上钢材,久已是刘志嘉的雄心,他立即抓住这一机遇出资收购。同时,明确制定了“换牌、留人”的政策,使担心换牌后“打起铺盖卷儿走人”的工人吃了定心丸。复工时“天铁”新派来的董事长宣布:1400多人全员留下,重签劳动合同,重组干部队伍。同时也申明:不让一个职工过不去,指的是想工作也努力干的人。对只想躺在企业身上吃现成饭者,企业不可能做什么承诺。一言以蔽之:换牌,还要换上“天铁”的奋斗哲学。在原有企业的破产中尝够了苦涩滋味的工人们感动莫名,精神焕发地全力投入二次创业。当年到9月已生产24万吨螺纹钢,尽产尽销,获利400万元。厂领导立即补发了原轧钢二厂欠发的职工工资、取暖费,逐步返还了员工的集资款和风险抵押金。很快,“轧二”又引进了意大利设备建成小型棒材生产线,向年产120万吨螺纹钢进军。企业的发展一再证明这个千年古训:人心齐,泰山移!

民主与科学两翼起飞

在采访学习中,老委员们也默默地观察了一个问题:“天铁”地处一隅,人、财、物环节多多,这里在经济发展中,是不是也像社会上某些角落有什么“黑箱作业”和腐败因素呢?

显然,这个问题早就被“天铁”领导班子纳入视线。“天铁”,不是世外桃源。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这里还有两个轮子在转动,一个是民主监督、一个是发展科学。“天铁”的许多重大决策,如收购“轧二”等问题,一律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同时,他们把依靠群众进行民主监督的原则贯彻到每个要害环节。例如,“天铁”每年用于原材料采购费用达20亿元,占成本的70%左右,对全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的监督绝非虚有其表,其办法一是源头参与,物资采购的议标、发标、招标全过程公开,未经由审计、纪检、工会组成的招标小组同意,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用其他方式采购规定内的物资。二是过程控制,三是效果检查。采取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既避免了过去曾发生过的某些暗箱作业等不良采购行为,同时使大部分设备、物资的采购,质量上升,价格却下降了15%。这里每年进出物资和成品达1400万吨,过去也发生过有人在计量器上安装遥控装置,以增加毛重,还有些单位给司机送好处、与司磅员拉关系以便损公肥私。厂里就对有关人员进行超前防范教育,采取加强现场监督、在入口处安装自动感应报警器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作弊行为,在一年中就实现了经济效益226万元。

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天铁”视为永恒的主题。仅“九五”期间就完成科技开发项目171项,其中“中型高炉喷煤粉技术”获天津市科技兴市一等奖。计算机管理在“天铁”的销售、财务、人事、物资、生产计划、技术质量、医疗等方面已普遍应用,并向网络化发展。稳定从来有积极稳定和消极稳定两种,“天铁”依靠群众监督和厂务公开形成的透明度,靠潜力无穷的第一生产力,消除了一个个“黑箱”和软肋,主动向腐败、落后因素进攻,从而在民主和科学的两翼齐飞中获得了积极的稳定。

老委员在四天的望、闻、问、切中,深深感到:“天铁”这里有一群有抱负、有操守、有干劲的共产党人,是一个由延安精神哺育成长的战斗团队;这里没有浮躁喧嚣的灯红酒绿,集团领导干部的住房和工资,比不过一线的优秀技术人员和工人;这里没有弱势群体,却有一个强势企业;这里没有挥之不去的腐败,却有一个奋发向上的命运共同体。在和既自强又自谦的刘董事长、高书记以及许多领导同志座谈中,一些老委员由衷赞美了这里新风扑面的同志情和新事物,认为他们与周边村镇的“工农共建,发展区域经济”,以及在微机使用上的全面推广,尤其值得珍视。最后一天访问团到冀、豫、晋交界的大峡谷、红旗渠等地匆匆一游。虽是走马观花,也有多处爬山。奇怪的是,就连访问团中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一级级攀上那雄伟险峻的高峰。大家说:参观“天铁”,受益良多。“天铁”这里老八路作风和新时代精神的融合,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解答了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甚多、甚多。这一切,堪称是延安精神的新攀登。我们这次奋勇爬山,不就是“天铁”“登高不怕难”的精神给我们的鼓舞吗?

良师益友章世鸿

《人民日报》原驻上海首席记者、78岁的章世鸿同志,去年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受到隆重表彰。全报社仅其一,可谓殊荣了,这对我们这些离退休干部,特别是驻外地记者,也是个很大的鼓舞和教育。老章事先曾在电话中和我说:“希望受表彰的不是我,我愿低调做人。”我说:“你谦虚是对的。但你若获先进,当之无愧。”我之所以举双手赞成,是来自二十多年来对他的了解。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老章和我分别任驻沪、津首席记者,各自也发了不少稿子。但比起老章来,我自感水平就差之远矣。老章可能是早年在理论部啃过不少大部头,不仅见事早,抓得深,而且总是从世界风云和改革大局着眼,高屋建瓴、大处落墨,绝不拘于一隅小鼻子小眼。记者部每逢开会,我总是很注意他的发言。从他身上我深感:一个记者必须是既有理论根底,又很深入实际,才能抓住又鲜又美的“活鱼”,才能写出有骨头有肉的东西。你感觉到的东西,未必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此之谓也。

老章有学者风度,但并非正襟危坐的谦谦君子。“一不留神闹个头条”是他的口头语;高亢苍凉的杨派须生是他的拿手好戏,这都是大家鼓掌叫好的。同志间还流行一句笑谈,说他“尿尿能打个坑!”这绝非一句不登大雅的粗话。上点年纪的人均知“前列腺肥大”的厉害,老章身体好,对此类通病也能“幸免于难”,前年他曾当选为报社老干部里的“健康老人”之一。这都应归功于他身与心的经常活动。他年近八旬,虽眼睛不太好使,但身体总体说来运转良好、精神奕奕,尤其是他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面,有着永不疲倦的兴趣。在岗时我曾应他之约,一起跑了一趟大西北,从兰州过武威、张掖、嘉峪关一直到敦煌,在安西登荒山,在敦煌逛夜市,兴致勃勃。其间我还闹了一次胃痛,但他老兄长我四岁,全程无恙。1992年退下来后,他又约我一起远游兼采访,先后到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行程几千公里,一路海阔天空,边走边谈,使我受益良多。跑这些地方既得到张述圣、吴兴华、龚达发、胡跃平等各地弟兄的热情协助,也多亏老章对我的带动。他到一站便畅谈个人采写经验传经送宝,在贵州站他建议注意抓省际协作的新闻,很受重视。之外,他和夫人又去了东北、河北、安徽以及美国、欧洲、俄罗斯、埃及、南非……其“当代徐霞客”之旺盛精力,真个羡煞人也!他每去一地,晚间写下笔记若干,躺下后有灵感亦起而记之,行路时每有所思亦速记之。再加上他深厚的积累,大作就一本本源源不断问世矣。

老章交友广又博览群书,每有重要信息或读书心得,绝不独吞,经常向我和山西王艾生等同志互通声息分享之。在调整心态、为人处世,过好“夕阳红”等方面对我多有点拨。接听他从上海来的电话,便成为我的一大精神享受,使我感到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老班长、老大哥,不时使我得到一些“醍醐灌顶”。他写的东西言简意赅,经我介绍,他的文章在《天津老年时报》上已发表了五篇,反响甚好。老章更经常鼓励我多写点东西。他经常说,写东西刻意为之,常常呆板;心态闲适,随笔随谈,却往往有神来之笔。写点东西有利健康,一生经历也不致付之流水。在他的鼓励下,前年我也出了一本离休后的小集子,他为我介绍到中国文联出版社很快付梓。的确,人之一生,各有独特的的感受和感悟。一些既花费重大代价,又有利于世道人心的东西,不应使之随风而逝。我以平和心态记录下一些渐渐淡去的记忆和反思,而不是由于疏懒使之泯没,应感谢他的玉成。这本书,不久前在《社内生活》上还受到赵相如同志中肯的点评,所谈永远是我的努力方向。离休后毕竟是孤寂了,仍能受到老友们热情的关切,这不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吗?

“友直友谅友多闻”。章世鸿同志思想活跃,心胸豁达。他热情鼓励人、帮助人,也能虚心听意见。我有时也就一些问题坦率反驳他,他从无反感。这也就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吧?不久前我建议他,已快80啦,还是少出远门,多用点时间写点东西不好吗?他欣然接受,据说第五本新书又要问世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啊!

杨晓君知遇金陵

2004年底,南京卫视在《女人百分百》专栏里播放了一个专题片:天津市见义勇为女英雄杨晓君。这一切,是十分感人的:15年前一个冬晨,当时18岁的天津武警通信兵杨晓君休假回家时,路遇一妇女跳河,不会游泳的她,毫不犹豫地冲进刺骨的冰水中将人救起。之后,冷刺激使她身患心肌重疾,汗腺封闭,大夫说她随时会猝然辞世。杨晓君没有垮下去,十几年来顽强地埋头研画艺,创造了自己美丽的生存空间。在这一专题片播放前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隆重举行了杨晓君画展,南京火花协会出版了《杨晓君书画作品选》,《南京日报》《金陵晚报》《扬子晚报》的记者们带着感情发报道、刊画作、登照片,突出介绍了杨晓君其人、其事、其画。这之间,杨晓君上街,好多路人热情地向她打招呼:“你就是杨晓君吧?好样的!”她去洗照片,店方坚决不收钱。她问路,一位六旬老人步行好远送她到目的地。还有一些观众打电话给她,就为了说句滚烫的话……

曾经感动了天津市的杨晓君,又火了南京城!笔者一行人在南京躬逢其盛,我们看到,杨晓君的画展很正规,考究的请柬、典雅的布局、盛情的酒会,南京一些知名艺术家、企业家和新闻界同仁济济一堂向杨晓君致贺。画展上,络绎不绝的观众满怀欣喜,凝神注目她那一幅幅格调独具、风情万种的工笔仕女画:

《花魂》《秋闲》《天姿》《乱红飞过》《去日无回》《中国结》……晓君原来在南京两眼一抹黑,无亲无故不识一人,但所有画展场地、宣传、陈列等等不菲的费用,她未花一文,全是当地热心人士精心操办的。南京,六朝古都,人文荟萃,名家如织,画展如云,审美眼光是很高的。但人们对来自天津的这位自称是“无名之辈”的人,评价毫不吝啬。南京市艺海潮书画院院长方军、民俗博物馆馆长杨天骐、火花协会会长夏志诚,以及著名画家喻继高等名家这样说:在社会转型期间价值观鱼龙俱下的滚滚洪流中,杨晓君敢于跳入冰河舍己救人,凸显出一颗高尚的灵魂!在心态浮躁的艺坛中,聚精会神、工笔细描的人已多乎哉不多也,但杨晓君虽重病缠身,却潜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工笔画创作,磨练出相当的艺术功力。她的画作内涵丰盈、妩媚、严谨,典雅而出新,所以199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首届世界书画艺术作品展”、2000年在文化部“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中先后获奖。杨晓君在危难中救人,在挫折中奋起,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对任何人都深有启发的生命奇迹!当这几位前辈娓娓道来时,杨晓君泪光莹莹……

让晓君深为感动的还不止这些。2004年4月南京卫视记者从网上看到了杨晓君的事迹,即来津约请她去做节目。2004年10月她去南京卫视摄影大棚里拍片时,由于病痛折磨,浑身燥热难耐,同志们心疼她,立即买来毛巾,又放置四大盆冰块降温。她到布展地一进门,南京民俗博物馆女书记尹晓华就紧紧把她抱住。旁边有人说:“尹书记有两个儿子,没女儿,要是有你这么个干闺女就好啦!”说来说去,晓君就把“干娘”给叫响啦。这位“干娘”为办画展跑前跑后照顾她无微不至,还特地花了400元给她买来一件漂亮上装。晓君病退后收入低微,还从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呢。使她更难忘的是,全国知名画家喻继高得知,身患绝症的杨晓君一向有两个梦:办个画展,出本画册。临行前,喻老专门给她筹办了一笔款出画册。晓君感动已极,哽咽着:“我,一个无名之辈……”喻继高说:“谁原来不是无名之辈,只要努力,说不定将来会声名大振呢!”

对热情的南京,杨晓君洒泪而别……

同类推荐
  • 秋天的背影

    秋天的背影

    本书收集了作者1984年至2000年间的部分诗作。包括“四十不惑”、“黄昏意象”、“晨曲”、“聆听远方”、“忘掉孤独”等。
  •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现实一种》里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有水曰白

    有水曰白

    这是一次青春迟暮的重逢,也是一次多年友情的回归。人生是一个残缺而孤独的苍凉之旅,假如一段文字的叙说可以构建一个宁静温暖的港湾,这次以文会友的联谊活动也算是一回不虚此行的努力了。
热门推荐
  • 每到红处便成灰

    每到红处便成灰

    长篇架空历史的古风小说,讲述了一段权谋暗战,乱世中最危险的游戏。大烨年间,皇帝赵烨暴戾,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苏锦帮助身为前朝太子的堂哥苏檀阳组织义军,夺取天下。然,义军需要大量开支,苏檀阳、苏锦二人去素家借款,从而结识素家二公子素陵澜。素陵澜是皇帝最狡猾锋锐的鹰犬爪牙——龙隐司的统领。素陵澜扬言为见太平盛世而帮助义军,并多次救义军于水火。然而,义军的损失却依然在扩大……
  • 开头

    开头

    本书是从8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创作的青年作家徐名涛的早期中短篇小说集。全书收入的是作者80年代写就的中短篇,其中除《初恋》没有发表过以外,其余的均在全国的各在刊物上发表过。全书小说的立意、结构、选题都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其中传达的人生思考和理念也颇有新意。
  •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吸引人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聪明地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对底层人的同情、怜悯之情,让人生朵朵尘花都溢满温馨、爱意!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本书分为所罗门、管仲、范蠡等部分。
  • 终极刺杀

    终极刺杀

    在兰希大陆上,有个国家暗中组织的暗杀队伍,他们专门暗杀对他们帝国不利的人。但是他们面对的都是很厉害的对手,每个都是强敌。不过不怕,因为他们有四圣器在手,龙吟剑,虎啸枪,凤鸣刀,龟嘶扇。他们有着全大陆最强的组合,怕什么,就算他是最强的恶灵法师,也照样不是他们的对手。虽然不想到处杀人,但是为了大陆的安全,国家的安宁,没有办法了,对那些危害国家的人,只能是杀!
  • 主神快穿之神秘男神苏苏苏

    主神快穿之神秘男神苏苏苏

    【上部已完,推荐下部续作《主神快穿之神秘男神病入骨》】主神下场玩快穿,强势回收金手指。黑化男神常跟从,谈情虐渣宠宠宠。———上任主神为爱蒙蔽双眼,渣男贱女企图翻天。颜妩浴火初生,自焚绝境求存。劫后力量孱弱?没关系,且看她穿越万千位面,一一追债背叛者!只是……她本想渣渣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怎奈惹上一个神秘BOSS,一路跟随求强宠。推荐老书《快穿系统之男神攻略计》
  • 虫之语

    虫之语

    这是一个田野里小虫子的故事,作者用微观的视角、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小虫子默默和它的朋友们的日常生活。默默是一只平凡无奇的小虫子,它和它的虫子家人、朋友、同学、邻居、来访的流浪歌手等,在田间、地头、大树上、河流、池塘、村庄等不同地方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是一系列关于如何建立友情、学会分享、尊重劳动、面对自己的缺陷、信守承诺、追求公正、面对误解等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能让孩子们在懂得人生道理的同时学会用微观视角观察大地和泥土,爱上大自然。
  •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2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2

    湘西,洞庭湖往西,五河交汇之处,十万大山中的一片蛮荒之地,自古王法不及,外人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巫毒、苗蛊、赶尸匠的传说尚未远去,土匪、苗家女、捕蛇人的故事仍在流行;而新时代的枭雄即将登场,这一次,他们将在混乱与杀戮中蹚过市场经济这条河流。1983年秋,全国严打,九镇中学的操场上正在举行万人公审。在一万双眼睛的注目下,“砰”的一声枪响,流氓头子安优就地伏法。人群中少年姚义杰浑身一震,他似乎感觉到,安优的死灵魂腾空而起,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找到他、纠缠他,将他一步步裹挟进万劫不复的黑道深渊。
  • 斯未信斋杂录

    斯未信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堂太阳王

    圣堂太阳王

    生而沐浴圣光,誓将光明播撒到世界每个角落。带着【圣堂】来到异世界,建造建筑,招募兵种。立国、传教、争天下!人工标签:单女主、非种田群号:473,098,879新书《娜迦神族》已上传,欢迎开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