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1200000013

第13章 岁月如诗一(1)

童年悲欢

如今,我还是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那间小屋里。南运河畔的水旱码头静海县唐官屯镇,身居天津和沧县之间。那时的运河水浑黄而充沛,浩浩荡荡向天津卫流去。幼年和小伙伴儿们沿河岸打水漂、钓河鱼、捉蟋蟀,妙趣横生。跟母亲乘船去独流镇住姥姥家,月光下听两岸芦苇丛里蛙鸣阵阵,有一种梦境的美。

大运河给小镇带来了滋润和兴旺,当时仅船运公司就有“大吉祥”、“全顺心”、“大标船”等八大家,既北上跑天津卫,也南下跑长途船运。从河南楚望、内黄,山东临清、聊城运来的黑豆,在这里由“元发裕”、“永兴昌”等七八家豆油坊加工成豆饼送往小站稻农家,豆油则送往天津市。还有八家曲房和酿酒厂,造酒送往小站、独流、沧州、泊镇,也给镇里送出一种好闻的酒香。大运河促进了小镇的工商业,也送来多种文化的熏陶。这里有孔庙、文昌阁飘溢着儒家的书香气。唐官屯小学前身为光绪十七年建立的至善义塾,迄今已建校百年,原来就在镇东南孔庙旁的文昌阁里。阁楼上塑有魁伟的文魁星,他右手拿着一支大铁笔,两只黑亮的大眼珠子凝视着大院里的学生们。阁楼斗拱飞檐,四角挂着铜铃,清风徐来叮叮咚咚。镇里各角落有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陕西会馆、药王庙、龙王庙、关岳庙、火神庙、娘娘庙、玄帝庙、韦驮庵、观音堂,还有谁去世后家人必须前去报到的土地庙。他们各有自己的信徒和香火。一个小镇有这么多专司吉凶祸福的各路神仙,这是20世纪30年代北方乡土的一道风景线。在童年的记忆中,更有那令人难忘的“口福”。当时这个小镇竟有大型饭庄十余家,有一家“李大楼”竟能做燕翅席。街上有名的小吃有出锅后12小时不落条的马青云果子,各有绝活的刘记面茶、王记切糕、马家芝麻烧饼、尹宝林烫面饺、曹家戗面馒头、李家旋子饼、豆腐脑……每天早晨,香飘街巷。

逢年过节一些热心人士便搭台唱京剧、河北梆子和文明戏。幼年,我常被父亲扛在肩上去台下听戏。到夜晚,商店林立的中心街上汽油灯亮如白昼,那干电池收音机里播送的大戏更是声震屋宇。胡同里有些戏迷急管繁弦唱到后半宿,那高亢的唱腔直入我的梦境。这些,使我自幼便有一种悠扬顿挫的戏剧情结。童年时欢乐的高潮是春节。那时大人给孩子们想方设法穿新衣、戴新帽,早自腊月二十三就进入春节程序,首先糖瓜祭灶,用一块麦芽糖把灶王爷的嘴给堵个严实,同时给他磕头礼拜,优礼有加,请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那些好吃的麦芽糖,最终是便宜了我们小孩儿。尔后从腊月二十四起就赶大集、蒸馒头、炖猪肉、杀公鸡、贴对联,忙得不亦乐乎。大年三十儿熬夜拜祖,初一早晨便有人来送水,孩子们踩着芝麻秸秆,嚓嚓嚓地出来进去,和那些“抬头见喜”、“见面发财”等对联一样,这些都有浓厚的吉祥含意。各村来的耍龙灯、耍狮子、小车会、旱船、高跷、八匹马、莲花落、重阁、中幡、长亭会等各种花会,1936年竟达一百多道,其红火场面不下于外国那些狂欢节。每年夏季的热点就是四月里的药王庙,人头攒动,四乡云集。街上还有那些民间艺人说评书的、唱大鼓的、拉洋片的,什么《 济公传》《 薛仁贵征东 》《 三侠剑》《 施公案 》《封神榜 》……塞了我一脑子怪力乱神、义士侠客,使我对神魔的法力无边、剑客的武艺高强、大侠的见义勇为十分崇拜和神往。人家说“土行孙”吐一口唾沫就入地日行千里,我就信,也学习“土行孙”的样子吐口水、踹两脚,打算“土遁”,徒劳!隔壁有位好读书的八爷,他见我学习不错,便叫我经常到他的藏书室去翻书,《东方杂志》 《 胡适文存 》《 新青年》《呐喊》《彷徨 》《 家》《 春 》《秋》以及四大奇书等等,被我生吞活剥,脑子里涌动着对文学的憧憬、对人生的想象。

我家在镇上是一个大家族。相传祖上是公元1404年随明成祖燕王朱棣扫北,从湖北移民来北方的。附近还有陈官屯、大张屯、小张屯、刘世荫屯,皆为当年屯兵之地。我家在唐官屯大街,家族胡同的名叫张家大门,也叫张五宅,相传上面几辈都是兄弟哥五个。胡同大门上悬有清朝留下的“进士及第”等匾额,胡同里有一个祠堂,里面黑乎乎的,牌位林立,人进去发瘆。五里以外的小张屯有一片宽阔的祖坟,老祖的坟茔又高又大,依次一排排中小坟茔。夏天我们一帮小孩进入坟地草丛里捉蟋蟀、逮蚂蚱,视为快乐的天堂。这个大家族到我祖父辈已家道式微,分家另过。当时我家有挨肩儿大两岁的兄弟四人加一个小妹,全靠勤恳敬业的父亲在一家煤油公司当会计挣点微薄工薪,他为人本分耿直、业务精湛,缺钱可以在柜上支借,年底再扣除。他年轻时对孩子挺严厉,只要谁淘气,一说“你爸爸来啦”,大家立刻鸦雀无声。奶奶和母亲善于持家。她们喜好养鸡和种花,小院里花红一片,蜜蜂飞舞;鸡群跑动,不时地咯咯哒。在粗粮细做和改善食品花样上,她们拿手的锅爆鱼手擀面、金银卷儿、螺丝转儿油茄子以及过年做的豆沙包、大花糕、枣年糕以及猪头肉蘸酱油……至今想来犹有余香。奶奶和妈妈都识文断字,并以手巧出名,一件棉袍大改小,先后从我大哥一直穿到我的三弟、四弟。春节出去拜年时,兄弟几人带着红帽刺儿、穿着长袍马褂,如高矮台阶一般,一拉溜儿去给族里长辈挨家磕头,一路行来磕得晕头转向,却也十分威风,亲友们都夸:“你爸你妈可是好命呦!”其实,大人们甘苦自知。我的母亲是独流镇人,精明强干,秀外慧中。相传她的祖上是岳飞的十九世孙岳通。无论家务多忙,她晚上还要看一些线装书和小唱本,高兴时哼唱一曲,送我入梦。

我和大哥小学毕业后,升不起学,大哥进私塾后,去学买卖,我也进了一年私垫,学了些子曰诗云。那时,在我的亲友里有几位名人。一位是我的伯父张湘琳,在他岳父的资助下留学美国,成为一位知名的水利专家。另两位是于树德和于树功,论辈分是我的表爷,他家住在我家南大门对过一个殷实的大宅院里。于树德的先祖曾随明代燕王朱棣扫北,后来在唐官屯定居,他15岁时在天津政法学校上学时,曾多次参加反对“君主立宪”的请愿活动。清宣统元年他参加组建“天津共和会”,联络各阶层人士策划起义,并参加14人的敢死队。起义失败后,复入政法学校读书。1917年获公费留学日本资格,对因家庭经济来源中断的同行者周恩来资助大洋300元。在日本东京大学读书期间,他和周恩来都参加了“新中学会”,他任执行干事。回国后,1922年6月,他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众多革命活动,解放初担任过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全国政协第四届常委等要职。1982年去世。他的堂弟于树功1925年也是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后受党派遣留学苏联,先后入莫斯科大学和炮兵学校。1929年10月“中东路事件”爆发后,被抽调赴伯利协助远东特别军遣返俘虏。苏军又派他潜入中国东北地区搜集日军情报。后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判处无期徒刑,他结识监狱主任赵绍先和因抗日被捕的共产党员郝长荣,1939年9月经精心策划,三人越狱出逃。后来于树功在艰苦环境中曾干过矿工,直到解放后才和多年中断联系的党组织接上关系,重新入党后在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工作,1985年去世。乡亲们对他们这些富于传奇色彩的革命生涯,怀着自豪的心情,津津乐道。对我的伯父和这两位表爷的崇拜,使我对革命家和学者的生涯充满憧憬,梦想着要追随他们的脚印。童年留下印象最深的歌曲,就是音乐老师孙雁峰教唱的赵元任作的《我的家乡很可爱》,歌中那悠扬的旋律使我的童年充满一种古朴而快乐的韵味。

但童年那些愉悦和光彩,后来由于运河的断流、“文革”的破坏失去了很多。尤为惨痛的是,早在30年代后期,更是被入侵的日本鬼子给野蛮地蹂躏了。

30年代初,这个距天津市120华里的唐官屯镇,在信息上并不闭塞。有一位人称二秃爷的叔祖父是消息灵通人士,经常找我爷爷纵论国家大事,我从他们嘴里听到了风云人物毛泽东、蒋介石、罗斯福、斯大林,他们也以轻蔑口吻谈到汪精卫、王揖唐、王克敏等等这些遭人唾弃的名字,尤其以忧虑心情谈及日本人在东北的种种暴行。此刻,不时有一些丢盔弃甲的“国军”败兵从前线回来,匆匆路经这里打尖后往南撤退。风声日紧,人心惶惶。及至“卢沟桥事变”,姥姥和几个姨从独流跑来和我们全家一商量,连夜打点行李南下逃难。先是在济南郊区一个山村小住,吃了不少山东煎饼卷大葱,还看过一次水柱喷涌的趵突泉,那时济南果然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后来在日寇紧逼之下,又继续南逃到安徽宣城,找在那里工作的伯父张湘琳暂避。路上舟船劳顿,对于我这个刚刚六七岁的小孩子,一切都是既新奇又痛苦的。从山东去安徽路上有一大段路徒步,我越走脚指头越疼,住小店一看,原来因为鞋里垫的棉花全涌到前面,挤压得脚趾已破伤化脓,父亲只好挤出点钱雇挑夫担着我走。多少年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犹有余痛,写了一篇杂文叫《长征与小鞋》发在《天津日报》上,那自然是有更多苦涩的人生体验了。

日寇入侵给我家带来的苦难,还在后面。在安徽大概呆了一年,返回故乡在火车站候车时,忽然鬼叫一般的警报声起。瞬间五六架翅膀上涂有红膏药旗的飞机已盘旋在头上,当时车站上并无一兵一卒,老百姓开始也并不惊慌。岂知,这些飞机忽然歪歪翅膀,撒下一些“银屑”,日光一照亮晶晶、光闪闪煞是好看。岂知那就是炸弹。在它接近地面时轰然一声,炸起飞沙走石,犹如天崩地裂一般,还夹杂着一串串机关枪射击!顿时周围一片撕肝裂胆的哭叫声。此时我的一位老姨用身体把我覆盖住,使我终生想起来感激不尽。有的大人则一迭连声地叨念着老天保佑。此次惨祸,我家连姥姥家一共几十口人虽无一人伤亡,但周围旅客被炸得残肢、死尸一片,哭爹叫娘之声,构成一幅惨绝人寰的悲苦景象,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国破家亡!后来听日本人大讲什么“大东亚共荣圈”之类,便觉得恶心。在归途上路经济南、蚌埠、徐州等地,均由当地慈善人家蒸了一锅锅大馒头送给难民吃,至今那洋溢着馒头香的热气好像仍在面前萦回不已。回到唐官屯家里,屋里破破烂烂,原来坚壁在夹壁墙里的衣物被盗劫一空,奶奶心疼得坐在地上大哭。但更可怕的是,此刻要时时面对“大日本皇军”的铁蹄。

唐官屯虽一弹丸之地,但由于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日寇驻军不少。这些鬼子兵在街上见有年轻妇女,便胡喊乱叫:“花姑娘的来!”有一次闯入私塾教室里,不怀好意地看女生。我以班长身份,站起来和他们周旋,请他们到院子里去,我们好上课。一些鬼子兵常把脏衣服从窗口扔过来叫住户给他洗,还抛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剩菜、大黄酱萝卜。他们在训练时没早没晚地高唱军歌,练拼刺时狂喊“啊斗!”后来捉到一名据说是“八路军探子”,他们喊着“啊斗”活活刺死。鬼子也颇有心计,他们还有软的一手。在镇上找了些没骨气的人建立什么“新民会”、“维持会”、“一贯道”,还开大烟馆来笼络人、麻醉人,还不时开来一列所谓“后生列车”,搞些什么“中日亲善”,“免费医疗”之类。那时他们最怕的是八路军的游击队,对之称为“大马猴子”,并经常下令叫挨家“出夫”去修战壕。有时还命令学校组织小学生到车站欢迎什么皇军长官,要摇旗子、喊万岁,日语的“万岁”发声是“半载”,孩子们正好拿这个“半载”出气。我的祖父一次被迫出夫,从五更干到黄昏,还扣以“出工不出力”的罪名,被汉奸监工一拳打倒,回到家来老人一边呻吟、一边痛骂。有些亲友被抓进去灌辣椒水、压杠子。这些难以忍受的亡国奴生活,激起了乡亲们坚决地反抗,有的就去参加出没无常的游击队,有的则南下到江南找“国军”。我有一位姓刘的十姨夫,新婚不久便出走参军抗日,走后多年未见音信。守寡的十姨,一个儒雅娟秀的女子,苦度光阴,直至日本投降后多年,十姨夫仍无音无信,自己无奈才改嫁。

1944年初,我父亲赖以谋生的煤油零售店倒闭,他到天津市与人合伙开了个小店。14岁的我也随他入津,以碰大运的心气儿,报考了天津市第二中学。家里的打算是考得上又上得起,就上,否则另想他法。既快乐又压抑的童年,就这么悄然落幕了……

风格迥异初高中

时代的剧烈变动,如汹涌的潮水一样拍打着我的中学时代。

1944年夏天,我投考的是当时的天津市二中,原为教会办的汇文中学和中西女中,相声大家马三立也是这里的学生。这个学校里有天津市名数学教员边叔扬,体育名师柳承发、阎学恭等。校内大操场上经常有足球、篮球赛。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人,投考完全是一种平常心。但没想到发榜时,在3000考生中我竟高居第一名,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是一开学就又当选班长,并很快卷入某些政治旋涡。

同类推荐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萧红小说集:生死场

    萧红小说集:生死场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后花园》《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王阿嫂的死》《小城三月》等萧红最为经典的小说作品。萧红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
  • 鲁迅散文集

    鲁迅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鲁迅所有的散文名篇,并收录了一部分精品杂文,根据文章写作内容和特点共分为五个专辑。这些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耐读、深沉隽永,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书中收录的杂文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体现了鲁迅博大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处处体现着鲁迅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 一个人,也可以好好吃饭

    一个人,也可以好好吃饭

    “暖情小天后”夏不绿全新力作,用直抵内心的文字,真实而感人的情感,讲述了一段段独立行走的美味故事,也记录了一个个品味快乐的幸福时光。平凡美味的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24位平凡的普通人,用美食的力量,陪伴一路独自行走的你。
热门推荐
  • 独家星闻:男神老公追上门

    独家星闻:男神老公追上门

    "一次偷拍让苏宸彦和赵沫绑在一起,为了平息绯闻,两人迅速公开恋情。赵沫参加新剧发布会,现场不少男粉丝纷纷求拥抱。这让在屏幕那头的苏宸彦狂吃醋。“我的女人不是别的男人可以染指的!”苏宸彦直接在微博上霸道宣布主权。“我的心里只有你!”赵沫跟着瞬间秒回,可是这条微博却是某人的杰作。有一次,苏宸彦遇见情敌,回到家二话不说就强势地将赵沫压在床上。“苏宸彦,你这是什么意思?”“演了这么久,我也应该转正了!”本来觉得就这样吵吵闹闹,偶尔秀个恩爱,就可以过一辈子。可是人生总有意外,一次事故,苏宸彦失去了赵沫。“小沫,你在哪里?我好想你!”可是这一次,赵沫却没有回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Useless Bay

    Useless Bay

    On Whidbey Island, the Gray quintuplets are the stuff of legend. Pixie and her brothers have always been bigger and blonder than their neighbors, as if they were birthed from the island itself. Together, they serve as an unofficial search-and-rescue team for the island, saving tourists and locals alike from the forces of wind and sea. But, when a young boy goes missing, the mysteries start to pile up. While searching for him, they find his mother's dead body instead —and realize that something sinister is in their midst. Edgar-nominated author M. J. Beaufrand has crafted another atmospheric thriller with a touch of magical realism that fans of mystery and true crime will devour.
  • 心唯浅安

    心唯浅安

    小伙伴们不要看书名这么文艺,这是一本甜文,只不过开头会稍稍有点虐哎!
  • 本宫又死回来了

    本宫又死回来了

    皇后自从嫁给皇上,就没再幻想过自己能够过上夫唱妇随大秀恩爱的美好生活,但她也从来没想过,一直以花天酒地为人生目标的皇上,有朝一日,居然还能用借刀杀人这一招,把自己给生生捅死。当皇后反应过来之后,自己已经……死回来了。
  • 我与书的奇异约会

    我与书的奇异约会

    本书是著名作家普鲁斯特的散文精选集,包括《驳圣伯夫》和《阅读的时光》两部分,《驳圣伯夫》讨论了文艺批评的方法,认为文艺作品和作者个人不宜联系过于密切,《阅读的时光》则论述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考察了书籍带给我们的苦与乐,发人深省。
  • 毒医嫡女:妖魅鬼帝,缠不休

    毒医嫡女:妖魅鬼帝,缠不休

    (爽文宠文)间谍出身的白小妖一不小心穿越到异世大陆成为了凤国大将军家的嫡出傻小姐,渣男渣女来了一拨又一拨,边修炼边虐渣,顺便挣钱来控制国家,可是哪个谁,你能不能不要老是穿着骚包的绿衣服在眼前晃来晃去闪成瞎某男摘下遮脸绿轻纱,桃花电眼眨了又眨:“娘子美如花,尊墨有钱撒”“什么鬼?”她脑门晕,不明白“就是请你把我收下!既能给你钱花,又能帮你虐渣渣”“扑通”侍卫惊倒下,名扬天下的鬼帝紫尊墨怎么就变成了倒贴美人画主子诶!你忘记了倒贴的向来不值钱
  • 守护故事的人

    守护故事的人

    一份神秘的书稿将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四个人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看似命运般的交合,似乎暗示着人物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他们在时空间相互追逐,互为彼此的“过去”与“未来”。简·吉布斯是一名生活在纽约事业有成的编辑,进入蔚达出版社把她的事业推向了顶峰。一天早上,废稿堆中的一封装着泛黄书稿的信封突然出现在她的案头。简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故事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一个名叫萨拉的混血印第安纳女孩,默默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她正在等待着一个逃跑的时机……简决心找到作者,可投稿人神秘的身份又让她隐隐感到不安。更严重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切线索都指向蓝岭山脉的深处,一个简自以为已经永远摆脱的地方……
  • 名人传记丛书:史蒂芬孙

    名人传记丛书:史蒂芬孙

    名人传记丛书——史蒂芬孙——“蒸汽时代”的领路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玄天剑帝

    玄天剑帝

    神秘身世少年寻觅恩仇归所。上古传承当世纷纷寻到传人,三宫六宗掀起新的争斗,其背后却是异族战场的再次开启。
  • 王的专宠冷妃

    王的专宠冷妃

    穿越到即将灭亡的北宋,她成了亡国公主,为了联合小部落抵抗金国的侵占,她牺牲自己嫁给部落的王子联姻。她凭借所有的能力构筑能够抵御他的城墙,试图有尊严的活下去。她不择手段,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然而,背叛、出卖使她最终沦为他的奴隶……当她逃出皇宫,消失在他面前时……他才明白自己的感情……他强迫她做了自己的皇后,却遭到她的鄙视和冷漠。直到他深陷敌营,命在旦夕时,她才明白,爱原来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