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5300000029

第29章 思念陈涌

著名文艺理论家陈涌是老延安。我曾经编一本《延安时期党的干部作风》,其中就有一篇陈涌写的文章。那时候他还年轻,但文章已经写得很老辣,也很有思想。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那是上个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中,文章是批评享乐主义的。针对一些人向往大都市,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倾向,写得很中肯,批评也很透彻深刻。

他那一篇文章,在《解放日报》发表,当时一定是引起不小震动的。文笔与观点今天读来仍觉亲切、新鲜,很能发人深思。那时候他大约二十多岁,已经显露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敏锐的思想和非常的勇气。针对“由于胜利,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倾向而大喝一声,陈涌是第一人。以后毛泽东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同样的话。可见青年陈涌是独立的观察者,又是活跃而大胆的思考者。

他的一生都保持了同样的风格。

他进城以后,转向文艺理论战线,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大无畏的战斗的风采,为捍卫以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为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路线和方针,英勇奋斗一生,直至晚年,仍然奋斗不记不得第一次在哪里同他见面。但早就知道他是文艺理论界的一面旗帜。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一天同一位文友在马路边上散步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老年人,个子不高,稍胖,面色红润,走路低着头,目光专注而执着地瞅着自己朝两侧分开着的脚尖。老人显然是在散步,更像是在思考问题。“哎,这不是陈涌同志吗!”文友很热情地同老人打着招呼。显然是很熟悉的人邂逅相遇时才会出现的那种情形。两人很亲热地握着手,显然是久别重逢的老友。老人突然变得像年轻人一样的兴奋起来。望着一边的我,那表情与目光更像是面对着老朋友一样。文友忙介绍说:“这位是《群山》的作者,你们住得很近,只隔着—条马路,是对门邻家。这位就是你经常提到的著名文艺理论家陈涌同志。”我听得眼睛一亮,原来这就是陈涌同志,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儿,走在大街上,谁又能够把他同那个响亮的名字和那些影响深远的论著联系起来呢?而且我们还住得这么近,这真是人生的一种缘分。也许是因为那位文友的介绍,也许是他读过《群山》,总之我们一见如故。当下老人拉住我们的手,一定要我们到他的家里坐坐。我们起初怕影响他的工作推辞说以后专程拜访。陈涌说什么也不依。三个人便一起到了他家。

他住在万寿路那个部级干部才有资格住的院子里,但当你走进他家,看到那四壁空空的粉墙和早已过吋了的家具陈设,无论如何想像不出他会是享受部级待遇的老同志。

他的客厅兼书房的屋子里,除了几只五六十年代可见的公文柜装着满满的书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工艺品之类的摆设。屋里没有一只茶几,老人热情地为客人倒了水,便顺手提来自己坐的椅子,派上了临时茶几的用场。我们坐着的两只简易沙发,也是早已破旧不堪,不单是漆皮脱落,坐著也是咯吱乱叫,仿佛不堪重负的呻吟。陈涌为我们倒好了茶,自己反倒无处就坐了,便若无其事地靠在那张同样破旧的书桌上同客人交谈起来。起初我俩还起身要让座给他,但很快便进人了交谈的境界而忘了清贫的窘迫。陈涌大概是广东人,到北方时间久了,说起话来虽仍带很浓的广东味,但却完全能够听懂。话题很快就涉及到对当时思想理论界和文艺界种种不良倾向和思潮的看法。这时候的他,全然不像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而真正是一位血气方刚的战士。

他嗓音洪亮,脸色通红,满头的苍发抖擞着,像诗人在朗读自己的诗作,完全进人了忘我境界。那种热情、责任与深刻使你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

他谈话言语不多,但条理清晰,言词更是格外的严谨精当。

是纯粹口语化了的书面语。静听他一席话,如果整理出来,就是一段绝好的文章。那日见面,就在这样的交谈中度过。那个冬日的下午,阳光温暖的下午,陈涌的客厅里却令人感到西北风袭来—样的冷峻。整个的屋子,没有一盆花,没有一株草,惟有那些枯黄的码叠得并不整齐的书。屋子主人的脸上,也是岩石冰雪一般的冷峻。

此刻你无论如何是再也找不到了那个独自一人在马路边上散步的老头儿了。那个老人虽然就在你的面前,但他却仿佛早已化做了一块岩石,一座高山,铁骨铮铮地耸立在你面前。

他的言语,展现了他的精神的强大,令你不得不刮目相看。以后的日子,由于离得近,更由于陈涌的精神魅力,我成了他屋里的常客,在他休息的时候陪他散步成了我一种很奢侈的精神享受。无论春夏秋冬,我们沿着院墙之外的林阴大道,慢慢地走去,陈涌就会敞开思想,把他最近读的书、思考的问题和将要或正在写的文章娓娓道来,我只是默默地听,并不插话,更很少发表看法。只有当他停下来征求我对某一问题的意见时,我才简明地加以回答。我害怕打断他的思路,更不愿错过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同陈涌的每次交谈,我都差不多会想到这句成语,总会感慨不已。生命衰老的脚步对于像他这一类智慧的老人,应该停顿下来。

他们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重要啊。不久,孙犁作品研讨会在河北省白洋淀召开,我应邀出席,陈涌也不顾酷暑炎热,执意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他的发言又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借评价孙犁作品之机,对尚未肃淸,甚至在某些人的作品中愈演愈烈的形形色色的倾向提出了严正的批评。

在那次会上,我又一次惊讶地看到了那个平时少言寡语的慈祥的老头儿突然变成了奋不顾身的战士。讲到激动处,他声色俱厉,一副冲锋陷阵的样子,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研讨会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这才明白了在那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召开孙犁作品研讨会。研讨的结果,使大家统一对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即现实主义的伟大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深厚的传统艺术规律永远都不会过时,文艺永远都不可能脱离开政治而独立存在,我们的文学艺术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毛主席《讲话》中早已解决了,但在现实实践中又的确变得很成问题。听着陈涌的即兴发言,我再次意识到了,他的确是文艺界的一面旗帜。

在反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斗争中,他始终站在最前列,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着斗争的旗帜,那情形同当年在延安的整风运动中冲锋陷阵一样。半个多世纪以后,他仍然是战士。那次会后不久,我创作了散文《白洋淀咏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抨击了思想理论界和文艺界种种错误思潮所形成的精神污染。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新华文摘转载了全文。陈涌读了很高兴,立即打电话给我表示赞赏并加以鼓励。

他讲,目前这样的情况下,广大读者欢迎和企盼看到这样的文章。

他讲着这些话,声音里透出很兴奋的情绪,像年轻人一样的充满激情和朝气。

他总是那样的执着,又是那样的单纯,充满年轻人般的精神活力。同他交谈,常常使人觉得一种浮华落尽的超脱,感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常能从他的语句之中体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和“游目骋怀”的高妙境界。

他的确是一尊岩石,一座山,有时又像一棵大树一样的苍翠蓊郁,气象卓然。生命的气息无限,永远都不知老之将至。以后我下基层工作,对此陈涌是很支持的。临行之时,他亲切地握着我的手说无论多忙,也不要放弃写作。”我望着他那在风中抖动的满头苍发,突然意识到了离别的愁楚。想到了王维的“渭城朝雨……”此行虽不是西出阳关,但真正能够使我时时尽情倾听和敞开胸襟交谈的“故人”又在哪里呢?果然,下派基层工作,就如同下海游泳一样的身不由己。人在风浪中搏击,时间便过得飞快。有一段日子没同陈涌联系,只是不时地想到他,打算等忙过了这阵儿一回到北京就去看望他。不料却在《文艺报》上看到了他患癌症动手术的消息。我心中的痛苦和不平静可以想见。默然之中,遥祝他老人家能闯过难关,康复出院。并幻想着能同他一起散步拉话。由于俗务缠绕,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也不知道他的境况如何。几年后,当我回到北京,独自一个人在那条熟悉的林阴道上散步的时候,我想到了陈涌,耳边又响起了他那浓重广东味的普通话,眼前又浮现出他那满头苍发〒的慈祥的面容。多么好的一个饱学智慧的老人。我感谢陈涌同志的言传身教,使我在人生的路上总能艰难前行。好在他发表了他的著作《在新时期面前》,那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留人世。

他那战士的精神之火,终是不熄的。今年国庆节,我终于又见到了陈涌同志。还是与那位朋友一道,去看望了这位85岁的老人。

他战胜了癌症,五年前手术出院。

他坚持锻炼,坚持看书写作。

他的新著即将问世。老人仍然像十多年前一样热情好客,一样兴致勃勃。我们谈论读书、保健,谈论文艺界的问题和论争,谈论当前的文艺创作及批评。

他耳聪目明,可谓身健笔健。书桌和客厅到处是堆放着的书,他仍然在奋斗。

他坚持要请我们吃饭,然后沿着王府井大街散步、交谈。我们在热闹的人群中行走,陈涌老人像年轻人一样兴致高昂。仿佛一切都刚刚开始,等待他的是更辉煌的明天。2004年10月

同类推荐
  • 乔治·奥威尔信件集

    乔治·奥威尔信件集

    这本书信集提供了诸多不加修饰的细节,还原奥威尔的感情世界和心路历程,让你窥见这个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的作家的写作动机的最隐秘处,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作为四川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作家,我生在仪陇,长在仪陇,对于家乡的文学视野基本是全景式的。但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浸沉于通讯与报告文学之中。对于散文,却从未想着去染指。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端木蕻良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

    端木蕻良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

    本书的主体部分择取端木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几个重要的联结点,展开具体的考察、论析。首先关注两者之间精神上的联系,探讨端木小说浓烈的忧患意识、大地情怀、爱国品格与中国文学爱国主义传统的联系;然后考察作为独特的叙事艺术的小说与中国史传文学传统的联系,及其在叙事模式上的推陈出新;再探讨端木小说的“情”“志”交融、意象化抒情特色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联系。在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再选择端木小说与中国古代、现代两大文学传统中的一些经典文本作对位比较,具体探讨两者之间联系的特点。
热门推荐
  • 御天帝主

    御天帝主

    带着混沌宝塔重生异界,叶帝开启彪悍人生。别的驭兽师只能控制一只魔兽,而叶帝却可以控制成千上万只魔兽。依靠混沌宝塔特殊能力,还能将两只魔兽融合成全新魔兽。新书《狂暴平头哥》,求收藏,求推荐!!老书《惊世剑仙》,欢迎品鉴!!!
  • 转世龙皇传说

    转世龙皇传说

    因为一场意外不甘心逝世的我,在一股神秘的金光帮助下,夺舍了在神界还未孵化出的龙神,开始了异界逍遥之旅。
  • 道德真经取善集

    道德真经取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真灵榜

    真灵榜

    真灵榜,蕴含十大上古真灵烙印…… 魔气侵蚀世界后,十大真灵消声灭迹。 真灵仙人族后裔清衣,手持真灵榜寻找十大真灵,可真灵榜带给他的,却是一场场生死考验。 因为他,已是魔气之身……(类似塞尔达传说一样的开地图故事,只是换车了玄幻的背景。)
  •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空间之执手

    末世空间之执手

    末世来了,丧尸遍地。安晓第一时间觉醒了异能,有空间有系统。安晓本来以为她能跟小说里的玛丽苏女主一样,在末世里称王称霸。不过遗憾地是这一切都是幻想,安晓的空间既没有灵泉也不能种田,甚至连最基本的储存物资都做不到,只有一条臭气熏天臭水沟。至于系统更是一个废柴的污水处理系统。安晓握爪既然一切都靠不住还是抱紧顾准哥哥的大腿才是正经!
  • 无字店

    无字店

    一家存于六界的奇店,过客无数,藏满了妖怪们的往事。狐妖的执着,夙妖的深宫遗梦,朱宴被偷的皮……一杯醉人茶,莫添七月雨半片尘作瓦,采君炉上雪
  • 肥婆主母

    肥婆主母

    如果,只是要我穿越到古代,体验古代人的生活,那么我能接受。可是,为什么偏偏要穿越到她的身上?!这分明就是一个肉圆子嘛!圆滚滚的,满身的肥肉,这还算是一个女人么?这分明就是一头肥猪!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我勉强也能接受。可是,为什么她不仅是一个肥婆,而且还是一个已婚妇女?!好吧,如果仅仅是要让我做一个已婚的肥婆。我也能接受。最最天雷的是,为什么还要附赠她这样一堆极品家人?!一个没有半点感情的老公,一对尖酸刻薄的公婆,两个虎视眈眈的小妾!这日子该怎么过啊?!什么?穿越不回去了?那么好吧,我只能接受了。可是,如果要让我继续这样生活下去,那么——我办不到!改造自己——哼,总有一天,我会让自己变成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肥婆!并且要迷倒一堆美男!改造公婆——哼,在我的屋檐下,你们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学会什么叫收敛!改造小妾——哼,你们人呢统统给我在地上跪好,没我命令不许起来!改造老公——哼,没我命令你敢上床?给我滚下去!不然直接休了你…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大道士

    大道士

    人类自古便有鬼怪之说,书载口碑流传世界。若真考据,至多是某某人他的爷或他的祖曾见过鬼,怎样如何,实无亲眼所见者。倒是这世界上代代都有一些同鬼战斗的斗士。诸如钟馗,便是鬼的克星。钟馗有法,是道士。道士谓方家。但世人多称方士。桃韬正是桃远镇乃至芝罘城有名的方士。道行高明,满腹天机;能拿邪捉妖,呼风唤雨;能知过去晓未来,有通天达地之玄功。实为一代真神也!韬正字靖字,号解玄真子。小时候,女孩一般胆小,女孩一般腼腆,面团儿般软弱。父母怕他将来懦弱受气,便请来有名武师教他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