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400000010

第10章 渡在海上(4)

稍后的唐代。大约是因为上一年的西行未成,第二年秋天义净在广州搭乘波斯商船泛海南行,弟子善行也在那条船上。那一年,是671年。在义净的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法显或玄奘的影子。20天后,他们到达室利佛逝,6个月的学习之后,善行因病回国,义净一人仍然泛海前行,末罗瑜、羯荼、东印耽摩梨底国、中印度各国等30多个国家驰过去了,无论海上还是陆地,现在寻看那些奔波的足迹总有一种仍在水上的感觉;义净也去了那烂陀寺,并且一呆就是11年,大多数时间是在经卷面前过的,他翻经籍的手有时会有一种点数波浪的感觉,在他携求得的梵本三藏近400部台50余万颂经典返国之前,归途重经室利佛逝,然后是广州与室利佛逝之间的穿梭,目的只是抄补梵本,直到695年,他才回到洛阳。于佛授记寺会同其他寺主一同泽《华严经》,这时从他旅行起已是14年过去了,又是一个过去的16年,之后,义净于711年,共译抄经典并著述61部,239卷,还有作为他行走的生命见证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2卷和《南海寄归内法传》4卷,它们同样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与这个取经的事迹相对称的是那个鼎盛时代必然要出现的传教的故事。

独步江淮的律学大师鉴真于公元742年10月在扬州大明寺为众讲律时,已在中国呆有10年的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已在此前为请师前往日本传戒一事做了大量工作,这一天他们来到大明寺参见鉴真。在荣睿等人的恳请下,在弟子对传法之询的默然不对的情况下,鉴真说了如下一段话:“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由此,弟子祥彦、道航、思托等21人愿随师同行。这一年正是天宝元年。此后,743年——天宝二年春天,由于如海的诬告,荣睿、普照被遣送回国,鉴真东渡第一次遭受挫折;这一年的冬天,12月,185人的船队东下至狼沟浦被风浪打破,东渡遭受到二度挫折;鉴真和众人涉寒潮上岸,在下屿山住了一月,船修好后,拟到桑石山,风浪再次打坏渡船,这时水米俱尽,饥渴三日,当地州官安置其一行于明州(宁波)阿育王寺,东渡的第三次受挫时,已是天宝三年的春天了;越州、杭州、湖州、宣州不断来人请在明州的鉴真讲律,此间,荣睿再次成为被告,几番周折后,仍无退悔意,鉴真为此率30余人长途跋涉想从温州到福州搭船出行,受到扬州弟子等的阻拦,鉴真在差使严密防护下送回扬州本寺,东渡四度受挫。748年——天宝七年,60岁的鉴真与荣睿、普照一同重做东渡准备,船与物品一一备好,样彦等12名弟子及荣睿、普照等35人于这年6月27日出发,中经常州界狼山风浪、越州暑风山停住一月,10月启航,在怒涛中漂流14天,竟漂至海南岛振州,广西、广东始留下鉴真的足迹,而疾病也夺去了荣睿的生命,开元寺停住后,鉴真进普照去往阿育王寺,执手相泣的眼泪里有诸多的未能遂愿的遗憾。天宝九年的某天,鉴真的双眼果然瞎了。此后是祥彦之死持续着精神上的煎熬,一万公里的水陆往返标识着所经挫折后最惨重的一次,这个第五次的东渡失利。这一年,750年,在鉴真一生中经历过的悲欢离合,是不会被轻易忘掉的,从后面所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鉴真对它的特殊记忆,753年——天宝十二年,66岁的鉴真毅然答应日本遣唐大师的东渡传戒的请求,日本使船共24人出发,11月15日到12月7日、20日,754年的2月1日、4日,九州、难波(大阪)、平城京(奈良)直至东大寺,鉴真在其九死一生要到达的地方留下了他最初的足迹。至此,754年,以死去同伴36人,道俗退心200多人,前后历经12年之久的六渡,鉴真完成了他东渡传戒的第一步。站在异国国土上,鉴真和与他站在一起的共同经历六渡的普照、思托会想些什么已经难以详知了,那种心情却是可以猜见的,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面对被他终于甩至身后的波涛时,他的胸中一定是更猛烈的万倾波涛。他被尊为传灯大法师,此后日本的佛教、建筑以及医学都受到了极大的推进,我至今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十五六岁时看中日合拍的传记电影《天平之甍》时的一个镜头,我想以后岁月的流逝也再不会夺走那个影像——一个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老人把别人递过来的一株草放在鼻子下面仔细地辨别着。那种神情,有神在场。少时的还未对佛教有多少了解甚至谈不上常识水平的我是在许多年后才知道鉴真被日本医药界尊为始祖。那种放一株药草在自己的鼻子下面的专注神情,在我心里静静地不断重放着,有时竟分不清究竟哪是少时的记忆哪是后来的体验加入了,让我知道了医学也罢甚至整个科学,和宗教的某种神秘意义上的相通,尽管后来它们被分隔而产生了看似不可弥补的裂痕,那不断重放而且愈益清晰的鉴真的沉静神情让我相信,还有另一种划分,另一种无隙,存在着。而之所以在这里一直在公元纪年之后也缀上天宝年代作为补充,还是因为那个影片,它字幕打出的“天宝元年”至“天宝十二年”的字样与那画外音的重复相一致,在我写下以上文字时,回荡在耳畔的依然是多年前让我止不住落泪的那个声音。但愿如此落下的文字也能延续那种声音。

西行泛海是为了取经,东渡是为了传教,同样是一个佛教,却引得多少僧侣不惜生命而要达到他们的志愿。长久以来,在放下由他们中的一个带回来的佛典经籍的一瞬,一个问题总是成为纠缠,是什么使得他们如此做,而不悔,不如此做,却有憾?这是一个俗世的问题。之所以没让它真正困扰我而拘束了我的精神,要感谢的是那关于“渡”的念想。渡众生与涉重洋在意义的时空里是重叠的,是形上与具体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合一时对生命的填充,是生命必要体现的那种自然天生的价值,所以无论面前是沙漠,还是海洋,亦即无论面对着怎样形式的可能的死亡,站在沙前与水上的人都不会有丝毫萎退,有另一个绿州,另一个岛屿在前面,他是一定要去的,而要去,就必达到。因为有另一群人等着他渡。而他,只有自己完成了某种预先命运设置的“渡”——一种对自我胆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全面考验的渡之后,他才取得了渡他人及至渡众生的资格。不是么?历来。渡,在这里是一个实有,也是一个象征,是我渡到渡他而至共渡的象征,经由流水一样时间的打磨,渐渐地,它成了一切事相的概括,成了一种寓言,而我愿相信的,是,它是一种人间的神话。创造者与他的创造一同获得了永生。这也许就是渡的涵义。

一定是的。

不然我脑海里不会总浮现这样一个“神话”。从哪本书读来的,出处已然弄不清了。说了这样一个意思,有一天,一位传教士到一个小岛去传教,小岛上只住着几个——大概是三个——记忆力相当不好的老人。传教士可能是神父或者牧师,对岛上的这三位老人讲了又讲,一遍又一遍,直到这三位老人记住了,他才乘船离开,然而船走到海洋中间,传教士忽然听到身后的海洋深处有人喊着什么,他回过头去,看见了正在向他驶来的另一条船,那条颠簸的船上三位刚刚听过他传教的老人朝他使劲挥手,就这样两条船一直被海水带到了彼岸。下了船,传教士问三位老人,为什么跟他来到这里,三位老人回答,你走后,我们忘了那些传教的内容了(可能是教义)。传教士听后,长久不语,他可能是缓缓转向海洋的方向,说了这句话的,他说,你们已经记住了教义,你们已经穿越了海洋。

渡,连结了取经与传教、此岸彼岸,大多数情况下,因了水的存在,隔开本身也就变成了联系的别名。

于此,重述那些路线是有意义的。

汤用彤先生在其《隋唐佛教史稿》中列出的5条西行路线是:

1.凉州——玉门关——高昌——阿耆尼——屈支——逾越天山——大清池——飒秣建(中亚)——铁门——大雪山东南行至健驮罗(印度境)。

2.自玉门关西行经天山南路,由于阗及羯盘陀(塔什库尔干)再度葱岭,达印度境。

3.经高昌——焉耆——疏勒——于阗再度葱岭,以达印度境。

4.所谓之吐蕃道,系由西藏出尼泊尔,达北印度。

5.广州——室利佛逝国——或至河陵州(爪哇)——经麻六峡至耽摩立底国或至狮子国(锡兰)再转印度。

这5条线路,无论沙路还是海路,都标识出当时的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它的意义不下于当今显出其经济价值的丝绸之路,可是对这一点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它的人文价值,尤其是宗教意义之上的人格意义的确认仍需进一步的社会人文的进步才能给予证明,或提醒。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区别于丝绸之路的是,它的个体性,非官方性,也不是依赖于有组织的活动,或是来自外部的加之生命上的任务,都不是,它出于个体的选择,这选择当然包括了牺牲,但这种牺牲与丝绸之路的同样要付出的牺牲的区别是,前者是没有利的回报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区别。这种“牺牲”是更纯粹的,它区分于“代价”,它不需以另一种得到来填平。如果假以时日,我向往着能有朝一日写下它的意义,以更纯粹的文笔,更宁馨的心情,予以揭示;而更大的向往是能够亲自走一走那5条路中的哪怕一条,重新体验步步丈量过它的先行者行走时的心情,我想,那对我是有意义的一桩事情。

我不会放弃实现这个梦想的任何机会的。

另外还有一条路线,是看不见的,而且不能在任何地理图示中标识出来。这是一条隐线,只是在晋至唐的隐居的慧远、面壁的达摩、顺其自然的慧能和作为执劳的怀海等身上体现出来。

慧远隐居庐山,30年光阴如一天,那种不让俗市沾染自己影子的决心是今人所难以想见的;更是当今一些有着洁癖的知识者所不及的坚决,使他平时经行、送客均以虎溪为界,此种与信仰一致的观想生活不仅使其被后人奉为净土宗初祖,而且产生了如下浩瀚的著述:《大智度论要略》20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3卷,《法性论》2卷,《集》10卷等等。

对比学者型的慧远,二三百年后的另一位宗师慧能则有些自由派的味道。这从他的“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即可看出,何况后来又有相当知名的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是这一偈使他得了弘忍的禅学衣钵,再后来,是——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的辩答;不立文字即舍离文字义解而直澈心源,称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教人从无念着手,“见自性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足见他把佛教中的自由意志以及人在实践自身(而非单纯教义)的人格内涵放在了怎样重要的位置。

同类推荐
  • 草原生灵笔记

    草原生灵笔记

    本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是能让现代都市人开启心灵秘境的神奇“密码本”,是能让草原生命永驻心灵深处的一捧“圣水”。草原赋予了作者无限宽广的胸怀,让作者引领读者走进草原的怀抱;作者赋予了草原阳刚绵长的精神,让草原感染读者敞开闭塞的心路。一个个感人的草原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草原生灵,在不经意间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让人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草原的辽阔、草原人的爱就这样进入了人的心海,挥之不去。
  •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生活的别致

    生活的别致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有母亲对女儿的舐犊情深,有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情结,有点赞繁华都市的情韵,有开卷有益的书香情思,有回归自然的览胜情境,有大块朵颐的美食情趣,还有朋友之间的友情、生活情事的点点感怀。全书一百多篇散文,是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人生的领悟,充满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热门推荐
  • 美漫之驱魔神探

    美漫之驱魔神探

    起源地球,声名狼藉的渣康,穿越到了漫威宇宙。听说这里富人靠科技,吊丝靠变异,可我偏偏不走寻常路,我靠的是魔法。嘿~!那边荡秋千的蜘蛛侠,想不想组个队?我发誓不会再坑你了。钢铁侠,好哥儿,我就喜欢土豪!哎别走啊,我发誓不会再让你背黑锅了!奇异博士你滚开,不知道同行是冤家吗?..这是地狱神探重生在漫威世界的超级英雄中的故事(英雄的能力与时间线,以本书为准)PS:读者群616907381
  •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结合北大实践经验,探讨了决策、战略、沟通、激励、实践、授权、目标管理、创新、情感领导、团队精神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总结出了一套被北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北大领导课》,探索北大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北大领先的领导力水平,也可以学到简单而实用的领导方法,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为日后的领导工作做准备。
  • 极恋

    极恋

    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她。她从此变成另外一个人,不顾一切地接近那个光芒四射而遥不可及的男人……因失去亲人而无法解脱的她,拥有一切却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他,能否因为与对方的交集而得到心灵上的救赎?
  • 妖妃嫁到:夫君,轻轻抱

    妖妃嫁到:夫君,轻轻抱

    冥寒裳:我要当女帝!君珏:好嘞夫人。冥寒裳:别叫我夫人,叫我小仙女。君珏:好嘞小仙女。冥寒裳:你别压上来!要不然我喊非礼了——君珏:好嘞夫人,我这就压上来,别急~冥寒裳:你别——甜宠文嘞,后期会有些虐的,不过我可是个后妈。傲娇忠犬少女男VS逗比沙雕汉子女本文有耽美趋向,请慎点!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从你的世界路过

    从你的世界路过

    冷漠的秦殇,天真纯美的程茜,以及让秦殇久久不忘的冬儿。既然遇到你,何不抱紧你?一曲离殇别绪,半盏旧梦纯情。青春的校园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我试图融入你的世界,奈何还是路过,看着你在肆意的笑,那甜美的酒窝,醉人的笑容。我是真的爱上了你,然而……
  • 为什么你勤劳却不富有

    为什么你勤劳却不富有

    本书揭示了快速告别“穷忙族”的18个秘密。人人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空有才华的穷人,人人都想摆脱穷忙成为富闲一族。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梦想呢?显然,任凭命运摆布的人是不能成为富闲族的。只靠辛勤劳作而不知道思考的人也不能摆脱穷忙。本书阐述了一些让你摆脱穷忙成为富闲族的方法和技巧,那就是:首先要有成为富闲族的想法,运用潜意识的力量,相信自己能成为富闲族,从而在心里形成财富暖流。其次是,要培养财富智慧,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敢于冒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出正确的决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马上行动……另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测验。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摆脱穷忙成为富闲族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
  • 血脉与回望

    血脉与回望

    回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长痛”,用尽可能温和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血脉与回望》,收录散文作家王月鹏近年创作的以作家在胶东半岛四十余年间的青少年生活和工作见闻为主题的系列散文作品。
  • 世世代代

    世世代代

    父亲问我们:你妈和妹妹的骨灰盒,再葬在哪里?是不是运回老家西湾畈去,葬在祖父、祖母的下方?那地方风水不错的。骨灰盒放在哪里,我们五兄弟在武汉曾商量说,就放在父亲鳏居的家里。可现在,当我们看到父亲的满头白发,看到他那风烛残年的身影,又觉得这是一种不敬和残忍,所以,我们谁也不敢开口对父亲讲……
  • 一本好书造就一个出色男孩

    一本好书造就一个出色男孩

    一个男孩只有具备良好的品质,才会散发无穷的个人魅力。而如何将男孩塑造成一名出色的好男儿,是摆在很多家长面前的难题。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很多家长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科学的教育是让孩子摆脱无知的关键,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会引导男孩迈向正规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