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7800000028

第28章 目连大戏(1)

“你复万哥来信,说是汉口庄上有些事情,要我去一趟。正好,我也想去那里看看。”张恒泰对儿子说:“浦阳的事情,就全都交给你了。”

“爹爹去汉口,油号的事情,可以交给我。可您是镇上这届罗天大醮的大头工呀!打醮过后还要唱目连大戏。您怎么脱得开身?”张复礼不解地说。

张恒泰笑着说:“怎么?你没听明白?我说了,浦阳的事情全都交给你。罗天大醮的大头工,也由你去当。我不就脱了身吗?”

张复礼没想到父亲会把那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他。浦阳镇三年一届的罗天大醮,是当地道教最大规模的斋醮,时间长,地域广,涉及到附近沅陵、泸溪、辰溪三县的四乡八里。有人说,当得了这个大头工的人,就做得了县太爷。头届由天后宫当庄,这届轮到万寿宫,最后落到了张恒泰的头上。张恒泰决定把重担压在儿子的肩上,让他得到历炼。张复礼窨子屋里憋屈得慌,正想找个由头到外面透点新鲜空气。他立刻答应了下来:“爹爹如果放心,我可以试试。”

张恒泰认真地说:“怎么说试试呢?万寿宫操办罗天大醮,关系到整个西帮的脸面。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你就一定要操办得好上加好。”

张复礼沉吟片刻之后,胸有成竹地对父亲说:“如果让我当大头工,我有把握将这届罗天大醮操办得好上加好!”

“好!我就是在等你的这句话。”张恒泰很兴奋。他说:“这事我还要同万寿宫的执事们打个招呼,想必他们会同意。把事情定下来,我就动身去汉口。你都是当老子的人了,头回主事,要做出个样范来。”

张复礼当上大头工,开始了醮事的筹备。他延聘老庚印茂佳为建醮的录事。印秀才制作了上百本募化的簿子。这些簿子,要分发到附近三县的乡镇和村寨。趁着浦阳镇的赶场天,各地的小头工,都纷纷来到万寿宫来领簿子。

罗天大醮办得气派与否,在于募集到资金的多少。为了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张复礼在征得镇上各油号的同意后,实施了一个新办法:眼下手头拮据的乡民,募化的功果,可由各个油号先行垫付,待到桐籽收摘,把桐籽交到油号抵账。浦阳附近的乡民,家家都有油桐树,且都有固定的买家。有了这个办法,乡民不愁无钱募化,油号的原料也因此得到保证。张复礼守候在分发簿子的现场,对每个来领簿子的小头工,逐一宣示这种新办法。

麻家寨的苗人非常热心罗天大醮。这里没人读过书,只有雕匠麻家父子粗识文字。每逢浦阳镇打醮,头工的差事非麻老矮莫属。这天,他和灵芝来浦阳赶场,顺便到万寿宫领簿子。俩公婆来到厢房领簿子。张复礼正和一位领簿子的小头工交待以桐籽冲抵募化的事,没注意麻家夫妇的到来。

“嘻嘻!我们来领簿子,”麻老矮对发簿子的执事说。

执事问:“哪个寨子的?”

麻老矮回答:“麻家寨。”

听说是麻家寨,张复礼立马扭转身子。他和麻家夫妇正好打了个照面。

机灵的灵芝,立刻对张复礼点着头说:“大头工,我们来领簿子。”

张复礼一眼看到这一高一矮,一乖一丑的麻家夫妇,心里立刻便打翻了五味瓶。过了好一阵,他才回过神来,说:“呵!你们来领簿子,好!”

麻老矮拿着领到的簿子,说道:“大头工,簿子领好,我们走了。”

“你们好走!”张复礼显得很礼貌。

麻家夫妇走出厢房,过了天井。那位执事突然发现,张复礼还没向他们交待用桐籽相抵募化的事,连忙说:“大头工,这麻家寨的人,你还没向他们作交待呀。我去叫他们回来。”

“不必了,让他们去吧!”张复礼不想再见到他们。他自觉得有点儿神情恍惚,便对那执事说:“我有点不舒服,想去隔壁房间里躺一会儿。”

张复礼躺上床,刚才那一高一矮,一乖一丑夫妇的形象,又一次在他的眼前闪现。他想起了身身身身迷药的传言。又矮又丑的雕匠,若不是靠迷药,怎能将这光鲜妇人搞到手呢?他突然发现,自己屋里那嫩伢伢容貌里,竟若隐若现着这光鲜妇人的影子。他恍然大悟了。矮子雕匠子承父业,故伎重演,乖与丑的再次融合,便留下了孽种。张复礼无地自容地意识到:自己被愚弄得太惨了。

“大头工,天快黑了,起来回家吧!”发簿子的执事进到房间,把他摇醒。

“你先回去吧!我还想在这里躺一会儿。”张复礼说。

天黑了。万寿宫里格外冷清。老住持提着一盏桐油灯,进到了厢房里。

“张家少爷,天都黑了这么久,你怎么还不回家?”

“今晚我不回家了,住在这里陪你。”张复礼说。

过了一会,张家窨子的一个小伙计,提着马灯进得万寿宫,来到厢房里。

“少爷,少奶奶着我来接您回家。”

“我今晚不回家了,就在这里住一晚。”

“少奶奶吩咐,一定让您回家。”

“你去跟她说,我今晚不回家了。你先回去吧!”张复礼显得不耐烦了。

“少爷,您不回家,我可交不了差呀!”小伙计仍然不肯罢休。

“我都讲过好多遍了,我今晚不回家!你耳朵聋了!”张复礼发火了。

“少爷……”那小伙计接不走张复礼,仍然不肯离去。

“滚!”张复礼大吼起来。

没办法,那小伙计没趣地提着马灯,离开了万寿宫。

这一夜,张复礼睡在万寿宫的厢房里,辗转难以成眠。他的思绪,混乱得如同一蓬乱麻。一年多来,他的烦心事着实太多。与苗女阿春发生的一切,本是逢场作戏,没想到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播种了生命,那生命却遭到了扼杀。那新婚之夜自欺欺人的谎言,更将他永远推向了有苦无处诉的境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伴随着感情的折磨。为了寻求心灵的片刻宁静,他断然决定,至少在罗天大醮和搬演目连大戏期间,他不会回到那满是雕花家具的卧房,也不会再见到那与麻家寨妇人神情相似的伢儿。

第二天上午,韩道长如约来见张复礼,商议道士班在万寿宫布置醮坛的事宜。下午,浇作匠进了万寿宫。正一派道教是没有宫观的。因此,每次在不同的场地建醮,或在会馆,或在祠堂设立醮坛,都要由浇作匠根据酬神需要,纸扎各种神像。万寿宫内,为此次罗天大醮开设了伙房,伙食一直要办到罗天大醮圆满,目连大戏歇台,长达数月之久。这为张复礼常住万寿宫提供了方便。

张复礼一连几日没回家。张王氏找到了万寿宫。

“娘!您怎么来了?”

“你可是八天没回家了啊!”

“您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张复礼说。

“你是有堂客、有儿子的人,再忙也要回家。”张王氏有些生气。

浇作匠插嘴了:“老板娘,讲句话您莫多意。您是不是得了个孙子,又想得个孙女。罗天大醮有规矩,当大头工的,一定要干干净净,说什么也得忍着。要是‘大头工’回了家,做了那事,我纸扎的这些菩萨,是绝对不能让他摸的。”

张王氏啐了浇作匠一口,说:“谁跟你说这些了,真是老不正经。”

浇作匠一副作古正经的样子。他说:“老板娘,不是我不正经,等我把菩萨扎好,道士把醮坛安好,每天早上都要鸣锣喊街的,到时候您听着就是。”

“哪有闲心跟你讲这些!”张王氏说着,转身交待儿子:“你爹也当过大头工,罗天大醮的规矩我也晓得。不管怎样,你也不能总不和家里人照面。你应该回家看看钰龙嘛!他是你的亲骨肉,难道你不想他?”

母亲的话剌痛了张复礼的神经。见到麻家寨夫妇之后,他的情绪就一直不好。母亲又偏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想,母亲此行必定是那婆娘的铺排。于是他说:“娘!你回去吧!等事情安排熨贴,我会回家看看的。”

浇作匠的纸扎神像完工,韩道长带领道士班子,来到万寿宫铺设醮坛。张复礼指挥佣工,在镇上的三条长街和四十八条弄子上空,扯上了一根根棕绳,掸上成匹的黄绫,街道和弄子不见天日,称为“黄绫遮天”。士民们挑来一担担清水,将各自门前的岩板路,冲洗得干干净净,称为“清水洒地”。沿街家家户户门前摆上了香案。袅袅的香烟,带着特有的清香,在街弄子里飘散……

夏历八月十二日这天,罗天大醮开坛。拂晓时分,浦阳镇的街弄子里,响起了锣声。一个青衣小帽的小道士,沿袭着古老的规制,反复鸣锣喊街:

罗天大醮,万民同心。酬天答地,心诚则灵。阖镇斋戒,不可茹荤。禁屠禁宰,不许杀生。门庭洁净,肃整衣裙。禁戒喧哗,言语轻声。夫妻分居,玉洁冰清。士民人等,一体遵行。

罗天大醮的道场,一直延续了七天。这七天,万寿宫内供奉着纸扎神像的醮坛前,韩道长带领着他的道士班子,进表宣诏,诵经拜忏。浦阳镇上,出现了一派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景象:街市上,不见了昔日的喧闹。遮天的黄绫,洁净的街道,沿门的香案,人们走路的脚步也显得轻声。屠户的案桌上,已是空空荡荡。鸡鸭市场里,不见了鸡鸭的啼鸣。就连沅水上的渔船,也停止了捕捞。那望江楼上,酒坛子封了,猪油缸盖了,卖的是一色的素食。划拳的没有了,醉酒的也没有了。清净肃穆的氛围,给喧嚣的市镇带来了难得的安详。

浦阳镇这种罗天大醮,旨在祈求这一方土地的清吉平安。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道士们的打醮,不过是搬演目连大戏的由头。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乡民,需要放松,需要欢娱。市镇上的商贩,也希望通过这盛大的聚会,寻求难得的商机。目连大戏的演唱,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七日醮事圆满,便进入了搬演目连大戏的过程。遮天蔽日的黄绫拆除,门前的香案已不复见,清晨也没有了鸣锣喊街。街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屠户的案桌上,又摆满了猪肉、牛肉;鸡、鸭市场上,又传出了鸡、鸭的啼鸣;一担担鱼盆里,又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鲜鱼。看目连大戏的,有苗人,也有汉人,从四面八方,如同潮水一般,向着浦阳镇涌来,汇集到目连大戏的戏场清水坪。清水坪为此次酬神演唱,搭建好了草台。草台四周摊贩云集。最多的是出售浦阳土产,各种家机布、印花布的摊子。坪场边,苦楝树下的小吃摊上,米粉、饺儿、豆子糍粑、灯盏粑、米豆腐、碗儿糕、马蹄糕、夹心糕、现饭糕、刷把头儿、糖油香儿、出筒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其中少不了浦阳最有名的小吃──魔芋豆腐煮牛百页。

张复礼实施了新办法,募集到的资金十分充裕。他以最高的价码,和安齐家的大红班签了合约。安花脸则不惜重金,请来高腔戏子各行当的头牌,除了“通天教主”杜凤麟之外,还有生角萧自道、小生向锦池、旦角康喜春、丑角姚本范、打鼓佬施楠亭、唢呐师饶世桐。

这堂目连戏的脚色,张复礼最不放心的是当场旦角,十七岁的康喜春。他出身梨园世家。七八岁时,跟着父亲唱矮台棒棒戏,十二岁便进了大红班,拜杜凤麟为师。此人扮相光鲜,喉嗓清丽,戏台上的把把椅子,他都要坐一坐,特别是旦角唱得好。可他毕竟只有十七岁啊!让他唱刘氏一角,吃得落吗?

“安师傅,康伢儿去刘氏,只怕压不住台哩!”张复礼找到安齐家说。

“不放心,是吗?!”

“是呀!他毕竟只有十七岁。”

“请问大头工,你今年多少岁?”

“十九岁。”

安齐家笑着说:“哈哈!十九岁能当大头工,十七岁为哪样就唱不得刘氏?”

张复礼没得话说了。

清水坪宽阔的戏场里,已是人山人海。此次搭建的草台,用的全都是上好的杉料,钉着椽皮,盖着青瓦。草台包括了七座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台子。正台即戏台,是唱戏的场所。两边的立柱上,挂着纸扎的牛头、马面。正中的福、禄、寿三星壁下,戏子们在打着闹台。两边马门上,写着“出将”和“入相”。出将口摆放着一面两人难以合抱的大桶鼓。打鼓佬抡起大木槌,擂起了声如雷震的大桶鼓。一、二十里之外也能够清晰地听到。

官台的后面,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经台。罗天大醮结束,掌坛师韩道长带领道士,登上目连大戏的经台,每天鸣响钟罄,诵念经文,直至大戏全部唱完。

正台前宽阔的坪场是民众看戏的站坪。站坪上人头攒动,人们抱着极大的热枕来看大戏。正台对面,隔着站坪,搭有一座讲究的官台,是供地方官员和头面人物看戏的地方。官台上铺着红色的毡子。两排椅子摆在台上。椅子前面的茶几上摆着各色茶点。段千总是个戏迷,早早地坐上了官台。汪通判稍后来到,与段千总并排而坐。印秀才是有功名的人,由他在官台迎候,不失身份。

“二位老爷叔叔,欢迎大驾光临。”张复礼登上官台,连连拱手。

“哈哈!我能不来吗?”段千总品着茶水,笑着说:“复礼呀!听说这次唱大戏的大头工是你。”

张复礼说:“家父因为生意上的事,去了汉口,就把这个差事交了给晚辈。”

“不错嘛!场伙搞得大,有气派!后生可畏呀!”汪通判说。

张复礼得到了夸赞,心里美滋滋的。他谦恭地说:“晚生年纪轻,未经世事,许多地方考虑不周,请二位大人多多赐教。”

段千总笑着说:“哈哈!复礼呀!你能得到汪大人的一个‘好’字,是不容易的哟!你就不要客气了。”

同类推荐
  •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在你和他之间,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你有那么小小的自卑和尊严,他在你面前,时常会觉得我跟他合适吗?我配得上他吗?我和他的生活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吧!《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小说中的女主,白天是一个半吊子的编辑(如我),夜晚是一个半吊子的歌手,像夜猫子一样出没于亢奋场所。这样的生活,并无太多话可说。生活的重量有时不打招呼就落到某个人的肩上。她热辣辣风火火地生活,内心的落寞无暇自怜。只是,爱情来了。还是那样一个光辉四射的人!爱情让每个领取它的人都无法不抒情。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会怎样,反正看到故事最后,我被打动了。
  • 老郑还是小郑的时候

    老郑还是小郑的时候

    “我过得不好!”陈美芬的目光咄咄逼人。“我知道。所以,我可以娶你。”陈美芬听到这话并不意外,小郑这两个月失踪的风言风语陈美芬知道,她只是不明白原来死活看不上自己的小郑现在为啥愿意娶自己?“你得说出为啥,我才能嫁你。”“因为你不嫌弃我。”就这样,一个月后,小郑迎娶了陈美芬。婚后的小郑做了陈家的上门女婿,大模大样地住进了陈家。小郑的人生又一次在陈美芬这里拐了弯。他不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会怎样,那时,他既没有幸福,也谈不上痛苦。
  • 智能是个阴谋

    智能是个阴谋

    就在人们不断的推出新科学,新技术的时候是否想到?人们不光是在拖动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创造者其他的物种。当一个新的智能生物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人类也将受到威胁。
  • 绝命替代

    绝命替代

    陆小词没想到吴夏的男朋友居然是自己的前前前……任男友。她曾经很多次想象吴夏的男朋友会是什么样的,没想到答案如此、令她崩溃。吴夏是陆小词的中学同学,陆小词认识吴夏,但吴夏不认识陆小词,因为她们同级不同班。当年吴夏是校花,是校园里最美的一抹光彩,而陆小词只是个普通女生,走到哪里都不会引人瞩目。陆小词后来之所以能被称为美女,是因为她懂得了化妆和服饰搭配。她们很多年都没有见面了,再次重逢是在陆小词的现任男友佟言的“人来人往”饮品店。吴夏本来就不认识陆小词,所以陆小词把她当作普通顾客就好,用不着去寒暄叙旧。
  • 大宋江山(第八卷):襄阳风雨

    大宋江山(第八卷):襄阳风雨

    蒙哥汗在忽里台大会上被立为新汗,不久开始兵分多路进攻南宋。贾似道、吕文德、吕文焕等人,靠着余玠在台州建立起的防御体系,挫败蒙古人的锋锐,并将蒙哥击毙在台州城下。大宋江山迎来了难得的数年安宁。贾似道回朝后对权力渴望日增,与吕文德等人结党,宋廷几乎成了贾似道的掌中之物。小说以大开大合的故事、人物群像的方式揭示了大宋王朝衰败的根源。
热门推荐
  •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龙凤BABY买二送一

    龙凤BABY买二送一

    走错房间,他把穿着齐P情趣装的她当作孝敬自己的礼物“吃”了!一夜乌龙,她成了恶魔龙凤宝宝的幸孕妈咪!五年后,辣妈萌宝VS风流总裁,好戏开场!
  • 魔兽永恒之树

    魔兽永恒之树

    高考再次失败的余飞在通宵打魔兽争霸时不小心穿越。然而,醒来的他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并且,是一棵魔兽争霸里的树,暗夜精灵族的主基地——生命之树。暗夜精灵族会和异界的诸多势力发生怎样的碰撞呢?不死族兽族乃至娜迦族将会在异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穿越的缘由到底是什么?一切尽在《魔兽永恒之树》 新书《秩序至高》已发布,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快穿攻略之反派逆袭

    快穿攻略之反派逆袭

    每个世界的反派总会花样作死,而顾凉就是被系统选中去拯救反派的人。第一个位面:哥,别追了,我不认识你。第二个位面:叔,你好眼熟奥。第三个位面:小子,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第四个位面:。。。。。。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二十三个短篇带我们去往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墨西哥,还引我们领略了太平洋岛国的风情。毛姆笔下的世俗男女在一幕幕凛冽的人间短剧中出演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人性弱点无时不在精确透视之下,人际关系被一次次地冷冷剖析。在各种光怪陆离的场景中,迷失的人性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
  • 公主殿下的骑士王子

    公主殿下的骑士王子

    现实的世界不会像童话一样美好。这里不是童话,灰姑娘没有水晶鞋;公主没有王冠;王子没有白马;丑小鸭也不会变成白天鹅。我的生活虽然不像童话,但我却有一位只会在童话中出现的骑士先生。
  • 慕木于飞

    慕木于飞

    为你百般隐忍,千般算计,只是为得一人心。亦正亦邪,神秘背景,到底为何而来。“别说女子,即使男子有汝般心机者本王也闻所未闻,你千方百计嫁给我到底为了什么?”“为了你的心。你若怀疑我企图染指玄天帝国权势,我不做什么王妃,你也抛下你这个劳什子王爷,无论你去哪,我都跟你走。你可愿意?”
  • 狼王归来

    狼王归来

    统治了若干年的族群日益强盛,老狼王却被儿子赶下王位并驱赶出族群,昔日的妻妾归了新狼王所有,面对残酷的森林法则,老狼王无奈,它捕杀到一头雄壮的马鹿拖曳回领地,以证明自己没有老,最后怆然死去;狼王后不肯下嫁新狼王,没跟族群迁徙,带着老狼王的遗腹子孤独地在香洼山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它从雪窠里叼回一个人类的孩子哺育;一个逃兵从猎人钢夹下救了一只母狼,逃兵遭追捕时,母狼勇敢地站出来;人类的母亲突然出现在狼孩面前时,狼孩会做何反应?狼族群最终覆灭的隐喻,警示了人类什么呢?
  • 双规

    双规

    贾臻文的长篇小说《双规》通过一个“山寨纪委”的昙花一现别开生面地揭开了当下官场的腐败现象,为已经非常热闹的“官场小说热”增添了新的看点。——樊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作者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当今形形色色的官场生活有丰富的体验,所以小说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与很强的纪实性。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卑劣,也如一把锋利的玻璃片剖开那一颗颗贪腐的灵魂。眼界开阔、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