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2700000001

第1章 忆故乡(1)

1

三十多年过去,我回忆起下乡当知青的日子,便会想到那件新毛衣和破棉袄。在那个遥远的冬天,我从河洛县铁路子弟高中毕业后,就得到乡下“安家落户”。母亲为我赶织了件新毛衣父亲送了件铁路职工的破棉袄。我去县“知青办”集中那天,便这样穿着去的。毛衣自然很体面,那棉袄实在有点儿寒碜。

父亲是火车站维修工,棉袄是他的旧工作装。深蓝色,缀着镀铜纽扣那种。他见天跟机器打交道,免不了蹭上些油渍。这一点那一片,油腻腻的轻易洗不掉。袖口是磨烂了,露着发黑的棉絮。刚下过场大雪,寒风卷着雪丝儿打在脸上,刀割似的凛冽我把破棉袄裹得严严实实,新毛衣当然露不出来。这很不幸,你的体面无法展示,你的寒碜却丢人现眼地明摆着,真让人泄气。

“知青办”的院子有篮球场那么大,一排两层单面楼房,走廊朝院内敞开。二楼安装着一道湖蓝色的铁栏杆,油漆已经发白、剥落,显出斑驳的铁锈。院子里竖着两根木桩支起的投篮板,可打半场篮球赛。周边有自行车棚和配电房。几棵裂着老树皮的泡桐。还有一堆不知做什么用的废旧钢管,旁边扔着几个破纸箱,显得很杂乱。来自各处的一群下乡知青,统统站在雪地里听候分派。一大片嘴巴哈着热气———那年头儿多是吃红薯饭,能嗅出熟红薯的气味儿。

我扎在密集的人堆里,穿什么都不显眼。开始分组后,不知怎么弄的,把我跟省城来的几个学生撮成一伙。这就露馅儿了。我往陌生伙伴的圈儿里一站,他们都盯上了我的破棉袄。就像发现个怪物,你瞥一眼,他瞟一眼。我窘迫得慌,时不时地挠挠鬓角或后脑勺———不是头皮痒,而是窘得手没处放。

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省城来的女生,叫苏琪。她穿件黑底白格呢子大衣,头上裹条毛茸茸的红围巾,像是纯羊毛。一看就是都市姑娘的洋派儿。

大雪初晴后的阳光分外耀眼,那红围巾被映得极是鲜艳,呢子大衣的白格子白得发亮。我只觉刺眼,下意识地耷拉下眼皮,扫视下自己的破棉袄,这才发现,那些油渍斑点在日光下竟也发亮!油光光的亮。难怪都盯着呢,是太显眼了,在雪地里更显眼。我本能地趔下身子,站在老泡桐树后边,避开大伙儿直视的目光。

进村之后,知青们跟乡村人混在一起。省城人基本说普通话,语调抑扬顿挫。我操当地口音,发声偏硬,分不清升降调。村里人呢,却是一口地道的土话。比如,他们把头说成“骶脑”,把蹲下说成“圪蹴”;说谁愚笨或傻气时,就叫“二”或“剩蛋”。这些土语,都市人听不懂。我倒懂点儿,却不习惯用。就是说,我既捏不出都市人的洋腔调,也说不成乡下人的老土话,像是夹在二者之间的另一类。

有次在地里种红薯,是春天。那地刚犁耙出来,暄腾腾的。一片松软、发白的细土和碎坷垃。我忽然发现,在地头的大柿树旁边,两只狗屁股对屁股连在一起,东拉西扯地撕拽不开。八只爪子前扒后蹬,荡起一团尘烟儿,在干“那事”。我失声惊叫了句:“咦!性交哪!”苏琪正弯着腰插红薯苗,直起身来白了我一眼:“难听死啦。那叫做爱,懂不?真土!”可是,正在刨坑的刘老汉又反过来嘲笑我。他停住锄把,往手掌里吐了两口唾沫“呸!呸!啥子性交啊?跟狗还玩洋词儿哩。晓得不?那叫‘狗联蛋’!”众人一阵哄笑。不是笑狗,而是笑我———这边笑我土老帽,那边笑我装洋蒜。我拿着铁瓢往坑里浇水,羞得满脸涨红两手一抖,半瓢水洒在裤腿上。

就这样,我常常显得有些尴尬:乡下人眼里,我是洋气的城里人。都市人看来,我又像土气的乡下人。倒也没错儿。县城是城乡接合部,而我是在“接合部”里长出来的。自然带着不城不乡、不土不洋的味儿。

后来,我的新毛衣有了展示的机会。

那年头儿,冬天老搞“大寨田”,平整土地。抡头、铲土推车子。都是出力活儿,得脱下外套干。我扔掉破棉袄,唰!新毛衣赫然展露出来。那是用橙黄色毛线织的,颜色耀眼夺目。我推着满车冒着热气的土坷垃,一趟趟地跑来跑去。就像移动的聚光点,满地人都朝我身上瞟。我颇有些优越感,至少在乡下人面前是这样。

有个小伙子叫宁立本,跟我同龄还是同月生———八月。他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就穿不起毛衣。干活冒汗了,他脱下老棉袄,贴身是件粗布衫儿,皱巴巴的,白线头发着黑。他拄着头把喘气的当儿,老瞟着我的毛衣,很羡慕的眼神。这对我有种心理暗示,似乎粗布衫和毛衣的对比显出了尊贵。我得意地抖下肩膀,这一抖,优越感仿佛从肩膀上冒了出来。

那年刚开春,宁立本去邻村相亲,便是借了我的毛衣去的据他说,当天在女方家吃午饭时,他故作嫌热把外套脱了。那天仍冷得冻手,估计这样会打寒战的。但毛衣唰地露出来,那姑娘的眼睛猛一闪亮,像是惊讶他帅呆了。这就对了,冷是冷了点儿,图的就是这效果。

他“相”的那个姑娘叫田俊凤,家是贫农成分,长得也蛮漂亮。而他家是地主成分,贫农一般是看不起地主的,可她居然跟他订了婚。固然,她是看上他了,但那件毛衣也会起点儿作用,比穿土棉袄显得有气质,把漂亮姑娘哄住了。这对我来说,自己的毛衣竟然可供相亲之用,且能借此取得成功,也挺受鼓舞的。

可是,遇见省城人苏琪就糟透了。

她端的是大都市人的见识,远比山沟人的眼头高。搞“大寨田”时,她边往我的车里铲着土,边朝我的毛衣上乜斜了几眼。我以为她也是在欣赏呢,谁知,却撇着嘴挑起毛病来。说毛衣的式样太老啦,土啦,俗啦,呆板啦。说着,她扔下铁锨,朝我的毛衣上捏了几下,随即哼了一鼻子:“哼!什么毛衣呀,根本不是毛料。多半儿是腈纶丝,准是图便宜买的贱货!”还说,颜色也很难看,“黄不拉叽的,像毛孩儿拉的稀屎,咋看咋恶心!”这一说,新毛衣简直成了垃圾。

我一下子泄了气,就像童话中的皇帝盛装被突然揭穿,羞得脸都没处放。顿时,我只觉满地人都在嘲笑自己。我推着车子,走路开始拿捏得慌,弯腰撅屁股都觉得别扭,以至于连怎么抬腿甩手都好像不对头。

唉,这毛衣!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它让我在宁立本面前感到自尊,又在苏琪面前感到自卑。这种心理后果影响到情感倾向:此后的日子里,我跟宁立本成了好朋友,而跟苏琪一直合不来,甚至有种敌对情绪,不愿搭理她。

平时,苏琪还老说我吃饭时嘴唇吧唧响,不止说过一次,好多次。这在乡下人看来,根本不是个事儿。他们吃饭都是端个粗瓷大碗,往门口的饭场一蹲,把咸菜碟子放在地上,发起一片呼呼噜噜、吧唧吧唧声,比我的唇音更响呢。但苏琪烦这个,每听见我吃饭带唇音都直拧眉毛,好像我比她的文明进化迟了几个世纪。

我对她窝了一肚子火,开始试图寻机报复。

有一天,我突然产生灵感,发现她的长相有可攻之处:她身材倒不错,高挑的个儿,两腿修长,但皮肤黑了点儿,还有些粗糙;脸是鸭蛋儿形,形状也秀气,可嘴巴明显偏大,把秀气挤走了;她留一头短发,干活儿时老被风刮得蓬乱,颇像斗鸡头上的毛……我忽然觉得,她的长腿、蓬发、黑皮肤颇像乌鸡,便索性给她起个绰号,就叫“乌鸡”。这个发明获得大伙儿一致认同都说,像,太像啦!

从此,“乌鸡”的绰号流传开来。这招管用,相当于以攻为守。弄得苏琪只顾生“乌鸡”的气,顾不上嘲笑我土气了,也顾不上挑剔我的毛衣。至于吃饭吧唧嘴唇的事,她偶尔还指责,但到底有了顾忌,怕我反骂她“乌鸡”,得悠着点儿。

2

我插队的村子叫汇龙村,处于黄河和洛河的交汇点上,才起个这名字。它坐落在邙山头下的大壕沟里。那沟像条蜈蚣,两侧伸出道道沟岔,装进几百户人家。山背后是黄河,沟口横着一条古老的洛河。村里人出远门,都得坐船渡过去。

这就很显闭塞。刚来时,新鲜了一阵儿,很快便觉乏味了周围全是沟沟垴垴,头顶一小片蓝天,就像装进个闷葫芦。见天下地干活,不是爬岭便是下沟。挑水、担粪、推土、锄地,就那些活儿,多是重复劳动。感觉,自己跟拉磨的驴差不多,一圈儿一圈儿地转。

男女知青同住在一个破仓库房里。当间儿用木棍和铁丝搭成网架,挂几张破席,糊上层废报纸,算是男女宿舍的隔墙。门呢,几块破木板,砍砍削削钉在一起,铁丝拧个扣子挂上把锁———那也叫门么?连风都挡不住。冬天,西北风顺着门缝飕飕往里钻。夜里撒尿不敢出来,都怕冷,在屋里放个尿桶。这样子,男生倒没啥,女生就难堪了。她们怕羞更甚于怕冷,老怕隔壁听见撒尿声。她们小心地屏住气往体外挤,使不雅的响声尽可能微细。但男生们仍能听得清,那墙太薄。

山沟里还没通电灯。有些农户舍不得花钱买煤油,靠燃核桃皮照明。微弱的火苗夹着黑烟儿,像病蔫儿老头,一咳一咳往上窜。晚上黑灯瞎火,村里人老早就上床睡觉了。那些已婚男女好像没别的好玩儿,制造出一堆孩子。可我们这帮光棍小伙子,晚上就闲得慌。守着一盏马灯,隔着破席糊着废报纸的薄墙,听见那边女生们的谈笑或酣睡声,更耐不住青春的躁动。

那年龄,不到二十岁,对异性有种好奇和神秘感。在我们知青圈儿里,尤其看见那位漂亮的女知青,你总忍不住想偷瞟她,又怕别人发现自己没出息,便端着脸装正经,摆出对她视而不见的样子,可眼珠子却闲不住,老朝她身上骨碌骨碌乱滚动。不光是我,男知青们都这出息。

那位女知青叫钟梅韵。她来自县直高中,公认的“校花”。皮肤嫩白,透着红润,就像葡萄含着水儿。大眼睛清澈水灵,眼睑刀刻似的叠着双层皮儿。咧嘴一笑,牙齿像晶莹的石榴子儿。她是那种让你一看就感到刺眼的漂亮。晚上隔墙看不见她,男知青们的眼珠子是不乱滚了。可是,每听见她在那边谈笑,这边都会立即静下来,就像有种心灵默契,都专门支起耳朵听她的。倒不是她的谈笑都很有趣,而是听见她发声都会不由心动。仿佛,那声音是携带着漂亮脸蛋儿的诱惑,从墙那边穿透过来。以至听见她咳嗽几声,心里都会得儿地一蹦,涌起股痒丝丝的感觉。

在那伙儿男知青中,最没出息的是石光亮。

他也是县直高中的学生,跟钟梅韵是同班。在学校时,他就暗恋着她,以至发痴。晚上,我跟他挨床睡。这家伙不光想听她的谈笑声,连撒尿声都感兴趣。有时,他竟让我猜是谁在撒尿可那边四个女生呢,隔墙看不透,照哪儿猜去?

说白了,他是在朝她身上臆想,满足某种猥琐心理。我逗他玩儿,偏朝别的女生身上猜。果然,每说出个名字,他都咧着嘴否定:“噫噫!不是,肯定不是。你再猜,再猜。”这很荒唐。明明什么都看不见,他凭什么说“不是”呢?可没法抬杠,我又凭什么说“是”呢?最后,我只得说出那个漂亮女生的名字,因为只剩她没说了。

“也许是……钟梅韵?”

“也许……嘿嘿……也许。”

他满意了,诡谲地一笑。灯熄人静后,他蒙在被窝里不停地蠕动。八成是对那个漂亮女生想得入邪了,躁动呢。那被筒一鼓一鼓,此起彼伏,像条蠕动的虫。

白天,这家伙死皮赖脸地巴结钟梅韵,变着法儿献殷勤。比如,她挑水时把扁担放偏了,一头翘,他会赶紧跑上去扶正。再比如播种时,他见她拉耧,便会帮她把毛巾缠到绳梢上,免得磨了肩。屁大的事儿,人家自己都会干,实在不需要帮忙。但,关键不在是否需要,重在巴结。不管被巴结者是否乐意或承情,而他在巴结中感觉是贴近一步,获得臆想中被宠幸的自我满足。

人跟人是没法儿比的。

宁立本跟钟梅韵也是高中同学,可他每往她对面一站,竟不敢抬眼正视她。他是山里孩儿,穷。看见城里的漂亮女同学,自卑他对她不敢、也不可能有别的想头,明摆着不现实。所以,他才跟个乡下姑娘订了婚。山里孩儿也腼腆,不像石光亮那样厚脸皮。

其实,我也想巴结漂亮女生,真的想,但脸皮薄了点儿,这很恼人。你是想巴结她,却苦于抹不开脸。于是,每见石光亮向她献殷勤,我有种巴结无计而又被他抢了先的懊丧,夹杂着酸不溜地难受。很自然地,我把懊丧转嫁为对他的愤懑,忍不住反骂他:“你真酸呀,酸得不要脸!”但不管骂得如何恶毒,他照巴结不误,真把我气得没法子。

不过,我的脸皮虽不及石光亮厚,却不至于像宁立本那样子,跟漂亮女生搭句腔都脸红、发窘。就是说,他比我的脸皮更薄。这也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3

下乡插队的日子是苦是累,有群知青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倒也快活。但渐渐起了变化,有的人走了。你仍留在这儿吃苦受累,就不由感到失落。每走一个人,留下的人都挺沮丧的,几天缓不过劲儿。

第一个离开的是苏琪。

她老爸是省里的领导。这家境使她不免有些娇气,受不了山沟的苦。她经常托病请假往省城跑,一去几天不回头。每次回省城,她都跟老爸又哭又闹,死活要求回去。当然,我们也不愿吃这苦。可没别的门路,只得愣呆着。她仅在汇龙村待了两年多,便被调回省城,安排到省农学院当了图书管理员。这倒说不上怎么荣耀,但对山沟里苦熬的知青们来说,就像进了天堂。你能想象到,眼巴巴看着她远走高飞,我们是怎样的心境:羡慕、嫉妒、愤愤不平,可除了愤骂几句,也没别的法子。

同类推荐
  •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中国神魔小说,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 恍惚

    恍惚

    本报讯(记者林海)12月19日,为期三天的老木作品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位评论家、作家和诗人欢聚一堂,就老木新作《绝望》作品进行多方面研讨。滨海市十位有影响的作家应邀与会。据了解:新时期以来,樟县涌现出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和诗人,尤其是老木的小说,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曾被誉为中国走得最远的先锋作家。创作转型后的老木,以哲学家的思考和诗人的激情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樟县完稿的中篇小说《征程》,真实地描写了革命战争时期樟县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 囚龙渡

    囚龙渡

    安执跟在她身后出来,看着她的背影,心下忽然莫名的柔软,他小跑了两步,一把拉住了她的手。陈琦玖身子微微颤抖下,没有转身,只是淡淡道:“你喜欢的人,在里面。”安执面如清风,轻轻道:“在那片浓雾里的时候,我已经看清,谁是我该珍惜和保护的人。”顿了顿,又道:“其实在大伯跳下去的之后,我就已经知道了。他把你托付给了我,我不希望我们也只能在生命的最后才清醒。”陈琦玖剧烈颤抖着,慢慢转身过来,眼含热泪。微笑着看向安执,忍了忍,终于扑上来抱住了安执。
  • 漂在塔镇上空

    漂在塔镇上空

    小岳回到家里进屋也没开灯,正要脱衣上床睡觉,见床上除了他媳妇之外还有一个人,躺在自己的位置上。正想着那人是不是自己,就见黑暗中他媳妇起来了,高声骂道:“操你妈你不是死出去了吗,谁叫你回来的?”小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招到劈头盖脸的一顿好打。小岳就跑,抬腿刚要跑出门去,后面一个枕头飞过来正砸在他的脚后跟上,小岳一个跟头从门口摔了出去。小岳在门口蹲了一夜,第二天媳妇出门时不防备地让他给吓了一跳。气恼之中打了他一顿又把行李也扔了出来。小岳这才住进宿舍里。宿舍的主任是小岳家的一个故交,和他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好,主任看着小岳也怪可怜的,宿舍里床位又不紧张,就收留了小岳。
  • 猫头鹰是走夜路的人

    猫头鹰是走夜路的人

    那个漫长的夜晚,母亲的双手久久在空中抓着什么,又什么也抓不住,直到抓得筋疲力尽徒然地落下。当晨曦慢吞吞地爬上窗帘时,母亲突然转过头来看着她,那一看使她明白母亲像在医院里一样仍能认得她。母亲抓住她的手,定定地看着她,接着又用力推开了,腾地坐起来叫道,走,我要走,别跟着我。力气之大,竟将坐在床边椅子上的她推翻在地,趴在地上哇哇哭起来。
热门推荐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 复仇女帝

    复仇女帝

    她只活了一世,却历尽了别人的三生,一生痛,一生苦,一生甜。 第一生,她是相府嫡女,地位崇高,却被所爱之人背叛。 第二生,她为杀手,她没有名字,她的世界里只有她的主人,那个她本就不该爱上的人。她为了他半生戎马,收服天下。战场上,他却一只利箭了结了她一生年华。老天有眼,让她被人救下。待她归来,她不再是她。第三生,皇图霸业,傲视群雄,一统天下!
  • 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与脚上相应的部位有内在的联系,一旦有病就能从脚上反映出来。我们便可以通过足部按摩、足浴、敷贴等疗法使人体气血运行,颐养五脏六腑,达到祛病健身的功能。
  • 人生幸福的四大秘密:爱·财富·健康·快乐

    人生幸福的四大秘密:爱·财富·健康·快乐

    《人生幸福的四大秘密:爱、财富、健康、快乐》把人生的四个构成要素当做秘密,向读者一一进行了阐述,这四个要素中任何一个都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作者在书中尤其突出了四大秘密中排在第一位的“爱”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由此展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爱是人生的真谛! 这是一本能够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使你获得鼓舞和安慰的励志书。它会使你在爱的基础上看待人生。它会在道德上、精神上、行为准则上指导你、激励你;它会帮你传承爱心,获得财富,呵护健康,享受美好快乐的人生。
  • 青春永铸:晓庄十烈士传

    青春永铸:晓庄十烈士传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铭记他们催人泪下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的不朽功勋,自觉做到信仰、忠诚、为民、担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以“两个率先”的崭新业绩告慰雨花英烈的在天之灵。
  • 叶思芬说金瓶梅

    叶思芬说金瓶梅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我是豆腐不是渣

    我是豆腐不是渣

    这个剩女不简单,居然脚踩两个YY男,而且还摇摆不定,谁出场都会跟人家纠缠不清,说好听点,是此女心太软,不好听点,简直是个花心老萝卜。唉,没办法,小保安讲话:“谁让她骄傲呢!”说三十豆腐渣?照样貌美嫩如花!一个鬼马腐女与两个YY帅哥的纠结情事。另类搞笑版《浪漫满屋》再不做落后的凹凸GIRL!
  • 逍遥侯

    逍遥侯

    李中易,本是最牛的中医,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逍遥侯书友一群:75206776,欢迎兄弟们进群讨论!
  • 云海玉弓缘

    云海玉弓缘

    本书与《萍踪侠影录》号称梁著“双峰”,是梁氏武侠天山系列最出名的两部小说之一。主要讲述了清朝中期,江湖浪子金世遗的传奇经历和与厉胜男、谷之华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