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2600000005

第5章

【注】此承上条脉微弱,协热利,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外证未除,谓太阳病未除,而数下之,是下非一次也。里因数下而虚,遂协表热而利,利下不止,里虚不固也。心下痞囗,里虚而邪结也,外证既未除,是表不解也,故用桂枝以解表。利下痞囗,里因下虚而从寒化也,其脉必如上文之微弱,故用参、术、姜、草以温里,此温补中两解表里法也。若其脉有力者,又当从甘草泻心汤之法矣。

【集注】喻昌曰:误下而致里虚,外热乘之,变而为利不止者,里虚不守也,痞囗者,正虚邪实,中成滞碍,痞寒而不通也。以表未除,故用桂枝以解之。以里适虚,故用理中以和之。此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乃治虚痞下利之法也。

李中梓曰:经云: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与葛根黄芩黄连汤。此则又与桂枝人参汤。何用药有温凉之异邪?盖彼证但曰「下之」,此则曰「数下之」;彼证但曰「利下」,此则曰「利不止」。合两论味之,自有虚实之分矣。

程知曰:表证误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治以葛根芩连。心下痞囗者,治以桂枝、参、术。一救其表邪入里之实热,一救其表邪入里之虚寒,皆表里两解法也。

程应旄曰:协热而利,向来俱作阳邪陷于下焦,果尔,安得用理中耶?盖不知利有寒热二证也。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 甘草(炙)四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又言协热利之脉促者,以别其治也。太阳病桂枝证,宜以桂枝解肌,而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者,是误下,遂协表热陷入而利不止也。若表未解,而脉缓无力,即有下利而喘之里证,法当从桂枝人参汤以治利,或从桂枝加杏子厚朴汤,以治喘矣。今下利不止,脉促有力,汗出而喘,表虽未解,而不恶寒,是热已陷阳明,即有桂枝之美,亦当从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也。方中四倍葛根以为君,芩连甘草为之佐,其意专解阳明之肌表,兼清胃中之里热,此清解中兼解表里法也。若脉沉迟,或脉微弱,则为里寒且虚,又当用理中汤加桂枝矣。于此可见上条之协热利,利不止,心下痞囗,表里不解者,脉不微弱,必沉迟也。

【按】协热利二证,以脉之阴、阳分虚、实,主治固当矣。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粘秽、鸭溏,小便或白或赤,脉之有力无力也。

【集注】成无己曰:病有汗出而喘者,谓自汗出而喘也,是邪气外甚所致。若喘而汗出者,谓因喘而汗出也,是里热气逆所致,故与葛根黄芩黄连汤,散表邪除里热也。

方有执曰:利与上条同。而上条用理中者,以痞囗,脉弱属寒也。此用芩、连者,以喘汗、脉促属热也。

喻昌曰:太阳病,原无下法,当用桂枝解外,医反下之,则邪热之在太阳者,未传阳明之表,已入阳明之里。所以其脉促急,其汗外越,其热上奔则喘,下奔则泄。故舍桂枝而用葛根,以专主阳明之表,加芩、连以清里热,则不治喘而喘止,不治利而利止。此又太阳、阳明两解表里之变法也。

汪琥曰:误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遂利不止,此非肠胃真虚证,乃胃有邪热,下通于肠而作泄也。脉促者,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也,此为阳独盛之脉也。脉促见阳,知表未解,此表乃阳明经病,非犹太阳桂枝之表证也。喘而汗出者,亦阳明胃府里热气逆所致,非太阳风邪气壅之喘,亦非桂枝汤汗出之证也。故当解阳明表邪,清胃府里热也。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筋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甘草(炙)二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集解】柯琴曰:外热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里未和。误下致利,病因则同。一则脉微弱,心下痞囗,是脉不足而证有余也;一则脉促而喘反汗自出,是脉有余而证不足也。表里、虚实,当从脉辨,况弱脉见于数下后,则痞囗为虚,更可知也。故用理中之辛甘温补,止下利化痞囗,,又加桂枝以解表。先煮四味,后内桂枝,和中之力饶,而解肌之气锐,是于两解中寓权宜法也。桂枝证本脉缓,误下后而反促,阳气内盛,邪蒸于外,故汗出也;热暴于内,火逆上冲,故为喘也;暴注下迫,故为利也。故君清轻升发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肃之芩连,以止汗而定喘;又加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后内诸药,解肌之力纯,而清中之气锐,又与补中逐邪者殊法矣。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按】若微恶寒者,当是汗出微恶寒方合。若无「汗出」二字,乃表未解,无取乎加附子也。

【注】太阳病,表未解而下之,胸实邪陷,则为胸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证也。胸虚邪陷,则为气上冲,桂枝汤证也。今下之后,邪陷胸中,胸满脉促,似乎胸实而无冲喉不得息之证,似乎胸虚又见胸满之证,故不用瓜蒂散以治实,亦不用桂枝汤以治虚,惟用桂枝之甘辛,以和太阳之表,去芍药之酸收,以避胸中之满。若汗出微恶寒,去芍药方中加附子主之者,以防亡阳之变也。

【按】上条脉促,喘而汗出不恶寒,下利不止,云属实热。此条脉促胸满,汗出微恶寒,不喘不下利,反属虚寒者何也?上条是里热蒸越之汗,故汗出不恶寒,阳实也,喘而下利,皆为热也。此条乃表阳不固之汗,故汗出微恶寒,阳虚也,即不喘利亦为寒也。

要知仲景立法,每在极微处设辨,恐人微处易忽也。今以微恶寒发其义,却不在汗出上辨寒热,而在汗出恶寒、不恶寒上辨寒热;不在脉促上辨寒热,而在脉促之有力、无力辨寒热。于此又可知不惟在胸满上辨虚实,而当在胸满之时满、时不满、常常满而不减上辨虚实矣。

【集注】喻昌曰:此条之微恶寒,合上条观之,则脉促、胸满、喘而汗出之内,原伏有虚阳欲脱之机。故仲景于此条,特以「微恶寒」三字发其义,可见阳虚则恶寒矣。又可见汗不出之恶寒,即非阳虚矣。

程应旄曰:有阳盛而见促脉,亦有阳虚而见促脉者,当辨之于有力无力,仍须辨之于外证也。

沈明宗曰:误下扰乱阴阳之气则脉促,邪入胸膈几成结胸,但结满而未痛耳!故以桂枝汤单提胸膈之邪,使从表解。去芍药者,恶其酸收,引邪内入故也。若脉促胸满、而微恶寒,乃虚而跼踖,阳气欲脱,又非阳实之比,所以加附子固护真阳也。然伤风下后之恶寒,与未下之恶寒,回然有别。而汗后之恶寒,与未汗之恶寒亦殊。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内去芍药,余根据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注】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下利脉促,喘而汗出不恶寒者,乃邪陷于里,热在阳明,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也。今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陷于胸,未入于胃,表仍未解也。故仍用桂枝汤以解肌表,加厚朴、杏子以降逆定喘也。喘家,谓素有喘病之人,遇中风而喘者,桂枝汤皆宜用之,加厚朴杏子为佳也。

【集注】方有执曰:喘者,气逆于上,故呼吸不顺而声息不利也。微者,声息缓,不似大喘之气急也。以表尚在,不解其表,则喘不可定,故用桂枝解表,加厚朴利气,杏仁下气,所以为定喘之要药。

喻昌曰:此风邪误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误下作喘,当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即此可推。又曰:微喘表未解,则是表邪因误下上逆,与虚证不同。

程应旌曰:喘之一证,有表有里,不可不辨。下后汗出而喘,其喘必盛,属里热壅逆火炎故也。下后微喘,汗必不大出,属表邪闭遏气逆故也;仍用桂枝汤解表,内加朴杏以下逆气。

魏荔彤曰:凡病人素有喘证,每感外邪,势必作喘,故谓之喘家。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余根据桂枝汤方。

【按】戴原礼曰:太阳病有喘咳,无汗喘者,宜麻杏石甘汤;有汗喘者,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无汗咳者,宜小青龙汤。少阳病无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汤加五味干姜。阳明病无咳有喘,内实喘者,宜大承气汤;下利者,宜葛根黄芩黄连汤。三阴惟少阴有喘咳,喘者宜四逆汤加五味干姜;咳者阴邪下利,宜真武汤加五味干姜。阳邪下利,宜猪苓汤,然喘皆危候也。

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注】太阳病,表未解而下之。里实者,邪陷则为结胸,大陷胸汤证也;里虚者,邪陷则为下利,桂枝人参汤证也。胸实者,邪陷则为胸中痞囗,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证也。今胸虚邪陷于胸,故但为气上冲,是表尚未罢,然无壅满不得息痞囗之证,故不可吐下,仍当解表,可与桂枝汤,如法汗之。使陷胸之邪,不受外束,胸中之气,得以四达,自不致内壅而上冲矣。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也。

【集注】方有执曰:气上冲者,阳主气而上升,风属阳邪,下后入里乘虚而上冲也。若不上冲,则非阳邪可知,故不可与。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囗,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病如桂枝证,乃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也。今头不痛,项不强,是桂枝证不悉具也。寸脉微浮,是邪去表未远,已离其表也。胸中痞囗,气上冲喉不得息,是邪入里未深而在胸中,必胸中素有寒饮之所致也。寒饮在胸,不在肌腠,解肌之法,无可用也。痞囗在胸,而不在心下,攻里之法,亦无所施,惟有高者越之一法,使胸中寒饮,一涌而出,故宜吐之以瓜蒂散也。

【集注】程应旄曰:痞囗一证,因吐下者为虚,不因吐下者为实。实邪痰饮填塞心胸,中、下二焦为之阻绝,自不得不从上焦为出路。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

汪琥曰:伤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讲,所以仲景以此条特出之太阳上篇者,以吐不宜迟,与太阳汗证之法相等,当于二三日间,审其证而用此法也。

沈明宗曰:素有痰饮内积,稍涉风寒,引动其痰,即外如桂枝汤证,但无头痛项强,知非风邪中表矣。

张锡驹曰: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邪挟寒饮从太阳之气而上越也。

瓜蒂散方

瓜蒂(熬黄)一分 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方解】胸中者,清阳之府。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囗,热气上冲,燥渴心烦,嗢嗢欲吐。脉数促者,此热郁结也;胸满痞囗,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脉迟紧者,此寒郁结也。凡胸中寒热与气与饮郁结为病,谅非汗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涌泄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阳气得复,痞囗可消,胸中可和也。瓜蒂极苦,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疏胸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而佐香豉汁合服者,借谷气以保胃气也。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即止者,恐伤胸中元气也。此方奏功之捷,胜于汗下,所谓汗、吐、下三大法也。今人不知仲景、子和之精义,置之不用,可胜惜哉!然诸亡血虚家,胸中气液已亏,不可轻与,特为申禁。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注】此总释结胸与痞囗之因也。中风阳邪,故曰病发于阳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结胸。伤寒阴邪,故曰病发于阴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痞囗。所以成结胸与痞囗者,以表未解而下之太早故也。病发于阴,不言热入者,省文耳。然病发于阳而误下者,未尝无痞囗;病发于阴、而误下之,亦时成结胸。良由人之气体不同,或从实化,或从虚化也。

【集注】张兼善曰:风邪入里则结胸,寒邪入里则为痞。然此皆太阳病之所由来,非别阴证阳证也。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囗,阳气内陷,心下因囗,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跻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按】「数则为虚句」,疑是衍文。

【注】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邪脉也,数则为热邪脉也,动则为诸痛脉也。头痛发热,太阳证也。热蒸于阳,阳虚则自汗出,热蒸于阴,阴虚则盗汗出,阴虚当恶热,今反恶寒,故知此非阴虚之盗汗,乃表未解之盗汗,微微而出也。表未解当解表,医反下之,遂使动数之热脉变为寒迟,盖动数乃表邪欲传,因下而逆于膈中,故不传而脉亦变也。表客阳邪,乘胃空虚,陷入胸膈而拒痛,短气不能布息,烦躁,心中懊囗,心下因囗,迳从实化而为结胸矣。法当以大陷胸汤主之。若不从实化,不成结胸,但头汗出至颈,余处无汗,则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则湿不得泻也,热湿合化,故身必发黄也。

同类推荐
  • 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

    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ona Perecta

    Dona Perec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宣和奉使髙丽图

    宣和奉使髙丽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十一岁至九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十一岁至九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诚斋诗存

    一诚斋诗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王妃您要的王爷到货了

    王妃您要的王爷到货了

    一代神偷穿越,刚醒过来就被人莫名睡了!还没等情投意合就先送个宝宝,果然古人的相处方式就是霸气!惹不起,咱躲得起,只是……喂喂,这位捉住胳膊死活不放的冰山男,你是哪位?神马?五年前你被睡了?【耸肩】和我木有关系啊……神马?你有证据?宝宝和你很像……好,既然事已至此,那么……儿子,揍他!【某日】“娘亲,娘亲,我是从哪里来的?”某宝一脸天真的问道。“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你老娘我……”某女一脸认真的回忆着。“娘亲,你确定不是去打劫的?”某宝一脸狐疑。“怎么可能!”某女翻白眼。“那爹爹长的好不好看?”某宝亮晶晶的眸子看着某女。“咳咳,天太黑,没看清。”“……”【又一日】“娘亲,娘亲,爹爹现在在哪里?”某宝再一次抱住某女大腿。“小天啊,”某女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爹坟头上的草都比你高半头了。”“娘亲,你是嫌我太矮了么……”“……”这根本就不是重点好不好?!【关于某男】“当初从了本王,你为什么还要逃?”某男眯眼。“额……初次见面,没有经验。”某女凉凉的说。“很好。”某男凤眼微眯,扯开衣带。“本王和你好好熟悉熟悉!”“等……等一下!你,你要干什么?谁准你脱衣服了!不对!谁准你脱我衣服了!魂淡!撕!也!不!行!”房间外,某宝和某老头无奈的摇头叹息着“果然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挡都挡不住啊……啧啧……”
  • 紫夜龙

    紫夜龙

    少年真龙,是为禁忌,遭同族伏杀,入天外天,身历万劫,化为狂龙怒战四方。既为禁忌,何惧天下?
  • 拥抱香格里拉

    拥抱香格里拉

    本书讲述药物专家林鹤鸣发明了治疗白血癌病的方法,但由于缺乏资金不能进行临床试验,侯一龙以优厚的条件作诱饵,把林教授骗到了泰国。由此,良知与诱惑、贩毒与走私、爱情与友谊,悬念丛生,扑朔迷离。这是一部跨境侦破国际犯罪的小说。作家曾在《小说家》、《天津文学》、《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了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出版长篇文学作品《关系》等十余部,先后获各种文学奖六十多次,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十四届高研班学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 茶录

    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香骨妖姬

    香骨妖姬

    她是风玥国祸国妖姬,为所爱之人付出一切后才知晓,他就是害了她全家的仇人。头颅落地,香骨飞雪,她在仇恨中涅槃重生。再一世,她是鎏紫国公主,前来联姻只为摧毁仇人的一切。被情所伤的她早已心死。他是风玥国最“得宠”的七皇子,六岁便被封王。生母之死、兄弟暗算,他在刀光剑影中寻生。面冷心冷,他视她为细作为合作对象,却不知何时,他这一棵铁树为她开花。王爷漫漫追妻路,众手下在心里默默的为他点了根白烛。重生一世,抛却香骨,成为祸国妖姬。不择手段,只为复仇!PS:还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我会认真思考采纳的,谢谢你们的支持?????
  • 有疾不求医:昏君在侧

    有疾不求医:昏君在侧

    生与死,其实全不必在意。举国被灭的那一刻,她存在的意义就只剩下了一个。郁长宁却没料到,在这漫漫长路之上,竟有人愿等着她,携手长安。◆——“哦?立后?”男子不甚在意地把玩着手上的扳指,忽然停了手,道:“小事一桩,便立阿宁为后罢。”这话一出,全场哗然。“求皇上三思!”灰发老者痛心疾首道:“宁携人乃前金遗民,怎可册封为后?这绝不是明君所为啊皇上!”“皇上三思!”朝堂上,求他收回成命的声音此起彼伏,他却勾了唇笑。“非明君所为?丞相怕不是忘了——”晏南鸿顿了顿,接道:“朕乃昏君。”
  •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回答了儿童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并且回答了教师和家长在有关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策略。本书内容全面而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是一本很实用的了解和帮助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书籍。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