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5500000004

第4章

第九祖伏馱蜜多尊者

提伽國人也。姓毗舍羅。處胎六年。因號難生。遇佛陀難提尊者行化至其家。謂此子非凡。當為法器。仍為說于宿緣。五十年中。口未甞言。復不履步。蓋有所表。足不進止。法無去住。口不言說。理顯空寂。

父聞妙誨。遂許出家。尊者即與披剃受具。自此服勤左右。表則威儀。既而告之曰。如來以大法眼藏付授迦葉。展轉相付而至於吾。吾今付汝。汝善護持。流布將來。勿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真理本無名  圖名顯真理  受得真實法  非真亦非偽

付法已。即入滅盡三昧。眾以香薪闍維之。收舍利。建塔於那蘭陀寺。即敬王朝也。

第十祖脅尊者

中印土人也。本名難生。初尊者將誕。父夢一白象。背有寶座。座上安一明珠。從門而入。光照四眾。既覺。遂生。後值伏馱尊者。執侍巾缾。未甞眠睡。謂其脅不至席。遂號脇尊者焉。

至華氏國。有長者名寶身。而生七子。一名富那般多。二名富那金子。三名富那月光。四名富那勝童。五名富那波豆。六名富那吉丹。七名富那夜奢。其第一子性慕仙道。第二子勤行善業。第三子兇險狂率。第四子信重三寶。第五子好殺嗜酒。第六子五欲自恣。第七子每云。我心是佛。願值達人。當評是事。

時脅尊者憩一樹下。以手指地。而告眾曰。此地變金色。當有聖人入會。言訖。即變金色。

時富那夜奢前詣而立。尊者問。汝從何來。

夜奢曰。我心非往。

尊者曰。汝當何止。

曰。我心非止。

尊者曰。汝不定耶。

曰。諸佛亦然。

尊者曰。汝非諸佛。

曰。諸佛亦非。

尊者即說偈曰。

此地變金色  預知於聖至  當座菩提樹  覺華而成已

夜奢復說偈曰。

師座金色地  常說真實義  迴光而照我  令入三摩諦

尊者即與出家受具。乃告之曰。如來以大法眼藏密傳迦葉。如是展轉已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奉持。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真體自然真  因真說有理  領得真真法  無行亦無止

付法已。即現十八變。化火自焚。眾以舍利隨處起塔而供養之。即(御名)王朝也。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華氏國人也。姓瞿曇氏。有六兄。各有所尚。夜奢自幼頴異。

詣波羅奈國。有馬鳴大士迎而作禮。謂眾曰。識此人否。吾甞夢大海。當坐一隅。譯水注海。謗流四方。又佛記云。却後六百年。當有賢者馬鳴。在波羅奈國摧伏異道。發正信心。造起信論。即其人也。

馬鳴致問云。我欲識佛。何者即是。

尊者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

曰。佛既不識。爭知是佛。

尊者曰。既不識佛。爭知不是。

曰。此是鋸義。

尊者曰。彼是木義。復問曰。鋸義者何。

曰。共師平出。又問。木義者何。

尊者曰。汝被解之。馬鳴知尊者義勝。遂請出家。尊者即為披剃受具。

尊者曰。汝憶往事否。者為毗舍離國王。彼國人民有三等。最上者。身有光明。衣食隨念。申等人。身無光明。自謀衣食。下一類人。如馬裸露。汝為毗舍離王。多興慈愍。宿有神力。分身為蟲。食其桑柘。自成繭殼。國中馬人取繭為衣。汝後身沒。生中印土。馬人感戀悲號。因號馬鳴。汝當時為馬人說偈曰。

我昔生梵天  梵天壽命盡  下生毗離國  與汝同憂苦  我見汝無衣  心生憐愍故  分身為窠圍  令汝無憂苦

尊者乃告之曰。如來以大法眼藏親授迦葉。次第囑累而至於吾。吾今付汝。汝善護持。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迷悟如隱顯  明暗不相離  令付隱顯法  非一亦非二

付法已。即現神力而趣寂滅。眾興寶塔。用閟全身。即安王朝矣。

第十二祖馬鳴尊者

波羅奈國人也。亦名功勝。以有作無作諸功德最為殊勝。故名焉。既受法於夜奢尊者。後於華氏國。忽有老人。座前法地。尊者曰。此非庸流。當有異相。言訖不見。俄從地踊出一金色人。復化為女。右手指師而說偈曰。

稽首長老尊  當受如來記  今於此地上  宣通第一義

說是偈已。遂而不見。馬鳴尊者曰。當有魔來。與吾校論。有頃。風雨暴至。天地晦冥。

尊者曰。魔之來信矣。我當除之。即指空中。現大金龍。奮發神威。震動山岳。魔事隨滅。

又經七日。有一小蟲。如蟭螟類。潛形座下。尊者寘之手中。示眾曰。斯乃魔之所變。盜聽吾法爾。乃於之令去。魔不能動。尊者告之曰。歸依三寶。即得神通。遂復本形。作禮懺罪。

尊者問曰。汝名誰耶。眷屬多少。

曰。我名迦毗摩羅。有三千眷屬。

尊者曰。汝盡神力。變化若何。

曰。我化大海。不足為難。

尊者曰。汝化性海得否。

曰。何謂性海。我未甞知。

尊者即為說性海。云。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茲發現。

迦毗摩羅遂發信心。學徒俱求度脫。尊者即與披剃受具。遂告毗摩羅曰。如來以大法眼藏親授迦葉。次第囑累而至於吾。吾今付汝。汝善護持。轉化當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隱顯即本法  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  非取亦非離

付法已。即入龍奮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輪相。然後示滅。四眾以真儀藏之龍龕。即顯王朝也。

第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華氏國人也。初為外道。有徒三千。通諸異論。領眾至西印土。彼有太子。名雲自在。知尊者名。延於宮中。以伸崇禮。尊者曰。如來有教。沙門不得親近國王.大臣.形勢之家。

太子曰。我國城有大山焉。山中有一石窟。師可止此否。

尊者即詣之。行數里。有一大蟒來逆尊者。盤遶其身。尊者因與受三歸依。蟒聽訖而去。尊者將至石窟。復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問訊。尊者曰。汝何所止。

答曰。我昔甞為比丘。居止山林。多樂寂靜。初學比丘數來請益。而我煩於應答。而生嗔恨。命終墮為蟒身。住是窟中。今已千歲。適遇尊者。護聞戒法。

尊者問曰。此山更有何人居止。

曰。北去十里。有一大樹。蔭覆五百大龍。其樹王名龍樹。常為龍眾說法。我聽受爾。

尊者詣彼。龍樹出迎尊者曰。深山孤寂。龍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

尊者曰。吾非至尊。來訪賢者。

龍樹將欲歸依。心生疑慮曰。此師得澤定性明道眼否。是大聖繼真乘否。

尊者曰。汝雖心語。我已意知。但辦出家。何慮不聖。龍樹聞已。悔謝。尊者即與披剃受具。

遂告之曰。如來以正法眼藏付于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付汝。汝可護持。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非隱非顯法  說是真實際  悟此隱顯法  非愚亦非智

付法已。即現神變。化火焚身。龍樹收舍利起塔。即赧王朝也。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

西天竺國人也。亦名龍勝。始於毗羅尊者得法。後至南印土。彼國之人。多信福業。無智慧性。龍樹為說教法。信受甚稀。聞尊者至。互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人覩之。

尊者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

彼曰。佛性大小。

尊者曰。非廣非狹。無量無則。無福無報。不死不生。彼聞理勝。悉乃迴心。尊者復於座上。身現圓月相。唯聞說法音。眾中有長者名迦那提婆。謂曰。識此相否。

眾曰。目所未覩。焉能辨識。

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相。以示我等。言訖。輪相即隱。還居本座。而說偈曰。

身現圓月相  以表諸佛體  說法無其戒  用辨非色聲

眾聞偈已。咸願出家。龍樹即為披剃受具。

其國先有外道五千人。作大幻術。眾所宗仰。王返以佛乘呼為外道。龍樹至王殿前。王遂問曰。汝是何人。

龍樹曰。我是智人。要化愚者。

王曰。自稱其智。量是智人。

龍樹曰。未知之事。但請問之。

王曰。今日諸天當何所務。

龍樹曰。帝釋與阿修羅王今正交戰。

王曰。何以為驗。

龍樹曰。且待須臾。

言訖。投戈斷肢。自空而下。王見是事。遂發信心。悉為化之。歸向三寶。龍樹知王及眾正信。復造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垂之於世。

後告迦那提婆曰。如來以大法眼藏囑累迦葉。展轉相付而至於吾。吾今付汝。汝善護持。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為明隱顯法  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  無瞋亦無喜

付法已。入月輪三昧。廣現神變。復就本座疑寂。迦那提婆與諸四眾共起寶塔以葬焉。即始皇帝朝也。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南天竺國人也。姓毗舍羅。初求福業。兼好辨論。聞龍樹名。謁之。將及其門。龍樹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滿鉢水呈之。尊者覩之。即以一針投之而進。忻然契會。

後至迦毗羅國。彼有長者。曰梵摩淨德。財極富饒。而有二子。一名羅睺羅琰。二名羅睺羅多。長者園樹生大耳如菌。味甚香美。唯長者與羅睺羅多取而食之。取已復生。自餘親屬。皆不能見。時羅睺羅多乃說偈曰。

此樹生奇耳  食以不枯槁  智者解此因  當師其至道

時迦那提婆曰。如來記。却後第二五百年。有大菩薩因耳解脫。

即至淨德舍。忽見尊者。心生珍敬。求聞樹耳之緣。尊者曰。汝向來甞飯一比丘否。

長者曰。有一沙門。久曾勤供。近已滅度。墳塔仍存。

尊者謂羅睺羅多曰。豈非能供侍彼比丘者乎。

曰。誠如所論。

尊者曰。汝與此子。心同勤敬。汝家親屬。甞蘊慢心。不能得食。彼比丘雖持戒多聞。真理未達。壽命既盡。來償宿因。彼之比丘生為樹耳。父子得食。故當醻報。

尊者問長者曰。汝年多少。

曰。我今七十九。

提婆即以偈曰。

入道不通理  覆身還信施  汝年八十一  此樹不生耳

長者聞偈。彌加歎伏。曰。我今衰老。不克事師。願捨次子。依師出家。

尊者曰。惟符佛記。今是其人。即與披剃受具。隨侍。

遊化。至巴連弗城。聞諸外道欲障佛法。尊者入彼眾中。外道問曰。汝何不前。

尊者曰。汝何不後彼曰。汝似賤人。

尊者曰。汝似良人。

彼曰。汝解何法。

尊者曰。我百不解。

彼曰。我欲得佛。

尊者曰。何者是佛。

彼曰。我合得佛。

尊者曰。既道我得。汝實不得。

彼曰。我既不得。汝云何得。

尊者曰。汝有我故。所以不得。我無我故。所以言得。

彼詞既屈。乃問尊者曰。汝名何等。

尊者曰。我名迦那提婆。

既而夙聞尊者之名。悔遏致謝。尊者乃告羅睺羅多曰。如來以大法眼藏密付迦葉。展轉囑累而至於吾。吾今付汝。汝善護持。流演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本對傳法人  為說解脫理  於法實無證  無終亦無始

偈已。入奮迅三昧。身放大光。而歸寂滅。眾起寶塔而供類之。即前漢文帝朝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皇上本宫不媚

    皇上本宫不媚

    大婚当前,红色珠帘内,女子的惊呼声自帷帐之中传出。赵匡邪佞的勾起嘴唇,冷漠的眸子里充满了不屑与唾弃:“怎么?朕的爱妃,这就等不及了?”女子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男子,眼泪止不住的流下:“你不是他...你怎么会这样...”最终,闭眼,心死如灰。为什么他喜欢的是姐姐,为什么他偏爱一个宫女都不看自己一眼,为什么她成了罪臣之女,为什么他轻易就将她转手送人,为什么要她死!既然让她逃出一条生路,那就别怪她藏刃倾城而来!场景一:“民女惶恐,太子身份高贵,民女不敢攀炎附势,不过说起来,太子还算民女的姐夫呢。”赵匡听到“姐夫”这个词立刻阴了脸,暴风雨前的漫长寂静之后,却等来了水波无痕。“歆儿,在将军面前,我还是不习惯这么叫你的闺名。”赵匡满是无奈的脸上显现出的是无尽的宠溺。孟媚歆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装的有模有样的男人,这个被称作是太子的男子,竟然这么厚脸皮的在自己祖父面前捉弄自己!孟媚歆绝望的看着孟元毅然决然离去的背影叹息,祖父,您真的被这个男人骗了啊!赵匡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移到了孟媚歆的身边,故意靠近孟媚歆,赵匡坏笑着:“呀,祖父走掉了,小姨子。”孟媚歆怒气冲天的转身:“你...太子殿下,这样的玩笑还是不要再开的好,被姐姐知道了还以为太子殿下……”场景二:孟媚歆冷艳的眉眼睨着对面坐着的皇上赵煦,嘴角一丝魅笑,眼中却是狠毒。“皇上,如若您喝下这杯毒酒,我就原谅你之前的一切,如何?值得不值得?在你心。”赵煦瞟一眼金樽酒杯,再看向孟媚歆的时候依旧满眼温情:“好,我喝。”只一句,举杯下肚,落地无声。隐约中之间青衫衣纱飘远,她走了?场景三:听闻皇帝选秀女,孟媚歆潜回宫,扮作宫女。“就要这个宫女吧,朕看着不错。”皇帝指着她,微笑。孟媚歆高傲的抬头:“皇上,奴婢一生嫁一人,一世便只一双人。”赵匡的一眼温柔撞进她的清瞳:“那又何妨?朕遵从便是。”
  • 重生之婢女谋

    重生之婢女谋

    将军府四姨娘婉碧被陷害,罚终生待在后院不得出门。两月后其产下一死婴,郁郁而终。再次睁眼,她回到了十五岁那年,她依然是大夫人身边的小丫鬟。这一世,她誓要把大夫人的真面目昭告天下。第一步就是解决姨娘的问题,她慢慢的凑近丫鬟玉鸢的耳边轻声说道:“玉鸢,能救你的只有我。偷偷告诉你,老爷的腰间,有颗黑痣……”
  • 智慧变通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变通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变通术》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本书分为5章,包括了“做人的智慧”,“挺起胸膛做人”,“踏踏实实做人”,“做人要善于言谈”,“做人要豁达”等章节。
  • 京东考古录

    京东考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是《中国企业培训大系?高管实战手册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套丛书作为企业高管走向职业化、提升领导力的实用型图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充分借鉴东西方成功企业与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剖析企业管理精髓,灵活体现“管理理念+实用案例+操作要领”的思路,全面阐述了各高层管理职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工作职责和管理技能,解答了管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技巧或行动指南,是一套集操作性和指导性为一体,颇具指导价值的管理经典丛书。
  • 小萝莉的名单

    小萝莉的名单

    神秘事件之后失踪三十年的国际刑警在活埋现场突然苏醒,他几乎丧失了所有记忆,他在负责活埋自己的小萝莉的指引下去寻找自己的记忆,而这个谜一样的小萝莉则也巧妙的利用他帮自己破解重重谜团,二人成为了一组奇葩的搭档。
  •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
  • 末代清宫

    末代清宫

    一场灭顶天灾使家境突变年仅十三岁的她不得不背井离乡。一个阴差阳错的机会却让她跨进了重重城墙的皇宫,她的道路崎岖坎坷,面对爱情时在封建年代保守的思想下她唯一的幸福也被扼杀。看尽了人间丑陋险恶,尝尽了各种辛酸,一生历经三个朝代,在她垂暮之年亲眼目睹了统治长达三百多年大清王朝最后的衰败,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本故事虽按着历史点出发但纯属虚构,在真实的历史上有些改编和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第一次献笔,其中自然有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
  • 龙裔成长日记

    龙裔成长日记

    七年前,少年与少女在梦境初遇。少年与恶龙战斗,只为保护身后的少女。七年后,他们在现实相遇,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冒险。许多年后,大陆为他们颤抖,帝国为他们加冕。 ps1:这是一本关于龙裔养成(雾)的故事。 ps2:慢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