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8200000003

第3章

太極第一

太極無數與象。今以二儀之氣,混而為一以畫之,蓋欲明二儀所從而生也。

太極生兩儀第二

《經》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一氣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一氣所判,是日兩儀。《易》不云乎天地,而云兩儀者,何也?蓋以兩儀則二氣始分,天地則形象斯著;以其始分兩體之儀,故謂之兩儀也。何以明其然?略試論之:夫氣之上者輕清,氣之下者重濁。輕清而圓者,天之象也。重濁而方者,地之象也。玆乃上下未交之時,但分其儀象耳。若二氣交,則天一下而生水,地二上而生火,此則形之始也。五行既備,而生動植焉,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也。則知兩儀乃天地之象,天地乃兩儀之體爾。今畫天左旋者,取天一、天三之位也。畫地右動者,取地二、地四之位也。分而各其處者,蓋明上下未交之象也。

天五第三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數也。至于天五,則居中而主乎變化,不知何物也,強名日中和之氣,不知所以然而然也。交接乎天地之氣,成就乎五行之質,彌綸錯綜,無所不周。三才之道既備,退藏於密,寂然無事,玆所謂陰陽不測之謂神者也。《經》雖云四象生八卦,然須三、五之變易,備七、八、九、六之成數,而後能生八卦,而定位矣。

天地數十有五第四

或問日:天地之數,何以由天五而生變化?答日:天地之生數足,所以生變化也。天地之數十有五,自天一至天五,凡十五數也。天一、天三、天五成九,此陽之數也,故《乾》元用九。地一不地四成六,此陰之數也,故《坤》元用六。兼五行之成數四十,合而為五十有五,備天地之極數也,所以能成變化而行鬼神。

天一下生地六第五

地二上生天七第六

天三左生地八第七

地四右生天九第八

《經》曰: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義日:參,合也;伍,為偶配也,為天五合配天一,下生地六之類是也。以通其變化,交錯而成四象、八卦之數也。成天地之文者,為陰陽交而著其文理也。極其數者,為極天地之數也。天地之極數,五十有五之謂也。遂定天地之象者,天地之數既設,則象從而定也。

兩儀生四象第九

《經》曰:兩儀生四象。孔氏《疏》謂:金、木、水、火稟天地而有,故云兩儀生四象。土則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別惟云四象也。且金、木、水、火有形之物,安得為象哉?孔氏失之遠矣。又云:《易》有四象,所以示者。莊氏云:四象謂六十四卦之中有實象,有假象,有義象,有用象也。今於釋卦之處已破之矣。何氏謂:天生神物,聖人則之,一也;天地變化,聖人效之,二也;天垂象,見吉凶,三也;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四也。今謂此四事,聖人《易》外別有其功,非專《易》內之物。稱《易》有四象,且又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擊辭焉,所以告也。然則象與辭,相對之物。辭既爻卦之下辭,象謂爻卦之象也。上兩儀生四象,七、八、九、六之謂也。諸儒有謂七、八、九、六,今則從以為義也。且疏家以七、八、九、六之四象,為所以示之四象,則駁雜之甚也。何哉?夫七、八、九、六,乃少陰、少陽、老陰、老陽之位,生八卦之四象,非《易》之所以示四象也。略試論之:且夫四象者,其義有二..一者謂兩儀所生之四象,二者謂《易》有四象,所以示之四象,若天一、地一不天三、地四所以兼天五之變化,上下交易,四象備其成數,而後能生八卦矣。於是乎,坎、離、震、兌居四象之正位。不云五象者,以五無定位,舉其四則五可知矣。夫五上駕天一,而下生地六;下駕地二,而上生天七;右駕天三,而左生地八;左駕地四,而右生天九,此河圖四十有五之數耳。斯則二儀所生之四象,所謂《易》有四象,所以示者。若《繫辭》云吉凶者,失得之象,一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二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三也;剛柔者,晝夜之象,四也。且孔氏《疏》云:象之與辭,相對之物。辭既爻卦之下辭,象謂爻卦之象也。又上句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下句云:擊辭焉,所以告也。詳其吉凶、悔吝、變化、剛柔四者之象,既《擊辭》所陳,則與爻卦正協其義也。而又孔氏復引二儀所生之四象,舉七、八、九、六之數,則其義非也,不亦失之甚乎?

四象生八卦第十

五行成數者,水數六,金數九,火數七,木數八也。水居坎而生乾,金居兌而生坤,火居離而生巽,木居震而生艮。巳居四正而生乾、坤、艮、巽,共成八卦也。

二儀得十成變化第十一

此乃五行生成數,本屬洛書,此畫之者欲備天地五十五數也。

天數第十二

地數第十三

天地之數第十四

內十五,天地之用,九六之數也。兼五行之數四十,合而為五十有五,備天地之數也。

大衍之數第十五

《經》曰: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又日:大衍之數五十,則臧天地之數五也。韓氏日: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則不言臧五之數。所以孔氏《疏》以為五十有五,乃天地陰陽奇偶之數,非是文演天地之策也。且諸儒分大衍之數,分而為二之義中,則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之用,末則陳四營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之理。此豈可同乎本末,而異其中之數也?瓦乎蝶曹之數以象天地,豈可捨其數而求其象乎?斯亦疏家之失,不求天五退藏於密之義也。且夫五十有五,天地之極數也。大衍之數,天地之用數也。蓋由天五不用,所以大衍之數少天地之數五也。或曰:天五不用,何以明其不用之由?答日:天五不用,非不用也,是用四象者也。且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數也,天五所以斡四象生數而成七、九、六、八之四象,是四象之中皆有五也。則知五能包四象,四象皆五之用也。舉其四,則五在其中矣。故《易》但言四象,以示不言五象也。今搽蓄之義,以筮而尚占者也,以象天地之用數,所以大衍之數臧天地之數五也。

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

論上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韓氏注日:衍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四十有九,數之極也。夫元不可以元明,必因於有,固嘗於有物之極,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孔氏《疏》:京房云: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黑將欲以虛求實,故用四十九焉。馬季長云:《易》有太極,謂北辰。北辰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黑。北辰居位不動,其餘四十九運而用之也。荀爽云: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初九潛龍勿用,故用四十九也。鄭康成云: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者,以五行黑通於萬物,故臧五;大衍又臧一,故用四十九。姚信、董遇云: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畫之數,故臧而用四十九也。顧懼云:立此五十數以數神,神雖非數,因數而顯,故虛其一數,以明不可言之義也。今詳諸家所釋,義有多端,雖各執其說,而理則未允。敢試論之:韓氏《注》以虛一為太極,則未詳其所出之宗也。何者?夫太極生兩儀,兩儀既分,天始生一,肇其有數也。而後生四象五行之數,合而為五十有五,此乃天地之極數也。今若以太極為虛一之數,則是大衍當用五十有四也。不然,則餘五之數,元所設耳。況乎大衍衍天地之數也,則明乎後天地之數矣。大衍既後天地之數,則太極不可配,虛其一之位也明矣。又元不可以元明,必因於有,是則以太極為元之稱。且太極者,元黑混而為一之時也。其黑已兆,非元之謂,則韓氏之《注》,義亦迂矣。或曰:韓氏之《注》,承輔嗣之旨。且輔嗣之《注》,獨冠古今,斐然議之,元乃不.可乎?答曰:此必韓氏之寓言,非輔嗣之意也。且若愚以胸臆論之,是謂狂簡。今質以聖人辭,且《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既言有,則非元之謂也。不其然乎?至于京、荀、馬、鄭眾賢之論,皆採摭天地名數,強配其義。囗囗囗且若以天地之名數,強加配偶,則靡所不可。囗然而天地之數,生成相因,理如貫珠,不可駢贅而設也。雖能強立其義,推而究之,則於所由之宗不會矣。試論於末篇。

論下

天地之數十有五,居其內而外斡;五行之數四十也,今止用其四十九者,何也?蓋由天五為變化之始,散在五行之位,故中元定象。又天一居尊而不動,以用天德也.。天德,九也。天一者,象之始也,有生之宗也,為造化之主,故居尊而不動也。惟天三、地二、地四之數,合而成九陽之數也。天三則乾之三畫,地二、地四則坤之六畫也。地道元成而代有終,陽得兼陰之義也。故乾之三兼坤之六,成陽之九,斡運五行成數,而通變化也,所以搽曹之義以象其數也。或問日:《易》云《坤》元用六,今則乾三兼之,是坤之六元用乎?答日:非也,在其中矣。此蓋《易》舉其多數而言之也。數六是少數,舉其多則少可知矣。是知陽進而《乾》元用九,陽退則《坤》元用六也。亦.由當期之日,惟合老陰、老陽之數,其少陰、少陽之數,則在其中。舉多兼少,《易》義皆然矣。

少陽第十七

少陰第十八

老陽第十九

老陰第二十

七八九六合數第二十一

且夫七、八、九、六之數,以四位合而數之,故老陽四九則三十六也,少陽四七則二十八也,老陰四六則二十四也,少陰四八則三十二也。

乾畫三位第二十二

坤畫三位第二十三

乾畫,奇也。坤畫,偶也。且乾、坤之位分,則奇偶之位列,則陰陽之位序矣。

陽中陰第二十四

陰中陽第二十五

乾獨陽第二十六

坤獨陰第二十七

《經》日一陰一陽之謂道。韓氏《註》云:道者,元之稱,元不通也,元不由也。況之日道,寂然元體,不可為象,必有之用極,而元之功顯,故至于神元方,而《易》元體,而道可見矣。故窮變以盡神,因神而明道,陰陽雖殊,元一以待之。在陰為元陰,陰以之生,在陽為元陽,陽以之成,故日一陰一陽也。又孔氏云一謂元陰元陽,乃謂之道也。觀其注疏之家,祖述元以為義,不釋其道之妙用也。且道元形,亦必陳乎宗旨。《易》稱一陰一陽之謂道,必垂一陰一陽之義耳。略試論之:且夫一陰一陽者,獨陰、獨陽之謂也。獨陰、獨陽且不能生物,必俟一陰一陽合,然後運其妙用,而成變化;四象因之而有,萬物由之而生,故日元不由之謂道也。若夫獨陰、獨陽者,天地所稟。天獨陽,地獨陰。至于五行之物,則各含一陰一陽之黑而生也。所以天一與地六合而生水,地二與天七合而生火,天三與地八合而生木,地四與天九合而生金,天五與地十合而生土,此則五行之質,各稟一陰一陽之黑耳。至于動物、植物,又合五行之黑而生也。今欲明其義,故先布天地獨陰、獨陽之體,次列五行含二黑之象,末陳人稟五行之質也。

離為火二十八

坎為水第二十九

震為木第三十

兌為金第三十一

天五合地十為土第三十二

土,元象也,分王四季。地,則積陰之黑;黑稟獨陰,不能生物也。暨天五與地十合而生土,成其形質,附地而載,是為五行之一也。故《疏》云:土者,是地中之別耳。所以地則稱乎獨陰,土則稟乎二黑也。

人稟五行第三十三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然則三才之道,上、中、下之位;三才之用舍五行,則斯須元以濟矣。至于人之生也,外濟五行之利,內具五行之性。五行者,木、火、土、金、水也。木性仁,火性禮,土性信,金性義,水性智,是故圓首方足,最靈於天地之問者,蘊是性也。人雖至愚,其於外也;日知由五行之用,其於丙也。或蒙其性而不循五常之教者,可不哀哉?。

文有脫漏。

同类推荐
  • 蓝涧集

    蓝涧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验随笔

    医验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斋诗话

    高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

    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十三狱

    十三狱

    文革时,大山深处的某个工厂里,人们发现一场已经结束的武斗现场十分诡异:死去的所有人身上都找不到伤口,但地面和房间却全部被鲜血浸满,整个场景犹如十三层地狱中的“血池狱”。而应该在现场的一名女青年却离奇失踪,只是在地上留下一块灼烧过的黑色痕迹。40年后,小城黑车司机周源,惊恐的目睹了一个男子在自己面前自燃而亡,同样只在原地留下一片焦痕。很快周源发现,自己流出的血液,竟然会莫名燃烧起来!为了摆脱自燃而亡的命运,周源和朋友们开始努力寻找怪病背后的真相。但当几十年前后两件事的联系逐渐清晰,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真相被慢慢揭开。
  • 惊天

    惊天

    历经风雨,身死道消,一缕残魂回归少年,重沓仙路 我是天才,对不起,天才是拿来被踩! 我有神兽,不好意思,我家的神兽多的可以打酱油。 我家学渊博,财富如海,嘿嘿,龙王迷藏,道祖宝藏,三清神藏,好像都到手了吧,至于小毛神的,想去了就去,总不能都给扫荡光了吧。 人生的茶几上,总是摆满杯具,不同是的,前世的是自己,今生的是别人。 无量天尊,别人倒霉,总比自己倒霉了好。
  • 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

    李冠军从故乡回来,不仅带来了母校巨变的消息,还带来了我们昔日共同的班主任樊一生老师离婚的消息。他向我描述了母校的变化,说现在去了我一定不敢相信,那就是十年前我们所学习生活的地方。除了校门前的那条经久不息地流淌的石安运河没变外,所有的陈迹早已荡然无存,我们读书的教室,爬窗户进去打乒乓球的会堂,中午吃饭的食堂,还有逃课去睡觉和玩耍的小树林,都在我们离开后的若干年里逐一消失,代之而起的高大敞亮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从校门开始延伸的宽阔笔直的水泥路,两边站着绿荫如盖的悬铃木。美啊,李冠军说,谁能想到我们的母校有朝一日会如此漂亮?
  • 锦绣农女种田忙

    锦绣农女种田忙

    又胖又傻的丑女杨若晴在村子里备受嘲弄,被订了娃娃亲的男人逼迫跳河。再次醒来,身体里灵魂被顶级特工取代,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她带领全家,从一点一滴辛勤种田,渐渐的发家致富起来。在努力种田的同时,她治好暗伤,身材变好,成了大美人,山里的猎户汉子在她从丑到美都不离不弃,宠溺无度,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好多了,岂料猎户汉子不单纯,他的身份竟然不一般。(新书《重生之农门药香》已发布,求支持!)
  • 佛说息除贼难陀罗尼经

    佛说息除贼难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行走在民国(壹)

    行走在民国(壹)

    历史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宛若一副展开的画卷,犹如《清明上河图》。本书充分展现出了小人物的生活与生存,带着我们深入到民国,去体会历史人物的一笑一颦、一饮一啄。历史每一次转折总会对生活造成冲击,即便是小小酒桌上,都能折射时代变迁。社会名流优雅闲适的同时,草根底层怎样在苦苦挣扎,百乐门一掷千金如何摆谱,黄包车夫为了抢生意彼此打架,帮会收取保护费有哪些潜规则……还原最真实的民国社会风貌。
  • 悬搁菖蒲

    悬搁菖蒲

    “瑞雪,跟我走!”红纱翩飞,冬雪萧萧,云池馆中惊艳邂逅,酿出的是一场国仇家恨,生离死别;“班妤静,我杀了你!”白衣灵动,春意盎然,锦簇花园倾心交谈,换来的只是一次分崩离析,乱世之始。
  • 网游之射破苍穹

    网游之射破苍穹

    title:网游之射破苍穹----这是一段传奇……
  •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吴国清在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中,写下了大量新闻稿报道和调研稿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变迁。本书稿选收入了100多篇调研稿件和论文,记录了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勤奋写作、履行职责的历程。
  • 郑氏史料三编

    郑氏史料三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