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者如堵。太祖出郊迎劳。赐宫东一区(今正承院)以长女乐浪公主妻之。以王谢
自国居他国。故以鸾喻之。改号神鸾公主。谥孝穆。封为正承。位在太子之上。
给禄一千石。侍从员将皆录用之。改新罗为庆州。以为公之食邑。初王纳土来降。
太祖喜甚。待之厚礼。使告曰。今王以国与寡人。其为赐大矣。愿结婚于宗室。
以永甥舅之好。王答曰。我伯父亿廉(王之考孝宗角干追封神兴大王之弟也)有女
子。德容双美。非是无以备内政。太祖娶之。是为神成王后金氏(本朝登仕郎金
宽毅所撰王代宗录云。神成王后李氏。本庆州大尉李正言为侠州守时。太祖幸此
州。纳为妃。故或云侠州君。愿堂玄化寺三月二十五日立忌。葬贞陵。生一子。
安宗也。此外二十五妃主中不载。金氏之事未详。然而史臣之论。亦以安宗为新
罗外孙。当以史传为是)
太祖之孙景宗[仁-二+由]聘政承公之女为妃。是为宪承皇后。仍封政承为尚父。
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崩。谥曰敬顺。册尚父诰曰。敕。姬周启圣之初。先封吕主。
刘汉兴王之始。首开箫何。自大定寰区。广开基业。立龙图三十代。蹑麟趾四百
年。日月重明。乾坤交泰。虽自无为之主。乃开致理之臣。观光顺化卫国功臣上
柱国乐浪王政承食邑八千户金传。世鸡林。官分王爵。英烈振凌云之气。文章腾
掷地之才。富有春秋。贵居茅土。六韬三略。拘入胸襟。七纵五申。撮归指掌。
我太祖始修睦之好。早认余风。寻颁驸马之姻。内酬大节。家国既归于一统。君
臣宛合于三韩。显播令名。光崇懿范。可加号尚父都省令。仍赐推忠慎义崇德守
节功臣号。勋封如故。食邑通前为一万户。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开宝
八年十月日。大匡内议令兼总翰林臣翮宣奉行。奉敕如右。牒到奉行。开宝八年
十月日侍中署。侍中署。内奉令署。军部令署。军部令无署。兵部令无署。兵部
令署。广坪侍郎署。广坪侍郎无署。内奉侍郎无署。内奉侍郎署。军部卿无署。
军部卿署。兵部卿无署。兵部卿署。告推忠慎义崇德守节功臣。尚父都省令。上
柱国乐浪都王。食邑一万户。金传奉敕如右。符到奉行。主事无名。郎中无名。
书令史无名。孔目无名。开宝八年十月日下
史论曰。新罗朴氏昔氏。皆自卵生。金氏从天入金柜而降。或云乘金车。此尤诡
怪不可信。然世俗相传为实事。今但厚厥初。在上者。其为已也俭。其为人也宽。
其设官也略。其行事也简。以至诚事中国。梯航朝聘之使。相续不绝。常遣子弟。
造朝宿卫。入学而诵习。于以袭圣贤之风化。革鸿荒之俗。为礼义之邦。又凭王
师之威灵。平百济高句丽。取其地郡县可谓盛矣。然而奉浮屠之法。不知其弊。
至使闾里比其塔庙。齐民逃于缁褐。兵农侵小而国家日衰。几何其不乱且亡也哉。
于是时。景哀王加之以荒乐。与宫人左右出游鲍石亭。置酒燕卫。不知甄萱之至。
与门外韩檎虎楼头张丽华无以异矣。若敬顺之归命太祖。虽非获已。亦可佳矣。
向若力战守死。以抗王师。至于力屈势穷。即必覆其家族。害及于无辜之民。而
乃不待告命。封府库。籍群难。以归之。其有功于朝廷。有德于生民甚大。昔钱
民以吴越入宋。苏子赡谓之忠臣。今新罗功德过于彼远矣。我太祖妃嫔众多。其
子孙亦繁衍。而显宗自新罗外孙即宝位。此后继统者皆其子孙。岂非阴德也欤。
新罗既纳土国除。阿干神会罢外署还。见都城离溃。有黍离离叹。乃作歌。歌亡
未详
南扶余 前百济 北扶余已见上
扶余郡者。前百济王都也。或称所夫里郡。按三国史记。百济圣王二十六年戊午
春。移都于泗泚。国号南扶余。注曰。其地名所夫里。泗泚。今之古省津也。所
夫里者。扶余之别号也。已上注。又按量田帐籍。曰所夫里郡田丁。柱贴今言扶
余郡者。复上古之名也。百济王姓扶氏。故称之。或称余州者。郡西资福寺高座
之上。有绣帐焉。其绣文曰。统和十五年丁酉五月日余州功德大寺绣帐。又昔者
河南置林州刺史。其时图籍之内。有余州二字。林州。今佳林郡也。余州。今之
扶余郡也。百济地理志曰。后汉书曰。三韩凡七十八国。百济是其一国焉。北史
云。百济东极新罗。西南限大海。北际汉江。其郡曰居扶城。又云固麻城。其外
更有五方城。通典云。百济南接新罗。北距高丽。西限大海。旧唐书云。百济。
抉夫之别种。东北新罗。西渡海越州。南渡海至倭北高丽。其王所居。有东西两
城。新唐书云。百济西界越州。南倭。皆逾海。北高丽囗史本记云。百济始祖温
祚。其父雏牟王。或云。朱蒙自北扶余逃难。至卒本扶余。州之王无子。只有三
女。见朱蒙知非常人。以第二女妻之。未几。扶余州王薨。朱蒙嗣位。生二子。
长曰沸流。次曰温祚。恐后太子所不容。遂与乌干马黎等臣南行。百姓从之者多。
遂至汉山。登负儿岳。望可居之地。沸流欲居于海滨。十臣谏曰。惟此河南之地。
北带汉水。东据高岳。南望沃泽。西阻大海。其天险地利。难得之势。作都于斯。
不亦宜乎。沸流不听。分其民归弥雏忽居之。温祚都河南慰礼城。以十臣为辅翼。
国号十济。是汉成帝鸿佳三年也。沸流以弥雏忽士湿水咸。不得安居归。见慰礼
都邑鼎定。人民安泰。遂惭悔而死。其臣民皆归于慰礼城。后以来时百姓乐悦。
改号百济。其世系与高句丽同出扶余。故以解为氏。后至圣王。移都于泗泚。今
扶余郡(弥雏忽。仁州。慰礼。今稷山)按古典记云。东明王第三子温祚。以前汉
鸿佳三年癸酉。自卒本扶余。至慰礼城。立都称王。十四年丙辰。移都汉山(今
广州)历三百八十九年。至十三世近肖古王。咸安元年。取高句丽南平壤。移都
北汉城(今杨州)历一百五年。至二十二世文周王即位。元徽三年乙卯。移都熊川
(今公州)历六十三年。至二十六世圣王。移都所夫里。国号南扶余。至三十一世
义慈王。历一百二十年。至唐显庆五年。是义慈王在位二十年。新罗金庾信与苏
定方讨平之。百济国旧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济城。七十六万户。唐以地。
分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等五都督府。仍其酋长为都督府刺史。未几。新罗尽
并其地。置熊全武三州及诸郡县 又虎岩寺有政事岩。国家将议宰相。则书当选
者名。或三四函封置岩上。须臾取看。名上有印迹者为相。故名之 又泗泚河边
有一岩。苏定方尝坐此上。钓鱼龙而出。故岩上有龙跪之迹。因名龙岩 又郡中
有三山。曰日山吴山浮山。国家全盛之时。各有神人居其上。飞相往来。朝夕不
绝 又泗泚崖又有一石。可坐十余人。百济王欲幸王兴寺礼佛。先于此石望拜佛。
其石自暖。因名[火*突]石 又泗泚河两崖如画屏。百济王每游宴歌舞。故至今
称为大王浦 又始祖温祚乃东明第三子。体洪大。性孝友。善骑射 又多娄王宽
厚有威望 又沙沸王(一作沙伊王)仇首崩嗣位。而幼少不能政。即废而立古尔王。
或云。至乐初二年己未乃崩。古尔方立
武王(古本作武康。非也。百济无武康)
第三十武王名璋。母寡居。筑室于京师南池边。池龙文通而生。小名薯童。器量
难测。常掘薯蓣。卖为活业。国人因以为名。闻新罗真平王第三公主善花(一作
善化)美艳无双。剃发来京师。以薯蓣饷闾里群童。群童亲附之。乃作谣。诱群
童而唱之云。善化公主主隐 他密只嫁良置古 薯童房乙夜矣卯乙抱遣去如 童
谣满京。达于宫禁。百官极谏。窜流公主于远方。将行。王后以纯金一斗赠行。
公主将至窜所。薯童出拜途中。将欲侍卫而行。公主虽不识其从来。偶尔信悦。
因此随行。潜通焉。然后知薯童名。乃信童谣之验。同至百济。出母后所赠金。
将谋计活。薯童大笑曰。此何物也。主曰。此是黄金。可致百年之富。薯童曰。
吾自小掘薯之地。委积如泥土。主闻大惊曰。此是天下至宝。君今知金之所在。
则此宝输送父母宫殿何如。薯童曰可。于是聚金。积如丘陵。诣龙华山师子寺知
命法师所。问输金之计。师曰。吾以神力可输。将金来矣。主作书。并金置于师
子前。师以神力。一夜输置新罗宫中。真平王异其神变尊敬尤甚。常驰书问安否。
薯童由此得人心。即王位。一日王与夫人欲幸师子寺。至龙华山下大池边。弥勒
三尊出现池中。留驾致敬。夫人谓王曰。须创大伽蓝于此地。固所愿也。王许之。
诣知命所。问填池事。以神力一夜颓山。填池为平地。乃法像弥勒三会殿塔廊庑
各三所创之。额曰弥勒寺(国史云王兴寺)真平王遣百工助之。至今存其寺(三国
史云。是法王之子。而此传之独女之子。未详)
后百济 甄萱
三国史本传云。甄萱尚州加恩县人也。咸通八年丁亥生。本姓李。后以甄为氏。
父阿慈个。以农自活。光启中据沙弗城(今尚州)自称将军。有四子。皆知名于世。
萱号杰出。多智略。李碑家记云。真兴大王妃思刀谥曰白[鸟*戎]夫人。第三子
仇轮公之子波珍干善品之子角干酌珍妻王咬巴里生角干元善。是为阿慈个也。慈
之弟妻上院夫人。第二妻南院夫人。生五子一女。其长子是尚父萱。二子将军能
哀。三子将军龙盖。四子宝盖。五子将军小盖。一女大主刀金。又古记云。昔一
富人居光州北村。有一女子。姿容端正。谓父曰。每有一紫衣男到寝交婚。父谓
曰。汝以长丝贯针刺其衣。从之。至明尽丝于北墙下。针刺于大蚯蚓之腰。后因
妊生一男。年十五。自称甄萱。至景福元年壬子称王。立都于完山郡。理四十三
年。以清泰元年甲午。萱之三子纂逆。萱投太祖。子金刚即位。天福元年丙申。
与高丽兵会战于一善郡。百济败绩。国王云。初萱生孺褓时。父耕于野。母饷之。
以儿置于林下。虎来乳之。乡党闻者异焉。及壮体貌雄奇。志气倜傥不凡。从军
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戌。枕戈待敌。其气恒为士卒先。以劳为裨将。唐昭宗景福
元年。是新罗真圣王在位六年。嬖竖在侧。窃弄国权。纲纪紊[施-方+弓]。加之
以饥馑。百姓流移。群盗蜂起。于是萱窃有叛心。啸聚徒侣。行击京西南州县。
所至响应。旬月之间。众至五千。遂袭武珍州自王。犹不敢公然称王。自署为新
罗西南都统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承上柱国汉南国开国公。龙化元年己酉也。一云
景福元年壬子。是时北原贼良吉雄强。弓裔自投为麾下。萱闻之。遥授良吉职为
裨将。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劳。喜得人心。谓左右曰。百济开国六百余年。
唐高宗以新罗之请。遣将军苏定方。以舡兵十三万越海。新罗金庾信卷土历黄山。
与唐兵合。攻百济灭之。予今敢不立都以雪宿愤乎。遂自称后百济王。设官分职。
是唐光化三年。新罗孝恭王四年也。贞明四年戊寅。铁原京众心忽变。推戴我太
祖即位。萱闻之遣使称贺。遂献孔雀扇地理山竹箭等。萱与我太祖。阳和阴克。
献骢马于太祖。三年冬十月。萱率三千骑至曹物城(今未详)太祖亦以精兵来与之
角。萱兵锐。未决胜负。太祖欲权和以老其师移书乞和。以堂弟王信为质。萱亦
以外甥真虎交质。十二月攻取居西(今未详)等二十余城。遣使入后唐称藩。唐策
授检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济军事。依前都督行全州刺史海东四面都统指挥兵马判置
等事百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四年真虎暴卒。疑故杀。即囚王信。使人请还前年
所送骢马。太祖笑还之。天成二年丁亥九月。萱攻取近品城(今山阳县)烧之。新
罗王求救于太祖。太祖将出帅。萱袭取高郁府(今蔚州非也)进军族始林(一云鸡
林西郊)卒入新罗王都。新罗王与夫人出游鲍石亭时。由是甚败。萱强引夫人乱
之。以王之族弟金傅嗣位。然后虏王弟孝廉。宰相英景。又取国珍宝。兵仗子女。
百工之巧者。自随以归。太祖以精骑五千。要萱于公山下大战。太祖之将金乐崇
谦死之。诸军败北。太祖仅以身免。而不与相抵。使盈其贯。萱乘胜转掠大木城
(今若木)京山府康州攻缶谷城。又义成府之守洪述。拒战而死。太祖闻之曰。吾
失右手矣四十二年庚寅。萱欲攻古昌郡(今安东)大举。而石山营寨。太祖隔百步
而郡北瓶山营寨。累战萱败。获侍郎金渥。翌日萱收卒袭破顺城。城主元逢不能
御。弃城宵遁。太祖赫怒。贬为下枝县(今豊山县。元逢本顺城人故也)新罗君臣
以衰季。难以复兴。谋引我太祖。结好为援。萱闻之又欲入王都作恶。恐太祖先
之。寄书于太祖曰。昨者国相金雄廉等将召足下入京。有同鳖应鼋声。是欲鷃披
准翼。必使生灵涂炭宗社丘墟。仆是以先着祖鞭。独挥韩钺。誓百寮如皎日。谕
六部以义风。不意奸臣遁逃。邦君薨变。遂奉景明王表弟献康王之外孙。劝即尊
位。再造危邦。丧君有君于是乎在。足下勿详忠告。徒听流言。百计窥觎。多方
侵扰。尚不能见仆马首。拔仆牛毛。冬初都头索湘束手星山阵下。月内左将金乐
曝骸美利寺前。杀获居多。追禽不小。强羸若此。胜败可知。所期者。挂弓于平
壤之楼。饮马于浿江之水。然以前月七日。吴越国使班尚书至。传王诏旨。知卿
与高丽。久通和好。共契邻盟。比因质子之两亡。家失和亲之旧好。互侵疆境。
不戢干戈。今专发使臣。赴卿本道。又移文高丽。宜各相亲比。永孚于休。仆义
笃尊王。情深事大。及闻诏谕。即欲祗承。但虏足下欲罢不能困而犹斗。今录诏
书寄呈。请留心详悉。且免[狂-王+卢]迭惫。终必贻讥。蚌[酋*鸟]相持。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