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1800000033

第33章 述赦(3)

〔三〕管子君臣下篇云:“审知祸福之所生。”正世篇云:“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

〔四〕“之”字旧脱。

〔五〕“匿”,读为“慝”。铎按:已见上篇。

〔六〕汉书刑法志云:“已论命”,晋灼注:“命者名也,成其罪也。”张耳传云:“尝亡命游外黄”,颜师古注:'命者名也。凡言“亡命”,谓脱其名籍而逃亡。’鲍宣传云:“名捕陇西辛兴”,师古注:“诏显其名而捕之。”“被命”犹言“名捕”也。

夫良赎可〔一〕,孺子可令姐〔二〕,中庸之人,可引而下〔三〕,故其谚曰:“一岁载赦,奴儿噫嗟〔四〕。”言王诛不行,则痛瘀之子皆轻犯〔五〕,况狡乎?若诚思畏〔六〕盗贼多而奸不胜故赦,则是为国为奸宄报也〔七〕。夫天道赏善而刑淫〔八〕,天工人其代之〔九〕,故凡立王者,将以诛邪恶而养正善,而以逞邪恶逆,妄莫甚焉〔一0〕。

〔一〕“良”疑“赦”,“可”疑“行”。

〔二〕释名释长幼云:“儿始能行曰孺子。孺,濡也,言濡弱也。”说文云:“囗,骄也。”“姐”乃“囗”之省。铎按:嵇康幽愤诗:“恃爱肆姐”,亦省作“姐”。

〔三〕后汉书杨终传云:“上智下愚,谓之不移。中庸之流,要在教化。”“引”旧作“弘”。新书连语云:“中主者,可引而上,可引而下。”申鉴政体篇云:“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

〔四〕“奴”,读为“驽”。崔实政论亦载此谚。困学纪闻十三引政论“奴”作“好”。或云:“好儿”即“好人”,非也。“噫嗟”政论作“喑恶”。史记韩信传云:“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索隐:“喑恶,怀怒气。”汉书作“意乌猝嗟”,晋灼注:“意乌,恚怒声也。”方言云:“宋。卫之闲,凡怒而噎噫,谓之胁阋。”庄子知北游篇云:“生者喑醷物也”,释文:'李。郭皆云:“喑醷,聚气貌。”’一切经音义十五:“喑噫,大呼也。”噫嗟。喑恶。意乌。噎噫。喑醷。喑噫并声近义同。淮南子缪称训云:“意而不戴”,高诱注:“意,恚声。戴,嗟也。”“意嗟”,急气言之则为“意”。铎按:王应麟引政论作“好儿”,阎若璩谓“好儿”即“好人”,皆是也。范祖禹唐鉴三云:'帝谓侍臣曰:“古语有之,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夫养稂莠者伤嘉谷,赦有罪贼良民。朕即位以来,不欲数赦,恐小人恃之轻犯宪章也。”’其说悉本此篇,“善人”即“好儿”,是唐太宗所见本不作“奴儿”也。汪读“奴”为“驽”,盖以下文“痛瘀之子”当“奴儿”,不知“好儿噫嗟”者,怒王诛之不行,而“痛瘀之子皆轻犯”者,谓弱者亦皆为恶,节信固发明谚意,而非顺释原文也。自以作“好”为是。

〔五〕急就篇云:“疟瘚瘀痛瘼温病。”说文云:“瘀,积血也。”

〔六〕“思”字衍,即“畏”之驳文。

〔七〕按汉书韩安国传云:'丞相蚡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雠也。”’陈汤传:“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为国为奸宄报,谓奸人雠良民,而得放释,不啻为奸人报雠,与蚡。汤所言同意。铎按:“为奸宄报”疑当作“为奸报仇”。上文言“奸不胜”,故此承之而言“为奸报仇”,因“仇”字倒在“报”字上,后人又以“奸宄”字常见而改之也。又为盗贼报仇,非“为国报仇”之谓,“国”字亦疑有误。

〔八〕襄十四年左传:'师旷曰:“良君将赏善而刑淫。”’

〔九〕书皋陶谟。铎按:忠贵篇。本训篇亦引。

〔一0〕汉书刑法志宣帝诏曰:“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晋灼注:“当重而轻,使有罪者起邪恶之心也。”铎按:“逞邪恶逆”,犹本书上篇:“疾奢夸廓”,皆平列三字为宾语。下文:“兼纵恶逆”,“恶逆”连文,又“妄莫甚焉”亦与上文“痛莫甚焉”。“误莫甚焉”句法一律,益知“逆”字不当属下读矣。或曰:“恶逆”当是“道恶”,“道”与“导”同,非。

且夫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一〕;法无常行,亦无常弛〔二〕,君敬法则法行,君慢法则法弛。昔孝明帝时,制举茂才〔三〕,过阙谢恩,赐食事讫,问何异闻,对曰:“巫有剧贼九人〔四〕,刺史数以窃郡〔五〕,讫不能得。”帝曰:“汝非部南郡从事邪?”对曰:“是。”帝乃振怒〔六〕,曰:“贼发部中而不能擒,然材〔七〕何以为茂?”捶数百,便免官,而切让州郡,十日之闲,贼即伏诛。由此观之,擒灭盗贼,在于明法,不在数赦。

〔一〕管子任法篇云:“法者不可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从出。”又云:“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韩非子有度篇云:“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二〕“亦”旧作“法”,据诸子汇函改。

〔三〕御览二百六十五。六百五十二并作“荆州举茂才”。按作“荆州”是也。下云“部南郡从事”,续汉书郡国志,南郡属荆州。铎按:书钞七十九引作“刺史举茂才”,亦误。

〔四〕续汉书郡国志,巫县属南郡。汉书朱博传云:“县有剧贼。”

〔五〕“窃”当作“察”。汉书朱博传云:“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窃。察声相近。庄子庚桑楚篇:“窃窃乎”,释文:'崔本作“察察”。’齐物论篇:“窃窃然知之”,释文:'司马云:“窃窃犹察察也。”’家语好生篇:“窃夫其有益与无益”,王肃注:'“窃”宜为“察”。’皆其证。铎按:“窃郡”,御览六百五十二作“牙郡”,“牙”乃“互”字之误,言南郡与邻郡盘互相交,贼此逐彼窜,故不能得。义亦可通。

〔六〕书洪范云:“帝乃震怒。”振。震古字通。管子七臣七主篇云:“臣下振怒。”铎按:御览六百五十二引作“震”。

〔七〕“材”当作“才”。铎按:书钞及御览并作“才”。又旧本书钞无“然”字。

今不显行赏罚以明善恶,严督牧守以擒奸猾,而反数赦以劝之,其文常〔一〕曰:“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二〕。”岁岁洒之,然未尝见奸人冗吏〔三〕,有肯变心悔服称诏者也〔四〕。有司奏事,又俗〔五〕以赦前之微过,妨今日之显举。然则改往修来,更始之诏,亦不信也〔六〕。

〔一〕“常”旧作“帝”。铎按:常。帝二字形近多相乱,例见叙录叙潜叹。

〔二〕御览六百五十二引汉旧仪云:“践祚,改元,立皇后。太子,赦天下。每赦,自殊死以下,及谋反大逆不道,诸不当得赦者,皆赦除之。令下,丞相。御史复奏可,分遣丞相。御史乘传驾行郡国,解囚徒,布诏书。郡国各分遣使传厩车马,行属县,解囚徒。”后汉书顺帝纪阳嘉三年诏曰:“嘉与海内洗心更始,其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谋反大逆诸犯,不当得赦者,皆赦除之。”文与此同。崔实政论云:'践祚改元际,未尝不赦,每其令曰:“荡涤旧恶,将与士大夫更始。”是褒己薄先,且违无改之义,非所以明孝抑邪之道也。’

〔三〕周礼槁人:“掌共外内朝冘食者之食”,郑注:“冘食者,谓留治文书,若今尚书之属诸上直者”,疏云:“冘食者,冗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冘吏,亦曰散吏。”王先生云:'“冗”疑“宄”。’铎按:冗吏未必皆作奸,王说近是。汪曲为之说,非也。

〔四〕悔服,谓悔过服罪。汉书萧望之传云:“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宣帝子东平思王宇传云:“王既悔过服罪,太后宽忍以贳之。”

〔五〕“俗”疑“欲”,汇函作“乃”。俞樾云:'作“欲”是也,惟“欲”上当补“不”字。盖赦前之事,不得复奏,故不欲以赦前之微过,妨今日之显举也。无“不”字,则义不可通。’

同类推荐
  • 吴郡志

    吴郡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典论

    道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短经

    长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耶女经

    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九阳劫帝

    九阳劫帝

    “生死路”的由死还生,大荒夺宝,灵殿之怨,体内含有圣魔血脉,到底是圣?还是魔?感悟天地,度过轮回劫,融合九阳,斩杀阴神,成就九阳灵皇之名!
  •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一觉醒来杀手穿越成怨妇。情同手足的好姐妹竟无时无刻想置她于死地?一改往前的懦弱无能,从此教渣渣如何做人!身处冷宫又如何,照样玩转风云!渣男人,徒手斗!虚伪女,伸手即扳!遇弱,即强。遇强,她更强!看身为二十一世纪顶端杀手的她,如何玩转古代!
  • 东京漫画家

    东京漫画家

    正经版:丘原一觉醒来,重生在九十年代的日本,成了落魄的漫画家。画漫画,当偶像,丘原不断前行。努力奋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中二版:光影人生,漫画之王。音乐,漫画,电影,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是丘原捧着奥斯卡的侧身照。“地下漫画皇帝,超级偶像,金牌制作人,日剧一番。”“我来,我见,我征服……”
  • 游走在诸天万界的普通人续

    游走在诸天万界的普通人续

    身似秋水任飘渺,名剑求瑕亦多愁。?独向苍天开冷眼,笑问岁月几时休。??风满楼,卷黄沙,舞剑春秋,名震天下。?雨飘渺,倦红尘,还君明珠,秋水浮萍。
  • 三慧经

    三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观法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观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The Changeling

    The Changeling

    Oe introduces Kogito Choko, a writer in his early sixties, as he rekindles a childhood friendship with his estranged brother-in-law, the renowned filmmaker Goro Hanawa. Goro sends Kogito a trunk of tapes he has recorded of reflections about their friendship, but as Kogito is listening one night, he hears something odd. "I'm going to head over to the Other Side now," Goro says, and then Kogito hears a loud thud. After a moment of silence, Goro's voice continues: "But don't worry, I'm not going to stop communicating with you." Moments later, Kogito's wife rushes in; Goro has jumped to his death. With that, Kogito begins a far-ranging search to understand what drove his brother-in-law to suicide. His quest takes him from the forests of southern Japan to the washed-out streets of Berlin, where Kogito confronts the ghosts from his own past and that of his lifelong, but departed, friend.
  • 仙道永生

    仙道永生

    一本带血的混沌天鉴,究竟隐藏何种隐秘?绝境逢生的易风,又将在修仙界掀起何种波澜?仙道路漫长,永生可有望!
  • 这片工业区上的故事

    这片工业区上的故事

    大专毕业之后的阿文,跟随大专同学阿光、季欢的脚步,也踏入了沿海城市的某片工业区。有关打工仔的爱情、工作、生活,有关打工仔的迷茫、无奈、奋斗与努力,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记录。故事里的这群人们从来没放弃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他们演活了平凡人的梦,他们可以活得很卑微,但是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