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5800000042

第42章

根本分别品第二(有十经)(第四分别诵)

分别六界.处  观法.温泉林

释中禅室尊  阿难说.意行

拘楼瘦无诤  鹦鹉.分别业

(一六二)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六界经第一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竭陀国。往诣王舍城宿。于是。世尊往至陶家。语曰陶师。我今欲寄陶屋一宿。汝见听耶

陶师答曰。我无所违。然有一比丘先已住中。若彼听者。欲住随意

尔时。尊者弗迦逻娑利先已在彼住陶屋中。于是。世尊出陶师家入彼陶屋。语尊者弗迦逻娑利曰。比丘。我今欲寄陶屋一宿。汝见听耶

尊者弗迦逻娑利答曰。君。我无所违。且此陶屋草座已敷。君欲住者。自可随意

尔时。世尊从彼陶屋出外洗足讫。还入内。于草座上敷尼师檀。结跏趺坐。竟夜默然靖坐定意。尊者弗迦逻娑利亦竟夜默然靖坐定意。彼时。世尊而作是念。此比丘住止寂靖。甚奇。甚特。我今宁可问彼比丘。汝师是谁。依谁出家学道受法

世尊念已。问曰。比丘。汝师是谁。依谁出家学道受法

尊者弗迦逻娑利答曰。贤者。有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觉无上正尽觉。彼是我师。依彼出家学道受法

世尊即复问曰。比丘。曾见师耶

尊者弗迦逻娑利答曰。不见

世尊问曰。若见师者。为识不耶

尊者弗迦逻娑利答曰。不识。然。贤者。我闻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是我师。依彼出家学道受法

彼时。世尊复作是念。此族姓子依我出家学道受法。我今宁可为说法耶

世尊念已。语尊者弗迦逻娑利曰。比丘。我为汝说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分别六界。汝当谛听。善思念之

尊者弗迦逻娑利答曰。唯然

佛告彼曰。比丘。人有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若有住彼。不闻忧戚事。不闻忧戚事已。意便不憎.不忧.不劳。亦不恐怖。如是有教。不放逸慧。守护真谛。长养惠施。比丘。当学最上。当学至寂。分别六界。如是。比丘。人有六界聚。此说何因。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比丘。人有六界聚者。因此故说

比丘。人有六触处。此说何因。谓比丘眼触见色。耳触闻声。鼻触嗅香。舌触尝味。身触觉触。意触知法。比丘。人有六触处者。因此故说。比丘。人有十八意行。此说何因。谓比丘眼见色。观色喜住。观色忧住。观色舍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观法喜住。观法忧住。观法舍住。比丘。此六喜观.六忧观.六舍观。合已十八行。比丘。人有十八意行者。因此故说

比丘。人有四住处。此说何因。谓真谛住处.慧住处.施住处.息住处。比丘。人有四住处者。因此故说。云何比丘不放逸慧。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地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发.毛.爪.齿.粗细肤.皮.肉.骨.筋.肾.心.肝.肺.脾.大肠.胃.粪。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坚。坚性住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地界也。比丘。若有内地界及外地界者。彼一切总说地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着于此地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水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脑膜.眼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淡.小便。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水界也。比丘。若有内水界及外水界者。彼一切总说水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着于此水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若有比丘分别此身界。今我此身有内火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庄身。谓消饮食。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火界也。比丘。若有内火界及外火界者。彼一切总说火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着于此火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风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上风.下风.胁风.掣缩风.蹴风.非道风.节节风.息出风.息入风。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风。风性动内。于生所受。是谓比丘内风界也。比丘。若有内风界及外风界者。彼一切总说风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着于此风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复次。比丘不放逸慧。若有比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空界而受于生。此为云何。谓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动摇。谓食啖含消。安徐咽住。若下过出。如斯之比。此身中余在内。内所摄空。在空不为肉.皮.骨.筋所覆。是谓比丘内空界也。比丘。若有内空界及外空界者。彼一切总说空界。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着于此空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

比丘。若有比丘于此五界知其如真。知如真已。心不染彼而解脱者。唯有余识。此何等识。乐识.苦识.喜识.忧识.舍识。比丘。因乐更乐故生乐觉。彼觉乐觉。觉乐觉已。即知觉乐觉。若有比丘灭此乐更乐。灭此乐更乐已。若有从乐更乐生乐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苦更乐故生苦觉。彼觉苦觉。觉苦觉已。即知觉苦觉。若有比丘灭此苦更乐。灭此苦更乐已。若有从苦更乐生苦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喜更乐故生喜觉。彼觉喜觉。觉喜觉已。即知觉喜觉。若有比丘灭此喜更乐。灭此喜更乐已。若有从喜更乐生喜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

比丘。因忧更乐故生忧觉。彼觉忧觉。觉忧觉已。即知觉忧觉。若有比丘灭此忧更乐。灭此忧更乐已。若有从忧更乐生忧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因舍更乐故生舍觉。彼觉舍觉。觉舍觉已。即知觉舍觉。若有比丘灭此舍更乐。灭此舍更乐已。若有从舍更乐生舍觉者。彼亦灭息止。知已冷也。比丘。彼彼更乐故生彼彼觉。灭彼彼更乐已。彼彼觉亦灭。彼知此觉从更乐。更乐本。更乐习。从更乐生。以更乐为首。依更乐行

比丘。犹如火母。因钻及人方便热相故。而生火也。比丘。彼彼众多林木相离分散。若从彼生火。火数热于生数受。彼都灭止息。则冷樵木也。如是。比丘。彼彼更乐故生彼彼觉。灭彼彼更乐故彼彼觉亦灭。彼知此觉从更乐。更乐本。更乐习。从更乐生。以更乐为首。依更乐行。若比丘不染此三觉而解脱者。彼比丘唯存于舍。极清净也。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空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

比丘。犹工炼金上妙之师。以火烧金。锻令极薄。又以火燣。数数足火熟炼令净。极使柔软而有光明。比丘。此金者。于金师以数数足火熟炼令净。极使柔软而有光明已。彼金师者。随所施设。或縺缯彩。严饰新衣。指镮.臂钏.璎珞.宝鬘。随意所作。如是。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空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我此清净舍移入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

彼比丘复作是念。我此清净舍。依无量空处者。故是有为。若有为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舍不复移入无量空处。我此清净舍。依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者。故是有为。若有为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舍不复移入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四处以慧观之。知其如真。心不成就。不移入者。彼于尔时不复有为。亦无所思。谓有及无。彼受身最后觉。则知受身最后觉。受命最后觉。则知受命最后觉。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

比丘。譬如燃灯。因油因炷。彼若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后不相续。无所复受。如是。比丘受身最后觉。则知受身最后觉。受命最后觉。则知受命最后觉。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比丘。是谓比丘第一正慧。谓至究竟灭讫。漏尽比丘成就于彼。成就第一正慧处。比丘。此解脱住真谛。得不移动。真谛者。谓如法也。妄言者。谓虚妄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谛处

比丘。彼比丘施说施若本必有怨家。彼于尔时放舍.吐离.解脱.灭讫。比丘。是谓比丘第一正惠施。谓舍离一切世尽。无欲.灭.息.止。比丘成就于彼。成就第一惠施处。比丘。彼比丘心为欲.恚.痴所秽。不得解脱。比丘。此一切淫.怒.痴尽。无欲.灭.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处

比丘。我者是自举。我当有是亦自举。我当非有非无是亦自举。我当色有是亦自举。我当无色有是亦自举。我当非有色非无色是亦自举。我当有想是亦自举。我当无想是亦自举。我当非有想非无想是亦自举。是贡高.是憍骜.是放逸。比丘。若无此一切自举.贡高.憍骜.放逸者。意谓之息。比丘。若意息者。便不憎.不忧.不劳.不怖。所以者何。彼比丘成就法故。不复有可说憎者。若不憎则不忧。不忧则不愁。不愁则不劳。不劳则不怖。因不怖便当般涅槃。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说此法已。尊者弗迦逻娑利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于是。尊者弗迦逻娑利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由他。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即从坐起。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我悔过。善逝。我自首。如愚如痴。如不定。如不善解。不识良田。不能自知。所以者何。以我称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君也。唯愿世尊听我悔过。我悔过已。后不更作

世尊告曰。比丘。汝实愚痴。汝实不定。汝不善解。谓称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君也。比丘。若汝能自悔过。见已发露。护不更作者。比丘。如是则于圣法.律中益而不损。谓能自悔过。见已发露。护不更作

佛说如是。尊者弗迦逻娑利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分别六界经第一竟(三千一百三十一字)

(一六三)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六处经第二(第四分别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分别六处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唯当受教

佛言。汝等六处当知内也。六更乐处当知内。十八意行当知内。三十六刀当知内。于中断彼成就是。无量说法当知内。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是谓分别六处经事

六处当知内者。此何因说。谓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六处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六更乐处当知内者。此何因说。谓眼更乐为见色。耳更乐为闻声。鼻更乐为嗅香。舌更乐为尝味。身更乐为觉触。意更乐为知法。六更乐处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十八意行当知内者。此何因说。比丘者。眼见色已。分别色喜住。分别色忧住。分别色舍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分别法喜住。分别法忧住。分别法舍住。是谓分别六喜.分别六忧.分别六舍。总说十八意行。十八意行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三十六刀当知内者。此何因说。有六喜依着。有六喜依无欲。有六忧依着。有六忧依无欲。有六舍依着。有六舍依无欲。云何六喜依着。云何六喜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喜。当知二种。或依着。或依无欲

云何喜依着。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欲得。已得者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着。云何喜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无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喜。当知二种。或依着。或依无欲。云何喜依着。意知法可喜.意念.爱法.欲相应乐。未得者欲得。已得者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着。云何喜依无欲。知法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法无常.苦.灭法。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无欲

云何六忧依着。云何六忧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忧。当知二种。或依着。或依无欲。云何忧依着。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不得。已得者过去.散坏.灭.变易。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着。云何忧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作是念。我何时彼处成就游。谓处诸圣人成就游。是为上具触愿恐怖。知苦忧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无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忧。当知二种。或依着。或依无欲

云何忧依着。意知法可喜.意念.爱法.欲相应乐。未得者不得。已得者过去.散坏.灭.变易。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着。云何忧依无欲。知法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法无常.苦.灭法。忆已作是念。我何时彼处成就游。谓处诸圣人成就游。是为上具触愿恐怖。知苦忧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无欲。云何六舍依着。云何六舍依无欲。眼见色已生舍。当知二种。或依着。或依无欲

云何舍依着。眼知色生舍。彼平等.不多闻.无智慧.愚.痴.凡夫。为色有舍。不离色。是谓舍依着。云何舍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舍住。若有至意修习舍。是谓舍依无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舍。当知二种。或依着。或依无欲

云何舍依着。意知法生舍。平等.不多闻.无智慧.愚.痴.凡夫。为法有舍。不离法。是谓舍依着。云何舍依无欲。意知法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法无常.苦.灭法。忆已舍住。若有至意修习舍。是谓舍依无欲。是为六喜依着.六喜依无欲.六忧依着.六忧依无欲.六舍依着.六舍依无欲。总说三十六刀。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于中断彼成就是者。此何因说。谓此六喜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喜依着。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忧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忧依着。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舍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舍依着。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忧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喜依无欲。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谓此六舍依无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六忧依无欲。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

有舍无量更乐。若干更乐。有舍一更乐。不若干更乐。云何有舍无量更乐。若干更乐。若舍为色.为声.为香.为味.为触。此舍无量更乐。若干更乐。云何舍一更乐。不若干更乐。谓舍或依无量空处。或依无量识处。或依无所有处。或依非有想非无想处。此舍一更乐。不若干更乐。谓此舍有一更乐。不若干更乐。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舍有无量更乐。若干更乐。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取无量.依无量.住无量。谓此舍有一更乐。不若干更乐。取是.依是.住是也。谓此舍有无量更乐。若干更乐。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于中断彼成就是者。因此故说

无量说法当知内者。此何因说。如来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才。寿活百岁。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除饮食时.大小便时.睡眠息时及聚会时。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不复更问于如来法。所以者何。如来说法无有极不可尽法。文句法句观义。乃至四弟子命终。犹如四种善射之人。挽强俱发。善学善知。而有方便。速彻过去。如是。世尊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才。寿活百岁。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除饮食时.大小便时.睡眠息时及聚会时。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不复更问于如来法。所以者何。如来无极不可尽。无量说法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者。此何因说。若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一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欢喜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二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亦不欢喜。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者。因此故说

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者。此何因说。调御士者。此说调御士趣一方。或东方.或南方.或西方.或北方。调御象者。调御象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调御马者。调御马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调御牛者。调御牛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也。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于中方者色观色。是谓第一方。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方。净解脱身触成就游。是谓第三方。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方。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方。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方。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方。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尽身触成就游。慧观漏尽断智。是谓第八方。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者。因此故说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分别六处经第二竟(二千五百一十二字)

(一六四)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观法经第三(第四分别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分别观法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唯当受教

佛言。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佛说如是已即从坐起。入室燕坐

于是。诸比丘便作是念。诸贤当知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坐起。入室燕坐。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

彼复作是念。诸贤谁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彼复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为世尊之所称誉。及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诸贤共往诣尊者大迦旃延所。请说此义。若尊者大迦旃延为分别者。我等当善受持

于是。诸比丘往诣尊者大迦旃延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尊者大迦旃延。当知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坐起。入室燕坐。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我等便作是念。诸贤谁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我等复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为世尊之所称誉。及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唯愿尊者大迦旃延为慈愍故而广说之

尔时。尊者大迦旃延告曰。诸贤。听我说喻。慧者闻喻则解其义。诸贤。犹如有人欲得求实。为求实故。持斧入林。彼见大树成根.茎.节.枝.叶.花.实。彼人不触根.茎.节.实。但触枝叶。诸贤所说亦复如是。世尊现在舍来就我而问此义。所以者何。诸贤。当知世尊是眼.是智.是义.是法.法主.法将。说真谛义。现一切义。由彼世尊。诸贤。应往诣世尊所而问此义。世尊。此云何。此何义。如世尊说者。诸贤等当善受持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眼.是智.是义.是法.法主.法将。说真谛义。现一切义。由彼世尊。我等应往诣世尊所而问此义。世尊。此云何。此何义。如世尊说者。我等当善受持。然尊者大迦旃延常为世尊之所称誉。及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唯愿尊者大迦旃延为慈愍故而广说之

尊者大迦旃延告诸比丘。诸贤等。共听我所说。诸贤。云何比丘心出外洒散。诸贤。比丘眼见色。识食色相。识着色乐相。识缚色乐相。彼色相味结缚心出外洒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识食法相。识着法乐相。识缚法乐相。彼法相味结缚心出外洒散。诸贤。如是比丘心出外洒散。诸贤。云何比丘心不出外洒散。诸贤。比丘眼见色。识不食色相。识不着色乐相。识不缚色乐相。彼色相味不结缚心。不出外洒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识不食法相。识不着法乐相。识不缚法乐相。彼法相味不结缚心。不出外洒散。诸贤。如是比丘心不出外洒散

诸贤。云何比丘心不住内。诸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识着离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识着定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彼识着无喜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彼识着舍及念清净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

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彼识着空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彼识着识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彼识着无所有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识着无想智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诸贤。如是比丘心不住内

诸贤。云何比丘心住内。诸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识不着离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识不着定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彼识不着无喜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识不着舍及念.清净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

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彼识不着空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彼识不着识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彼识不着无所有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复次。诸贤。比丘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识不着无想智味。不依彼不住彼。不缘彼不缚彼。识住内也。诸贤。如是比丘心住内也

诸贤。云何比丘不受而恐怖。诸贤。比丘不离色染。不离色欲。不离色爱。不离色渴。诸贤。若有比丘不离色染。不离色欲。不离色爱。不离色渴者。彼欲得色.求色.着色.住色。色即是我。色是我有。欲得色.着色.住色。色即是我。色是我有已。识扪摸色。识扪摸色已。变易彼色时。识转于色。识转于色已。彼生恐怖法。心住于中。因心不知故。便怖惧烦劳。不受而恐怖。如是觉.想.行。比丘不离识染。不离识欲。不离识爱。不离识渴。诸贤。若有比丘不离识染。不离识欲。不离识爱。不离识渴者。彼欲得识.求识.着识.住识。识即是我。识是我有。彼欲得识.求识.着识.住识。识即是我。识是我有已。识扪摸识。识扪摸识已。变易彼识时。识转于识。识转于识已。彼生恐怖法。心住于中。因心不知故。便怖惧烦劳。不受而恐怖。诸贤。如是比丘不受恐怖

诸贤。云何比丘不受不恐怖。诸贤。比丘离色染。离色欲。离色爱。离色渴。诸贤。若有比丘离色染.离色欲.离色爱.离色渴者。彼不欲得色。不求色.不着色.不住色。色非是我。色非我有。彼不欲得色。不求色。不着色。不住色。色非是我。色非我有已。识不扪摸色。识不扪摸色已。变易彼色时。识不转于色。识不转于色已。彼不生恐怖法。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惧。不烦劳。不受。不恐怖。如是觉.想.行。比丘离识染。离识欲。离识爱。离识渴。诸贤。若有比丘离识染。离识欲。离识爱。离识渴者。彼不欲得识。不求识。不着识。不住识。识非是我。识非我有。彼不欲得识。不求识。不着识。不住识。非是我。识非我有已。识不扪摸识。识不扪摸识已。变易彼识时。识不转于识。识不转于识已。彼不生恐怖法。心不住中。因心知故。便不怖惧。不烦劳。不受。不恐怖。诸贤。如是比丘不受不恐怖

诸贤。谓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坐起。入室燕坐。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此世尊略说。不广分别义。我以此句.以此文广说如是。诸贤。可往向佛具陈。若如世尊所说义者。诸贤等便可受持

于是。诸比丘闻尊者大迦旃延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坐起。绕尊者大迦旃延三匝而去。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向世尊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即从坐起。入室燕坐。尊者大迦旃延以此句.以此文而广说之

世尊闻已。叹曰。善哉。善哉。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义。所以者何。谓师为弟子略说此义。不广分别。彼弟子以此句.以此文而广说之。如迦旃延比丘所说。汝等应当如是受持。所以者何。以说观义应如是也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分别观法经第三竟(二千七百五十一字)

同类推荐
  • 大乘起信论别记(本)

    大乘起信论别记(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脉诀考证

    脉诀考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母亲

    母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俞敏洪: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管理视野004)

    俞敏洪: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管理视野004)

    新东方出世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因为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上映更为众人所知。但是从创始者的角度反观公司的成长、成功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还是一个空白。本刊主编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陈晓萍与俞洪敏先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 你比星河还璀璨

    你比星河还璀璨

    新书《大佬的小可爱野翻了》小时候,她手里拿着砖头:“跟着我有糖吃,跟不跟?”“跟……”“做我小弟做不做?”“做……”长大后,他看着呼吸繁乱的女孩儿,嘴角微扬:“嫁不嫁?”“嫁嫁嫁,嫁还不行吗!”人来人往的路上,她红着脸答应,他将人拦腰抱起,直奔民政局,不给她反悔的机会。小时候她高他一头,长大后他高她一头,小时候她保护他,长大后,换他来保护她。
  • 极品球星

    极品球星

    简介极品渣男重生后属性全满变成极品男神的故事。重生的林天满能力满属性却被国足拒之门外。从香港到欧洲,他开拓出一条自己的足球之路。留住巴蒂买回巴乔携手并肩一起重振翡冷翠是第一步。驰骋五大联赛,建立属于自己的足球王国才是终极目标。前世的悲催无法改变,今生无论如何也要达到圆满!前文已经进行大幅度修改,删减近10万字冗长多余的内容,使剧情看起来更紧凑流畅。欢迎新老读者前来试读。QQ书友裙:706945304,欢迎加入。求收藏求推荐票。每天中午12点,晚上8点更新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本书以言情小布局为主线,铺张开后宫利益争斗和政治权势比拼的大场景,无情而现实的揭示着帝王之家权势争斗的残酷和冷漠,揭示着古代女子的无奈与悲哀。书中层层叠叠的恩怨纠缠,无边无尽的爱恨情仇,带你进入那个繁华盛世之前一度纷乱离合的动荡年月,让你由心灵的最深处去感知‘一将功成,万骨惧枯’的深意。优美的文字,层出的情节将为你完美的展示出那繁华背后令人撕裂肝肠的平凡故事,谱写出政治与爱情的完美演绎。读者群:37205770,13820601,40834603,10267321,36392946,37684295本人Q号:944598322,加入者请注明:红袖
  • 我的初恋萧

    我的初恋萧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是美好的初恋就像一个古老的美丽传说,总是在不经意间闪现出来,萧的隐隐约约的歌声,萧的淡淡的忧郁,萧的无怨无悔的执着,萧的单纯的依恋.....
  • 闪耀

    闪耀

    这是一个寻常的早晨。在朝阳中学的高三楼里,响起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这是祁风扬担任物理老师的第八个年头。一如既往,他没有带任何讲义,也没有做任何课件,看似有些木然地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睡倒一片的学生,等待上课铃声把他们叫起来。“上课。”“起立!” “老师好!”“同学们好。”祁风扬说,“请坐。这节课是复习课,我们来回顾一下万有引力定律,然后完成相关习题。”
  •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第一次对外开放是1914年(民国三年),因为当时清逊帝溥仪还住在内宫里,所以开放范围很小,仅限于外朝区,而且票价非常昂贵,参观的人很少。溥仪被逐出皇宫后,故宫归国家所有,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走下神坛,正式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958年7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普通民众花上几角钱就能亲身走进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故宫对外开放的陈列主要为两大体系:一是以故宫宫殿建筑为主体的宫廷史迹陈列;一是以故宫藏品为主的历代艺术品的专馆陈列。盗贼们盯上的就是故宫的藏品,特别是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的珍宝馆养心殿内的无价国宝,建国后五个盗宝飞贼无一例外是在养心殿折断了翅膀。
  • 废柴杀手妻

    废柴杀手妻

    一句话简介:两只妖孽、两只妖孽,谈恋爱、谈恋爱,两只都是变态、两只都是变态,真可爱、真可爱。咳咳,来正式的:玩世不恭,懒散随性,她是杀手界至尊,号称妖帝,眼里却只容的下美食美酒,只因被XS病毒控制了神经中枢,才不得不受人驱使。一朝穿越,做了修真世家的废柴小姐。被抢了嫡小姐的位置,抢了未婚夫,抢了进传承之地接受传承的资格,她都不恼,只要不欺负到她眼前,她乐得过悠闲的日子,只是有些人啊,自己作死,那也不能嫌她心狠手辣。废柴也是会咬人的哦~人人皆知,夜家大小姐,貌若无盐,天生绝脉,嗜酒如命,又贪吃好美色,还有养僵尸的爱好,好巧不巧的处了对象,还是个双腿有疾、男身阴脉,还瞎眼的独眼龙,实在是绝配、绝配。夜绝欢冷笑,丑女配瘸夫?丫丫的,真是个废物,能压住劳资吗?其实这就是两只妖孽慧眼识英雄(流氓,扮猪吃老虎的故事。【无虐、轻松,请相信作者的节操(泥垢,大胆跳坑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