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7800000015

第15章 寒热门(1)

发热

东垣云。仲景论内外不足。发热自汗之证。大禁发汗。若饮食劳倦。杂病发热。自汗表虚之证。认作有余。误用表药发之。汗大出而表益虚也。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为外伤。

手足不和。两胁俱热如火。先少阳也。从内而之外者为内伤。伤食令人头痛。脉数发热。但左手脉平和。身不疼痛是也。人迎气口俱紧盛。或举按皆实大。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内外俱伤也。夏月火乘土位。湿热相合。病多烦躁闷乱。四肢发热。或身体沉重。走注疼痛。皆湿热相搏。郁而不伸。故致热也。发热身疼。而身如熏黄者。湿热也。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

风湿也。汗出而身热者。风热也。身热脉弦数。战栗而不恶寒者。瘅疟也。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寸口脉浮。胸膈痞满。有类伤寒。但头不疼。项不强为异。虚烦与伤寒相似。

身热脉不浮紧。不恶寒。但热而烦。头不痛。香港脚为病。大便坚。脚膝两胫肿痛。或枯细者。当其发时。亦发热憎寒呕恶。有似伤寒也。春夏之交。发热而渴。或微恶寒。右手脉来数盛者。温病也。身热头疼。自汗多眠。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风温也。夏月大热而渴。脉盛躁者。热病也。夏月脉虚。身热而喘乏者。伤暑也。四肢发热。口舌咽干。烦躁闷乱者。心与小肠之火。

乘脾土之位。脾主四肢。为诸阳之本。脾热故四肢发热。每日晡时憎寒壮热。脉数盛而有痛处者。痈毒之将发也。

李士材治夏彝仲太夫人。年届八十。因彝仲远仕闽中。忧思成疾。忽发热头疼。医以伤寒发散禁食。一剂而汗如浴。喘促神昏。其脉大无力。即令进食。而投参、 、白术、橘红、甘草、煨姜。一剂而喘汗差减。倍用参、术至一两。证愈七八。惟食未强。此火衰不能生土。加熟附、干姜。服二月而痊。

经云。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螈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

肉痛。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病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郁。

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五条分属五脏证。)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谓下焦肝肾之病。)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谓上焦心肺之病。)诸热瞀螈。皆属于火。

(手少阳三焦经。)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手少阴心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足太阳膀胱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手厥阴心胞络经。)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足太阴脾经。)诸躁狂越。皆属于心。(足阳明胃经。)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足厥阴肝经。)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手太阴肺经。)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手阳明大肠经。)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手太阳小肠经。)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足少阴肾经。)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足少阳胆经。)按病机十九条。邵元伟分属经脏。前五条各属五脏之病。次二条兼该上下之病。后十二条分隶十二经证。而河间原病式从未论及。皆偏言盛气实邪。立言若此。虚者何堪。故楼氏指其治法之偏。诚非过也。观十九条中。除五脏上下外。其间属火者五。属热者四。其外惟风寒湿三气而已。况五脏中之心脏。岂非亦属火乎。

今以全节类诸热门。使学人比例而观。庶寒热热盛之机。可了然无惑矣。

盛启东云。治热须辨真假。夫真热则发热恶寒。脉数有力。按之更实。烦躁口渴。大便燥。

小便赤涩。或利臭积。发言壮厉。不欲近衣者是也。亲乎表者宜发散。亲乎里者宜通泄。假热亦发热恶寒。而足必不热。脉大而虚。按之微弱。身虽炽热而不躁不渴。或见虚狂躁渴而不能引饮。

发过顷之即止。终不及声高詈骂者也。经曰。寒热有真假。治法有逆从。此之谓也。

杂病发热。阴虚于下也。经云。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间而发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

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丹溪论昼夜发热。昼重夜轻。口中无味为阳虚。午后发热。夜半则止。口中知味为阴虚。阳全阴半。阳得以兼阴。阴不得以兼阳也。至于或昼或夜。或作或止。不时而发者。此脾胃气血俱虚。火气不宁之证。不可拘于昼夜之候也。阳虚责在胃。阴虚责在肾。盖饥饱伤胃。劳役则兼伤脾。阳气虚矣。房劳伤肾。竭力则伤肝。阴血亏矣。

肾虚火不归源。游行于外而发热者。烦渴引饮。面目俱赤。遍舌生刺。两唇黑裂。喉间如烟火上冲。两足心似烙。痰涎壅盛。喘急气促。脉洪大而数疾无伦。按之微弱者是也。法当导火归源。误用寒凉必殆。即或知其本虚而用补益。不辨阴虚阳虚。漫投参、术。则阳愈盛。而阴愈虚。

壮热转增。八味、桂、附之属愈不敢施。不得已用知、枯、芩、连折之。必至燥渴咽痛腹痛泄泻而死。

凡暴热不止。脉滑数。或洪盛。皆为实热。宜随表里孰轻孰重而清理之。或脉虽沉而按之实坚者。

为里实。必用苦寒下夺之。若热久不止。脉来虚数无力。服调补药不应。饮食无味。或至夜烦渴。

或反加干咳者。此必阴血受伤。当以血药调补其阴。则阳热自化。阴阳虚盛之机。不可不审而急为转关也。

〔诊〕脉数为热。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无力虚热。有力实热。滑数心下结热。缓而滑为热中。

牢为脾胃盛热。若发热而脉反沉细。或数疾无力者。病脉相反也死。病热有火者生。心脉洪是也。

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热而脉静者难治。脉盛汗出不解者死。脉虚热不止者死。脉弱四肢厥。

不欲见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

潮热

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

有虚有实。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证。其余有潮热者。当审其虚实。若大便坚涩。喜冷畏热。心下 然。睡卧不着。此皆气盛。所谓实而潮热也。凉膈散、大柴胡辈下之。若胃气消乏。精神憔悴。饮食减少。日渐 羸。病虽暂去。而五心常有余热。此属虚证。宜逍遥散、小柴胡等加减。有每遇夜身发微热。病患不觉。早起动作无事。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朝用加味逍遥散。暮用六味丸。不应。用当归补血汤、加减八味丸。有潮热似疟。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气弱脉弦。服补药不效者。此属饮证。随气而潮。故热亦随饮而潮。于痰饮门求之。气口脉滑。内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者。于伤饮食门求之。

恶寒(背恶寒)

经云。阳虚则外寒。奈何。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

而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恶寒者。虽当夏月。若遇风霜。欲得重绵。时觉凛凛战栗如丧神守。

此热伏于里。而反觉自冷。实非寒也。或曰。往往见有服热药而愈者。何也。曰。病热之人。其气炎上。郁为痰饮。抑遏清道。阴气不升。病热尤甚。积痰得热。亦为暂退。热势助邪。其病益深。或曰。寒势如此。谁敢以寒凉药与之。非杀而何。曰。古人遇战栗之证。有以大承气汤下燥屎而愈者。恶寒战栗。明是热证。但有虚实之分耳。

有卫气虚衰。不能实表分肉而恶寒者。有上焦之邪隔绝营卫。不能升发出表而恶寒者。有酒热内郁。不得泄而恶寒者。背恶寒是痰饮。仲景云。心下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冷如冰。指迷茯苓丸。身前寒属胃。经云。胃足阳明之脉。气虚则身以前皆寒栗。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理中丸。表虚恶贼风。上焦不通。阳气抑遏。而皮肤分肉无以温之。故寒栗。升阳益胃汤。开发上焦。以升阳明。出外温之也。外感。内伤。伤食。湿痰。火郁。皆有恶寒。

非独阳虚也。若脉浮紧。头痛拘急。身疼微恶寒热起。是外感。审时令轻重发散之。脉缓弱。或气口虚大。按之无力。兼见倦怠。手心热。是内伤元气证。补中益气汤加桂、附二三分。以行参、之力。且益阳气也。脉弦滑。恶心头痛。饱闷溢酸。是内伤宿食。从伤食治。或脉来涩伏。腹满烦热喘促者。是冷食结滞于内也。当与温消。枳实理中汤。审系肉食。加炮黑山楂一二钱。脉滑或沉。周身疼痛而恶寒者。属湿痰。乃痰在上焦。遏绝阳气而然。肥人多此。宜二陈加二术、羌、防。少佐桂枝。甚者先吐之。恶寒非寒。不战而栗。从火郁治。火郁汤。若郁遏阳气于脾土。令人恶寒者。东垣升阳散火汤。内虚里急。恶寒少气。手足厥冷。少腹挛急。足胫疼酸。此阳不足也。

大建中汤。背恶寒。脉浮大而无力者。为气虚。脉弦紧。寒热兼作。乃疮肿之候。须问身中有无肿处。大抵恶寒证。除阳虚外。属表证者多。乃表中阳气不得发越而然。须辛散之。恶寒家不可过覆近火。寒热相搏。脉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营之药。自然不恶寒矣。妇人恶寒。尤不可近火。寒气入腹。血室结聚。针药所不能治矣。

祝仲宁治一贵妇病恶寒。日夜以重裘覆其首。起跃入沸汤中不觉。医以为寒。祝持之曰。此痰火上腾。所谓阳极似阴也。非大下之则火不杀。下经宿而撤裘。呼水饮之。旬日气平乃愈。

李士材治吴文邃眩晕三载。虽战栗恶寒而不喜饮热汤。五月向火。数外家拥居帷幔。屡服姜、桂不效。脉浮之细小。沉之搏坚。是郁火内伏。不得宣越也。用金花汤加柴胡、甘草、生姜。乘热饮之。移时而恶寒减。再剂而撤火炉。逾月而起。更以人参汤进六味丸。两月全安。

石顽曰。凡病但恶寒而不发热者。多属火郁之证。举世一以阳虚为治。误人多矣。如墅关谢君宣之病。七月间寒热如疟。因服芩、知、石膏辈。稍间数日。后因小便。精大泄。遂脑痛如破。

恶寒振振欲擗地。医用八味、六君。三倍参、附而寒不除。继用大建中。每服人参五钱。熟附二钱。其寒益甚。春旺人日。始延治于余。诊之脉仅三至。弦小而两寸俱伏。但举指忽觉流利。审其证。虽五袭重裘。大畏隙风如箭而不喜近火。恶寒虽剧而忽重忽轻。口鼻气息全冷而胸中时觉上冲。小腹坚满而块垒如石。大便坚硬而欲了不了。小便短数而时白时黄。阳道虽痿而缓纵不收。

气色虽憔悴而不晦暗。此证起先本属阳虚。因加用参、附阳药过多。壮火不能化阴。遂郁伏土中。

反致真阴耗竭。是以二便艰涩。所谓阴虚自致泉竭也。法当升发其阳。先与火郁汤六服。继进升阳散火、补中益气。而恶寒微除。重裘渐解。肢体微汗。口鼻气温。脉复五至。二便调适。小便微和。阳亦渐举。嗣后令服六味丸、生脉散。异功散。调理而康。

背恶寒 背为阳位。背上恶寒。阳受病而阴邪亢逆也。其病有七。一者暴中阴寒。四肢厥冷而背恶寒。脉必沉细。附子汤温散之。一者素禀阳衰而背上常微畏寒。脉来微弱。八味丸温补之。

一者热邪内伏。烦渴引饮而背恶寒。脉多沉滑。或伏匿。此火郁于内也。热病初发多此。白虎汤解散之。一者中暑 热。亦多有背恶寒。人参白虎、清暑益气。按证清解之。一者湿痰内郁。肢体疼重而痞闷头汗。其人必肥盛。其脉或缓滑。或涩滞。滑则指迷茯苓加胆星。涩则苓桂术甘加半夏、广皮分解之。一者瘀血内滞而头汗目黄。小便清利。大便溏黑。小腹偏左或左胁中脘有疼处。脉必关尺弦紧。或带芤状。桃核承气、犀角地黄。随上下虚实清理之。一者无故脉数。而背恶寒疼重寒热者。为发痈疽之兆。膏粱多此。不可疑似而迟延难疗也。

振寒

经言虚邪之中人也。洒洒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见于色。不知其身。又曰。阳明所谓洒洒振寒。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当泻阳者也。又云。阳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振振寒栗。当补阳者也。如六脉弦细而涩。按之空虚。此大寒证。亦伤精气。当温补者也。泻阳。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补阳。黄 建中汤。若夫真阳虚证。但寒栗耳。不作振也。或兼风寒则振。桂枝加附子汤。

战栗

经云。肾之变动为栗。原病式曰。战栗动摇。火之象也。阳动阴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固。屈伸不便。为病寒也。栗者寒冷也。或言寒战为脾寒者。未明变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热甚。

亢极而战。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栗也。寒栗由火盛似水。实非兼有寒气也。以大承气下之。多有燥屎。下后热退。则寒栗愈矣。若阳虚则但畏寒。阳郁则振寒战栗。有火无火之分也。亦有暴感寒邪。恶寒脉伏而战栗者。麻黄汤发散之。

寒热

经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风气客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

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寒热如疟。表里不和者。小柴胡为主药。至夜转甚者。加丹皮、山栀。日久虚劳。寒热不除者。柴胡四物汤、加味逍遥散。脾病则血气俱不宁。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病如疟状也。元气虚人。遇劳即发寒热。此元气下陷之故。或劳力而发寒热。腿缝中结核作痛。谓之劳发。俱宜补中益气汤。病寒热间作。腕后有斑三五点。鼻中微血。两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殊无大热。此脾胃气虚而挟微邪。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煨葛根。郁怒而发寒热。逍遥散。内伤疟疾寒热。各具本门。伤寒寒热。不在此例。

同类推荐
  • 疸门

    疸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ount Bunker

    Count Bun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梨树县乡土志

    梨树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法雅言

    书法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兵制

    兵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漠北迷梦

    漠北迷梦

    清纯善良的大学生雪晓琦怀着对校园无限的留恋走向社会,单纯质朴的她只想和喜欢的人不离不弃白首到老。可是她这个最简单不过的愿望却被现实毫留情地击碎。无奈之下,她接受了现实的安排,不要爱情只要生活。然而,人生绝非她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命运在不知不觉中把她推向了一个个人生的风高浪尖上,使她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演绎了普通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书中讲述了善良忠厚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替朋友巴萨尼奥向冷酷无情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借高利贷,并以自己的商船作为抵押,夏洛克想乘机割取安东尼奥的肉便答应了。但安东尼奥的商船却出事了,夏洛克把安东尼奥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聪明的鲍西亚答应夏洛克可以割取安东尼奥身上的任意一块肉,只是若流下一滴血的话(合约上只写了一磅肉,却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和财产来抵换。最后安东尼奥获救,除了夏洛克之外,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The Cavalry General

    The Cavalry Gener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不想在异世界称王称霸

    我不想在异世界称王称霸

    世界的一角,这里伫立着森立的古堡、白雪掩盖的山尖、遍野的花草、密集的松针阔叶林。这是地球最后一片净土、禁忌的末裔、失落的剑和魔法的传承之地。一位懵懂天真的少年从禁忌之地走出,面对他的是光怪陆离的世界和逐渐淡薄的人心。
  • 职场狩猎者的8堂必修课

    职场狩猎者的8堂必修课

    职场就是一个狩猎场,输赢皆有规则!是主动出击,成为职场的狩猎者,还是消极等待,成为他人的猎物?本书通过职业发展的8堂课,全面剖析职场规则,帮助职场中的你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轻松行走职场!
  • 剑气纵横异界之旅

    剑气纵横异界之旅

    一位自小被父亲遗弃的少年,长大后更是被自己所信任的朋友陷害而死。但却没想到死后居然意外重生在另一个奇异的世界,本以为是老天可怜,让他重活一世,没想到却因为长了一双凶神恶煞的双眼,全村人视他为不祥之人。终于有一天,在一位村里老人走路摔死后,他被赶出了村子……
  • 汉译英翻译能力研究

    汉译英翻译能力研究

    本书绝无大而无当的空论,细节照顾得非常周到,从词语搭配、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到审美篇章,乃至百科常识、专业背景,均在翻译能力的总框架下得到关照。作者还讨论了学界争论已久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也触及了翻译经验与翻译能力的关系等议题。本书可称得上是汉译英翻译能力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相信无论是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还是教学前沿的教师,或是翻译专业的学生,都能从本书中各取所需,从中获益。
  • 这么慢,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

    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 重生归来:神尊,接住我!

    重生归来:神尊,接住我!

    “莫不是为了平息他们的贪欲,便要你付出生命去平息?”灵阵中,一抹透明,仿佛随时会消散的身影摇头道:“我生来为苍生,更为你。灵魄,这不是在你身上吗?”行烈猛然抬头,满眼痛苦看着她道:“待如何?”你还不是回不来了,就算我如今作用六界,也是了然无趣。透明的身影,心里也是不好受,却只能够笑笑。“倘若我真的回不来了。”话未完他看着明媚的女子道:“继续踏遍千山万水,待你归来!”她为灵生,却也存三魂七魄,七情六欲,世生为天下苍生,也只会一人而生,更为一人而复生,从始至终,只为一人罢了。他不知为何为,会爱上那个系天下苍生义无反顾的女子,却知道,她会为他而归来。她不会的,慢慢教就是,为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