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1500000005

第5章 大易总叙章(5)

注云:八章言“前却违黄老”者,黄帝、老君二大圣。至此详明三圣人之立言垂训,其尊崇前圣后圣之意。回视后之末学,总无所知,妄诞相高,开口谤毁者,其罪当何如哉经曰:“若夫至圣,不过伏羲。”伏羲亦作庖犧,亦作伏戯。孔子《翼》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文王“结体演爻辞”,示“西南得朋”之妙。何谓“《十翼》以辅之”《易》之书也,伏羲画卦,文王繇辞,周公爻辞,共为二篇曰“正经”。仲尼于正经之后,《翼》以十篇,曰上彖传、下彖传、大象传、小象传、系辞传上、系辞传下、文言传、说卦传上、中、下十篇,是为《十翼》。本释《易》,乃不曰“释”,而曰“翼”者,以辅翼之道也。圣人上祖下法,经自为经。翼之为翼,欲使后之学者,知圣人不敢先于前圣,亦不紊乱正经。传自商瞿至于费、孟、梁、丘。费之言曰:“彖辞所以解经”,乃分二翼于各卦之下。费之易行,圣经乱矣。费直不明圣人不先不紊之意,若正经可紊,则仲尼早分而释之矣。费传至郑康成,郑主费也。郑之言曰:“《文言传》者,所以释乾坤二卦,乃移于乾坤上卦之后。至于王弼,王弼主费、郑。弼之言曰:《象传》所以释爻,乃移于各爻辞之后,各添“象曰”、“彖曰”字。数百年间已三紊乱,既乱正经又失《翼传》,费直作俑,郑、王和之。今之《易》,非《周易》,乃王弼之《易》也。先贤欲复《周易》之《翼》多矣,只如宋李焘、晁说之、欧阳修诸公,皆尝校定《周易》,以为古《易》。焘曰:《周易》十二篇始紊于费、郑,大乱於王弼,乃复校定,名曰《古易》,极于州学。晁说之再定古《易》,正经二篇,《十翼》十篇,“已亡”、“说卦”二篇。欧阳修曰:秦火《易》之正经以卜筮存,是则《十翼》之书,散在人间。汉文帝广求文字,《十翼》所存唯彖、象、系辞、文言耳。后至汉宣帝时,河上女子掘冢,得《易》全书上之,内“说卦”中、下二篇污坏不可复识。如是则《十翼》果亡二翼,后人以序卦、杂卦是《十翼》者,非也。其辞肤浅,后之学人唯相附和。独程氏有卓然之见,其遗书曰:序卦非《易》之蕴,此不合道。后横渠以大匠一斧辩之,更非是,唯程氏知亡二篇也。朱熹曰:独乾一卦,是《周易》之本文,弼不敢紊。朱熹曰:《周易》上、下两篇,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并孔子所作之传十篇,凡十二篇,中间颇为诸儒所乱,今悉整而正之,定著为经二卷,传十卷,以复孔子之旧。自熹到今,已二百年,竟不复旧者,其有以夫?《易》非《十翼》,则易之道何以明,言辞何以通,变动何以识,制器何以象为道而不通言辞,则不得情性之感;为道而不知变动,则不得金水之化;为道而不工制器,则不得鼎炉之用;为道而不达吉凶,则不得逆顺之理。《翼》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也。”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夫幽深,乃恍惚杳冥之谓。君子有为、有行,必于恍惚杳冥之中,而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仙翁谓《十翼》以辅之,斯言尽矣。圣人之用功,均沾后世,但恐后学无大福德,无大智慧,不足承当,千般蔽阻,无由见闻。三圣迭兴,制作推度,万世师法。伏惟至道,天生圣哲,奚有自悟必资师授。纵负聪明,谋虑忖度,如有所障。若有仁贤,研心究竟,忽得师旨,心胸豁然。犹如室中褰去帷帐,分明洞达。一似瞑目上登高台,何所不见,人不求师,奚自觉悟倘有所师,先以《参同契》一书辩之,若句句能明,章章洞晓,方是真正;苟有一句懡囉含糊,便难信受。若除此书,谓别有途可成道者,此大诳人。何以故此书文王、周公、孔子祖述伏羲者也。故仙翁曰:“夫子庶圣雄。”万世之下,孰能超乎孔子也哉且黄帝《阴符》三百,老子《道德》五千,符合不差,惟明此道。是以老祖、天师、葛、许、浮丘诸仙皆从此入,又如紫阳《悟真篇》、缘督子《金丹难问》等书,皆祖《参同》也。参之佛典、道经,俱契于此。若有人曰:某师谁氏,又复师谁,其说如流。问其《参同》,多所不晓,此皆地狱种子,反谓至道不在文书,狂妄盲引。孰知此书参勘真实,方可下手。况乎《火记》六百,时节爻符,密言妙语,从首至尾郑重而说。人不熟思求其源流,以顺幽明共居之故。此书为贤者谈,曷肯轻述果若结舌,道恶乎传尽露竹帛,又泄天符。“犹豫增叹息”者,犹乃兽名,此兽性多疑,居山,闻有声则豫上树,下上非一。故不能自决者名之曰“犹豫”。仙翁自说趋趄,涉川畏邻,自增咨叹,俯仰再三,缀撰斯文也。然陶冶后来,有隐露法度,其口诀未可悉陈,但述纲纪,略见枝条耳!

金丹刀圭章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至完坚。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气索命将绝,体死亡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注云:仙翁铺叙到此,方言入室临炉,下手结丹以入鼎也。上根者,当明是书,最有次第而不泛。《参同》一书,此章大有肯綮。非此一章之详,后人如何下手修丹之流未遇师旨,不知是书隐而且奥。观至此章,浑如嚼蜡,无入头处,只得猜为五金八石煅炼之事,到底无功,反怨圣师谩语,诚为可怜。今略泄露,未释后疑。“以金为堤防”者,大修行人,参炼九还金丹,须明此金乃西方兑中之金也。先辨真心,求彼兑金,立置坛墠,常加谨护,堤防固济,以待此金之生水也。所生之水,尤当推度而明辨之。要知此水,是先天之水耶是后天之水耶若是后天,则水溷浊,不可以炼还丹;若是先天之水,又待其水之清而用之也。诗曰:泾清渭浊,盖泾水清而渭水浊也。修丹者待其泾水之清,优游防闲,不可挠动,是云“水入乃优游”。此水之清中有真金,周兴嗣曰:金生丽水,清之至也。且要知其斤两轻重而后用之。盖此兑金,必约十五两重者,借近一斤之准则,是云“金计有十五”也。金重到十五两,则能生丽水矣。何谓“水数亦如之”非言水亦十五两,要水与金相称,如十五两之金,必能生多少之水,故曰“如之”。所以仙翁叮咛临炉方定其铢两,若十五两之金已生到五分之水,则水过余而不可用。是云:“五分水有余。”若此金初生水到二分时,乃真可用。是云:“二者以为真。”即此二分之水,必约十五两之金,是云:“金重如本初。”若水已到三分者,亦不堪用。是云:“其三遂不入。”若金水之数,及时相等,急以二分之火而合之。是云:“火二与之俱。”金水火既已相合,则火受金炁,复得水制,结成还丹,乃能变化,而状若神矣。下手临炉之工,莫此为要。是以圣人年中取月而置金,月中测日而听潮,日中择时而应爻,时中定火而行符。何谓行符古圣先贤以炼金丹为一大件事也,推度时节立攒簇法,以一年七十二候簇于一日,以三百六十爻攒于一月,以三十六符计一昼夜,分依十二时中。是一时有六候,比之求丹,止用二候之火(一为久);一时有一爻,比之求丹,不要半爻之顷;一时有三符,此之求丹,止用一符之速。所谓单符单决者此也。所以黄帝言《阴符》者此也。故曰:“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者,此也。修丹仙子,于此一符之顷,蹙三千六百之正气,逆纳胎中。当斯之时,夺天地之造化,窃日月之精华,地轴由心,天关在手,交龙虎两弦之炁,擣金水一体之真,龟蛇盘结于丹炉,乌免会行于黄道,黑白交映,刚柔迭兴,玉炉(一为户)储祥,紫华映日,荧惑守于西极,朱雀炎于空中,促水运金,催火入鼎,伏蒸以太阳之炁,结号黄舆之丹也。夫初炼金水之时,堤防以岁月而计。至于合丹之际,止用一符之工夫。久则毁性而伤丹,一亏则伤寿年矣。是云:“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修丹一事,本为延寿登真,若差一发,反伤寿矣。故仙翁诲后学必要慎密明窗尘者,比丹之至微也。“擣治”者,阴阳之交炼也;“持入”者,保持之而收入也;“赤色门”乃乾之户,丹从乾之户而归神室;“固塞”者,闭息也;“际会”者,九窍也。皆要坚完而无所失。“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者,盖阳丹之初到,其中有信,乍得离中之火,昼夜周流一身,百节万神,悉皆听命,正宜勤勤内守,使声寂而意和,炁匀而脉住,丹始凝结。“始文使可修”者,炼丹之始,用文火而修之。其首尾则皆武火:首用武火以炼己,终用武火以温养。故鼎器歌曰:“首尾武,中间文”是也。“候视加谨慎”者,不可自取踈慢。泥丸有云:“工夫不到不方圆”是也。“审察调寒温”者,勿为人物所瞒。紫阳翁曰:“调停火候托阴阳”是也。周旋以十二节,终而复始,直待添汞抽铅,铅将尽,汞亦干,七魄已死魂亦变,是“炁索命将绝,体死亡魂魄”也。景象至此,其色转为紫金赫赤之还丹也。“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者,其少如一提之粉,其小如一丸之药。黍大曰“丸”,其轻如刀圭之匕,言至微也,而其神妙有不可述也。

此章备言下手之功,然细微玄旨,必师口传,孰能依文而成事哉先贤朱文公欲闻至道,不得师传,酷好此书,迨衰病中答侍郎袁公书曰:“《参同》之书,本不为明《易》,乃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文公该博如此,为无师指,想为纳甲之法。恶知此书直欲明《周易》之道,故曰:《周易参同契》。况丹道行持进退之候,并不用纳甲之法也。又书云:近者道间不挟他书,遂得熟玩《参同》,粗能晓其文义。盖向来虽屡看,率以无味弃去,今乃始识头绪,然未得其作料孔穴,夫玄言密旨,不可思议。文公屡以无味弃去,盲师却要猜量。又云:异时每欲学之,不得其传,无下手处。则圣贤非师,慧同孔孟,奚自会邪今人自满自足,妄猜妄为,若视前贤,其罪多矣。使熹得师指授,大明圣人易道,必不固执为卜筮之书也。

水火情性章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蚀,常在朔望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以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玉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注云:“五行数”者,金、木、水、火、土,推而为三五一之数。如炼金丹,则以铅、汞、银、砂、土为五行,而配合阴阳。故水能灭火者,谓阴能消阳。日月薄蚀,必在朔望,阴阳二者盛衰相侵。若阴阳和,两相饮食,则自然有交感之道矣。金与水同名曰“情”,木与火同字曰“性”。情居西北,性主东南;东南曰“我”,西北曰“彼”。金水之情,自然外来,而克木火,木火之性,乃内还而结金丹。是之谓“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是此二句为《参同》之骨髓也。“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者,仙翁得圣人之的旨,复获古文《龙虎经》,依法修炼而丹成,乃撰此书,以训于后。因历叙黄帝之丹成曰“金华”,淮南之丹成曰“秋石”,玉阳丹成曰“黄芽”。丹成冲举,各立一名,无非是此还丹也,无非是先天一气也,无非同类之物也。后人闻“金华”即猜为五金;闻“黄芽”即猜为八石;闻“秋石”即猜为便溺。岂知古圣先贤方便立名,所炼之丹,奚出阴阳之外而别有路耶此道惟圣人为能勤行,自古迄今,一道而已。三教大圣,必须同类,方可施功,故云:“古今道犹一,对谈吐所谋”,除此一途,更无他术。后之来者勉力深思,求师指示,则知是书昭昭尽露,不我欺矣。上阳子曰:“《参同契》三篇,体用不杂,功妙非常。参者,参天地造化之体;同者,资同类生成之用;契者,合造化生成之功。上篇叙炼丹之本末,中篇列细微之密旨,下篇补遗脱之法象。”上篇与《龙虎上经》表里义合,世疑《龙虎经》必后人祖《参同契》上篇述以为经,亦必有上、中、下三经也。若无中下经,则何以谓之上经圣人之心,众人岂识盖上经者,首经之义,此固非凡可测。又况书中有“古记题龙虎”之句,以是明之,则上古之文何疑故云金碧古文。真人彭晓序谓:“仙翁不知师授谁氏,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又云:“未尽纤微,复作补塞遗脱一篇,继演丹经之玄奥。盖仙翁初授真人阴长生之旨,后复师徐从事,由是备悉玄微,仙传载详。”真一又云:“书成密授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是则源流,真实奚辩!此书之注何啻百余,惟彭晓、王道为优,如晓得师授受,观其明镜图,《参同》序亦已详明,而所注此书,尚自碎杂。故有畎浍殊流,妍媸互起之语。王道所释,尤为旷涸。今详《龙虎经》。言虽高古,不若《参同契》之明且诀也。其语幽玄隐妙,非得圣师叮咛下手之的,孰敢拟议如“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之下,便接“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则知古圣大贤,非有所师,宁敢虚说也!非师岂成是书也,非师怎合造化也!留此书于世者,圣心道眼也,天梯河筏也,修行人仰赖也。世无此书,则皆趋入旁门耶径,使盲师俗子架空捏怪,相牵引动挽入地狱尔。世非此书,则天地之间无修行之旨,无圣人之道也。已欲成天下之亹亹者,其何以哉留念深思,惟仙翁其天矣。大凡注书,注者,释也。其书隐奥难见,解释以晓后来。故必得一书之本意,必超前人之心地,明彻洞达,所注过于所作之书,方可注释。否则,彼处又不详,此处又不解,反误却后人。智慧低隘了方来耳目,莫谓后之来者不如今也。倘天生圣哲,欲正救之,则被其浊乱而不得分其清,归其正矣。其他经书尚可,如此书者,伯阳面拜阴、徐二真人,至道之正,其高制雄辞,幽藏奥旨,一字不苟,况以金丹之法之妙,鼎器之穴之用,何啻百件伯阳止以“金来归性初”一语皆尽!宋儒未达,不肯明《周易》之道,总看为卜筮之书,暗藏却羲文周孔神圣之心,黯却乾坤顺逆造化之道,枉屈伯阳踵制元言之谛。今若不晓露些孔窍,则四圣之心,万世莫伸;大易之道,万世莫明。岂知至要之言甚露,“昭昭不我欺”之切切也。

同类推荐
  • Margaret Ogilvy

    Margaret Ogilv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所欲致患经

    所欲致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寓圃杂记

    寓圃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镜

    女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闻证误

    旧闻证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赛亚人时代

    赛亚人时代

    【龙珠同人】某一天,世界突然被阴云笼罩,孙悟空和弗利萨出现在都市,神龙悬挂当空。一个愿望奇迹地将张宇带到了龙珠的世界。他要以赛亚人的身份活下去,不知不觉成了宇宙最强。当回到现实,以为所有只是一场梦的时候,拉开窗帘,钻石弗利萨在天上狞笑,吸收了所有战士的布欧走上楼梯,完美沙鲁进化到极致,扎马斯和布罗利撞倒了高楼。超4悟吉塔破门而入:“快,该去拯救世界了!”
  • 秋暮八月十五夜与王

    秋暮八月十五夜与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问道仙歌

    问道仙歌

    修真修的是长生,是逍遥,更是真我与傲骨。生命在妙手之下尤可苟延。逍遥在自足之中尤可长乐。但真我与傲骨,则不常有。且与萧九,持剑过红尘,一笑斩恩仇。
  • 旧事新知风雨声

    旧事新知风雨声

    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包括鲁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师和学人,他们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新知盛宴。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 绿皮部落讨伐战

    绿皮部落讨伐战

    本书目前已经写了110万字,共六卷。记述了高等精灵圣骑士克里斯蒂娜,屠龙勇士里昂和他们朋友的冒险故事,是一本非常纯粹,严格按照DND规则,比照《龙枪编年史》,《黑暗精灵三部曲》来写的西方奇幻。阅读警告:没后宫,没滥情,没种马(男主角里昂的种马生涯只是作为背景),没穿越,也没作者的外挂。剧情杀倒是有点
  • 等一寸日光来倾城

    等一寸日光来倾城

    因年少无知,夏平安喜欢上青年许灼,当她得知许灼还与当地世家千金卫优澜交往后,依然没有放手。年轻气盛的卫优澜得知了夏平安的存在,想小小地惩罚平安,没想到平安最好的朋友裴明珠帮她挡了这个灾难,背部被灼伤。自那以后,许灼也忽然退隐出所有人的生活……时隔三年,夏平安在奶茶店因为一对情侣在讨论裴明珠背上的伤痕很丑陋,平安忍不住上前与人厮打,裴明珠到来后,以为平安被人欺负,用瓶子砸了那个男人的脑袋,然后拉着平安落荒而逃,许灼送给夏平安的怀表却遗落在了现场。后来,机缘巧合,平安和明珠认识了陆轻舟,那一段往事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 鸢鸢相报

    鸢鸢相报

    他唤她清浅,却唤那表妹云儿,待到痛彻心扉,方知情到深处,然而突发的战争却不曾给她体味这深情的时间,便将她的心上人推向战场……三千繁华,不及你唇角轻挑,万马千军,怎敌你垂眉浅笑。范天涵,你可知我不想要你的状元袍,也不想要你的将军印,我要的,只是你的一场情深,三世缱绻。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情识体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情识体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咒术师的魔法攻略

    咒术师的魔法攻略

    黎兮兮本来是一位纯真善良又可爱的小咒术师,可惜天妒人怨,自从莫名其妙的来到魔法世界之后,就被迫体验了一系列的悲惨生活。亲,打猎吗?挖矿吗?海底求生吗?你体验过天天被人追杀吗?这里应有尽有。黎兮兮(╯‵□′)╯︵┻━┻ —————————————— 新书开坑,对话小说梦中遗迹,支持的来看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