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900000006

第6章 四勸正助雙修

諸善人。今既求生淨土。須修正助二行。使命終往生。不惟決定無疑。且增高品位。正修雖有多門。總重持名一法。以持名易。而得功亦易。古德於持名正行中。開出信行願三門。前篇義已略具。茲更引申四條。願有志者參而行之。一者。篤信佛語。你想無始以來。輪迴六道不能解脫。今生何幸而發此出世之心。又何幸而得聞念佛往生至易至捷之法。尚是遲疑不決。其病由於信佛未能真切故耳。須知智慧禪定。戒律見識。力量神通。慈悲苦行。還有勝於佛否。則佛所說法。斷不錯路。斷不悞人。是以稱佛言為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佛說極惡人。臨終十念成就。亦得往生。你一生作為。未必至於極惡持名之數。又多於十念。若不得往生。是佛悞人。引人走錯路。那有是理你今只要信得真。念念專切。日日無問。捱至臨命終時正念求生。全不顛倒。定得往生無疑。譬如種瓜決定得瓜。種豆決定得豆。又如陽燧取火。磁石引針。但得機感相投。斷無不應驗者。切勿自生障閡。裹足不前。其或疑情深重。雖聞如是說而終覺意中狐疑不決者。此由業障堅強。須時常提起正念。加以早晚懺悔日深月久。自能慧根披露。諦信無疑其念佛亦便十分得力矣。此為正行起信。開首緊要一條也二者。親善知識。念佛雖極易事。然念不得力。覺許久毫無好處。適遇境緣不順。便生退惰。或聞禪觀諸法。又思參禪習觀。改換法門。若不親近明師益友。警策評論。決錯悞不少。故修行雖要自己用功。全藉知識之力。經云。善知識為得道全因緣。假如自己工夫用錯了。賴知識指點歸正。自己工夫懈怠了。賴知識警覺策勵。我所不知的。望知識講明。我所已知的。須知識印證。若通文義之人。時當研究經教。增長淨土信根。亦須與善知識講明切究。方免泥解自悞。省庵法師云。世間小技。尚不可無師友。況念佛是出生死法門。若無知識從何開發。誰為引導。一念不覺。遂成淪墜。所悞不小。至臨終時。善知識更為緊要。善導和尚云。凡人命終。欲生淨土。須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如脫敝衣。得換珍服。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凡遇病時。便念無常。一心念佛待死。可囑家人及看病人。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閑雜語。將終之際。親屬不可垂淚哭泣。及發嗟歎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一時同聲念佛。助其往生。待身冷盡。方可哀泣。纔有絲毫戀世之心。便成罣礙。不得解脫。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余每見世人。平時念佛。求生西方臨病却又怕死。不說往生解脫之事。死門事大須自家著力。觀善導和尚如此開示。可知此係要緊關鍵。先須親近知識。庶臨終時。得其相助之力。此為正行提策熏修緊要一條也。三者常加精進。精進有多般。如後所列每日功課。及十念等法。或每日限定多少佛號。此聽各人籌量忙閒。立定課程。盡此報身。一日不可間斷。是謂恒常精進。遇清閑時。或一晝夜。乃至七日。三七日。四十九日。剋期專念。以期速證三昧。是謂勇猛精進。其念佛之法。無論一人多人念。趺坐經行念。默持出聲念。皆須一心靠定佛號。字字分明。纔覺糢糊。急提起覺照。或落於無記。或流於妄想。旋覺旋提。將此一句佛號。熏逼意根。塞斷雜念昏沉兩路。是為念佛正徹。不可過急。急則難久。不可過緩。緩則易散。又不可希冀入定。全不作意。放下隨口而念。最易入於輕昏境界。蓋念佛重在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全仗這個念頭。徑入蓮胎。念佛人不可不知也。迨至一心之極。不期禪定現前而自現。此是工夫純熟時候。與放下隨口入於輕昏者。逈然不同。玩之玩之。至於體究。念即無念。不妨無念而念。此一念。即是空假中三諦。即是事理四法界。即是唯識唯心二觀。即是實相無相涅槃妙心。此乃上根理一心念法。然亦不離一心靠定佛號。字字分明而念。此為正行持名軌則緊要一條也。四者願勤憶切。以此念佛功德。求生淨土是為願。然須時常懇切祈求。於一切善。隨喜回向。於一切惡。懺悔回向。隨時隨事。無不願在西方。則淨土緣熟。臨終往生。就如輕車熟路。毫無阻礙。至於憶想彌陀。尤為念佛之要楞嚴經大勢至章。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如切事繫心。或憶彌陀依正莊嚴。如觀想佛菩薩。法報化身。及白毫垂手。圓光化佛蓮華等相。或憶彌陀悲願功德。何等憐愍我輩。救拔眾生。焦思渴想。戀戀不忘。於持名中。正不妨低迴輾轉。憶念雙并。意與俱往。神與相融。此正是一心不亂。切勿謂念頭夾雜。自生疑慮蓋一心者。專注於一境之謂。如謀財好色之徒。其精神魂魄。千般算計。都歸并在一件事上。必期於到手而後已。正不得不謂之一心也。故念佛人要造次常不忘佛。久久成性。任運常憶。能遮一切惡念。成就一切淨因功德。古德偈云。臨終不能觀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此人氣絕即往生。大法鼓經如是說。葢臨終不能觀念。但得心中有佛。即如意而生。況憶念不忘者哉。此為正行憶願專切緊要一條也。能具以上四正行。往生已決定無疑。然更須廣修六助行。更能勝利。娑婆如苦海。念佛如乘船。生淨土如到彼岸。助行如帆楫盤費等物。有了帆楫盤費。則此船一往無礙。直到彼岸。何為助行。一者禮敬三寶。翹勤五體。廣修供養。此是修行人本分事。乃世人念佛疎懶者多。不特日無常禮。甚至見佛不拜。至於一切供養。更屬缺然。其故不過因口稱易。身禮難。空言易。力行難。不知難行能行。斯為可貴。雖說修行在內不在外。但外邊恭敬之容。亦不可少。且即外可以徵內。故古人云。真修行人。視紙畫木雕。即同真佛。愛如父母。敬如君王早晚朝參。必誠必敬。拜如山倒。起似雲昇。出而問訊。人而問訊。百里千里。常如目前。一飲一食。先須供養。龍舒淨土文曰。供佛。齋僧。燒香。獻花。懸幡。建塔。種種三寶上崇奉。皆可回向西方。況求生淨土之人。已是三寶弟子。若不敬重三寶。其求生之心。必不真切。故須各盡心力。切勿疎懶。二者懺悔業障。懺者。懺其已往悔者。悔其將來。修行人以懺悔為要。普賢菩薩。尚有懺悔之願。何況凡夫。因無量劫來。身口意三業。所造已深。俱能為種種障礙。故名業障。若不懺悔。業障不除。譬如垢衣。須加洗滌。譬如塵鏡。須加刮磨。垢去則衣新。塵去則鏡明。障去則身心清淨也。三者戒惡行善。龍舒淨土文云。全持齋戒。又禮佛念佛。讀誦大乘經典。解第一義。以此回向西方。必上品上生。所謂齋者。不食肉。不飲酒。不食五辛。所謂戒者。殺生。偷盜。邪淫。為身三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口四業。貪欲。瞋恨。邪見。為意三業。能持而不犯。是為十善。若犯而不持。是為十惡。持前四戒。加以不飲酒。是為五戒。持五戒而修淨土者。亦不失中品往生。若不能持五戒。豈可不戒殺。殺為五戒之首。是不殺為大善。殺則為大惡也。蓮池大師云。奉勸世人。既是念佛。便要依佛所說。要積德修福。要孝順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愛。要夫妻相敬。要至誠信實。要柔和忍辱。要公平正直。要陰隲方便。要慈愍一切。不殺害生命。不淩辱下人。不欺壓小民。但有不好心起。著力念佛。定要念退這不好心。如此纔是念佛人。定得往生。四者割捨情愛。世人於骨肉。每多愛戀。且視財產如性命。亦貪著不忘。濁世這邊情重。淨土那邊自然情輕。到命終時。神魂必歸重處。譬如一株大樹。那邊偏重。至後倒時。自然倒在重一邊。這是必然之理。從來妻子骨肉。總是有緣則聚。緣盡則散。到得散後。彼此都不相認。即如你多生以來。妻子骨肉不少。今在何處。你還恩愛麼。想到此不容不淡。其中還有惡緣聚會。眷屬即是冤家。不知不覺。暗受其害。豈不更錯愛了。至於財產等物。及種種嗜好。轉眼成空。尤當看破。五者解釋冤結。凡冤仇未結者不可結。如殺生偷盜邪淫等事。及貪瞋等情。皆是結冤仇之因。能戒則不結。不結則無冤仇。已結者宜解釋。如眷屬為冤仇。及外人以橫逆相加。以至犬咬蛇傷。都非無故。俱有宿冤。須要歡喜忍受。與他解釋。切不可一來一往。益結益深。雖淨土是橫超法門。果能一意求生。即莫大冤仇。不能阻我往生。然究不若早為解釋。更覺心無挂礙又要知多生累劫以來。冤對不少。因緣未遇。豈能一一盡得解釋。須要佛前發願。願以此念佛功德。普利一切冤家仇對。設我作佛。先度此類眾生。以此慈心。消彼宿怨。加之願力。實有利益。自然化仇為恩。六者發憤為雄。現在修淨土之人。也有不及我。也有勝似我。不及我的。切不可去比較他。說我還勝他。這就無進步了。須要把勝我的人來做個比較。想他與我一般念佛。他如何精進。我如何懈怠。他如何專一。我如何散亂。彼既丈夫我亦爾。若不發憤為雄。眼看他高超極樂。我依舊浮沉苦海。現今稱朋道友。言笑可親。轉眼別聖分凡。霄壤莫及。豈不愧哉。豈不悲哉。如是思維。自然勇往直前。一生取辦。不待他生。今之修行人。有發願來世再修行的。據他說自量今生功行淺薄。來世再加功行方可望有成就。真是大錯。經云。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就令復得人身。能保復知修行麼。又據他說。今生發願。仗此願力。來世定知修行。這又錯了。既發願如此得力。何不發願現世即生淨土。自然必得往生。何必又要來世。且你今生不求往生。來世又能求往生麼。萬一來世。或遇別的障緣。不復修行。不惟不能往生。并保不得不失人身了。故古人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念佛人切須立定此志。視現處娑婆。如寄旅寓。又須視自己是淨土中人。品詣何等高超。自然緜密精進。必至證果而後已。此尤往生淨土切要之一法也。以上六助行略說如此。若廣說則有萬行。是在各人虗心求益。實力承當。凡有資於淨緣。勤而行之可也。善哉善哉。往生如願正助雙修。

同类推荐
  • 浙东纪略

    浙东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nglish Stories Orient

    English Storie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外伤辨

    内外伤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解篇

    书解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洞神符記

    三洞神符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现代公司的先进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理论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本书涵盖了管理学中的许多重要领域,这些理论相辅相成,诠释了现代公司里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
  • 对手是个小个子

    对手是个小个子

    局里新调来了一位一把手,名叫郑志风,四十二岁。郑志风的突然到来,让一直做着春秋大梦的副局长钟北男仿佛挨了当头一棒,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把手的位置,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坐在了姓郑的屁股下?自己觊觎了多年的宝座,为什么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你郑志风算个什么东西?不管你学历有多高,背景有多大,能力有多强,为什么我栽树你乘凉?你们当领导的、组织部门难道是瞎子是聋子吗?说出大天来,我也不服!此时的钟北男好像一只斗败的猛兽,不得不躲在丛林中默默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这是他带着分管科室的科长干部们,到北戴河休养的第三天上午。
  • 盛宠天嫡

    盛宠天嫡

    【说我勾引人,那我就勾引给你看!】 重生前,她与二皇子是朋友,是知己。 得知他即将成亲,她笑着祝福并有意远离,可他那善妒的未婚妻却骂她是个勾引人的狐狸精,还狠心害死了她。 重生后,她决定坐实‘勾引人’这个罪名,跟他携手一生,相伴到老。 可是……哎哎哎!谁能告诉她,他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霸道强势?等等,二皇子!我是夸你善解人意,不是让你脱我衣裳!
  • 吕祖全传

    吕祖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独特的味道

    你是我独特的味道

    那年夏天,他为她失去了记忆,爱上了另一个女孩,这年夏天,她强势回归,遇到了另一个他。她是否还记得爱的味道,那甜甜的酸酸的味道,那是爱情独特的味道。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 天古学院

    天古学院

    魂穿不知名的大陆,成了大洲帝国元帅儿子,本以为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出身,可没有想到居然有一个延续了九代的婚约等着他。前身一直奋斗在退婚的路上,现在他来了,准备继承他的遗志。话说人不作就不会死,婚没退成,反倒把自己送进了一个学院,在这里又开启了他另一个人生。学院真变态,好在妹子多,学习之余除了撩妹还能干啥?不过话说回来,一直女扮男装和自己同居的那个妹子,他可是觊觎已久啊!且看主角如何凭借脑海中的一个图书馆系统,征战大陆,抱得美人归!
  • 爱在尽头

    爱在尽头

    当年路遇白为了娶余歌为妻,轰动海城。如今还想藕断丝连?她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