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1500000049

第49章

宋括山一庵釋 本覺 編集

明善慶童子 畢之鉉 較訂

五代

後梁

朱氏。都汴遷洛。二主。共十七年。

丁卯(梁)(太祖開元)(唐)(李克用天佑四)(秦)(李茂貞)(吳越)(武肅王錢鏐)(楚)(武穆王馬殷)(荊南)(南平高季興)(吳)(景帝楊渥)(閩)(太祖王審知)(蜀)(王建)(南漢)(劉隱)

梁太祖本名溫。僖宗賜名全忠。至是受唐禪即位。更名晃囗閩太祖請雪峯玄沙入內。求示心法。二師喚云。大王志心聽取。幻化空身。是大王法身。知見了。總是大王本源自性天真佛。大王。心心如木石去。如虗空去。觀心無心。從妄想起。我心自空。即悟實相。百千三昧智慧。俱在大王心。大王今既已知本性。一時放下。不得別生絲髮許也。此名無功之功。功不虗棄。此是佛祖玄旨。願大王發大弘願。保持取作佛去。莫受輪迴。不可容易。王禮二師曰。百生慶幸。得逢指示。二師向王言。但念念常空寂。日用有大果。因但布施。廣作利益。竝為助道之門。不拘有無之見。一切自在。但日日脩無功用道。王拜謝。捨金二十鋌。二師各不受。王又問玄沙。此一真心。本無生滅。今此一身。從何而有。師曰。此本源真性。自徧周法界。為妄想故。有一點識性。從父母妄緣而生。便即傳命。受千般苦。身有輪迴。佛者覺也。大王既知覺了。不落惡趣。但請大王。頻省妄念。歸真合道。大王作禮。信受奉行(雪峰錄)。

戊辰(開平二)(唐)(李克用病篤莊宗存勗立)(五)(蜀)(武成元)

三月雪峯存禪師示疾。閩王命醫診視。師曰。吾非疾也。竟不服藥。五月二日。遊藍田。歸澡身。中夜入滅。壽八十七。臘五十九。師住山四十餘年。法席之盛。卓冠天下。學者冬夏千五百人。閩王雅隆其道。為之增宇。設像鑄鍾。以嚴其山。優施以充其眾。時迎館于府。請求法論(見碑)囗十一月玄沙師備禪師示寂(僧寶傳云十二月)。師初住梅溪。後居玄沙。一時天下叢林海眾。皆望風欽服。閩帥王公。待以師禮。學徒垂千人。室戶不閉。師應機接物。垂三十年。所演法要。有大小錄。行于世。壽七十五。臘四十四。閩帥賜號宗一禪師(五燈)。

己巳(三)(唐)(莊宗)(六)(吳)(隆演)(二)

雲盖志安禪師(一本曰志元。非)。一日衡山道正。表奏湖南馬王。乞與師論義。王遂請師至。具云茶罷。師就大王借一口劒。乃握劒。問道正云。爾本教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是什麼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是甚麼精。道得即不斬。道不得即斬。道正無語。拜求悔過。安為王曰。識此人否。王曰識。安曰誰。王曰道正。安曰不是。其道若正。合對得臣僧。只是無主孤魂。王大悅。因斯道門。不復紛紜(五燈)。

庚午(四)(七)(三)

南嶽惟勁頭陀。集光化以來宗師機緣。為續寶林傳四卷囗欽山文邃禪師。初巖頭雪峰。率師遊方。二大士各承德山印記。師雖屢激揚。而終然凝滯。後於洞山言下發解。年二十七。乃住欽山。師一日與道士論義。士立義曰。麤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師曰。道士是佛家奴。士曰。大麤生。師曰。第一義何在。道士無語(五燈)。

辛未(乾化元)(八)(蜀)(永平元)(南漢)(劉岩)

重雲暉禪師。深入圭峰。石壁間。見磨衲數珠。忽憶前身道具。因就建寺。方薙草。有祥雲。出眾峰間。遂名曰重雲。虎豹皆自引去。又塞龍潭。龍亦移他處。後唐明宗賜額。曰長興。初暉居洛京中灘。日以施水給藥為事。有癩比丘。求師洗摩。師為之無難色。俄有神光異香。忽失所在(五燈)。

壬申(二)(九)(南漢)

湖州道場山如訥禪師。自翠微受訣。乃止道場山。薙草卓庵。學徒四至。遂成禪苑。

癸酉(均王乾化三)(唐)(滅燕)(三)

杭州瑞應幼璋禪師。請吳越錢王。每年於天台山。建金光明道場。諸郡黑白大會。逾月而散。光明大會始於師也(五燈)。

甲戌(四)(十一)(四)

四月六日投子大同禪師示寂(一云乙亥)。壽九十六。詔諡慈濟大師。

乙亥(真明元)(十二)(五)

石門蘊禪師。自得旨於青林虔。初住黃嶽蘭若。未幾遷夾山。道由潭州。時楚王馬氏出城延接。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大道。師曰。好大哥御駕六龍。千古秀玉街。排仗出金門。王大喜。延入天冊府供養。師應機多云好大哥。時稱大哥和尚。

丙子(二)(十三)(蜀)(囗正元)

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常以杖荷一布囊并破席。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日市見物則乞。或醯鹽魚葅。才接入口。分少許投囊中。時號長汀子。師臥雪不沾。而每示吉凶必應。常在街立。僧問。和尚在這裏作麼。曰等箇人。曰來也。師曰。汝不是這箇人。師曰。乞我一文錢。是年(一云三年丁丑)三月師將示滅。於岳林寺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乃安然而化。其後復現於他州。亦負布袋而行。四眾競圖其像。師有歌偈。行于世。

丁丑(三)(十四)(蜀)(天漢元)(漢)(乾享元)戊寅(四)(十五)(光天元)(二)

龍湖普門禪師。一日集徒曰。吾將他適。院事付聰教二門人。乃說偈曰。我逃世難來出家。宗師指示箇歇處。住山聚眾三十年。對人不欲輕分付。今日分明說似君。我斂目時齊聽取。寺眾凄然堅請。且為佛法住世。師曰。汝等豈不知達磨隻履西歸。普化全身脫去之旨耶。何以去來生滅視吾也。既而跨虎。凌晨抵信州應供。到彼齋僧方集。供罷。就長者。更覔一分。與行者。長者謂師獨行。不諾所請。遂覔水一盂。撰拄杖為虎。高馭而去。至開元寺。而龍湖寺僧至彼追之。乃祝之曰。吾不復歸山中。已有聰禪師矣。故龍湖無開山祖師之塔。惟有跨虎庵基。為古今之證。又有禪師。照水自寫真像。至今存焉。勑諡圓覺禪師。凡有祈禱。其應如響。而院前有師所坐之杉。至今間生異華(別本謂示寂者非也)。

己卯(貞明五)(十六)(吳武義元)(蜀)(順正公衍乾德年)(三)

正月鄂州青平山令遵禪師歸寂。諡法喜禪師。

庚辰(六)(十七)(二)(二)(四)

漳州羅漢琛禪師。初參玄沙。與慧球齊名。號二大士。琛能秘重大法。痛自韜晦。漳州牧王公。請住城西石山地藏。十餘年接法眼及善脩洪進山主三人。後遷止羅漢。破垣敗簀。人不堪其憂。非忘身為法者不至。

辛巳(龍德元)(十八)(吳)(睿湟傳順義元)(三)(五)

九峰虔禪師。先是馬祖歿於豫章開元寺。百丈等。塟舍利於海昏石門百丈廬塔。十餘年。乃沿馮川上車輪峰。逢司馬頭陀。勸百丈留止。因不復還石門。虔自九峰往游焉。遂成法席。為泐潭第一世。繼百丈遺蹤也。是年安坐而化。諡大覺。塔曰圓寂。

壬午(二)(十九)(二)(四)(六)

杭州龍冊寺順德怤大師。自雪峰得旨。初住越州鏡清。學者奔湊。副使皮光業謂人曰。怤師高論。人莫窺其極也。次錢王欲廣府中禪會。命居天龍寺。始見師乃曰。真道人也。致禮勤厚。由是吳越盛於玄學。其後又創龍冊寺。延請居焉(五燈)。

癸未(三)(唐同光元)(三)(五)(七)

九月十三日龍牙遁禪師趺坐而化。壽八十九。夏六十九。師有偈頌。行于世囗二月唐莊宗李存勗。即位于晉陽。十月滅梁囗梁二主十七年國除。

後唐

李氏(都鄴遷洛。四主。十四年)

甲申(唐莊宗同光二秦)(吳越)(楚)(南平)(吳四)(閩)(蜀六)(漢八)

京兆蜆子和尚。事迹頗異。居無定所。自印心於洞山。混俗閩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冬夏一衲。逐日沿江岸。採掇鰕蜆。以充其腹。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目為蜆子和尚。華嚴靜禪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深夜師歸。嚴把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遽答曰。神前酒臺盤。嚴放手曰。不虗與我同根生。嚴後赴莊宗。詔入長安。師亦先至。每日歌唱自拍。或乃徉狂。泥雪去來。俱無蹤迹。厥後不知所終(五燈)囗莊宗詔興化獎禪師入內。帝執弟子禮。扣問宗旨。頗有契會。帝一日曰。朕收復中原。得一顆明珠。未有人酬價。師曰。請陛下珠看。帝以手舒開幞頭脚。師曰。君王之寶。誰敢酬價。

乙酉(三秦王)(從曮)

京兆華嚴休靜禪師。自東山得旨。初住福州東山華嚴。未幾莊宗徵入輦下。大闡玄風。一日莊宗請入內齋。見眾僧看經。唯師與徒眾不看。帝問。師為甚不看經。師曰。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帝曰。師一人即得。徒眾為甚也不看。師曰。師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絕孤蹤。帝曰。眾僧為甚麼總看經。師曰。水母元無眼。求食須賴蝦。帝曰。既是後生。為甚麼却稱長老。師曰。三歲國家龍鳳子。百年殿下老朝臣。師後於平陽示滅。諡寶智禪師(五燈)囗西蜀禪月大師貫休示寂囗興化獎禪師示滅。

丙戌(明宗)(亶)(天成元)(吳越寶正元)(六)(閩惠宗)(蜀)(知祥)(二)(二)

四月莊宗殂。明帝即位囗東京普淨院常覺禪師。初訪歸宗章。聞法省悟。因遊上都。於麗景門外。獨居二載。間有北隣信士張生。請師供養。張有悟入。乃設榻留宿。至夜與妻竊窺見。師體遍一榻。頭足俱出。及令婢僕視之。即如常。倍加欽慕。曰弟子夫婦垂老。今願割前堂。以裨丈室。師欣然受之。至天成三年。遂成大院。賜額曰普淨(五燈)。

丁亥(二)(吳乾貞元)(三)

四月瑞龍璋禪師。從錢王乞墳。王笑曰。師便爾乎。遣陸仁璋。於西關。建塔。塔畢。璋往辭錢王。囑以護法恤民。還而坐化。壽八十七。坐七十夏。

戊子(天成三)(三)(二)(漢大有元)

閩王延鈞。度民二萬為僧。由是閩中多僧(通鑑)囗秋羅漢琛禪師。沐浴安坐而化。壽六十二囗扣水澡光古佛。初參雪峰。峰曰。子異日必為王者師。後自鵝湖。歸溫嶺結庵(今永豐寺)。繼居將軍岩。二虎侍側。神人獻地。為瑞岩院。學者爭集。嘗謂眾曰。古聖脩行。須憑苦節。吾今夏則衣楮。冬則扣氷而浴。故世人號為扣氷古佛。後住靈曜。至是年應閩主之召。延居內堂。敬拜曰。謝師遠降。賜茶次。師提起槖子曰。大王會麼。曰不會。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留十日。以疾辭。至十二月二日。沐浴升堂。告眾而逝。王與道俗。備香薪茶毗。祥耀滿山。舍利五色。塔於瑞岩正寢。諡妙應法威慈濟禪師。自是至今。遠近禱祈。靈異非一。

己丑(四)(四)(南平)(從誨)(吳大和元)

東京普淨院常覺禪師。以時機淺昧。難任極旨。乃曰。我寧不務開法。由是每月三八施浴。僧道萬計。師嘗謂諸徒曰。但得慧門無壅。則福何滯哉(五燈)囗閩永福縣高蓋院。有山若寶蓋。初有徐仙。弟妹七人上升。齊建元。有陳慧炬禪師。謝智著侍者。絕粒坐禪。後俱坐化。今二真身俱在。至是閩王封山。曰西岳焉(長樂集)。

庚寅(長興元)(秦)(吳越五)(楚)(二)(三)

雲門文偃禪師。初參睦州。州見來。便閉門。師三扣門。州云。作什麼。師曰。己事未明。乞師指示。州才開門。師拶入。州擒住云道道。師驚不暇答。州推出曰。秦時[車*度]轢鑽。隨掩其扉。損師右足。師從此悟入。州即指師見雪峰。到雪峰決擇久之。遍訪諸方。晚遊廣中。靈樹敏請為第一座。先是敏不請首座。有勸請者。敏曰。吾首座已出家。久之又請。敏曰吾首座已行脚悟道。久之又請。敏曰吾首座已度嶺矣。及師至。敏迎笑曰。奉遲甚久。何來暮耶。即命之。偃不辭而就職。俄廣主劉王將興兵。就敏決可否。敏前知之。手封奩子。語侍者曰。王來出以似之。乃怡然坐化。王果至。聞敏已化大驚。問和尚何時得疾而遽亡耶。對曰。師不曾有疾。適封一奩子。令候王至呈之。王開奩得一帖子。書云。人天眼目堂中上座。王於是請偃繼其法席。又迎至府開法。久之遷住韶陽雲門山。學者望風而至。

辛卯(長興二)(吳越寶正六)(楚王希聲)(南平)(吳睿王)(大和三)(四)

汝州風穴沼禪師。初游方。參鏡清怤不契。北遊襄沔。寓止華嚴。遇南院侍者守廓。默悟南院宗旨。廓使更見南院。院一見喜之。於是從容承稟。日聞智證。院曰。汝乘願力。來荷大法。非偶然也。穴依止六年辭去。是年至汝州。見草屋數椽依山。問於田父。父曰。古風穴寺。歲飢眾弃去。餘佛像鼓鍾耳。穴入留止。日乞村落。單丁者七年。檀信為新之。成叢林。

壬辰(三)(楚王希範)(四)(五)

五月十七日。長慶稜禪師歸寂。師兩處開法。徒眾一千五百。化行閩越。二十七載。壽七十九(傳燈)囗八月六日。吳奉化軍陸元浩。撰廬山仙居洞永安禪院記。略曰。堯舜為君。仁化唯該於域內。周孔設教。軌儀但備於寰中。尚乃千古從風。百王稟敬。而況釋氏興世。妙用難思。慈悲遍洽於含生。行願廣弘於沙劫。永安院唐僧如義卜焉。至是眾請惠從長老來住。鬱興舊院云(廬山記)。

癸巳(四)(吳越)(穆文王元瓘)(五)(閩龍啟元)(六)

十一月明帝殂。閔帝從厚即位囗契如庵主。初於玄沙得旨。乃隱於小界山刳大杇杉。若小庵。但容身而已。一日清豁冲照二長老訪師。頗味高論。不覺及夜。覩豺虎奔至庵前。自然馴遶二公。尋於大章山創庵。請師居之。兩處孤坐。垂五十二載而卒。

同类推荐
  • 小儿初生护养门

    小儿初生护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姑媳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进旨

    进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里客谈

    步里客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ilhelm Tell

    Wilhelm T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卿可归矣

    陌上花开卿可归矣

    一个是宠妻无下限的邪魅王爷,一个是立志仗剑天涯的天才少女,一个是自恋到无可救药的骚包少主,一个是风度翩翩的儒雅少年。前世事,前世毕,可再一次的相遇,前世事,今生依然没完没了。她一心只想游遍山川美景,可奈何事与愿违,等真相一层层拨开,原来不过凡尘一梦……他遥望满城樱花,眼中一片凄芜“满城花开待卿归,卿可愿?”再一年春风绿了岸,繁花满了城,繁华乱了眼:陌上花开,卿可缓缓归矣?
  • 健身小窍门

    健身小窍门

    其实,很少有人身材就是天生的完美、匀称、标准。后天的塑形努力十分重要。如果说瘦身让你变得苗条,那么修塑体形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十足的瘦身百变女郎。说到修塑体形,器械力量训练是最有效的修塑体形、加快身体代谢的训练方法。
  • 三国之卦帝刘封

    三国之卦帝刘封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算命大师穿越到三国,附身到刘备的义子刘封身上。几年后,因为没有发兵救关羽,他将被刘备赐死。为了自救,刘封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甩开玄德老爹单干。曹操:玄德,为何叫你的假儿子来打我?孙权:玄德,为何叫你的义子来占我的地盘儿?刘备:此事与我无关,我问问军师去。孔明:刘封的本事比我还大,管不了他。阿斗:封哥,这皇帝还是你来做吧。刘封:怎么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这么多大佬?
  • 西方愿文解

    西方愿文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昆嵛儿女(第一部)

    昆嵛儿女(第一部)

    《昆嵛儿女》是作者积半个多世纪的生活阅历、人生思索、文史沉淀,经三十余年的酝酿,四载笔耕,四易其稿,用心血凝成的一部反映一代人生活与思想变化轨迹的长篇力作,展示了主人公一门七个孤儿的成长、奋斗与情感历程,给人启迪,催人发奋。作品文笔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人物生动鲜活,是一部现代“苦菜花”。
  • 合欢树

    合欢树

    我跟兰姐在网上聊得火热的时候,父亲打电话来说有人正在拆的治安亭,让我快帮忙想想办法。兰姐是我门对门的邻居,有个接近白痴的网名,迷惘。有人要拆的治安亭?我电脑都没关,飞也似地跑了出去。物业管理公司的几位保安在拆治安亭,指挥的是肥队长。这位肥队长与我倒是有点交情,几个月前朋友请喝酒,他刚好也在;之后,我们在小区内遇见就停下来互表景仰之情,敬支烟什么的。治安亭和旁边的合欢树都长一块了,树冠几乎把整个治安亭都包裹在里头。亏了这一左一右两棵合欢树,在大热天的时候,在这个一半铝合金一半玻璃的治安亭里头呆得下去。
  • 梦醒了的人生

    梦醒了的人生

    本书主要内容讲:娜拉走后怎样;人生的足迹;著者自叙传略;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女吊;父亲的病;琐记;忽然想到;致萧军;藤野先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范爱农;杂忆;《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通信;我和《语丝》的始终;妇女与儿童的发现;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对人生的沉思等等。
  •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有闲王

    大明有闲王

    一次见义勇为,让他来到了明末成了福王世子。人地两生,骤居高位,本想着腐化堕落,混吃等死,逍遥一生;不料乐极生悲,波折频生,竟是他乡遇故知,自此不得歇。收编阉党,重整吏治,朝堂风云被迫掺上一脚;内平叛匪,外御建奴,军国天下也要跑上一遭。固本兴农,鼓励工商,弘扬文教,开疆殖民,冲冠一怒,风流韵事……本想在史书上留下贤王美誉,难料御史言官口诛笔伐,朝中重臣心生猜忌,竟得了一个爱管闲事的“闲王”诨号。朱由崧拍了拍身旁的歪脖树语气凝重道:“你可知道我这么卖力的帮你,只是不想见到你将来挂在这上面么?”崇祯帝切了一声,不屑道:“走错山头了,对面山头那棵树才是。”
  • 相公岂敢把我弃:王爷恋上下堂妻

    相公岂敢把我弃:王爷恋上下堂妻

    大户小姐,好吃懒做,骄横跋扈,进门就被丈夫休掉的合法妻……本是超能力少女,无奈穿越成王爷下堂妻,没功夫怨天怨地,坚持就是胜利。看超聪慧下堂妻如何智斗阴险后妈,脚踢狡诈小三,虏获美男心!天上下雨地上流,你不爱我我不愁。小姐聪慧又美丽,相公岂敢把我弃。(*^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