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1000000002

第2章

序中文义。虽复众多。义要唯二。一发起序。二证信序。佛将说经。先托时处。神力集众。起所说宗。名为发起。与说为由。名发起序。证信序者。佛说经竟。阿难禀承。将传末代。先对众生。言如是法。我从佛闻。证成可信。名为证信。以此证与传经为由。名证信序。以何义故立此二序。一序由经二故。经唯是一。何曾有二。经体虽一。约人随时。故得分二。一如来所说经。二阿难所传经。如来所说。益在当时。阿难所传。传之末代。对此二经。故立两序。对如来所说。立发起序。对阿难所传。立证信序。然此二序。更有多义。备如常释。文中初言如是我闻。是证信序。一时以下。义有两兼。若取本事起发之义。判属发起。阿难引来证成可信。名为证信。义既两兼。不可偏取。证信序中。三门分别。一释如是我闻有之所由。二明立意。三释其文。有所由者。何缘经首悉有如是我闻之言。由佛教置。佛何缘教。阿难请故。彼何因请。由彼阿泥楼陀教故。阿泥楼陀何缘故教。由见阿难心忧恼故。阿难比丘何故忧恼。由见如来般涅槃故。佛将灭度。在于双林先首而卧。是时阿难以佛将灭。悲啼涕泣不能自胜。阿泥楼陀开觉阿难。汝传法人。何不请佛未来世事。徒悲何益。阿难对曰。我今心没忧海。知何所问。阿泥楼陀遂教阿难请问四事。一问世尊灭后。诸比丘等以何为师。二问世尊灭后。诸比丘等依何而住。三问恶性比丘。云何共居。四问一切经首。当置何字。阿难被教。心少惺悟。遂依请佛。佛随答之。诸比丘等以何为师者。当依波罗提木叉为师。若我住世无异于此。木叉是戒。比丘所学。故说为师。言诸比丘依何而住者。当依四念处住。何谓四念处。所谓比丘依内身修身观。精勤除世贪爱。如是依外身。内外身。受心法亦如是。是谓比丘所依住处。故经说言。若住四念处。名自境界。不为魔缚。若住五欲。名魔境界。为魔所缚。恶性比丘云何共居者。梵檀治之。梵檀是其默不共语。若心调伏。为说离有无。言一切经首置何字者。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聚。林等六事。由佛教故。一切经首得着如是我闻。此初门竟。次辨立意。佛本何意教置此语。为生物信。如是。云何得生信也。其如是者。阿难彰己信顺佛语。道佛所说如。言佛所说是。令他众生同己生信。其我闻者。若为生信。阿难自是不足之人。若言此法是己所说。人多轻谤。由言此法从佛闻故。人皆归信。信有何义。须立此言而生信乎。释言。信者。入法初门。摄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起信。故华严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至珍宝处随意采取。若人无手。空无所获。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若无信心。空无所得。信有此义。故立如是我闻之言。以生物信。立意如是。此两门竟。次释如是我闻之言。其如是者。解有两义。一约法释。阿难道佛所说之言。如于诸法。故名为如。说理如理。说事如事。说因如因。说果如果。凡所论者。皆如前事。故名为如。如法之言。是当道理。故名曰是。良以乖法。名为非是。故如法之言。得称为是。二约人解。阿难道今释迦所说。如于过去一切佛说。故名为如。故涅槃经云。如过去佛所说不变。故名如来。乖诸佛说。其言则非。如诸佛说。其言则是。故曰如是。言我闻者。阿难对彼未来众生。陈己餐说。故曰我闻。闻实是耳。何得云我。诸根之别。皆我用具。就主以彰。故云我闻。法中无人。何处有主。而言就主称说我闻。释言。法中虽无定主。非无假名绾御。亦得称我。故涅槃云。譬如四兵。合以成军。虽无定主。亦得称言我军勇健。我军胜彼。此亦如是。问曰。阿难得理圣人。以何义故同凡说我。释言。阿难虽复说我。不同凡夫。云何不同。说我有三。一见心说我。谓诸凡夫我见未亡。我见心中称言有我。二慢心说我。谓诸学人。我见虽亡。慢心犹在。我慢心中称说为我。三世流布我。谓无学圣人。见使久亡。慢使亦尽。随世流布假名说我。然今阿难结集法时。身居无学。见慢亡除。随世流布假名说我。故不同凡。问曰。我者假名世谛。无我真谛。真谛是胜。何不就胜。何不就膝。宣说无我。乃从世谛假名说我。化我凡夫法须如是。若不说我。何由可得檦别彼此。令人识知。故须说我。是故乃至诸佛为化。亦常说我。智者不怪。一时已下。义虽两兼。对前一向证信序故。自下偏就发起以释。于中有三。一明佛化主。二从与大比丘已下。辨其徒众。三尔时世尊诸根悦下。如来现化而为发起。阿难启请。前中一时。举佛化时。言其佛者。举佛化人。住王舍等。举佛化处。言一时者。人有异释。今正论之。为化之辰。因之为时。于佛一代。化时众多。简别余时。是故言一。一时之言。经中大有。如涅槃说。我于一时在王舍城。与弥勒菩萨共论世谛。我于一时在恒河岸。我于一时在尸首林。此言似彼。佛如前释。住王舍者。约城通举。此城古昔多有王住。名王舍城。耆阇崛山。随处别指。绕王舍城。具有五山。皆有精舍。简别余处。是故须言耆阇崛山。此翻名为灵鹫山也。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亦有鹫鸟居止此山。故名为鹫。又亦名为鹫头山矣。多有灵鹫居此山顶。名鹫头山。又此山顶似鹫鸟头。名鹫头山。游化处中。目之为住。法身平等实无栖托。示化在方。故云住耳。何不就实。乃托化乎。为通化教。故须从化。第二众中。先列声闻。后彰菩萨。诸经多尔。何故而然。凡释有四。一近远分别。诸声闻人。多近如来。故明佛后。随近先列。菩萨之人。多不近佛。为是后列。声闻何故偏近如来。菩萨不近。解有两义。一声闻之人。习道未久。未闲道法。虽得圣果。进止威仪。常顺佛教。如律经中。制阿那律不听与彼女人同宿。制娑伽陀不听饮酒。制十七童子不听在于水中戏等。皆是罗汉顺佛教制。乃至如来般涅槃。制诸声闻不听食完。为是近佛。菩萨之人。久闲道法。不假佛教。故不近佛。二声闻之人。现蒙佛度。舍凡成圣。荷恩深重。虽得圣果。常随如来围侍供养。故多近佛。菩萨之人。虽荷佛恩。化众生事。随缘摄化。多不近佛。以彼声闻多近如来。故先檦列。菩萨不尔。故在后列。此是第一近远分别。二就威仪形相分别。声闻人等。执持威仪。形相似佛。世共尊敬。故在先列。菩萨随化。形仪不定。故在后列。如彼文殊一夏之中。三处安居。即是事也。三就治分别。亦得名为约教分别。如龙树释教有二种。一者显示。二者秘密。依显示教。罗汉辟支。同佛漏尽。举佛后。先列声闻。菩萨随化。现处诸漏。示为凡夫。世人若闻在罗汉上。人多惊怪。故后列。诸经之中。先列声闻。多皆据此。若依甚深秘密之教。菩萨德尊。宜在先列。声闻德劣。须在后列。故华严经。先列菩萨。至后祇洹重阁会中。方列声闻。四多少分别。如涅槃说。一切众中。少者先列。多者后列。于彼经中。声闻众少。故在先列。菩萨众多。故在后列。此后一义。局在涅槃。余通众经。今此且依前之二义。先列声闻。后彰菩萨。声闻众中。文别有四。一檦其众别。二辨其数。三叹其德。四列其名。初言与大比丘众者。檦列其众。此乃约佛以明其众。以身兼彼。称之为与。大者。外国名曰摩诃。义翻有三。一名为众。如世多人。名为大众。二名为胜。胜过余学。于彼九十五种道中。最为胜上。故曰摩诃。三名为大。旷备高德。过余近学。故名为大。比丘胡语。此翻有五。一名怖魔。初出家时。发心广大。令魔战怯。故曰怖魔。如涅槃说。魔云何怖。魔性妒弊。忌他胜己。见彼胜己。故怀恐怖。又惧其人多化众生。同出生死。空其境界。故生恐怖。此之一义。就始彰名。

二名乞士。既出家已。无所贮畜。乞求自活。故曰乞士。三名净命。于乞求时。正命乞求。离于邪命。故曰净命。此之两义。据中立名。四名净持戒。既出家已。精持禁戒。无所毁犯。名净持戒。五名破恶。以持戒故。离犯戒过。故曰破恶。此后两义。据终立称。人多名众万二千人。辨其数也。共集称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叹其德也。一切大圣。叹其人高。举一名余。故云一切。钝根近学不能过故。名之为大。大有二义。一位高名大。如下所列了本际等。皆是究竟无学圣人。过余近学。故名为大。二德胜名大。此等皆是利根声闻。成就胜德。故名为大。会正名圣。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为神异。故名曰神。无壅曰通。通别有六。所谓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与漏尽。广如别章。此应具论。此诸比丘。于小乘中修成毕竟。故曰已达。问曰。阿难于佛在世。身居学地。未得漏尽。云何得名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释言。阿难虽居学地。未名大圣神通已达。从多以叹。是故说言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问曰。阿难德实未周。何须在此众中列之。释言。阿难此会请主。须辨列。又复阿难增上利根。虽居学地。而成无量胜妙功德。故曰大圣。于神通中解了毕竟。亦名已达。上来叹德。下列其名。于中初言其名曰者。经家总举。次别列之。此等皆悉有德可尊。故曰尊者。了本际者。憍陈如是姓。阿若是字。阿之言无。若之言智。证无。成智。故曰无智。无是一切诸法本性。名为本际。于此本际知见明了。名了本际。余者。经中或有曾闻。有不闻者。于彼一万二千人中。今此且列三十二人。皆如斯等上首者也。总以结叹。下次列其菩萨之众。于中有四。一标其众别。二普贤等。列其名字。三具诸菩萨无量德行下。赞叹其德。四如是之等不可称下。总辨其数。初中又者。复重之辞。前列声闻。更明菩萨。故云又也。与义同前。辨佛兼彼。故云与耳。言大乘者。举法别人。乘是行用。行能运通。故名为乘。乘别有三。简别余二。余二不如。是以称大乘。众菩萨俱。约法举人。非一称众。菩萨胡语。具则名为菩提萨埵。传者略之。但云菩萨。此方翻之。名道众生。菩提名道。萨埵名众生。良以此人内心求道。备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众生。问曰。声闻缘觉人等。斯皆求道。并有道行。同以道成。何故独此名道众生。释言。贤圣名有通别。通则义皆。如涅槃说。故彼文云。须陀洹等亦名菩萨。求索尽智无生智故。亦名为佛。正觉共道不共道故。但今为分贤圣之别。是故偏名大乘众生以为菩萨。等分贤圣。何故偏名大乘众生以为菩萨。解有三义。一就愿心望果分别。唯此众生求大菩提。余悉不求。是故独此名道众生。故地论云。一上决定愿菩提。独言菩萨故。二就解心望理分别。凡夫著有。二乘住无。不会中道。是故不得名道众生。唯有菩萨。妙舍有无。契会中道。是故其人名道众生。三就行分别。入佛法中。凡有三种。一教。二义。三者是行。教浅义深。行为最胜。声闻钝根。从教为名。声者是教。餐声悟解。故曰声闻。缘觉次胜。就义立因。缘者是义。于缘悟解。故称缘觉。菩萨最上。就行彰名。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是故其人名道众生。故地持云。声闻缘觉。但能自度。菩萨不尔。自度度他。故名道胜。以道胜故名道众生。共集称俱。次列其名。于中先列贤劫之中成佛菩萨。又贤护下。别余劫中成佛菩萨。就贤劫中。普贤妙德与慈氏三人别列。妙德文殊。慈氏弥勒。姓慈。故曰慈氏。字阿逸多。此云无胜。等者。于贤劫之中其余菩萨。此贤劫中一切菩萨。约时总分。就明余劫诸菩萨中。随胜略举十六正士。又贤护等十六正士。举初格后。总以檦列。善思议等。就其所等。随别以列。皆遵普贤大士行者。彰其所习。亦得名为简下异上。下叹其德。于中分二。第一叹其权实二德。二其所修行清净已下。叹其自利利他二德。前中有三。一就自分略叹其德。二入佛法下。就其胜进广叹其德。三具足功德微妙已下。双以结叹。就初略中。先叹实德。游步以下。叹其权德。实中。具诸无量行愿。修行具足。行。谓六度四摄等行。愿。谓无量菩提行愿。如华严说。此等皆具。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成德圆备。德成无退。故曰安住。有德斯成。故曰一切。功谓功能。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名功德。如清冷等。水家之德。故名功德。经说功德。有通有别。通则一切诸行皆是。别则宣说慧行为智。余戒施等名为功德。今就通矣。德体名法。权中初言。游步十方。身形无碍。行权方便。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上来就其自分略叹。下就胜进广叹其德。于中还初叹其实德。于无量界现成佛下。叹其权德。实中初言。入佛法藏。证会名入。究竟彼岸。彰果毕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下。叹权中。于无量界现成正觉。总以叹之。此叹胜进。故举成佛为权德耳。处兜率下。别以显之。于中具论。应有十相。一升兜率天。二来下入胎。三住胎中。四者出生。五童子相。六娉妻相。七出家相。八成佛道相。九转法轮相。十般涅槃相。今此文中。少一住胎。有余九相。就初相中。处兜率天。身升兜率。兜率。本是一名。传之音异。此云妙足。亦名知足。是欲界中第四天也。何故生此。如涅槃释。兜率天胜。为是偏生。彼云何胜。经自释之。上天闇钝。下天放逸。彼无此过。故得名胜。又修施戒。得上下天。修施戒定。生兜率天。故彼天胜。问曰。兜率欲界乱地。云何修定而生彼天。释言。此非八禅地定。盖乃欲界思慧心中。修念佛三昧。生彼天中。名依定往生。如地论。无量料简。不可具论。弘宣正法。口业化也。此初相竟舍彼天宫。降神母胎。第二相也。问曰。何故舍上天乐。为欲使彼阎浮众生。咸荷佛恩。生敬重心。故须舍之。是义云何。由舍天乐。阎浮众生咸皆念言。佛舍天乐。来生阎浮慈我等故。生敬重心。问曰。于彼生之中。何故如来偏受胎生。释言。于彼四生之中。卵生湿生。果报卑劣。故佛不生。化生虽胜。备有多义。故佛不生。如涅槃说。略有八义。一劫初时。众生化生。尔时众生其病未发。不假佛化。故佛不出。佛出世时。众生胎生。为欲增长同生之力。故受胎生。二寄生上族。表彰法胜。故受胎生。三生王种。假之护法。故受胎生。四欲教人敬父母之业。故受胎生。五生上族。为息物慢。故受胎生。六受胎生。为息物谤。是义云何。若佛化生。人多诽谤。言佛是幻化。非是真实。为息是谤。故不化生。七为留身益于后世。故受胎生。是义云何。若佛化生。还复化灭。如电光尽。无复遗余。佛为留于残身舍利。而益于后。故受胎生。八为同诸佛。故受胎生。三世诸佛。化胎众生。法受胎。故须同之。具此多义。故受胎生。此第二竟。准余经论。是中少一住胎之相。通此所少。第三相竟。从右胁下。是其第四出生之相。于中有三。一生处异常。二现行下。所现奇特。三释梵下。天人敬养。初中从母右胁生者。世人生处。不净臭弊佛为异之。故右胁生。虽从右胁生。如出云雾。母身安适。无为无苦。第二所现奇特之中。初先明其身现奇特。举声已下。口现奇特。身中有三。一于十方各行七步。示现丈夫奋迅之力。于十方界独出无畏。二身光普照。令人觉知。三无量下震动大地。使魔怯伏。六种动者。如地经说。所谓动踊振觉吼起。动如车掉。踊如泉诵。亦如釜沸。振谓下。如世空物。振之则下。觉者动势。令人心觉。乃至空居众生亦知。吼者发声。地如面起。上来明其身相奇特。举声已下。口现奇特。自唱尊号。令人归趣。上来第二所现奇特。第三段中。天人敬养。文显可知。佛德深重。故使释梵咸来奉侍。人天归仰。第四相竟。示现已下。是其第五童子之相。于中有二。一身具众伎。谓示算计文艺等事。佛已久知。随化始学。故曰示现。二博综下。知解宽广。博综道术。知事宽广。博谓广博。综谓综习。仙通秘术。无不博学。名博综道术。贯练群籍。知教宽广。贯谓贯通。练是委练。世俗异典。名为群籍。于此悉知。名贯练群籍。此第五竟。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游后园下。是其第六娉妻之相。于中初言。游于后园讲武试艺。娉妻前事。如本起说。槃马筋力。名为讲武。共射金鼓。说为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娉妻后事。佛实离爱。随化示居。故曰现处。问曰。何故示现此相。先受后舍。彰欲可厌。此第六竟。见老病下。是其第七出家之相。于中六句。合为三对。其六句者。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是第一句。明其所舍。如本起说。出城游观。东门见老。南门见病。西门见死。将斯类己。悟身非常。故生厌离。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是第二句。彰其所习。北门见沙门。由见沙门。故求学道。文略不举。此二一对。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是第三句。重明所舍。而着法服。是第四句。彰其所受。此二一对。剃除须发。是第五句。重明所舍。端坐树下。是第六句。明其所作。亦明所修。勤苦六年。先同其邪。行如所应。翻邪学。正道是其所应修学。顺而行之。此二一对。此第七竟。现五浊下是其。第八成佛道相。于中随事。次第有五。一沐汤形垢。二灵禽下。行诣道场。三吉祥下。受草安坐。四奋大下。神力降魔。五得微妙下。现成佛道。初中三句。一居浊刹。示有尘垢。言五浊者。一者命浊。报命短促。二众生浊。人无善行。三烦恼浊。诸结增上。四者见浊。邪见炽盛。五者劫浊。饥馑疫病刀兵竞起。秽土有此。名五浊刹。佛现处中。随顺群生。示有尘垢。二沐金流。金沙河中。沐汤形垢。名沐金流。三天按树枝。攀之出池。第二段中。灵禽翼从诣道场者。如经中说。五百青雀。随从佛后。名禽翼从。此皆神鸟。故曰灵禽。佛得道处。名曰道场。如治麦处。名为麦场。治谷之处。说为谷场。如是一切。第三段中。初感吉祥而为征瑞。其吉祥者。是刈草人。经中亦名为吉安也。安祥义同。佛将成道。感见此人而为征瑞。知己定当成吉祥果。是故名为吉祥感征。即以此人。表己所成功果福祚。是故名为表彰功祚。次从受草。佛心哀怜。身从受草。是故名为哀受施草。后敷而坐。依树得佛。名为佛树。敷此树下。跏趺而坐。盖乃随人见闻不同。若论菩萨。见佛如来。从金刚际。起金刚坐。上至道场。处之成佛。如涅槃说。凡夫二乘。唯见如来吉安取草。敷而为坐。如此中说。第四段中。初奋大光使魔知之。奋犹放也。次魔来逼试。下佛降之。言以智力者。是降魔德。智谓正智。知邪不从。力谓通力。神力伏魔。亦可慈力。慈心伏魔。皆令降伏。是降魔能。魔罗。胡语。此云杀者。害人善故。泛论有四。涅槃说八。言其四者。一烦恼魔。谓贪嗔等。能害善法。二者阴魔。谓五阴身。共相摧灭。三者死魔。能坏命根。四者天魔。于彼第六他化天上。别有魔天。好坏他善。四中初一。是生死因。末后天魔。是生死缘。中间阴死。是生死果。此之四种。大小通说。言其八者。前四种上。更加无为四倒之心。于佛真德。常计无常。乐计为苦。我计无我。净计不净。以此四种。近坏正解。远障真德。故名为魔。此后四种。小乘法中。未以为患。不说为魔。大乘为过。故说为魔。通论此八。并须降伏。何故如是。烦恼阴死。无为四倒。妨违自行。故须降伏。伏法不同。彼烦恼魔。小乘多用谛观降伏。大乘多用空慧降伏。阴魔死魔。小乘多以无余涅槃而降伏之。得灭舍故。大乘多用常住法身而降伏之。无为四倒。于大因中。正解降伏。于大果中。菩提涅槃真德降伏。天魔一种。妨于自行。亦妨化他。故得降伏。用法不同。自行因中。正智降伏。知邪不从。彼自退散。自行果中。十力降伏。十力牢固。不为魔邪所倾动故。自行如是。化他之中。用法不定。若在因中。自身降魔。利益众生。多用神通。教他降魔。多用神咒。彼无神力能降伏故。若在果中。自身降魔。利益众生。多以慈心。于彼怜愍。即便退散。教他降魔。亦用神咒。彼无慈力能降伏故。今此所论。偏降天魔。违其自行。正智降之。违其利他。通力伏之。故云智力皆令降伏。第五段中。得微妙法成最正觉。正现成佛。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觉。此第八

同类推荐
  • Robinson Crusoe

    Robinson Cruso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频婆裟罗王经

    佛说频婆裟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佛说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魔帝

    重生之魔帝

    大BOSS女主成长路,且看她登上世界权力的王座】暗流汹涌强者林立,当为枭雄。以剑入道荡平蝼蚁,吾为魔帝。剑典,藏纳天下剑术,追求至高剑意!身携剑典,惊华归来,成就无上剑道!创万剑神宗,重拾辉煌,成最强之名!家人被害自身惨死的简安,一朝重生,脱胎换骨。善恶一念,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她善良软弱,随意相信他人,最后落得悲惨下场。良善犹可欺,狠辣不敢辱!重生之后的她,抛却善良,斩却软弱。既不成佛,我即成魔!要做,就要做那站在最顶端的魔,冠以尊贵帝之名!所有规则秩序,都会被她践踏在脚下,更由她来掌控这一切!她会扫平一切障碍,胆敢忤逆她的人,都会成为她剑下亡魂!神挡杀神,魔挡灭魔!一剑光寒荡九州!她当成为这世间无尽的黑暗,让无数人恐惧而颤抖!以魔帝之名,点燃世间火焰,问鼎世界的王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世界观#——神能者,异能者,武者,异端种族。#人生观#——以鲜血和仇恨铸就世界顶端的权力王座!【作者玻璃心一颗,拒绝拍砖,若有不忿,必请自扎草人虐之】PS:女主会变漂亮滴哦~*推荐我的VIP文*重生明星娱乐文《重生造星系统》都市异能中医文《国手丹医》霸气女强古代文《隐帝》华丽转身复仇文《名门女王》
  • 盗爱:恋爱星期八

    盗爱:恋爱星期八

    骗人!不可能的吧?!从天而降的顶尖学园录取书,前往就读的学校却在茫茫大海之上?公元2009年,一艘载满学生的豪华游轮在即墨海域迷失了方向。不翼而飞的守护之玉、幽灵送上的离奇警示贴,还有这全船上下危在旦夕的几千条性命……这惊天的大阴谋竟然让我天才少女夏琉薇来侦破?MYGOD,今天究竟是星期几?!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愿你给我细水长流

    愿你给我细水长流

    一个生性冷淡,一个为情而伤。两人本以为今生与爱无缘的人因联姻走到一起,是各奔东西,还是缠缠绵绵,,,几十年后,回首往事,他说,对不起,我从未给过你轰轰烈烈的爱情。她说,我只要你的细水长流。
  • 绿山墙的安妮(青少版名著)

    绿山墙的安妮(青少版名著)

    这是一部让英国两任首相爱不释手的美妙故事,更是小学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目!红头发的女孩安妮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孤女,她天真热情、酷爱想象,不断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最终成长为坚强乐观的女孩,给沉闷的绿山墙带来新的绿色生机,成为真正的绿山墙小主人。故事描述的童心世界纯真清澈、幽默温馨,不但带来真实的乐趣和思考,也带来心灵的震撼!
  • 长命约

    长命约

    案发时我给李浩打电话,他正在排队买果汁,说是买一箱果汁送个U盘。他在那边很不开心:“肖桐,你也只有办案时才会主动打电话约会我。”半个小时后他还是出现了,上下抛着一个买果汁送的白色闪存盘,翻我的案件记录:“盗墓?哟,今天有古尸解剖?刮目相看了嘛!” 就算有古尸,也轮不到李浩来动刀,因为他不是专家,是法医——青冈市警察局有且仅有一位法医,一个人撑起一个科。作为新人的打杂小警察,论资历我得叫李浩一声前辈,只是因为一起勾肩搭背喝酒喝得多了,关系才没那么拘谨。这次案子的确和盗墓有关,不过没有尸体。
  • 做最好的执行者

    做最好的执行者

    本书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来源于众多优秀员工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并精选了大量经典、实用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对一般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都提供了具体的、可供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和技巧。本书将帮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助你尽快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自己的人生飞跃。
  • 日食妖后

    日食妖后

    穿越成为身中巨毒被人毁婚的极品丑女,精湛医术,素女功,驭兽术,日食异能,开放思想,丰富阅历和淡泊心境使她重获丽容、逍遥皇宫、笑傲江湖,成为天下名士追逐的绝代佳人。于乱世中救了避难皇帝和小太子,无意中获得逍遥丹容颜不老、逍遥天书窥视天下,几经周折,她被封一国皇后。皇帝患重病昏厥,赐她玉玺,辅佐太子,掌管朝政。她在国内推施仁政,使国家走出绝境,国富民强,带领军队抵御外国大军的侵略。文武百官里,与她关系暧昧的多人。更有国外风流皇帝慕名前来和她约会。天下第一风流美女,妖后之名,传遍天下。带只可爱小色猴,在江湖里玩遍群侠帅哥,在皇宫里色遍文武百官。爱我者,必被我珍爱;伤我者,必将被我丢弃。皇帝、王爷、将军、国师、异人……到底谁是最爱她的人?谁又是她的最爱?古代家族谍中谍,皇族艳史,总有你想象不到的剧情。欢迎阅读芳菲第五部曲《日食妖后》。
  •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人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好的口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帮助人成就一番事业。在现代社会,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从不同方面,教给人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说话技巧,注重口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汇聚了古今中外新奇而精妙的故事和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鲜活事例,并同现代社会交际应酬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本书可以让你练就一副好口才,成就你美好的人生!
  • 失火的月亮(中篇小说)

    失火的月亮(中篇小说)

    我打算立即就回单位去上班,然后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孩子生下来。叶波没有再打电话给我。我希望,在喧闹的城市,我一样能够安静地度过我的准妈妈时光。我还打算,等到孩子满周岁的时候,我还要带她到马飞的老家去看看。看看马飞的父亲和小雯。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他的父亲从小就在那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