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100000135

第135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四)(12)

答、事未成之时。任苦至万端。说之无益。若是一朝苦出头。方可以为后世法。我先年倡言圣道。六亲之中。谁不付之一笑。其中谤毁者亦不少。但我自舍身出外。寻师访友以来。虽经过多少艰难困苦。因任道为己事。乐亦在其中也。(问谈录)

第一一八礼拜天命不易知

民国三年七月初三日记

问、门生等今日特来与夫子送行。但问夫子曾游历数千里。并未多带银钱。不知何以能行。岂别有会心耶。

答、依汝等之言。要有钱才游历办道。此便非真心为道。若真心为道。即是顺天命而行。天必不绝无路之人。天虽不言。定假手於人以维持之。吾尝游历。虽未多带银钱。从未用过丝毫非义之财。且往往於危急之中。就有天凑其缘。可见天命不离乎人道也。凡背天命者。无论常人君子。必招奇祸。譬如子路。本是圣门之贤才。然从夫子之道。而每每逆天命而行。故夫子谆谆告戒。如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章。乃是夫子试子路的。子路不察。乃直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路之意。以为孔子必许他。而不知就背了天命。何以背了天命。已经从事夫子。天命就在夫子。乃不知夫子之意。并非为颜子。其意是在试自己知不知天命。如知天命。孔子即可授大道於他。因见违背其命。故厉声而言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说你这等人。学道数十年。并不知天道。不受师教。违背天命。气质不化。动辄轻身不畏死。如暴虎冯河之勇。任性所之。不顺天命而行。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此是孔子极怒之言。亦是孔子极恨之语。又是孔子爱弟子之心。无所不至之教。又有一章书。孔子爱子路。亦试子路知不知天命。知天命即知师之心意。如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从我者其由与。这几句话。明是召子路从游。暗是试他知不知天命。违不违师道。而子路竟不知天命。以为夫子真是道不行。要乘桴浮於海。乃竟闻之而喜。孔子见他不知天命。故曰由也好勇。无所取材。以我之言。是要试汝和知不知为师之意。你不惟不知。反闻之喜。我真无所取。因尔不知天命也。由此看来。天命一事。子路尚有不知。何况其他。故我常常教生等。凡心中有疑惑师言。必要问明。不要拿起半边就跑。辨难晰疑。彼此两方有益。我亦长见识。你们也多闻一事。这是吾尽师之道。若生等不问。恐终身不知其道也。非吾误汝等。是汝等自误。但吾之言有五。一、吾言有所为。二、吾言内藏道妙。汝等不知者亦有。三、既知道而又过之。不然、又不及。四、有仍然不知道。而又乱猜乱疑者。五、大道之深。吾内中未见到者亦有之。故要互相辨难晰疑。才合师生之道。吾以此言告汝等。亦是吾不得已之言也。凡好学者。闻师之言。要彼此相信。共肝胆。通肺腑。方不违师道。背天命。即如子路一片爱师之心。何尝不听夫子之教。但其爱夫子。以仁心爱之。勇心事之。而无圣智。则仁勇皆无用也。故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升堂者、善人之道也。不能入室。终不能成圣人。又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非夫子咒他。由他无圣智也。今生等来学。前后不一。真知天命者。内中难寻一人。但只要知道明善修身。亦不失为好人。至天命一事。我前云宇宙充塞。只要尔等今日知道。今日即得。小知则小成。大知则大成。前我比天命如水。人生如鱼。鱼不得水。则不能行。人不知天命亦然。如鱼得其水。就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就是知天命。人知天命。岂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希贤、希圣、希天。亦有馀也。故孔子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吾今不过言天命万分之一耳。

问、闻夫子言天命之说。真是大道。必如何而后可以合天命证大道耶。

答、天命即是天机。其中包含天数天理大道。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知天命者。即是闻道也。此圣门天人合一之学。升堂入室之境。知之即可行之。行天命即是行中庸之道。中庸不可能。即是天命不易知。欲知天命。天命有三。一曰闻天命。二曰知天命。三曰行天命。非聪明圣智之人。未可与语。亦未可与闻。凡闻而即知者。三纲无失。五伦无亏。有至德而后可凝至道也。五伦之中。以三纲为重。三纲尤以夫纲为先。君纲不正。天下必乱。父纲不正。家道不昌。夫纲不正。家道不成。大事不济。试观古今来败国亡家者。半由夫纲不整。不能成真作圣者。亦由夫纲不正。俗传曾子为蒸梨不熟而出妻。庄子为成道无瑕而试妻。皆由此也。夫妻之道犹乾坤。乾坤不和。不能生化。夫妇合而无别。不能为人道之造端。故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夫妇贵有别也。夫妇有别。乾纲得正。坤则相合而相从。乾坤天地之大阴阳。阴阳有失。天地不安。天下人民。不得享太平之福。故君子正夫纲。以成家道。以济外事。以燮理天下之大阴阳。以为天下后世法。试看世界上。夫妇之伦不正。世道必乱。以其失了天然之天命也。天然之天命已失。安能闻天命。知天命。而行天命耶。欲闻天命。在正夫纲。夫纲不正。即身不行道。孟子云、身不行道。不能行於妻子。是自失其夫权也。凡女违夫君。不恭不敬者。皆由男子未立身行道。以率其妻。故大学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立身行道。先行於妻子。得天地之正气。行天地之正命。无所处而不当也。凡阴胜阳者。天地之不正。鬼神之不乐。失了夫权。即背了天命。故儒家有妻。十修无一成者。皆由夫纲不正。不可为丈夫。焉能受天命。而行大道。反不如释道两家。脱却妻伦。正气长存。而成者多也。

问、夫妇既为人道造端。释道两家。主张无妻。岂不是失了天命。

答、不有夫妇之伦。焉能失了天命。释道之教。别有义存。岂不闻释主性道。道主天道乎。三教所禀之天命。各得其正。相反而适相需。儒家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道也。释道主张无妻。上焉者、成真作圣。祖宗之血食自不磨。下焉者、灵魂不灭。可得善果於来生。今生不传血嗣。以儒理论之。似违天命。以天道论之。一本万殊之时。物物资生。以性道论之。半日浮生之际。孽海茫茫。不如不生以免苦。既生者、不如长生以极乐。二家之教。所以挽天地之数。渡众生之苦。又是一重天命也。

问、儒门中性命双修。即释道不生不灭之学乎。

答、三教原是同流。及其成功一也。即如人之凡躯。父精母血而成形。谁无生死。何以释家要言不生不死。此是体天地好生之德。盖天地非好多生。而好长生。人之躯壳。何能长生。譬如吃茶的茶杯。其原质本是泥浆。见水即化。何以此杯又不化。因曾拿在炉中煅炼过。故就千年不化了。人之躯壳。固由父精母血而成。若得明师。与你造一个炉鼎。用天地之真火。本身之真阳。将凡身炼成金刚不坏身。人身与杯相比。对照自明。故孔子有云。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吾见蹈水火而死。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人而有仁。乃真不死。岂但不死。万古可以长存。天地有坏。此身不坏。故老子云。先有吾神后有天地。以吾神常存。可能开天辟地也。(问谈录)

第一一九礼拜大德具三道

民国三年七月初十日记

问、舜其大智也。何好问而好察迩言。

答、君子之道也。费而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匹夫匹妇。与知与能。及其至也。圣人有所不知。有所不能。不耻下问。所以顺命於人也。

问、天命者、赏罚而已矣。人道者、顺逆而已矣。顺逆者、君子之道也。善恶者、小人之道也。道、道、道。妙、妙、妙。妙、妙、妙。窍、窍、窍。庸、庸、庸。笑、笑、笑。

答、命之所在也。即耳之所顺也。性命合一。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问、自明诚谓之教。教者、师也。自诚明谓之性。性者、王也。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明者、政教合一也。

答、天下一家也。而后中国一人。此大德之正位。仁者之实也。

问、学先立志。孟子曰、士尚志。孔子曰、志於道。易曰、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有志则智仁勇之道存焉。知之明。行之笃。持之久。力之坚。千磨百折。不忧不惧焉。答、有志则神立。神立而事终。故君子之志。神立而大道备焉。

问、天地间一文不落虚空。一言不落空。人皆不以为然。未之思也。一文一言。犹其著焉者。君子於几微之间。尚有莫大之关系焉。故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必慎其独。天道之严。诚不可欺也。

答、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至矣乎。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故曰有生於无。君子法天以自强也。

问、仁者先难而后获。难於内圣。不难於外王也。内圣之难。人所不见。人所不闻。非诚意正心。非礼勿动。无以克己也。内圣之难。可见可闻者。在我之上。在我之天。在我之德行。在我之情。在我之人和。在我之顺命。苟非智谋踊跃以克己。委曲求全以成仁。则礼不复也。礼不复则不可以为仁。此仁者之先难於内圣也。若夫外王。皆在我之下。一智而咸悦服矣。答、仁者未可与有言也。仁者未可与有为也。天地之仁。一而已矣。或曰一而十。十而一也。故君子大德以受命。乐在其中矣。

问、克己者、正心之目也。必先诚其意。而后克其己。

答、君子一正心而内圣矣。君子修其身而外王矣。

问、正其心者。未有不能修其身。君子之难。难於正心。难於诚意。意诚者、天命之谓性也。心正者、率性之谓道也。修道之谓教。君子之所以修身也。孔子曰。修身以道。好以身立道。修道之谓教也。修道以仁者。正心之谓也。修仁以天者。诚意之谓也。不知天则不明乎善。不明乎善。则不知止至善。不知止至善。则不能诚其意。不能诚其意。焉能诚其心。不能诚其心。焉能诚其身。

答、君子正其身而慎独。君子慎其独而几生。君子崇礼。大道在身。

问、正心之不易也。克己之为难也。诚心焉、介然而成路。虽非礼勿动。则茅塞之矣。如之何。

答、诚一洗之。

问、诚意者、身内之命也。正心者、身内之性也。身内性命一。而后至德以受天命。是天地之命根也。天下之大本也。受天之道以为性。率性以修身。修身以安人。智谋踊跃以为用。委曲求全以为仁。故智者见之谓智。仁者见之谓之仁。

答、仁者、道之大行也。智者、道之大用也。君子先难而后获。大道之不二行也。君子之不易命也。

问、君子有师教智。一智而用备。君子有师教仁。一仁而道备。

答、君子尊师也。居易也。受天之明命也。

问、一洗之而意不诚也。如之何。

答、诚不如慎也。正不如克也。命不如性也。法不如道也。故君子敦厚以崇礼。中庸焉而已矣。

问、克己之道苦矣。心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有不正焉。不能不克也。敢问正心者。性道也。释家之学也。正心之外。尚有加乎。

答、克己者、正心之始也。南无阿弥陀佛。正心之终也。嘛呢叭口礧。正性之法也。果为仁者。则神而明之。性与天道矣。

问、然则大肚罗汉者。正心之善法乎。

答、度不大。将何以容。德不大。将何以受。君子不亮。恶乎执。诚正修者。德之至也。苟不至德。至道不凝。

问、心中一尊佛。如来在当中。此其正心之谓欤。

答、君子坦荡荡。乐在其中也。故愿世人无病无灾。长生不患。

问、佛家之慈悲。即天道之心。圣贤之言行。即天道之行。

答、此乃大道之仁智也。故曰儒佛并用。道在其中矣。

问、大道无心。以仁为心。大道无声。以智为行。大道无形。以天为体。

答、故曰三教合源。而大道行矣。

问、大道者、三教也。修道之谓教。人道之教也。人道有教而无类。无类者、大同也。率性之谓教。性道之教也。性道有教而无分。无分者、万物一体也。万物一体而普渡众生矣。天命之谓教。天道之教也。天道有教。而乾坤定矣。乾坤定位。则万物育焉。人道之教、智也。性道之教、仁也。天道之教、勇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天道之纯粹也。即三教之所以合源也。

同类推荐
  • 国宝新编

    国宝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栲栳山人诗集

    栲栳山人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九要心印妙经

    太上九要心印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某天,某女收拾起铺盖卷四下打量准备溜走的时候,刚刚迈出大门,就听见背后响起一道戏谑的声音道:"爱妃这是要去哪啊?"某女翻了个白眼腹诽道:"奶奶的,还好意思问我!想打个牌也太难了!"于是某女笑眯眯的回头答道:"相公啊,我就是出去走走,出去走走"说完就想往外溜。
  • 罗烽与白朗

    罗烽与白朗

    爸爸被捕的四五天后,张树棠和小野一同到家里,要他们以被难家属的身份去找青柳。祖父因患过神经病,恐他言语有失对事情不利,只好由妈妈出面。小野只会几句半通不通的中国话,勉强可以理解。青柳则只能说一半句不成词的单字。小野首先问妈妈会不会俄国话,当她说不会时,小野即表示,谈话不方便,青柳俄国话很好。由于没有共通的语言,第一次见青柳,主要是小野和青柳谈。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皇家一号校草帮

    皇家一号校草帮

    【已完结】圣蒂菲皇家一号贵族学院,有着七位美男。他们是这所学院的校草,因为家族的原因,形成了——皇家一号校草帮。他们,如传说般的人物存在,七个人的感情非常非常的好。她叫安穆晞,误打误撞的装进了他们的生活,本以为这个女生的身份十分的普通,但是他们却都不知道那个女生的真实身份居然会是那么的庞大……“安穆晞……我要定你了。”【皇家系列第一战】
  •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古奇谈:荒郊老店

    今古奇谈:荒郊老店

    这是一部悬疑、惊悚、涉案经典集成,共收录了十五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每一篇都惊奇不断,令人心跳不已。《荒郊老店》气氛恐怖,人物怪异,似人似鬼,似魔似妖,但最终皆为人在作祟;《巨麝谜案》中的一群中药贩子为了利益不杀人越货,铤而走险;《和谐卫士》中的刑警机智勇敢、破获了高铁爆炸案;《血热江冰》谱写了缉毒警察与大毒袅殊死决战的悲壮诗篇……惊悚的场面,出奇的悬念,惊心的案情,真挚的情感,令人击节慨叹。
  • 纸箭

    纸箭

    民国三十四年阴历十月初的一天,一场雨夹雪,从早晨到傍晚,黏黏乎乎地飘洒着一直不歇,连挂在保定城内的青天白日旗都病恹恹的没有精气神。离开警察局,一身便装的沙宇拦住一辆洋车坐上去,说:“去镜园。”镜园坐落在东关大街上,是葛家的私宅。三环套月式院落——前院、后院和西侧跨院环环紧扣,既雅致又气派。葛家祖上官高至巡抚,至光绪年间官场失意涉足商场,传至葛贤光父亲那一代日渐衰落,族中派系纷争,最终各自为政,待葛贤光从法国归来,只剩下这处房产了。
  • 小白的幽灵侦探

    小白的幽灵侦探

    意外车祸带走了家人的生命,幸存下来的楚羽却获知这次车祸另有隐情,意外引发的意外使楚羽得到了未来幽灵的帮助,这是否能成为楚羽找到真相的助力。
  • 苍流记

    苍流记

    一个人族的普通傻小子,竟然获得妖族大能的青睐,习得妖族的功法?你以为这就完了?人族顶尖功法,我要了。灵族的万法本源——灵树,我搬走了。顺便再完成一下三族大一统,美滋滋。
  •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明月和老宁的故事总会有个结局。最好的结局是,唐明月在接近于矫情的计较中终于倦怠了,就是说,他们从恋爱进入婚姻,软着陆了。人对于本性中的东西,比如吃,睡,性,会坚持不懈乐此不疲一直到死,除此之外都会倦怠的。唐明月从外面回来,用钥匙丁丁当当地开门,嘴里喊着老宁,唠叨着说,你又吸烟了,说了多少次戒烟戒烟,她已经忘记了当初他最喜欢老宁身上的烟草味。老宁从卫生间里出来,一只手提着裤子,另一只手接过她手里的青菜,径直进了厨房。唐明月追过去说,你看都没看我一眼,难道你不爱我了吗?老宁系着裤子,照旧哼哼哈哈了两声,说,我爱你的脸白头发黑。唐明月笑嘻嘻地凑过来,摸着他的脑袋说,我爱你的脸黑头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