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7800000021

第21章 题跋(5)

涪翁称西台书出羣拔萃膳不剩肉如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但恨摹手失其笔意耳今获观此真迹而窥见其笔意宁复有涪翁之遗恨乎

跋林和靖诗

予尝见先生手书诗一巻多集中所不载此三诗则皆有之而亦不尽同窃意集中是后人改定也

跋范文正公书

伯夷颂范文正公为蘓才翁书伯夷颂后有秦会之太师贾师宪太傅两人图记宋南渡后此巻必流落江左而尝入其家至李侯戡得之于燕则宋亡之明年也范氏所居近在呉中两人不能举而归之卒有待于李侯而公之子孙乃获敬受宝蔵焉岂偶然哉盖自西方兵寝不用公归而均逸外藩因得以暇日游心于艺事才翁善书而深服公楷法之妙求公写干卦而公以字数多眼力不逮故为写此颂巻末第云书法亦要切磋未是处无惜赐教而已后来一二大老乃推广其说谓公书此实为天下万世纲常计至哉言乎末学之士毋庸赘述也

跋范文正公与尹舍人帖

尹公自谓与范公义兼师友而其言谈罕及于性命至尹公处死生之变尤人所难能非知道者不足以与于此盖是时风俗醇厚士大夫多不言而躬行未至立名字以相高此宋三百年极盛之际也伏观范公遗帖安得不为之抚巻而三叹乎

跋徐州鹿鸣燕诗序

此叙视东坡先生集所载少六字不同者十三字按先生以嘉佑元年举进士此巻云嘉佑之初而集中作嘉佑之末幸真迹尚存可正传刻之误也

跋东坡书秦少游龙井题名

元丰元年东坡先生谪黄州少游以二年秋至龙井三年秋先生乃为书此题名而记其后言与儿子迈棹小舟至赤壁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而先生作赤壁赋则五年之秋冬也溍儿时即能诵少游题名不意垂老获见先生真迹因考其岁月而谨志之

跋黙成潘公帖

考亭朱子称公所居仅庇风雨郭外无尺寸之田经界法行独以丘墓之寄输帛数尺而已此帖所言历仕二十六年无一畆可耕一椽可居是也朱子文谓公前后在官不过八百六十余日然则二十六年之中所歴实不满今之一考俸赐盖亦无几宜其清苦贫约也吾乡先达贵而能贫者惟公及徐文清公而公之襟度尤为洒落呜呼贤哉

跋静修先生遗墨

某弱冠时甞手钞静修先生丁亥集悉能成诵后五十余年始从汝南张君获覩先生遗墨盖君之先大父受业先生之门故先生书此以授之其言小学书不取邓伯道朱寿昌事善发明朱子言外之意某旣得以快覩前修之真迹又有以窃窥先儒之微旨抑何幸欤

跋翠岩画

先生盛年客于信国赵公颇欲以奇伟非常之功自见遭值圣时海宇为一老无所用浮湛俗间其胷中之磊落轩昻峥嵘突兀者时时发见于笔墨之所及后生小子乃欲一切律以寻常书画之品式宜其传于世者少也某以大徳戊戌春见先生于钱唐今已五十年因观先生所为孟浩然诗意图聊识其后云

跋赵魏公书欧阳氏八法

近世钱唐金氏一之以善为欧书得名曁赵魏公出学者争慕效焉欧学遂废而不知公之教子实用其八法頼此帖故存本末源流尚可考也虽然梓匠轮舆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父子不传之妙必有出于此帖之外者矣临学之家宜深造而自得焉

跋钱翼之千文

呉兴赵公早年学书用工至精宻迨其得于心而应于手纵横曲折无不如意之所欲出以公之学名其家者务于速成往往摹仿公暮年所书而求其形似如不由其户而欲升其堂入其室也得公之用功精宻又参以古人而别出新意自为一家如吾翼之者殊不多见此巻千文四体皆其得意书尤不易得今翼之已不可作而有子能传其业亦以予言为然否乎

跋余姚海堤记

书叙禹之治水备着其浚导之功孟子亦称禹疏九河瀹济漯决汝汉排淮泗其于海惟曰入于海注之海而已盖至此无所复用其力是以太史公河渠有书班孟坚沟洫有志至于海则存而不论也余姚居天下之东南而地讫于海居人数有海患其故为县时宋庆厯间知县事谢景初尝为堤二万八千尺庆元间知县事施宿尝为堤四万二千尺而其中为石堤者五千七百尺其用力于海皆古所未及可谓难矣国初易县为州四十余年而叶君恒来为其州判官所作石堤以尺计者前后总二万四千二百二十五视前人不愈难哉先儒胡文昭公毎以经义治事分斋教学者所治之事水利其一也自世儒务为髙论而不屑意于事为之末或者遂指经义为无用之言以相诟病亦已乆矣君以经义释褐入官而善于治事至于水利亦能用力于古所未及大书深刻登载已详今独推其能为人之难能者由其知先儒为学之道而经义之果不为空言也

跋南丰曽公谥文定复议

宋制文臣光禄大夫武臣节度使以上法当定谥者皆太常博士议之考功郎中覆之乃以上于朝而降勅绍兴初欲旌死节之臣始有赐谥径令中书舍人行词给吿太常考功咸不与焉由是应得谥者亦援以为比干道末臣寮言其非故事而申明之淳熈中遂诏特命谥者并经有司议定取旨出勅曽公官止四品因乡郡之请而赐谥其议于太常覆于考功者用近制也然其发扬褒美虽书赞之辞殆不是过岂以降勅给吿为轻重哉刘公自嘉熈戊戌讫淳佑壬寅凡两兼考功又真除员外郎不知此议作于何时今言者方建白重修宋史考其岁月上之有司以补曽公列传之阙可也

书贾氏家谱后

宋南渡后婺之东阳第进士者自兰隰贾公始公讳廷佐字子野父奉直公用故宰相魏国文元公恩补官而公自真定还居东阳家谱幸完可考县志载公为删定官以忤秦桧去国而公主桐卢簿时乞罢和议三书皆缺弗録人无得而传焉桧〈亻畀〉其君称藩于敌国史讳不书但谓之和而臣僚章奏如忠简胡公所谓朝廷宰执尽为陪臣者自不可掩公书亦曰陛下为敌国诸侯臣为敌国陪属与忠简不谋同辞尤可见当时事实初非过为是激切之言也夫和者东都盛时尝以施于邻国何独绍兴之事能使人感愤若是乎诏谕之使受书之礼盖不止形于空言矣予友呉正传为公画赞叙谓言一至此其君所不能堪是犹以史氏所讳而疑其言之过于激切也正传又谓世知有忠简之书而不知有公呜呼自古忠正之士危言谠议湮没无传者岂独公哉公之所言则有足征者不可使终无传也庸因正传所序而备论之以俟著述之家访问焉

书叶信公年谱后

宋制文臣少卿监武臣正刺史以上在先朝薨卒者实録内例有附传国史列传之所本也今言者方建白重修宋史而丞相信国叶公之薨在徳佑失国后三年无附传之可据某尝过公故第而拜公遗像于甽忠堂退又得故礼部尚书王公所撰公墓志铭而知公平生大节歴官行事之槩兹获观公家所述年谱视墓志铭为尤详窃意当时名卿大夫相继沦没于徳佑以后者宜不止公一人未必皆如公之有后而能以儒世其家也文献之不足征者旣如彼幸其犹有存者宜谨袭蔵以俟有司之询访焉若夫考其时事而着论赞之辞则有秉史笔者在非吾徒所敢知也

跋右丞叶公上书副本

宋景定甲子秋七月彗出栁诏求直言三学之士皆有书言朝政缺失故尚书右丞叶公李时游京学与同舍生唐棣等八十三人叩阍上书斥言宰臣贾似道专权误国尤为剀切似道知奏藁出于公八月令京尹刘良贵捕寘于狱以僣用金饰斋扁为公罪窜漳州徳佑乙亥似道以丧师谪漳州乃放公自便初世祖皇帝亲总六师驻江上而宪宗皇帝奄弃羣臣世祖归正宸极鄂州围觧似道方宣抚京湖邀为已功遂入据相位公书所谓适有天幸克成厥勲是也中原士大夫往往能传诵之国朝旣取宋至元十四年命御史大夫相威行台江南访得公于杭州即以公提举儒学二十四年尚书省立由提举召拜左丞寻迁右丞二十八年卒于官东山朱君伯清少与公同师事太学博士施先生南一公之获罪人莫敢近朱君独具服食之物遣所亲护送以行及公居政府士多由公以进公数遣迎致朱君讫谢弗往以布衣终公南去时朱君之子文韶甫七岁临别以所上书副本授之文韶袭蔵惟谨迨今八十年莫有知者文韶没后其子天骥始出以示某〈亻畀〉志其岁月于左方以俟秉史笔者采择焉

跋禇河南书儿寛赞

子固以此赞与三龛孟法师碑用笔不同定为河南晚年书碑有岁月诚可信不疑然石刻视真迹自不无少异盖其转折精神处有非摹勒之巧所能尽也

跋阎立本画

宣和内府所蔵阎相画三十有二予尝于故秘书少监吕公家观其房宿盖大徳中先朝所赐宣和旧物也今乃获覩此五星东海徐公谓所见三本皆不逮此则其所画宜非一本此巻虽无内府印章而徐公在宣和间已鉴定为真迹诚可寳矣

跋兰亭图

右兰亭图赵千里作永和禊集四十有二人其不见于史传者世或莫知其姓名千载之下乃有能摹写其仪刑风度以补史氏之阙者非直可资一时之清玩而已李伯时有觞咏图好事者已为刻石以传此图纎丽微宻虽有善工亦未易刻尤可贵也

题唐临兰亭

旧见冯承素米礼部及赵魏公所临禊帖未尝为苟同今观此本笔势翩翩风神秀发又絶异欲取而参较之不能不以四者之难并为恨也

跋晦庵先生帖

国朝善书者称秋磵王公评考亭朱子之书曰道义精华之气浑浑灏灏自理窟中流出又曰道义之气葱葱欝欝散于文字间其评书如此则其善书岂直点画之工而已葢自许魏公推明朱学而立其说于学官且用以取士朔南声教所暨咸知尊信之罔有异辞至其翰墨之妙类以为儒者细事寘而弗论秋磵公可谓目击道存者矣道传赴玉堂之召携考亭手帖北上玉堂诸老善书如秋磵公者为不少幸求其试评之

跋朱椽辨诬诗卷后

人莫不有是非之心充是心也行于朝廷则为公道发扵士君子则为公论公道废而后公论兴公论息则天理灭矣敬之以刚直取惄受诬而台府为别白是非以昭雪之朝廷之公道行矣奚以士君子之公论为哉诸公犹嗟叹之永歌之而不已者非专为敬之发也葢将使在髙位而无是非之心灭天理穷人欲者闻敬之之事足以戒也敬之之事前序已详兹故弗论独论其所以不宜无传庸俟夫观人风者焉

跋温公通鉴草

温公通鉴书晋永昌元年事视此尤为详备此特其初藁耳而作字方整未尝为纵逸之态其敬慎无所苟如此宜其十有九年始克成书欤今之文人类以敏捷为髙贵轻扬而贱持重使温公复生未必能与之追逐也三复之余唯有掩巻太息而己

同类推荐
  •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论

    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这本书是作者为家长、教师和音乐爱好者写的漫谈音乐修养的优秀读物。作者以讲座的方式,用款款深情的语言,漫谈了音乐修养的基本知识,综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等优点,且要点简明。本书共有二十五章,作者从不同方面阐述学习音乐的真谛,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乐趣。这部作品虽然是写给孩子们的,但需要通过成人的引导来学习。这本书的目的是让音乐进入孩子们的内心。我们之所以不能将音乐介绍给孩子们,使他们产生并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全是因为音乐对孩子们来说太困难,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天性。
  • 墓影城空

    墓影城空

    心头有座坟,葬着未亡人。城中有个人,侯着不归人。
  • 产后营养食谱

    产后营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产后营养食谱》根据营养搭配食材,烹制出滋补瘦身两不误的营养美食,让新妈妈自在享用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恢复健康与活力!催乳食谱、补血养元食谱、哺乳期营养食谱、产后塑形食谱,顺利哺乳和健康瘦身两不误。
  • 三世情缘帝姬别跑

    三世情缘帝姬别跑

    六界风华,抵不过他三世的纠缠。千古江山,抵不过她的风华。她乃千灵大陆古武叶家的耻辱,一袭红衣,一把仙剑,眉间的朱砂,不知迷了谁的双眼。他乃三界帝尊,为了她,放弃了荣华,舍掉了生命。只为博她一笑。他与她的相遇,会结束这三世的纠缠吗?
  • 盛世状元妻

    盛世状元妻

    大周元历1510年,丰庆十五年。皇家嫡长公主,明珠公主终于迎来了及笄之年。镇国公府,世子书房。“边关你就别去了。皇上发话了,等下个月明珠公主及笄之后,就为你们订婚。你准备一下吧!”镇国公世子白敬德正严肃的向他的大儿子,闻名天下的文武双状元,瑾公子陈述着这个美好的决定。附马啊!他们白家真是祖宗显灵了,才会让长公主看上了他家这大小子。要知道大……
  • 不良太子妃:公主萌萌哒

    不良太子妃:公主萌萌哒

    她是中宫皇后之女,被国师预言“凤凰临世”,乃是魏国最尊贵的嫡出公主,因为一场阴谋,她只得隐于秦府,以男装示人。从此,宫中少了一位公主,秦府多了一位公子。在外人眼中,她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智慧超群,丰仪无双。他是羽国的皇子,冷宫废后之子,因为国家战败,被送往魏国当质子。在外人眼中,他虽然身为质子,却永远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目光,睥睨着世人。实际上——她腹黑、狡猾、记仇,谁坑害了她,她一定要不动声色的怼回去!他幼稚、较真,如果有天有人欺负了他心目中的她,他也绝不会善罢甘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欢乐在他被接回国的那一天,戛然而止。当几年过后,她换上红妆,以魏国公主的身份重新示人,那该是怎样的绝代风华?当磨难过后,他换上杏黄的龙纹衣袍,以羽国太子的身份站在她面前,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1.此文乃是正剧,里面也有不少爆笑情节,还有玄幻的色彩2.此为爽文甜文,中间可能会偶尔夹杂小虐3.推荐某幻旧文《权谋天下之摄政郡主》4.如果觉得喜欢,记得动动手指收藏+评论,你们的鼓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o(∩_∩)o
  • 初恋之只有你

    初恋之只有你

    第一次跌倒是不小心,她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是这地面不平的缘故。可是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就说不过去了,她想了想,实在不是自己的错,敌军太狡猾,而且身边的人竟然叛变了。子在手,万事都有,不是应该说的是她吗?到最后怎么是他?
  • 邻居家的男人死了

    邻居家的男人死了

    那天下午,我兴兴头头地带着新买的衣服回来,兴兴头头地剪标签往衣柜里挂,一边挂一边欣赏,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穿上“她们”的样子,好心情又加上了几分自恋。这是我生活中并不常有的不折不扣的快乐的时刻,可以感受到生命液汁的充沛丰足,感受到活着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情。漂亮的衣服总是给我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照耀我的面容,也照耀我的生命,我喜欢这种浅薄的快乐。女人对生命的爱恋一向感性而具体,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句甜蜜的情话就可以使她们持续几天的好心情。这样的爱恋更本质更实在,不像男人,尽为了一些抽象玄虚的东西而苦恼。
  • 致命绑架

    致命绑架

    北美销售百万册!亚马逊年度爆款悬疑惊悚小说!一部让人背脊发寒的小说,挑战你神经官能的承受力!午夜梦回,常会被噩梦惊醒。莉齐耗费了十四年的精力和时间,却始终走不出那次绑架案给她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遗憾的是,她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了……恶毒的邪灵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里窥视着莉齐的生活,死亡的阴影正不断逼近。十四年前的变态绑架杀人犯“蜘蛛侠”卷土重来,这次莉齐将如何应对?作为十四年前连环绑架杀人案的唯一幸存者,莉齐是否仍然会被幸运之神眷顾。
  • 风华之恋

    风华之恋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的是青年记者殷曙初来到最艰苦的越北山区的经历。在这里他经历风雨,饱受磨难,逐渐成长为熟悉民情、政情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前辈的悉心指点下,写出一篇篇惊世之作,成为业界的杰出代表。围绕着“风华一代”的群体,还有一个个鲜活而伟大的凡人形象,在物质上他们虽贫乏,但精神顶天立地,为山区教育献出了青春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