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4300000058

第58章

治中风自汗用桂枝汤,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汤,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若元气暴亏者,以参、芪与桂枝、麻黄等药表散,此丹溪补仲景之法,亦百世不易者也。至于韩祇和戒桂枝,而以中风伤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当时之权变,非百世之常行也。王海藏云:仲景用桂枝,当汉之末也。韩祇和戒桂枝,当宋之隆也。时世之异,不可不知。今编祇和之法于篇末,以广后学之见云。

伤寒病有可汗者,论中但统言其可汗证及可汗脉,或云脉浮而数,或云脉浮紧,或云脉浮无汗而喘,或云脉浮为在表,今略举数条。后人但凭其脉之大概,并不分脉浮有阴阳虚盛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证,误投发表药,则多变成阳毒之患矣。今举病人有汗恶风,无汗恶寒分二等,及据立春已后立秋已前,气候轻重,各立方治之,庶学者易为开悟耳。

病人二三月[月:疑当作「日」。]以前,两手脉浮数或缓或紧,按之差软,寸关尺若力齐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药,此是见里证未见表脉也。宜候寸脉力小如关尺,即可投解表药。大抵治伤寒病,见证不见脉,未可投药;见脉未见证,虽少投药亦无害也。凡治杂病,以证为先,脉为后;治伤寒病,以脉为先,证为后。

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紧,名曰伤寒。若关前寸脉力小,关后尺脉力大,虽不恶风,不自汗出,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也。若不投药和之,后必恶风及自汗出。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调脉汤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葛根柴胡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人参桔梗汤主之。

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缓,名曰中风。若寸脉力小,尺脉力大,虽不恶风,不自汗,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若不投药和之,后必恶风自汗出。若立春已后清明已前,宜薄荷汤主之;清明已后芒种已前,宜防风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香芎汤主之。

病人两手脉浮数或紧缓,寸脉短反力小于关尺脉者,此名阴盛阳虚也。若自汗出恶风,是邪气在表,阴气有余也。《素问》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阴助阳表剂以治之。若立春已后清明已前,宜六物麻黄汤主之;清明已后芒种已前,宜七物柴胡汤主之;芒种已后立秋已前,宜发表汤主之。

病人脉浮数,或紧或缓,其脉上出鱼际,寸脉大于关尺者,此名阳盛阴虚也。若发热冒闷,口燥咽干者,乃是邪气在表,阳气独有余也。《素问》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是也,可投消阳助阴药以解表。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人参汤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前胡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石膏汤主之。

病人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者,此是阴阳气俱有余。《素问》曰: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是也,可用药平之。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解肌汤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芍药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知母汤主之。

仲景云:伤寒为病,脉缓者名中风,脉紧者名伤寒。今分此二端,何也?始因冬寒毒之气中人,其内伏于阳,沉潜于骨髓之内,每至春夏发时,或因外伤寒而引内邪出,或因外伤风而引内邪出,及乎内邪既出而为病一也。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后人疑其脉紧与缓脉治别也。若中风与伤寒脉异,何故仲景无别法治之?此乃后人不究仲景之心也。病人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脉及表证,亦可依脉证投药。凡投解表及发表药,每一日可饮三服,病证甚可至五服外,不可顿服药也。如证未解,次日依前再投。如证依前未解,可作热粥投之,粥内加葱白亦可。如有汗出,勿厚衣盖覆,恐汗出太过,作亡阳证也。海藏云:韩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时法,言伤寒之脉,头小尾大;伤风之脉,头大尾小。李思训《保命新书》,亦分尺寸与仲景同之。非若前人总言尺寸脉俱浮而紧,尺寸脉俱浮而缓,紧则为伤寒无汗,缓则为伤风自汗。又有伤寒有汗者,伤风无汗者,脉亦互差,与证不同,前人已尽之矣。惟韩、李所言头小尾大即为伤寒,尾小头大即为伤风。人病间有脉证未显于尺寸者,故韩、李述为和解因时法也。又恐后人疑其不与前圣合,遂于本方内又立加减法数条,亦不越前人之意,何其当哉!盖二公者,当宋全盛之时,故又戒麻黄、桂枝,不可轻用;改用石膏、升麻、葛根、柴胡之平剂。当时则可,非百代常行之道,时世迁移之法也。可汗一篇,若随汤液随证应见,自有定规,虽明哲不可逾也。

又寸口脉小,饮冷与雾露所伤,同作中焦治。今韩、李云伤寒寸小者,勿认与饮冷雾露同伤一体也。饮冷雾露所伤,寸口举按全无,是阴气在胃不和,阳气不能升越也。伤寒寸口小者,只于关部,下至膀胱本部见之。寸口虽小,只是举之微小,沉按之有也。非若饮冷举按全无也。若果寸口举按全无,即不可解表,只宜温中,不可不知。夫伤寒之说,始自黄帝以开其端,至于仲景方陈其条目。自后肤浅之学,莫知其数,立言者只云病在表可发汗,病在里可下,或云不可汗不可下,未尝有温中之说。仲景《伤寒例》云:尺寸俱沉细,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厥阴受病也。又辨太阴证云: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又手足温自利不渴者,宜四逆汤。又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辨少阴证云:少阴病始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少阴病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又厥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又少阴病脉沉急温之,宜四逆汤。今举仲景论中数条,最是三阴病之良法,于今世用之,尚有未尽证者。愚尝校之,自至和初岁,迄于今三十余年,不以岁之太过不及为则,每至夏至已前,有病伤寒人,十中七八,两手脉俱沉细数,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或气塞,或肠鸣,或腹痛,与仲景三阴病说理同而证不同。因兹不敢妄投仲景三阴药方,才见脉沉及胸膈满,便投下药,下之往往不救,常斟酌仲景理中丸与服之。其病势轻者,胸中便快;其病势重者,半日许满闷依然。或有病人脉沉细迟,投仲景四逆汤温之,以药力大热,后必发烦躁。因校量此形证,今别立方以治之。药多对证,不可不传焉。

病人但两手脉沉细数,或有力或无力,或关脉短及力小,胸膈塞满,气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随脉证投温中药以治之。

病人两手脉沉迟或紧,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脉短及力小于关尺者,此阴盛阳虚也。或胸膈满闷,腹中胀满,身体拘急,手足逆冷,急宜温之。

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温中汤主之;清明已后芒种已前,宜陈皮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

病人脉沉细无力,虽三部脉力停等,亦是阴气盛也,更不须候寸脉短治之。或胸胁满闷,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速宜温中药和之。

若立春已后至清明已前,宜厚朴丸主之;清明已后至芒种已前,宜白朮汤主之;芒种已后至立秋已前,宜橘皮汤主之。

病人胸膈满闷,时时呕逆,肢节痛,两胁下痛,腹中鸣,此是停饮,宜二苓汤。

病人服前药,胸膈不满闷者,此上焦有阳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腹满虚鸣,时时疼痛,此是被阳药消逐,得上焦阴气,并入下焦也。虽是下焦积寒冷,奈上焦阳盛,更难用温下焦药也,当用灰包熨之。其法用稻草灰或桑柴灰二三升许,入好酢拌和,干湿得所,铫内炒令灰热,以帛包裹,置脐下熨之。须先炒灰。包常更换,令常热,以腹不满痛为度。初熨时,病人不受者勿听,但令亟熨之不住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气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病人三部脉沉,寸脉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当温中药以消阴气,宜厚朴丸。

神朮汤,亦同治阴躁而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已虚,按之全无力,或病人素无食养者,只可温服。

阴毒

阴毒本因肾气虚,或因欲事,或食冷物后伤风,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后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无,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若服凉药过多,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证者,急服还阳退阴之药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阴散、五胜散。阴证不宜发汗。如气盛脉大,身热未瘥,用药发汗无妨。阴毒渐深,候积阴感于下,则微阳消于上,故其候四肢沉重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一息七至以来,有此证者,速宜于气海、关元二穴,灸二三百壮,以手足温暖为效;仍服金液丹、来苏丹、五胜散、还阳散、退阴散。

阴毒沉困之候,与前后渐染之候皆同,而更加沉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一息八至已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饵难为功矣。但于脐下灼艾火如枣大,三百壮以来,手足不和暖者,不可治也。倘复和暖,以前硫黄及热药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则渐减热药而和治之,以取瘥也。

有人初得病,四肢逆冷,脐下筑痛,身疼如被杖,盖阴证也。急服金液、破阴、来复等丹,其脉遂沉而滑。沉者阴也,滑者阳也。病虽阴证而见阳脉,有可生之理。仲景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仍灸气海、丹田百壮,手足渐温,阳回得汗而解。或问:滑沉之脉,如何便有生理?予曰: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论滑脉,虽曰往来前却,流利旋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仲景三语而足也。此三字极难晓。翕,合也,言张而复合也,故曰翕为正阳。沉,言忽降而下也,故曰沉为正阴。方翕而合,俄降而沉。奄,为忽忽间。仲景论滑脉可谓谛当矣。其言皆有法,故读者难晓,宜细思之!

同类推荐
  • 大明奇侠传

    大明奇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都日记

    燕都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五感文

    洞玄灵宝五感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独家占有天使妻

    独家占有天使妻

    她暗恋了2年的白马王子居然是自己大学的学长,见面之时,“要不要试试做我的女朋友?”,让她惊恐这个机会来的太快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找这个她心中的白马王子的父亲却和自己的母亲二十年的恩怨,她还能成为立家的儿媳妇吗?
  • 都市之召唤系统

    都市之召唤系统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系统,来瓶矿泉水...”“系统,老干妈有没有?”“系统,你真是废物...”“滴,数据库不足,请尽快完善数据库...”“呵...”
  • 熙朝快史

    熙朝快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妃倾色,魔君太缠宠

    妖妃倾色,魔君太缠宠

    蓟羽芊芊倾城绝色,是要送给王的女子,她要魅惑王,成为他的宠妃,帮仙界度过百年一遇的浩劫......魅婆将她带到人间,将她丢到一个被锁住浑身命脉的男人面前,“如果你能让他燃起对你的欲望,你就可以去魅惑王了!”......“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是——魔王!”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我秀天帝

    我秀天帝

    波旬封印之后,从古原争霸开始的故事。大概大女儿戏份最多,闻人退居二线吧。
  • 正易心法

    正易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妈咪,你要爱爹地!

    妈咪,你要爱爹地!

    与慕少言离婚的第三十六天,许若妍很郁闷的被医生告知——她有宝宝了。仰头呈四十五度凝望天空,无语凝噎。她千方百计与他离婚,结束这段利益联姻,唯独漏算了这个意外宝宝的到来。******商场霸主,百花丛中的翩翩公子慕少言终于栽在一名充满神秘气息的女人裙下。为了她,不惜砸下百万名车豪宅,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甚至不顾家人劝阻,一意孤横与家中未曾谋面的妻子离婚,只为与佳人双宿双飞。无奈阴沟里翻船,眨眼间百万名车豪宅已易主,美人芳踪无影。*****五岁大的两个宝宝睁着无辜的大眼,无视于眼前男人寒霜似的脸庞,朝着另一个气质高贵的美男欢呼,“爸爸!”慕少言瞪着两个豆丁大的小家伙,那张可爱无比的小脸完全是自己的缩小版,再瞧瞧那美男身边站着浅笑吟吟的女人。不禁恨恨的磨牙,很好!当年不但把他耍得团团转后跑了,还是带球跑了。再次相见,许若妍挽着好友的哥哥,笑眯眯地开口,“前夫,你好!”瞬间,某男表情千变万化。
  • 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16位企业家,用书信这一特殊的方式,传递他们一直坚持的信念。从信里可以读到柳传志的管理层交接艺术,任正非的企业自我更新技巧,宁高宁的企业社会责任感,马化腾的危机转化手段……张小平、苏小和、师永刚等21位财经意见领袖对书信进行深入解读,挖掘其中企业家们的最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