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律中名曰齒木。楊有四種。皆可梳齒也。一。白楊。葉圓。二。青楊。葉長。三。赤楊。霜降葉赤。四。黃楊。木性堅緻難長。今咸以柳條當楊枝。柳條垂下。乃小楊也。若無柳處。將何梳齒。須知一切木皆可梳齒。皆名齒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獨為柳木一種也。
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淨。
唵。薩吧嚩述答。薩哩吧。答哩嘛。薩吧嚩述怛[口*夯]。唵。嚂莎訶(後淨法界呪持二十一遍)
【記】手執楊枝者。謂食罷之時。當去穢以究佛法也。菩薩百無所思。一切天人。覓其起處不得。忽然機境相逢。乃見入事入理之無窮。是故菩薩纔舉楊枝。便願一切眾生。於禮拜。持誦。觀心。閱教。皆得悟入妙法。究竟妙法無他。直願一切眾生。清淨而已。以今生持戒清淨為因。則當來究竟清淨為果。葢楊枝質性溫柔。滋味清涼。故取其義為喻也。故華嚴疏云。楊枝五利。是曰俗法。
嚼楊枝
【記】嚼者。咀噬也。謂手握楊枝。以齒碎齧也。法苑云。垂楊細柳。綠幹新條。去熱則口發幽蘭。淨齒則氣含優鉢。
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
唵。阿暮伽。彌摩隸。爾嚩迦囉。僧輸馱你。鉢頭摩。俱摩囉。爾嚩僧輸馱耶。陀囉陀囉。素彌麼[口*((禾*ㄉ)/牛)]莎嚩訶(呪持三遍)
【記】嚼楊枝時者。謂受食已。即當梳齒。不得延挨過也。律云。餘津若在。即不成齋。誦經。聽法。受禮。禮他。並皆得罪。謂淨穢相參故。其楊枝味苦澀。嚼之則有益身心。菩薩為願一切眾生。調伏煩惱。更無別事。惟示堅忍之法。除其煩惱。亦如飲楊枝苦味。而消除煩熱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者。謂真如心體。本自清淨。但為無明所蔽。妙淨明心。不能得顯。今用戒力以調伏之。則淨明獨露。其諸煩惱惑業自消。喻如楊枝噬斷。而永不復續矣。
集。凡嚼楊枝時。須令涎盡。然後以水漱之。不得含水同梳。其嚼楊枝。有五種利益。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風。四。除熱。五。除痰癊。若用殘者。當棄屏處。不得擲大眾行坐之所。
漱口
【記】潄者。以水潄滌口中膩滑令淨。以便說法禮敬。無礙于事理也。
漱口連心淨。吻水百花香。三業恒清淨。同佛往西方。
唵。[噉/心]。唵。罕莎訶(三遍)
【記】漱口連心淨者。謂食時菜甲遺于脥間。久之作氣。故食畢嚼齒木已。必須漱口。滌其渣滓。令淨盡無遺。以事推理。匪止口淨。亦兼心淨矣。吻。猶含也。百花香者。乃表因果齊彰也。此言當含水于口內。百花香噴於口外。正喻持戒堅真。心體清淨。則戒香自當馥郁也。三業恒清淨。同佛往西方者。謂身語意業既然清淨。則兩乘戒體自圓。淨戒為因。淨土為果。便同諸佛。無二無別。西方極樂。彈指可超。三界自不漏落矣。
出錫杖
【記】出者。謂從內取出行持也。錫者。八義彰名。謂能輕煩惱。明佛法。出三界而不迴。悟正法而頓醒。斷我慢。疏三毒。採取戒定慧寶。成就無上菩提。故名為錫。杖者。扶也。依也。謂依杖行持。能扶我出離三界故。四鈷十二環。是釋迦牟尼佛杖。兩鈷十二環。是迦葉佛杖。又大小兩乘。用各不同。制亦是別也。
集。梵語隙棄羅。此云錫杖。乃三世諸佛所持。以彰智行功德。淨除煩惱業障。比丘每日早食竟。齒木已。須禮佛出杖。若有白衣。及沙彌。令彼授與。若無。禮佛三拜。起已。自取持出。向東拭塵。如法作觀其觀行威儀。廣詳錫杖經中。手取杖時。默誦此偈呪。
執持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
唵。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口*替]。那栗吒鉢底。那[口*栗]帝。娜夜鉢儜吽癸吒(三遍)
【記】執持者。手舉也。有其二義。一執。為行道之儀。二振。以乞食故舉。所以發相似之願。無依之道。是真道也。向無餘法。真涅槃也。故經云。如是杖者。乃聖人之標幟。賢士之明記。趣道法之正幢。建念義之志。具斯四義。故名錫杖。良以法依心建。教對機談。沙門之法。解空得道。執持錫杖。醒悟世間一切眾生。故當先發願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者。即事明理。就實開權。是以建大法幢。開闡人天正路。關閉諸惡道門。令法界眾生。不入迷途。顯示一真實相之理。以如如之智。契如如之理。智理一如。契合中道之理。故云設大施會。示如實道也。
敷單坐禪
【記】敷者。舖飾也。梵語禪那。華言靜慮。乃寂照不二之義。謂內心不染。外境不牽。息諸緣而常安。見一心而證道。故云禪那。
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記】展開坐具曰敷。能裝載身形曰床。三尺五尺為榻。八尺曰床。有繩床。有木床。各有五種。謂旋脚。直脚。曲脚。無脚。入陛是也。座者。榻也。學道之人。於上跏趺。息心定慮。究明大事之所也。下二句就事顯理。謂此幻殼。久被無明封固。何能得顯真理。必以戒為基本。於此坐禪習定。則妄心勦絕。智慧現前。所謂迷雲散於長空。清珠投於濁水。開無明之愛網。見一乘之實相。又云。心目有用。故名為開。謂初破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如日出暗滅。故云開敷善法。見真實相也。然此實相。即諸佛本源心地異名。以其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超諸戲論。不可破壞。無相不相。故名實相。
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
唵。嚩則囉。阿尼鉢羅尼。邑多耶莎訶
【記】正身端坐者。形端表正也。此是身儀。謂閉目澄心。兩手相交而重沓也。儀容挺特。形若孤松。故云正身。身正則心正。禪波羅蜜。具出坐法。若半跏。以左壓右。牽來近身。與左右[月*坒]齊。若全跏。更[跳-兆+必]右以壓左。如龍蟠結。周正其身。手。以右壓左。置右脚上。亦令近身。當心安置。古往諸佛。及弟子眾。盡行此法。非世受用法。不與外道共。能破魔軍。及煩惱故。內以圓觀。更加讀誦。如膏助火也。菩提者。華言覺道。座者。自悟本有空王之座也。此座人人本具。故曰當願。如蓮華不染。故曰無著。華嚴經云。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其下有一百十八種喻。無由出此一偈也。又菩提者。謂外修觀行。內明理智。萬緣俱寂。一心向道也。而云為座者。以菩提乃所證之理。故經云。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又心無所著者。即是心行處滅。心不著。故諸法不生。必離言說故。法華云。諸法空為座是也。又云。轉煩惱而為菩提。謂修諸功德。頓超諸有。識情垢淨。則無明斷盡。真理自現。圓覺經云。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是知超凡入聖。必假淨緣。坐脫立亡。須憑定力。一生取辦。尚恐蹉跎。況乃遷延。將何敵業。智度論云。見畵跏趺坐。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又為正觀五種因緣。故結跏趺坐。一。由此晏坐。身心攝斂。速發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晏坐。能生時久。不令身心。速疲極故。三。由此晏坐。是不共法。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晏坐。形相嚴淨。令他見已。極敬信故。五。由此晏坐。佛佛弟子共所聞喜。一切賢聖。所稱贊故。
睡眠
【記】義如前釋。睡眠之時。合掌面向西觀。念佛十聲。或千百聲已。方誦此偈。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
【記】經律通制出家弟子。初夜後夜。精勤佛道。中夜歇息。免致過勞之患。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若宰予晝寢。非時也。釋子大事未明。所作未辦。馳求心未歇。非時也。亦有身安而心未安。亦曰非時。寢息者。眠臥也。若大事已明。所作已辦。馳求已歇。身心俱安。故曰安隱。乃相應以時也。今世人但知晝以日為恩。而不知夜以月為德。月為德者。如華嚴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云。一切眾生臨於昏夜。若無主夜神衛護。則為野干魑魅擾亂。不得安隱眠息。以得夜神衛護之恩。能令眾生。至於安隱不動之地。安息無夢之鄉。可見菩薩行住坐臥。皆度脫眾生。故吾人眠臥之時。即當發願度生也。身得安隱。心無亂動者。心定。則身定。思多。則夢多。故曰亂動。謂仗此法力。而得遠離顛倒夢想。寤寐一如也。當觀自心。如月輪圓滿清淨。於月輪中。觀想梵書阿字。光明朗耀。此乃是西域字種。阿者。無生義。想諸行無常。終歸磨滅。能作所作。一切皆空。猶如夢幻。空無有生。便是安隱身心之大義也。善見律云。臨欲睡時。應先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無常。於六念中。一一念之。
集。觀想[丮-(舉-與)+廾]字論。一氣持二十一遍。然後臥。臥須右脇。名吉祥睡。不得仰臥。覆臥。及左脇臥。不得脫裏衣。小衣臥。當須憶念本參。
取水
【記】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云。夫水之為德。本體清淨。澄湛凝寂。尤能滋長萬物。滌除眾垢。炎熱遇之而清涼。枯竭飲之而沃潤。取者汲也。謂汲溝澗河池井潭等水也。須諦視有蟲無蟲。以密羅濾過方用。緇門警訓云。物雖輕小。所為極大。出家慈濟。厥意在茲。會正記云。出家人修慈為本。慈能與樂。無殺為先。物類雖微。保命無異。
集。梵語鉢里薩羅伐拏。此云濾水羅。律中諸比丘聞佛制戒已。不知作濾水羅。佛聽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墎。若作濾瓶。若患蟲出。聽安沙在囊中。不應棄陸地。還安著水中。會正記云。若作囊。須用細熟絹為上。若無細絹。細棉布亦可。僧祇律云。看水時。不應以天眼看。亦不得使闇眼人看。乃至能見掌中細文者得看。不得太速。不得太久。當如大象一迴頃。若水中蟲極微細者。不得就用洗手面。及大小行。緇門警訓云。濾囊。乃行慈之具。濟物之緣。大行由是而生。至道因茲而尅。凡取水時。誦此諸佛德名偈呪。功德無涯。可謂真持戒者。
若見流水。當願眾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記】眼根發識曰見。源頭活水曰流。然其性相不二。動靜一源。若無源之水不流。即是死水。流得其源。則澄之不清。擾之不濁。而能旋香海。載須彌。恩沛三有。澤及萬靈。而不自伐為功。僧得法源。則在塵不染。煩惱不侵。而能迴戒海。載涅槃。量同法界。等濟四生。亦無自強為善。故三賢十聖。贊之不及。凡夫肉眼。誰能窺其大用哉。今此偈文。全在發明見字。若見不徹。云何為彼當願。云何為彼滌惑耶。若見者。謂所見之水。情狀不一故。如人見之。清涼可悅。餓鬼見之。流變為血。魚龍見之。謂是宮殿。溺者見之。謂是死窟。究竟水尚強名。何況有如上等見。皆是眾生業力所感。故華嚴經云。阿修羅宮雨刀杖。三十三天雨摩尼。而閻浮提中雨清水是也。得善意欲者。謂願所求如我意也。非為情欲之欲。若是情欲。即是惑垢。便從煩惱堆中。擘不開也。欲者。是樂欲。即從心所欲也。成實論云。心有所須。是名為欲。欲為法本。以欲求故。得一切法。毗尼母論云。如佛翹勤不倦。故名求法根本。又當作願字看。謂心中願樂洗除無始以來情欲之惑垢也。然惑垢。即煩惱之別名。謂惑亂心田。生諸染垢。上文是菩薩當願。意欲是眾生當願。其猶啐啄同時。若菩薩發願度眾生。而眾生不發願出離者。菩薩雖有願亦無如之何也。
南無歡喜莊嚴王佛。
【記】南無。此云歸依。謂起誠敬心。發救護力。望佛救護眾生也。如涅槃經云。阿闍世王。雖有逆罪。應入地獄。以誠心向佛。其罪即滅。故云救護力。歡喜莊嚴王者。謂此如來因中所修諸行。以歡喜心教化眾生。離諸嗔恚煩惱。故於果上感斯嘉號。佛者。覺義。謂此覺體。聖凡同具。蠢動不無。背覺合塵。名為顛倒。故須念佛。背塵合覺。號曰明悟。故須度生。迷悟性空。覺體常妙。無欠無餘。是名為佛。
南無寶髻如來。
【記】寶髻者。亦名寶勝。謂此如來智無與等。超出一切。最勝最尊。故加頂髻之喻。如來者。十號中之首稱也。離倒名如。出纏名來。眾生在纏之因。含攝出纏之果。故名如來。金光明經云。此佛往昔修菩薩行時。作是誓願。於十方世界。所有眾生。臨命終時。聞我名者。命終之後。得生三十三天。故有是稱也。
南無無量勝王佛。
【記】無量勝王者。謂此如來功德智慧。猶如虗空。甚深廣大。無量無邊。不可稱數。不可窮盡。故名無量勝王也。獨稱此三如來者。謂此三如來。於因地中。護生之念偏強。雖然佛佛以慈為本。各有本願不同。如觀音聞聲救苦。地藏度盡眾生。彌陀接引往生者也。今稱此三如來者。以望隨緣赴感。救護眾生也。故比丘住處。有泉池所。用木牌寫三佛號。竪置水中。以便用也。
唵。嚩悉波羅摩尼莎婆訶(佛號。及呪。皆三遍)
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
【記】極目無涯曰大。流通地脉曰河。西域有五大河。謂[歹*堯]伽河。琰母河。薩羅喻河。阿布羅伐底河。莫熈河也。此方禹疏九河。而注諸海。謂徒駭河。太史河。馬頰河。覆釜河。湖蘇河。簡河。鈎盤河。潔河。鬲津河也。今持此偈。不惟大河。但見入海之河。即當發願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者。謂修道之人。斷妄證真。有少分相應。若約位分。正當初信地也。故云得預法流。楞嚴經云。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名乾慧地。佛智者。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縱是舍利弗。智慧中第一。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故云如海。今見大河。當願一切眾生。得預法流不退。而直入如來妙覺果海也。
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梁。